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秘書》~ 行經三忌 (2)
行經三忌 (2)
1. 行經三忌
當歸(二錢),川芎(錢半),白芍(酒炒一錢),熟地(二錢)黑姜(錢半),肉桂(一錢),吳萸(六分),蓽茇(五分)
經閉不行三候:一則脾胃有損傷,食少血虧非血停,急宜補脾還養血,血充氣足經自行。一則憂怒損肝經。肝火鬱閉經始停,開鬱二陳湯急用,四制女聖丸亦靈。一則體肥痰滯壅,故令經血不能通,加減導痰湯作主。多服方知藥有功,未嫁愆期經忽閉,急宜婚嫁自然通。
經閉飽脹腹痛:經閉飽脹有主方,皆用通經活血湯,丹皮荊芥川牛膝,赤芍歸芎生地黃,桃仁肉桂與紅花,澤蘭枳殼生蒲黃,閉久憂中成痞塊,更加莪朮與檳榔。
崩症三候:血崩之症分五名,赤者汁如洗絳形,黃如爛瓜流黃水,白猶鼻涕不留停,青則恰如青靛色,黑乃紫黑血塊凝。血未來時先發熱,此因肝火內相浸,清肝涼血有主方,加味逍遙實可尋。血虛氣弱血來崩,歸脾湯吃倍為靈。白崩之症另有方,八珍加減不須驚。絳色,肝火也;黃色,脾之濕熱也;白色,氣虛也;紅色,肝氣盛也;黑色,肝脾實熱。
一血來小腹微痛,歸脾加小茴、吳萸各七七。
一婦人行經三日前,骨中發熱,下血如崩,予用加味逍遙散,加知母、黃柏,每月服七、八劑,三月全愈,因素有憂鬱而致。
一婦人年逾四十,患崩症,白多紅少,予用歸脾湯去木香,加阿膠、續斷、淡吳萸、熟地(瓦炙乾)、杜仲、故紙(鹽水炒),十劑而愈。
赤白帶下:帶下者,由濕痰流注於帶脈,而下濁液,故曰帶下,婦人多有之。赤者屬熱,兼虛兼火治之;白者屬濕,兼虛兼痰治之;年久不止,補脾腎兼升提。大抵瘦人多火,肥人多痰,最要分辨。白帶、白濁、白淫三種,三者相似,而迥然各別。白帶者,時常流出清冷稠黏,此下元虛損也;白濁者,濁隨小便而來,渾濁如泔,此胃中濁氣滲入膀胱也;白淫者,常在小便之後,而來亦不多,此男精不攝,滑而自出也。
崩漏帶下危症:
一崩帶日久,純下臭黃水,或帶紫黑筋塊,腥穢不堪者,不治。
一崩帶腹滿,不能飲食,不受參、術補益者,不治。
一崩帶服大補劑後,反加寒熱口燥,面目足脛浮腫者,不治。
一崩帶已止,少腹不疼,後變陰戶腫脹,痛如刀割者,死期迫矣。
治婦人赤白帶下,此丸神良(此症須當壯脾胃,升陽氣為主):
馬毛(二兩椒和,伏火一宿。白馬毛治白帶,赤馬毛治赤帶),龜甲四兩(醋炙),鱉甲(二兩醋炙),牡蠣(二兩火炙)
為末,醋水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溫酒送下,日三服。為散尤妙。
氣陷於下焦則白帶,血陷於下焦則赤帶。以澀藥止之,則未盡之帶留而不出,以利藥下之,則既損之中,又傷其下,皆非治也。馬得乾之剛,毛得血之餘,血餘可以固血,乾剛可以利氣,固血則赤止,利氣則自愈,此用馬毛之意也。龜鱉、牡蠣外剛而內柔,離之象也,去其柔而用其剛,故可以化症,可以固氣,化症則赤白之成帶者,無復中留,固氣則榮衛之行不復下陷,營不陷則無赤,衛不陷則無白矣。
白話文:
行經三忌
處方用藥:當歸(8克),川芎(6克),炒白芍(4克),熟地(8克),黑薑(6克),肉桂(4克),吳茱萸(2.4克),蓽茇(2克)。
月經閉止不行有三種情況:一是脾胃功能受損,食慾差導致氣血虧虛,並非真的是月經停止,此時應趕快調理脾胃,補養氣血,當氣血充足,月經自然會恢復。二是因憂愁、憤怒傷及肝經,導致肝氣鬱結,使得月經停止,此時要用開鬱二陳湯來疏通肝氣,也可以用四制女聖丸,效果也不錯。三是因體型肥胖,痰濕阻滯,造成經血無法順暢運行,這種情況要用加減導痰湯來治療,多服用一段時間就會見效。若是未婚女子月經延遲或突然閉止,通常結婚後就會自然恢復。
