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 下卷 (10)
下卷 (10)
1. 產後雜證方
《良方》黃龍湯,產後外感(見調經論外備用方)。
《良方》交加散,產後中風(見經痛論外方)。
海藏,愈風湯(見《古方八陣·和陣》)一名舉卿古拜散。治一切失血筋脈緊急,產後或汗後搐搦。
荊芥穗(為細末)
上先炒大豆黃卷,以酒沃之,去黃卷,取淨汁調前末三四錢服之。輕者一服,重者二、三服即止。氣虛者忌服。童便調亦可。
交加散(見《古方八陣·和陣》)產後類風不省人事。治瘈瘲或戰振或產後不省人事,口吐痰涎。
當歸,荊芥穗(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鍾,酒少許,煎七分,灌服,神效。
《良方》七珍湯(見《婦人規古方》)治產後不語。
人參,石菖蒲,生地,川芎(各一兩),細辛(七錢),防風,硃砂(另研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服。
補脬飲(見《婦人規古方》)治產後傷動,脬破不能小便而淋瀝。
生黃絲絹(一尺剪碎),白牡丹皮根,白芨(各一錢,俱為末)
用水一碗,同煮至絹爛如餳,空心頓服,服時不得作聲,作聲則不效。
人參湯,產後諸虛(見調經論外備用方)。
《良方》麻黃根湯(見《婦人規古方》)治產後虛汗不止,身熱發渴,驚悸不安。
麻黃根,人參,黃耆(炒),當歸,牡蠣(煅粉),甘草
上每服四、五錢,水煎服。
《良方》趁痛散(見《婦人規古方》)治產後骨節疼痛,發熱頭重,四肢不舉。
牛膝(酒炒),甘草(炒),薤白(各一兩),當歸,白朮(炒),黃耆(炒),桂心,獨活(加姜各半兩)
上每服半兩,水煎。
加味小柴胡湯,乳母肝火發熱(見經不調)。
白話文:
產後雜證方
黃龍湯:產後外感。
交加散:產後中風。
愈風湯(又名舉卿古拜散):治療各種失血導致筋脈緊急的症狀,例如產後或汗後抽搐。 藥方包含荊芥穗(研成細末),服用方法是先炒大豆黃卷,用酒浸泡後,去除黃卷,取其汁液調和藥末服用(三四錢)。輕症服用一次,重症服用二到三次即可。氣虛者忌服,可用童尿代替酒調服。
交加散:產後類似中風,不省人事,伴隨抽搐、顫抖或不省人事、口吐痰涎等症狀。藥方包含當歸、荊芥穗(等分,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碗,加少量酒煎至七分,灌服。
七珍湯:治療產後失語。藥方包含人參、石菖蒲、生地、川芎(各一兩)、細辛(七錢)、防風、硃砂(各半兩,另研磨)。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薄荷湯送服。
補脬飲:治療產後因活動受傷導致膀胱破裂,無法正常排尿,尿液滴瀝不止。藥方包含生黃絲絹(一尺剪碎)、白牡丹皮根、白芨(各一錢,研成粉末)。用一碗水煮,直到絹爛如糊狀,空腹服用。服用時不得發聲,否則無效。
人參湯:治療產後各種虛弱症狀。
麻黃根湯:治療產後盜汗不止,伴隨身熱口渴、驚悸不安。藥方包含麻黃根、人參、黃耆(炒)、當歸、牡蠣(煅粉)、甘草,每次服用四到五錢,水煎服。
趁痛散:治療產後骨節疼痛,伴隨發熱、頭重、四肢無力。藥方包含牛膝(酒炒)、甘草(炒)、薤白(各一兩)、當歸、白朮(炒)、黃耆(炒)、桂心、獨活(與薑各半兩)。每次服用半兩,水煎服。
加味小柴胡湯:治療哺乳期婦女因肝火旺盛導致發熱。
2. 帶濁夢遺類
3. 帶下
凡婦人淋帶,雖分微甚,而實為同類。蓋帶其微,而淋其甚者也。總由命門不固。而不固之病,其因有六:蓋一以心旌之搖之也,心旌搖則命門應,命門應則失其所守,此由於不遂者也;一以多欲之滑之也,情欲無度,縱肆不節,則精道滑而命門不禁,此由於太遂者也;一以房室之逆之也,凡男女相臨,遲速有異,此際權在男子,而婦人情興多致中道而止,止則逆,逆則為濁為淋,此由於遂而不遂,乃女子之最多而最不肯言者也。以上三證,凡帶濁之由乎此者,十居八九,而三者之治,必得各清其源,庶可取效。
然源未必清,而且旋觸旋發,故藥餌之功,必不能與情竇爭勝,此帶濁之所以不易治也。此三者之外,則尚有濕熱下流者;有虛寒不固者;有脾腎虧陷而不能收攝者。當各因其證而治之。
