《婦科問答》~ 胎前三十四問 (3)
胎前三十四問 (3)
1. 胎前三十四問
當歸(三錢),川芎(三錢),白芍(三錢),木香(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乳香(二錢),血餘灰(一錢五分)
二十五問:橫產,服何藥?
答曰:小兒生下先露手,忽露臂,未嘗用力,產母遂知橫而不能下。設有此疾,即令仰臥,令收生者輕手推兒身,漸漸直進,以中指抵其背推上去,候其轉身,與推生散一鍾,方可用力。
車前子,當歸,秋葵子,牛膝,白芷,大腹皮,枳殼,川芎,白芍
二十六問:倒產者,何治?
答曰:因胎氣不足,用力太早,致令生不順而足先露也。當令產母仰臥,使收生者推入分毫,產母不得用力,亦不可驚恐,候兒自順,卻令收生者輕手納入陰戶,推其足上,漸漸順下。待其自轉門戶,煎催生散服之,方可用力。
二十七問:偏生者,何治?
答曰:因兒迴轉其身,未順生路,卻被產母用力一送,致令兒頭偏,雖近門路而不能生下。當令仰臥,使收生者輕推兒上,以手抵其頭,用力生下。
二十八問:凍產者,何治?
答曰:三冬血凝不散,以致難生。宜閉戶生起火爐,以綿衣裹煨產母,和其血,則易產也。
二十九問:盤腸生者,何治?
答曰:臨產則腸先出,復生子,子緩其腸不收。以醋半盞、新汲水七分,三噀產母面上,其腸即上。上收一法:用蓖麻子十四粒,研膏貼產母頭頂上,其腸即上,上即收去。
三十問:臨產時,胎死腹中,何治?
答曰:因產母潮熱經旬,臟腑熱極熏其胎,又兼吃熱毒之物,或交合傷胎,致於子死腹中矣。宜服下藥:
車前子,當歸,秋葵子,牛膝,枳殼,大腹皮,乳香,白芍,甘草,木香,川芎,白芷
三十一問:小產者,服何藥?
答曰:因妊娠血氣不足,怒至氣傷肝,血不能養胎故也。大抵正產之理順,小產之理逆,凡遇妊後,多服安胎之劑為炒。不然,血室滑致小產者多矣。
三十二問:胎衣不下者,何治?
答曰:積血攻入衣中,黏滯不能墜落也。宜服後藥。
紅花,枳殼,當歸,赤芍,蓬朮,天花粉,朴硝,官桂,甘草,威靈仙
三十三問:胎前傷寒,服何藥?
答曰:安胎為主:
紫蘇,白茯,枳殼,香附,黃芩,陳皮,甘草,川芎,當歸
三十四問:胎前小便不通,腹中作痛,服何藥?
答曰:宜服後藥:
枳殼,甘草,山梔,燈心,蘇梗,白茯苓,白芍,木通,陳皮
白話文:
胎前三十四問
二十五問:胎兒橫位,應該服用什麼藥?
回答:胎兒出生時先露出手,忽然又露出手臂,但產婦還沒有用力,就知道是胎兒橫位,無法順利產出。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讓產婦仰躺,請接生者輕輕地推動胎兒身體,慢慢地將胎兒調整成直立的位置,用中指抵住胎兒的背部往上推,等到胎兒轉正後,給予催生散一劑,產婦才能開始用力。
藥方:車前子、當歸、秋葵子、牛膝、白芷、大腹皮、枳殼、川芎、白芍
二十六問:胎兒倒轉,應該如何治療?
回答:因為胎氣不足,太早用力,導致生產不順利,變成腳先露出來。應該讓產婦仰躺,請接生者稍微將胎兒推回去一點,產婦不要用力,也不要驚慌,等待胎兒自己轉正,再請接生者輕輕地將胎兒的腳納回陰道口,往上推,讓胎兒慢慢順下來。等胎兒轉正位置後,煎服催生散,產婦才能開始用力。
二十七問:胎兒偏斜,應該如何治療?
回答:因為胎兒轉身時,沒有順著產道,結果被產婦用力一推,導致胎兒頭部偏斜,雖然靠近產道口卻無法順利產出。應該讓產婦仰躺,請接生者輕輕地將胎兒往上推,用手抵住胎兒的頭部,用力將其產出。
二十八問:因為寒冷導致難產,應該如何治療?
回答:冬天時,氣血凝滯不暢,導致難產。應該關緊門窗,生起火爐,用棉衣包裹產婦保暖,使氣血調和,就能順利生產。
二十九問:生產時腸子先出來,應該如何治療?
回答:生產時腸子先跑出來,接著才生出孩子,但是腸子卻無法收回去。用半杯醋加上七分新打的水,噴在產婦臉上,腸子就會自動縮回去。另一個收腸的方法是:用十四粒蓖麻子,磨成膏狀貼在產婦頭頂上,腸子就會自動縮回,收回後就可去除。
三十問:生產時,胎兒死在腹中,應該如何治療?
回答:因為產婦發燒很久,內臟熱到極點而影響到胎兒,加上吃了熱毒的食物,或是性行為傷到胎兒,導致胎兒死在腹中。應該服用下藥:
藥方:車前子、當歸、秋葵子、牛膝、枳殼、大腹皮、乳香、白芍、甘草、木香、川芎、白芷
三十一問:小產(流產),應該服用什麼藥?
回答:因為懷孕時氣血不足,動怒導致肝氣受損,血無法養胎所致。大致上,正常生產是順應自然,而小產則是因為逆反自然。凡是懷孕後,應該多服用安胎的藥劑來調理。不然,血室滑脫而導致小產的情況會很多。
三十二問:胎盤無法順利排出,應該如何治療?
回答:是因為瘀血積在胎盤中,黏住而無法掉落。應該服用以下藥方:
藥方:紅花、枳殼、當歸、赤芍、蓬朮、天花粉、朴硝、官桂、甘草、威靈仙
三十三問:懷孕前感染風寒,應該服用什麼藥?
回答:以安胎為主:
藥方:紫蘇、白茯苓、枳殼、香附、黃芩、陳皮、甘草、川芎、當歸
三十四問:懷孕前小便不通,腹痛,應該服用什麼藥?
回答:應該服用以下藥方:
藥方:枳殼、甘草、山梔、燈心草、蘇梗、白茯苓、白芍、木通、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