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婦人規》~ 上卷 (19)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9)

1. 數墮胎

夫胎以陽生陰長,氣行血隨,營衛調和,則及期而產。若或滋養一有不利,則枝枯而果落,藤萎而花墜。故《五常政大論》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正此謂也。凡妊娠之數見墮胎者,必以氣脈虧損而然。而虧損之由,有稟質之素弱者,有年力之衰殘者,有憂怒勞苦而困其精力者,有色欲不慎而盜損其生氣者,此外如跌撲、飲食之類,皆能傷其氣脈。氣脈有傷而胎可無恙者,非先天之最完固者不能,而常人則未之有也。

白話文:

胎兒的成長是陽氣使陰氣生長,氣行血隨,營衛(體內氣血)調和,就能在預定的時間出生。如果滋養胎兒有一點不順利,胎兒就會枯萎凋落,就像枝條枯萎了果實就會掉落,藤蔓枯萎了花就會凋謝。因此,《五常政大論》說:「根植於身體內部的,稱為神機,神氣離開了,機能就會停止。根植於身體外部的,稱為氣立,氣停止了,變化就終止了。」這正是這個道理。凡是懷孕過程中流產的,必定是因為氣脈受損所致。而氣脈受損的原因,包括體質本來就虛弱的、年老力衰的、憂愁憤怒勞累而耗盡精力的、縱慾過度而損耗元氣的,此外如跌打、飲食等因素,也都可能損傷氣脈。如果氣脈有傷而胎兒卻能安然無恙,那是先天體質非常強健的人才可能,而一般人則沒有這種情況。

且胎懷十月,經養各有所主,所以屢見小產、墮胎者,多在三個月及五月、七月之間,而下次之墮必如期復然。正以傷此一經,而再值此經則遇闕不能過矣。況婦人腎以系胞,而腰為腎之府,故胎妊之婦,最慮腰痛,痛甚則墜,不可不防。故凡畏墮胎者,必當察此所傷之由,而切為戒慎。

白話文:

懷孕十個月,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養護重點。因此,我們經常看到小產或墮胎發生在妊娠三個月、五個月和七個月之間。而在這些時間段之後再次墮胎的可能性也會大幅提高。這是因為傷及了某個經絡,而在這個經絡再次受損時,就無法承受而導致流產。

此外,婦女的腎臟與子宮相連,而腰部是腎臟的住所。因此,孕婦最擔心的就是腰痛,嚴重的腰痛會導致流產,不可不防。所以,所有擔心流產的人,都必須找出導致流產的原因,並嚴格戒慎。

凡治墮胎者,必當察此養胎之源,而預培其損,保胎之法,無出於此。若待臨期,恐無及也。凡胎孕不固,無非氣血損傷之病,蓋氣虛則提攝不固,血虛則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產。故善保胎者,必當專顧血虛,宜以胎元飲為主而加減用之;其次則芍藥芎歸湯;再次則泰山磐石散或千金保孕丸,皆有奪造化之功,所當酌用者也。

白話文:

對於保胎,一定要探查導致胎兒流產的根本原因,並預先補養損傷的部位。保胎的方法離不開這個原則。如果等到臨近生產時再保胎,恐怕就來不及了。凡是懷孕不穩固的,都是氣血受損的疾病。因為氣虛就無法穩固地托住胎兒,血虛就無法周全地滋養胎兒,所以容易導致流產。因此,善於保胎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血虛,宜以胎元飲為主要用藥,再根據具體情況加減其他藥物。其次可以用芍藥芎歸湯;再次可以用泰山磐石散或千金保孕丸,這些藥物都有奪天地造化之功,應該酌情使用。

胎元飲(見安胎)

芍藥芎歸湯(見《婦人規古方》)即芎歸補中湯。治氣血虛半產。

川芎當歸黃耆(炙),白朮(炒),人參,芍藥(炒),杜仲(炒),艾葉阿膠(炒),五味子(杵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白話文:

川芎、當歸、黃耆(燒烤過)、白朮(炒過)、人參、芍藥(炒過)、杜仲(炒過)、艾葉、阿膠(炒過)、五味子(搗碎並炒過,各一錢)、甘草(燒烤過,五分)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若脾氣虛弱,須用補中益氣湯。若氣虛有火,宜用安胎飲

