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婦人規》~ 上卷 (9)

回本書目錄

上卷 (9)

1. 血熱經早

若一月二三至,或半月或旬日而至者,此血氣敗亂之證。當因其寒熱而調治之,不得以經早者並論。

大營煎(見《新方八陣·補陣》)治真陰精血虧損及婦人經遲血少,腰膝筋骨疼痛,或氣血虛寒,心腹疼痛等證。

當歸(二三錢或五錢),熟地(三五七錢),枸杞(二錢),炙甘草(一二錢),杜仲(二錢),牛膝(一錢半),肉桂(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寒滯在經,氣血不能流通,筋骨疼痛之甚者,必加製附子一二錢方效;如帶濁腹痛者,加故紙一錢炒用;如氣虛者,加人參、白朮;中氣虛寒嘔惡者,加炒焦乾姜一二錢。

大補元煎(見《新方八陣·補陣》)治男婦氣血大壞,精神失守,危劇等證。此迴天贊化,救本培元第一要方。

人參(補氣補陽,以此為主,少則用一、二錢,多則用一、二兩。),山藥(炒二錢),熟地(補精補陰,以此為主,少則用二、三錢,多則用二、三兩。),杜仲(二錢),當歸(二、三錢,若泄瀉者去之),山茱萸(一錢,如畏酸吞酸者去之),枸杞(二、三錢),炙甘草(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元陽不足多寒者,於本方加附子、肉桂、炮姜之類,隨宜用之;如氣分偏虛者,加黃耆、白朮,如胃口多滯者不必用,如血滯者,加川芎去山茱萸;如滑泄者,加五味、故紙之屬。

五福飲(見《新方八陣·補陣》)凡五臟氣血虧損者,此能兼治之,足稱王道之最。

人參(隨宜心),熟地(隨宜腎),當歸(二、三錢,肝),白朮(炒一錢半,肺),炙甘草(一錢,脾)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或加生薑三五片;凡治氣血俱虛等證,以此為主,或宜溫者,加薑、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無不可也。

白話文:

血熱經早

如果月經週期一個月來兩三次,或是半個月、甚至十天就來一次,這代表是身體的氣血亂了。應該根據身體的寒熱情況來調理,不能單純認為是月經提早來。

大營煎(出自《新方八陣·補陣》)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因為身體的精血不足,導致女性月經延遲、量少、腰腿筋骨疼痛,或是氣血虛弱、腹部疼痛等症狀。

藥材包含:當歸(8~19克),熟地(11~26克),枸杞(8克),炙甘草(4~8克),杜仲(8克),牛膝(6克),肉桂(4~8克)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七分,飯後溫服。如果體內寒氣導致經絡阻塞、氣血不通、筋骨疼痛嚴重,必須加入製附子4~8克才能有效;如果有白帶混濁、腹痛,加入炒過的補骨脂4克;如果氣虛,加入人參、白朮;如果中焦氣虛寒冷導致噁心嘔吐,加入炒焦的乾薑4~8克。

大補元煎(出自《新方八陣·補陣》)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男女氣血嚴重虧損、精神恍惚、病情危急等情況。此方能起死回生、扶正培元,是首要的藥方。

藥材包含:人參(補氣補陽為主藥,用量少則4~8克,多則37~75克),炒山藥(8克),熟地(補精補陰為主藥,用量少則8~11克,多則75~112克),杜仲(8克),當歸(8~11克,如果腹瀉則去掉),山茱萸(4克,如果怕酸或吃酸會不適則去掉),枸杞(8~11克),炙甘草(4~8克)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七分,飯後溫服。如果體內陽氣不足、寒氣過多,可以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加入附子、肉桂、炮薑之類的藥材,根據情況調整用量;如果氣虛,加入黃耆、白朮,如果胃口不好,就不用這些;如果血瘀,加入川芎,去掉山茱萸;如果容易腹瀉,加入五味子、補骨脂等藥材。

五福飲(出自《新方八陣·補陣》)

這個藥方可以同時調理五臟氣血的虧損,可說是調理身體的良方。

藥材包含:人參(隨身體情況使用,補心)、熟地(隨身體情況使用,補腎)、當歸(8~11克,補肝)、炒白朮(6克,補肺)、炙甘草(4克,補脾)

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七分,飯後溫服。可以加入生薑三五片;凡是治療氣血俱虛等症狀,以這個方子為主,如果需要溫補,可以加入薑、附子,如果需要發散,可以加入升麻、柴胡、葛根,靈活運用,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