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 上卷 (23)
上卷 (23)
1. 經痛論外方
溫經湯(見《婦人規古方》)治寒氣客於血室,以致血氣凝滯,臍腹作痛,其脈沉緊。
人參,牛膝(酒炒),甘草(炒各一錢),當歸,川芎,芍藥,牡丹皮,蓬朮(醋炒),桂心(各五分)
上水煎服。
良方交加散(見《婦人規古方》)治經脈不調,腹中撮痛,或結聚癥瘕,產後中風。
生地(一斤取汁),生薑(十二兩取汁)
上以地黃汁炒姜渣,薑汁炒地黃渣,干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服。加芍藥、玄胡、當歸、蒲黃、桂心各一兩,沒藥、紅花各五錢,尤效。
醋附丸(見《婦人規古方》)治元臟虛冷,月候不調,腹中急痛,赤白帶下,渾身寒熱,胎氣壅滯不固。
香附米(半斤醋煮、焙乾為末)
上以醋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
牛膝散(見《婦人規古方》)治月水不利,臍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氣攻胸膈。
當歸(酒浸),牛膝(酒炒),赤芍藥,桂心,桃仁(去皮尖),玄胡索(炒),牡丹皮(各一兩),木香(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或每服五七錢,水煎服。
薑黃散(見《婦人規古方》)治瘀血凝滯,肚腹刺痛,或腹脹發熱等證。
薑黃,當歸(酒拌各二錢),蓬朮(醋炒),紅花,桂心,川芎,玄胡索(炒),丹皮(各五分)
上水酒各半煎服。
當歸沒藥丸(見《婦人規古方》)治血瘀作痛,及血風筋攣骨痹,手足麻木疼痛。
當歸,五靈脂(炒各一兩),沒藥(五錢)
上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玄胡當歸散(見《婦人規古方》)亦名延胡索散。治血積小腹疼痛,或因氣逆,月經不行,肚腹作痛。
當歸,赤芍藥,劉寄奴,沒藥,枳殼(麵炒),玄胡索(炒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
琥珀丸(見《婦人規古方》)治婦人或老或少、或產前產後百病,及療三十六種諸病,七疝八瘕,心腹刺痛,卒中癱瘓,半身不遂,八風十二痹,手足痠疼,乳中結核、結毒,懷胎驚動,傷犯不安,死胎不下,並治。
琥珀,硃砂(各另研),沉香,阿膠(炒珠),附子(制),川芎,肉桂,五味子,石斛(各五錢),牛膝(酒浸),當歸,肉蓯蓉(酒洗曬),人參,熟地,續斷,木香,沒藥(各一兩),一方有牛黃,珍珠,乳香,玄胡(各一兩共二十一味)
上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食前午後溫酒化開服。凡服法,或薑湯、或米湯、或酒、或燈草湯,或隨證用引皆可下。若傷寒中風,角弓反張,用麻黃湯隨證改湯引送下。孕婦臨月,宜一日一服,至產順利,不覺疼痛。凡婦人服至五服、十服之後,日倍飲食,其功言不盡述,服者當自覺也。
白話文:
經痛論外方
溫經湯:治療寒邪入侵血室,導致氣血凝滯,臍腹疼痛,脈象沉緊的方劑。藥材包括人參、酒炒牛膝、炒甘草、當歸、川芎、芍藥、牡丹皮、醋炒蓬朮、桂心。水煎服。
良方交加散:治療經脈不調,腹部絞痛,或有癥瘕積聚,產後中風的方劑。以生地黃汁炒薑渣,薑汁炒地黃渣,曬乾研磨成粉,溫酒送服。每服三錢。加芍藥、玄胡、當歸、蒲黃、桂心各一兩,沒藥、紅花各五錢,療效更佳。
醋附丸:治療臟腑虛寒,月經不調,腹部劇痛,赤白帶下,渾身寒熱,胎氣不固的方劑。將香附米用醋煮,焙乾研磨成粉,用醋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米湯送服。
牛膝散:治療月經不通,臍腹疼痛,或小腹疼痛牽連腰部,並向上攻及胸膈的方劑。藥材包括酒浸當歸、酒炒牛膝、赤芍藥、桂心、去皮尖的桃仁、炒玄胡索、牡丹皮、木香。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溫酒送服,或每次服用五到七錢,水煎服。
薑黃散:治療瘀血凝滯,腹部刺痛,或腹脹發熱等症狀的方劑。藥材包括薑黃、酒拌當歸、醋炒蓬朮、紅花、桂心、川芎、炒玄胡索、丹皮。水酒各半煎服。
當歸沒藥丸:治療瘀血疼痛,以及血風引起的筋攣骨痹,手足麻木疼痛的方劑。藥材包括當歸、炒五靈脂、沒藥。研磨成粉,用醋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薑湯送服。
玄胡當歸散:又名延胡索散,治療血瘀積聚於小腹,導致疼痛,或因氣逆,月經不通,腹部疼痛的方劑。藥材包括當歸、赤芍藥、劉寄奴、沒藥、麵炒枳殼、炒玄胡索。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熱酒送服。
琥珀丸:治療婦女老少皆宜的各種疾病,包括七疝八瘕、心腹刺痛、中風癱瘓、半身不遂、八風十二痹、手足酸痛、乳房腫塊、懷孕驚嚇不安、死胎不下等症狀的方劑。藥材包括琥珀、硃砂、沉香、炒阿膠珠、制附子、川芎、肉桂、五味子、石斛、酒浸牛膝、當歸、酒洗曬肉蓯蓉、人參、熟地、續斷、木香、沒藥。有些方劑還加入牛黃、珍珠、乳香、玄胡。煉蜜為丸,彈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空腹或飯前飯後,溫酒化開服用。服用方法可以根據情況選擇薑湯、米湯、酒或燈草湯等送服。若為傷寒中風,角弓反張,則用麻黃湯,並根據情況調整湯藥和送服的湯水。孕婦臨產時,每日服用一丸,直至順利生產,不覺疼痛。婦女服用五到十劑後,食慾會增加,療效显著,服用者自能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