白話文:

每次服用五錢,用煮沸的水煎服。如果是脾氣虛弱,必須使用補中益氣湯。如果是氣虛且有火氣,適合使用安胎飲。

泰山磐石散(見安胎論外方)

千金保孕丸(見安胎論外方)

又凡胎熱者,血易動,血動者,胎不安,故墮於內熱而虛者,亦常有之。若脾氣虛而血熱者,宜四聖散。肝腎虛而血熱者,宜涼胎飲。肝脾虛而血熱者,宜固胎煎

白話文:

此外,如果胎熱,血就會容易流動,而血流動就會導致胎兒不安,因此也時常會有因為內熱虛弱而流產的情況。

如果是脾氣虛弱而血熱,建議使用四聖散。 如果是肝腎虛弱而血熱,建議使用涼胎飲。 如果是肝脾虛弱而血熱,建議使用固胎煎。

四聖散(見胎漏)

涼胎飲(見安胎)

固胎煎(見《新方八陣·因陣》)治肝脾多火多滯而屢墮胎者。

黃芩(二錢),白朮(一、二錢),當歸,芍藥,阿膠(各錢半),陳皮(一錢),砂仁(五分)

白話文:

黃芩(8 克),白朮(4-8 克),當歸,芍藥,阿膠(各 6 克),陳皮(4 克),砂仁(2 克)

水一鍾半煎服。

又立齋法:治血虛、血熱數墮胎者,於調補之外,時值初夏,教以濃煎白朮湯,下黃芩末二錢,與數十帖,得保而生,亦可法也。

白話文:

再設立一種養生方法:對於血虛、血熱,導致多次流產的人,在調補穴位之外,適逢初夏時節,指導患者濃煎中藥白朮湯,在湯中加入黃苓粉末二錢,服用數十劑,就能保胎安生,這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此外,凡有他證而胎不安者,當於「安胎」條中酌而治之。

2. 胎不長

妊娠胎氣本乎血氣,胎不長者,亦惟血氣之不足耳。故於受胎之後而漏血不止者有之,血不歸胎也;婦人中年血氣衰敗者有之,泉源日涸也;婦人多脾胃病者有之,倉廩薄則化源虧而衝任窮也;婦人多鬱怒者有之,肝氣逆則血有不調,而胎失所養也。或以血氣寒而不長者,陽氣衰則生氣少也;或以血熱而不長者,火邪盛則真陰損也。

白話文:

懷孕子宮中的胎兒,需要依靠母親氣血的滋養才能成長。如果胎兒發育不良,往往是氣血不足所致。這有多種原因:

  • 受孕後漏血不止,導致血氣不能回歸胎兒。
  • 婦人中年血氣衰退,胎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
  • 婦人脾胃虛弱,影響氣血化生,導致子宮供血不足。
  • 婦人肝氣鬱結,氣血不暢,胎兒無法得到滋養。
  • 有些情況下,氣血過寒導致胎兒發育不良,這是陽氣不足造成的。
  • 還有些情況是氣血過熱導致胎兒發育不良,這是火邪旺盛損傷陰血造成的。

凡諸病此者,則宜補、宜固、宜溫、宜清。但因其病而隨機應之,則或以及期、或以過月,胎氣漸充,自無不長。惟是年邁血衰而然者,數在天矣,有非可以人力為也。

白話文:

凡是出現此類疾病的,治療時需要補益、固攝、溫暖、清熱。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有的可維持一段時間,有的可以超過一個月,胎氣逐漸充盈,自然沒有不長大的。只有年齡大了,氣血衰弱而導致流產的,這是由於天命,不是人力所能為的。

3. 鬼胎

婦人有鬼胎之說,豈虛無之?鬼氣果能襲人胞宮而遂得成形者乎?此不過由本婦之氣質,蓋或以邪思蓄注,血隨氣結而不散,或以衝任滯逆,脈道壅瘀而不行,是皆內因之病,而必非外來之邪。蓋即血癥氣瘕之類耳。當即以癥瘕之法治之,詳見本條。此外如狐魅異類之遇者,則實有所受而又非鬼胎之謂,亦當於「癥瘕類」求法下之。