心旌搖,心火不靜而帶下者,先當清火,宜硃砂安神丸、清心蓮子飲、直指固精丸之類主之。若無邪火而但見心虛帶下者,宜秘元煎、人參丸、心虛白濁歌、茯菟丸之類。
東垣硃砂安神丸(見《古方八陣·寒陣》)一名黃連安神丸。治心神煩亂,發熱怔忡,不寐或寐中驚悸、頭運(同暈)等證。
生地,硃砂(另飛為衣),當歸(各一錢),甘草(五分),黃連(一錢半)
湯浸蒸餅為丸,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津液咽之,或食後用溫水、涼水送下亦可。
清心蓮子飲(見《古方八陣·寒陣》)治熱在氣分,口乾作渴,小便淋濁,或口舌生瘡,咽疼煩躁。
黃芩,麥冬,地骨皮,車前子(炒),甘草(各錢半),人參,黃耆,石蓮子,柴胡,茯苓(各一錢)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直指固精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腎虛有火,精滑,心神不安。
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各一兩),牡蠣(煅),龍骨(煅),蓮蕊,芡實,山茱萸,遠志(甘草制),茯苓(各三錢)
上為末,山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
秘元煎(見血虛經亂)
人參丸(見《古方八陣·補陣》)寧心益智,安神固精。
人參,茯苓,茯神,棗仁,遠志,益智,牡蠣(各五錢),硃砂(二錢半)
為末,棗肉丸,服。
心虛白濁歌(見《古方八陣·補陣》)
白濁皆因心氣虛,不應只作腎虛醫,
四君子湯加遠志,一服之間見效奇。
《局方》茯菟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思慮太過,心腎虛損,真陽不固,尿有餘瀝或小便白濁,夢寐遺精等證。
菟絲子(制五兩),白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
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鹽湯或米湯下。一方有北五味子四兩,兼治三消。
欲事過度,滑泄不固而帶下者,宜秘元煎、壽脾煎、固陰煎、苓朮菟絲丸、濟生固精丸、鎖精丸、金鎖思仙丹之類主之。
壽脾煎(見血虛經亂)
固陰煎(見腎虛經亂)
苓朮菟絲丸(見《新方八陣·固陣》)治脾腎虛損不能收攝,以致夢遺、精滑、困倦等證。
白茯苓,白朮(米泔洗炒),蓮肉(去心各四兩),五味(二兩酒蒸),山藥(炒二兩),杜仲(酒炒三兩),炙甘草(五錢),菟絲子(用好水淘淨,入陳酒浸一日,文火煮極爛,搗為餅,焙乾為末十兩)
上用山藥末,以陳酒煮糊為丸,桐子大,空心滾白湯或酒下百餘丸。如氣虛神倦,不能收攝者,加人參三、四兩,尤妙。
濟生固精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下元虛損,白濁如脂,或胞氣虛寒,腰重少力,小便無度,並效。
牡蠣(煅),菟絲子(酒浸蒸炒),韭子(炒),龍骨(煅),北五味(炒),白茯苓,桑螵蛸(酒炙),白石脂(煅各等分)
上為細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局方》鎖精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白濁、白帶,小便頻數。
破故紙,青鹽,白茯苓,五味子(炒等分)
一方用五倍子。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萬氏金鎖思仙丹(見《古方八陣·固陣》)治男子嗜欲太過,精血不固。此澀以去脫之劑。
蓮蕊,芡實,石蓮子(各十兩),金櫻膏(三斤)
上以金櫻煎膏如餳,入前三味藥末,和丸桐子大,空心鹽酒下三十丸,服久精神完固,大能延年。平時服食,忌葵菜、車前子。
人事不暢,精道逆而為濁、為帶者,初宜六味地黃湯,或威喜丸之屬以利之,久不止者,宜固陰煎、苓朮菟絲丸之屬以固之。
六味地黃湯(見經不調)
《和劑》威喜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元陽虛憊,精滑白濁遺尿,及婦人血海久冷,淫帶夢泄等證。
