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 下卷 (14)
下卷 (14)
1. 產後腹痛
上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加蔥、椒、鹽,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
立齋曰:前證若因氣滯,用延胡索散;若因外寒,用五積散;若因怒氣,用四物加木香、柴胡;若因血虛,用四物、參、朮、炮姜。若因陽氣虛弱,用四君、當歸、炮姜。若因脾虛血弱,用六君、當歸、炮姜。
延胡索散(即玄胡當歸散。見經痛論外方)
《局方》五積散(見《古方八陣·散陣》)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背拘急,惡寒嘔吐,肚腹疼
痛,及寒濕客於經絡,腰腳骨髓痠痛,及痘瘡寒勝等證。
當歸,麻黃,蒼朮,陳皮(各一錢),厚朴(制),乾薑(炮),芍藥,枳殼(各八分),半夏,白芷(各七分),桔梗,炙甘草,茯苓,肉桂,人參(各五分),川芎(四分)
水二鍾,姜三片,蔥白三莖,煎八分,不拘時服。
又歌曰:痢後偏生腳痛風,局方五積自能攻。就中或卻麻黃去,酒煮多多服見功。
白話文:
用八升水煮到剩下三升,加入蔥、花椒、鹽,溫熱服用七合(約140毫升),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寒冷的感覺比較嚴重,就加一斤生薑。如果疼痛比較劇烈而且有嘔吐,就加二兩橘皮和一兩白朮。
李梴說:以上腹痛的症狀,如果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就用延胡索散;如果是因為外感風寒造成的,就用五積散;如果是因為生氣造成的,就用四物湯加上木香、柴胡;如果是因為血虛造成的,就用四物湯加上人參、白朮、炮薑;如果是因為陽氣虛弱造成的,就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炮薑;如果是因為脾虛血弱造成的,就用六君子湯加上當歸、炮薑。
延胡索散(也就是玄胡當歸散,請參考經痛章節的外方說明)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五積散(請參考《古方八陣·散陣》)可以治療因感冒寒邪引起的頭痛、全身疼痛、頸背僵硬、怕冷嘔吐、腹部疼痛,以及寒濕侵犯經絡導致的腰腿骨髓痠痛,還有痘瘡寒邪較盛等症狀。
藥材組成:當歸、麻黃、蒼朮、陳皮(各一錢)、厚朴(製過)、乾薑(炮製過)、芍藥、枳殼(各八分)、半夏、白芷(各七分)、桔梗、炙甘草、茯苓、肉桂、人參(各五分)、川芎(四分)。
用水兩碗,加三片生薑和三段蔥白,煎煮到剩八分,不拘時服用。
還有一首歌訣說:痢疾之後容易出現腳痛風,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五積散就能治療。如果將其中的麻黃去掉,用酒煎煮後多服用幾次就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