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 下卷 (41)
下卷 (41)
1. 氣瘕
木香,白檀香,白豆蔻,丁香(各二錢),炙甘草,藿香(各八錢),砂仁(四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
四磨湯(見《古方八陣·和陣》)治諸逆氣。
沉香,烏藥,枳實,檳榔
上四味,用白湯共磨,或下「養正丹」尤佳。一方用白酒磨。《濟生方》用人參無枳實。本證加木香,即名五磨飲。
七氣湯(見《古方八陣·和陣》)治七情之氣鬱結於中,心腹絞痛不可忍,及不能飲食。
半夏(制五兩),人參,肉桂,甘草(炙各一兩)
上,每服三、五錢,水一鍾半,姜三片,煎八分服。
《三因》七氣湯(即四七湯。見安胎)
加味七氣湯(見《古方八陣·和陣》)
即前七氣湯加厚朴、茯苓各等分。
《局方》七氣湯(見《古方八陣·和陣》)治七情鬱結,臟氣互相刑剋,陰陽不和,揮霍撩亂,吐瀉交作。
半夏(制),厚朴,芍藥,茯苓(各二錢),人參,肉桂,橘紅,紫蘇
水二鍾,加薑、棗煎服。
《指迷》七氣湯(見《古方八陣·和陣》)治七情相干,陰陽不得升降,氣道雍滯,攻衝作疼,積聚癥瘕脹滿等證。
半夏,甘草(各七分半),香附(錢半),青皮,陳皮,桔梗,官桂,藿香,益智,莪朮(煨各一錢)
上,每服三、五錢,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統旨》七氣湯有三稜、玄胡索、薑黃、草豆蔻。無半夏、桔梗。《濟生》大七氣湯有三稜,無半夏。
失笑散(見經期腹痛)
通痰煎(見經期腹痛)
調經飲(見經期腹痛)
奪命丹(見鬼胎)
荔香散(見《新方八陣·因陣》)治疝氣痛極。凡在氣分者,最宜用之。並治小腹氣痛等證,神效。又心腹久痛方如後。
荔枝核(炮微焦),大茴香(等分炒)
上為末,用好酒調服二、三錢。如寒甚者,加制過吳茱萸,減半用之。凡心腹胃脘久痛,屢觸屢發者,惟婦人多有之,用荔核一錢,木香八分,為末,每服一錢,清湯調服,數服除根。
《寶鑑》天台烏藥散(見《古方八陣·和陣》)治小腸疝氣,卒引臍腹疼痛。
烏藥,木香,茴香(炒),良薑(炒),青皮(各半兩),檳榔(二個),川楝子(十個),巴豆(七十粒)
上將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加麵炒黑,去面及巴豆不用,其餘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下,甚者姜酒下。
小分清飲(見白濁遺淋)
五苓散(見白濁遺淋)
四苓散(即前五苓散去肉桂。見《古方八陣·和陣》)
搜風順氣丸(見《古方八陣·和陣》)治痔漏,風熱閉結,老人燥秘等證。
車前子(兩半),大麻子(微炒二錢),大黃(五錢半生半熟),牛膝(酒浸),郁李仁,菟絲子(酒浸),枳殼,山藥(各二錢)
白話文:
氣瘕
木香、白檀香、白豆蔻、丁香各二錢,炙甘草、藿香各八錢,砂仁四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量鹽,用沸水沖泡後服用。
四磨湯 (出自《古方八陣·和陣》)治療各種氣逆的症狀。
藥材包含沉香、烏藥、枳實、檳榔。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白開水一起磨汁服用,或者加入「養正丹」效果更好。也有另一種做法是用白酒磨汁服用。《濟生方》的版本使用人參但沒有枳實。若此證狀加上木香,就稱為五磨飲。
七氣湯 (出自《古方八陣·和陣》)治療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導致的氣鬱結於體內,引起心腹絞痛難忍,甚至無法進食的狀況。
藥材包含製半夏五兩,人參、肉桂、炙甘草各一兩。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三因》七氣湯 (即四七湯,參考安胎章節)
加味七氣湯 (出自《古方八陣·和陣》)
就是在原本七氣湯的基礎上,加入厚朴、茯苓,劑量與其他藥材相同。
《局方》七氣湯 (出自《古方八陣·和陣》)治療因七情鬱結,導致臟腑之氣相互剋制,陰陽失調,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藥材包含製半夏、厚朴、芍藥、茯苓各二錢,人參、肉桂、橘紅、紫蘇。
用水兩碗,加入生薑、紅棗一起煎煮後服用。
《指迷》七氣湯 (出自《古方八陣·和陣》)治療因七情相互干擾,導致陰陽之氣無法正常升降,氣道阻塞不通,引起疼痛、腹部脹滿等症狀。
藥材包含半夏、甘草各七分半,香附一錢半,青皮、陳皮、桔梗、官桂、藿香、益智、莪朮(煨過)各一錢。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用水煎煮後服用。《統旨》七氣湯中有三稜、玄胡索、薑黃、草豆蔻,沒有半夏、桔梗。《濟生》大七氣湯有三稜,沒有半夏。
失笑散 (參考經期腹痛章節)
通痰煎 (參考經期腹痛章節)
調經飲 (參考經期腹痛章節)
奪命丹 (參考鬼胎章節)
荔香散 (出自《新方八陣·因陣》)治療疝氣疼痛劇烈。凡是氣分引起的疾病,最適合使用此方。也可以治療小腹氣痛等症狀,效果很好。另外,對於心腹長時間疼痛的方子如下:
藥材包含荔枝核(炮製至微焦)、大茴香(炒過,兩者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好酒調服二到三錢。如果寒症嚴重,可以加入製過的吳茱萸,劑量減半。對於心腹胃脘長期疼痛、反覆發作,特別是婦女常見的,可以使用荔枝核一錢、木香八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清湯調服,數次服用即可痊癒。
《寶鑑》天台烏藥散 (出自《古方八陣·和陣》)治療小腸疝氣,突然引起肚臍周圍疼痛。
藥材包含烏藥、木香、茴香(炒過)、良薑(炒過)、青皮各半兩,檳榔兩個,川楝子十個,巴豆七十粒。
將巴豆稍微敲破,與川楝子一起加入麵粉炒黑,去掉麵粉和巴豆不用,將剩下的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送服,如果病情嚴重可以用薑酒送服。
小分清飲 (參考白濁遺淋章節)
五苓散 (參考白濁遺淋章節)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掉肉桂,出自《古方八陣·和陣》)
搜風順氣丸 (出自《古方八陣·和陣》)治療痔瘡、瘻管,風熱閉結,老年人便秘等症狀。
藥材包含車前子二兩半,大麻子(稍微炒過)二錢,大黃(一半生用,一半熟用)五錢半,牛膝(酒浸泡過)、郁李仁、菟絲子(酒浸泡過)、枳殼、山藥各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