經閉腹脹腹痛
經閉且伴隨腹脹腹痛,治療的主方是通經活血湯,方中藥材包含:牡丹皮、荊芥、川牛膝、赤芍、當歸、川芎、生地黃、桃仁、肉桂、紅花、澤蘭、枳殼、生蒲黃。若是經閉時間長導致腹中形成痞塊,可額外加入莪朮和檳榔。
崩症三候
血崩的症狀可分為五種:流出的血呈紅色,像洗過後的絳色;呈黃色,像腐爛瓜果流出的黃水;呈白色,像鼻涕般流出,不易停止;呈青色,像青靛色;呈黑色,像紫黑色的血塊凝結。若是在出血前先發熱,是由於肝火內盛所導致,此時可用清肝涼血的藥方,加味逍遙散很適合。若因氣血虛弱導致血崩,可服用歸脾湯,並加倍劑量,效果顯著。若是白色的崩症,則可用八珍湯加減,無需驚慌。總結來說,絳色血崩是由肝火引起,黃色血崩是由脾之濕熱引起,白色血崩是由氣虛引起,紅色血崩是由肝氣過盛引起,黑色血崩是由肝脾實熱引起。
若出血時伴隨小腹輕微疼痛,可在歸脾湯中加入小茴香、吳茱萸各2.8克。
有一婦女在月經來潮前三天,感到骨頭發熱,接著下血如崩,我用加味逍遙散,加上知母和黃柏,讓她每月服用七、八劑,三個月後完全康復,這病因是她長期憂鬱所導致。
有一婦女年過四十,患有崩漏,以白色分泌物為主,紅色分泌物較少,我用歸脾湯,去除木香,加入阿膠、續斷、淡吳茱萸、炒乾的熟地、杜仲、鹽水炒的補骨脂,服用十劑後便痊癒了。
赤白帶下
帶下是指濕痰流注到帶脈,導致陰道流出濁液,婦女常常會有這種情況。赤帶屬於熱症,治療需考慮兼有虛症和火症;白帶屬於濕症,治療需考慮兼有虛症和痰症;若帶下持續很久,需要補脾腎並兼顧提升陽氣。一般而言,瘦人多火,胖人多痰,需仔細辨別。白帶、白濁、白淫三者相似,但實際上各不相同。白帶是指陰道經常流出清冷、濃稠的液體,這是下元虛損所致;白濁是指尿液混濁,如淘米水一般,這是胃中濁氣滲入膀胱所致;白淫是指常在小便後有少量液體流出,這是男性精液不固,自行滑出所致。
崩漏帶下危症
若崩漏帶下持續很久,且分泌物為臭黃色液體,或帶有紫黑色筋塊,腥臭難聞,則屬於不治之症。
若崩漏帶下伴隨腹脹、無法進食,且不適合服用人參、白朮等補益藥,則屬於不治之症。
若崩漏帶下服用大補藥後,反而出現寒熱、口乾舌燥、臉部及腿部浮腫,則屬於不治之症。
若崩漏帶下已經停止,但小腹不痛,隨後出現陰部腫脹,疼痛如刀割,則表示死亡將近。
治療婦女赤白帶下良方
(此病症需以健脾胃、升陽氣為主):
藥材:馬毛(75克,與花椒混合,以火烤過夜。白馬毛治白帶,赤馬毛治赤帶),醋炙龜甲(150克),醋炙鱉甲(75克),火炙牡蠣(75克)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加入醋水調製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9克,用溫酒送服,每日三次。將藥材研磨成散劑效果更佳。
氣陷於下焦則形成白帶,血陷於下焦則形成赤帶。用收澀藥來止帶,會使未排乾淨的帶下停留在體內;用利尿藥來下帶,會損害已經虛弱的身體,這些都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馬屬乾卦,有剛健之性,馬毛是血的餘氣所化,血餘能固血,乾剛能利氣,因此固血則能止赤帶,利氣則能止白帶。這就是使用馬毛的原因。龜甲、鱉甲、牡蠣外剛而內柔,屬離卦之象,捨棄其柔而取其剛,故能化解病症,鞏固氣機。化解病症則赤白帶下不會留在體內,鞏固氣機則能使營衛正常運行,不會下陷,營氣不陷則無赤帶,衛氣不陷則無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