白茯苓去皮四兩切塊,同豬苓二錢五分,同於瓷器內煮二十餘沸,取出曬乾,不用豬苓,黃蠟(四兩)
上以茯苓為末,熔黃蠟搜和為丸,如彈子大,每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利為效。忌米醋,惟糠醋可用。尤忌氣怒動性。
濕熱下流而為帶濁,脈必滑數,色見紅赤,證有煩渴而多熱者,宜保陰煎、加味逍遙散、或經驗豬肚丸亦佳。若熱甚兼淋而赤者,宜龍膽瀉肝湯。
保陰煎(見血熱經早)
加味逍遙散(見經不調)
經驗豬肚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止夢遺泄精。進飲食,健肢體。此藥神應。瘦者服之自肥,莫測其理。
白朮(麵炒五兩),苦參(白者三兩),牡蠣(左扇者煅研四兩)
上為末,用雄豬肚一具,洗淨,以瓷罐煮極爛,木石臼搗如泥,和藥,再加(豬)肚汁搗半日,丸如小豆大,每服四、五十丸,日進三服,米飲下。久服自覺身肥,而夢遺永止。
龍膽瀉肝湯(見產門不閉)
元氣虛弱而帶下者,宜壽脾煎、菟絲煎、七福飲、十全大補湯、九龍丸之屬。若陽氣虛寒,脈見微澀,色白清冷,腹痛多寒者,宜加薑、附,或用家韭子丸。
菟絲煎(見安胎)
七福飲(見血虛經亂)
十全大補湯(見調經論外備用方)
丹溪九龍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腎虛精滑。
金櫻子,枸杞,山茱萸,蓮蕊,蓮肉,當歸,熟地,芡實,白茯苓(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或酒或鹽湯下。
《三因》家韭子丸(見《古方八陣·固陣》)治少長遺溺,及男子虛劇,陽氣衰敗,小便白濁,夜夢遺精。此藥補養元氣,進美餘食。按:此方當除去石斛,倍用菟絲,庶乎尤效。
家韭子(炒六兩),鹿茸(酥炙四兩),肉蓯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當歸(各二兩),菟絲子(酒煮),巴戟肉(各一兩半),杜仲(炒),石斛,桂心,乾薑(炮各一兩)
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加至百餘丸,食前溫酒、鹽湯任下。凡小兒遺尿者,多因胞(指膀胱)寒,亦稟受陽氣不足也。作小丸服之。
脾腎氣虛下陷而多帶者,宜用壽脾煎、歸脾湯、補中益氣湯之屬。
歸脾湯(見經不調)
補中益氣湯(見經不調)
立齋曰:前證或因六淫七情;或因醉飽房勞;或因膏粱厚味;或服燥劑所傷;或虧損陽氣下陷;或濕痰下注蘊積而成,故言帶也。凡此皆當壯脾胃、升陽氣為主,佐以各經見證之藥。若色青者屬肝,用小柴胡加山梔。或濕熱壅滯,小便赤澀,龍膽瀉肝湯。色赤者屬心,用小柴胡加黃連、山梔、當歸。
思慮過傷,用妙香散等藥。色白者屬肺,用補中益氣加山梔。色黃者屬脾,用六君子加山梔、柴胡,不應,歸脾湯。色黑者屬腎,用六味地黃丸。若氣血俱虛,八珍湯。陽氣陷下,補中益氣湯。濕痰下注,前湯加茯苓、半夏、蒼朮、黃柏。氣虛痰飲下注,四七湯送腎氣丸。不可拘肥人多痰,瘦人多火,而以燥濕瀉火之藥輕治之也。
小柴胡湯(見崩淋經漏不止)
《良方》辰砂妙香散(見《古方八陣·固陣》)治心氣不足,驚癇或精神恍惚,虛煩少氣少睡,夜
多盜汗,心虛遺精白濁。服之安神鎮心。
黃耆,山藥(薑汁炒),茯苓,茯神,遠志(甘草湯制各一兩),人參,炙甘草,桔梗(各五錢),木香(二錢),麝香(一錢另研),硃砂(三錢另研)
上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溫酒調下,或用麥麵湯調下。
《局方》王荊公妙香散(見《古方八陣·固陣》)安神秘精,定心氣。
人參,龍骨(五色者),益智(各一兩),白茯神,白茯苓,遠志(制),甘草(炙各五錢),硃砂(飛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臨臥溫酒調下。
六君子湯(見經期腹痛)
八珍湯(見經不調)
四七湯(見安胎)
腎氣丸(即八味丸。見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