白話文:

關於「婦人有鬼胎」的說法,難道只是空穴來風嗎?鬼氣真的能侵入婦女的子宮,讓她懷孕嗎?其實不然,這不過是婦人自身的氣血出了問題。例如,邪念充斥導致氣血積滯,或者衝任二脈氣血阻滯,導致經脈不通暢。這些都是內在的病症,絕不是外在的邪魔入侵。其實,這類似於血癥、氣瘕等疾病。因此,我們可以參照治療血癥、氣瘕的方法來治療。詳情請參閱相關條目。此外,如果遇上狐妖等異類,那確實是外來的影響,但這也不是鬼胎,也應該在「癥瘕類」中尋找治療方法。

又凡鬼胎之病,必以血氣不足而兼凝滯者多有之。但見經候不調而預為調補,則必無是病。若其既病,則亦當以調補元氣為主,而繼以去積之藥,乃可也。然用補之外,而欲於補中兼行者,無如決津煎;欲去其滯而不至猛峻者,無如通瘀煎;既加調補而欲直收其病者,則奪命丹回生丹皆可酌用。或以當歸紅花煎濃湯送赤金豆亦妙。

白話文:

而且所有鬼胎的病症,大多是血氣不足兼有氣血凝滯的情況。但是,只要發現經期不正常,就提前進行調理和補養,就一定不會有這種病。如果已經得了這種病,那麼也應該以調理和補養元氣為首要任務,接著再使用化瘀散結的藥物,這樣才合適。然而,在使用補藥的同時,如果想要同時兼顧補益和化瘀,沒有什麼藥能比決津煎更好了;如果想要化瘀而不至於過於猛烈,沒有什麼藥能比通瘀煎更好了;如果在調補的同時,想要直接消除病症,那麼奪命丹、回生丹都可以酌情使用。或者用當歸紅花熬製濃湯,服下赤金豆,也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決津煎(見經期腹痛)

通瘀煎(見經期腹痛)

《良方》奪命丹(見《婦人規古方》)治瘀血入胞,脹滿難下。急服此藥,血即消,衣即下。按:此方頗有回生丹之功用,下死胎必效,須用當歸方。

白話文:

《良方》奪命丹 (見於《婦人規古方》)

用於治療瘀血停滯在子宮內,導致腹脹難以生產。服用此藥後,瘀血會迅速消散,胎兒也會隨之娩出。

按: 此方有類似的回生丹功效,可以有效催生死胎。須配合當歸一起服用。

附子(炮半兩),乾漆(碎之,炒煙盡),牡丹皮(各一兩)

白話文:

附子(炒至半兩)、乾漆(搗碎後炒至冒煙消失)、牡丹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另用大黃末一兩,以好醋一升,同熬成膏,和前藥,丸桐子大,溫酒吞五七丸。一方有當歸一兩。

白話文:

用細粉末和其他成分混合,再加入一兩大黃粉和一升醋,一起熬成膏狀,與前面的藥物混合,搓成桐子般大小的藥丸,用溫酒送服五到七顆。另一種配方中含有當歸一兩。

回生丹(見《婦人規古方》)治婦人產後諸疾,汙穢未淨,及一切實邪疼痛,死胎,瘀血沖逆等證。

大黃膏法:用蘇木三兩,河水五碗,煎至三碗,去渣聽用。紅花三兩,炒黃色,用好酒一大壺,煮十餘滾,去渣聽用。黑豆三升,煮熟,存汁三碗,去豆,去皮曬乾為末,俱聽用。大黃一斤為末,用好醋八碗,熬成膏,次下紅花酒蘇木湯、黑豆汁,攬勻又熬成膏,盆內收盛候用。將鍋焦焙乾為末,同豆皮末俱入之。

白話文:

大黃膏製作方法:

  1. 使用蘇木(三兩)和河水(五碗),熬煮至剩下三碗,過濾渣滓後備用。
  2. 紅花(三兩)炒至金黃色,加入大量好酒,煮沸十幾次,過濾渣滓後備用。
  3. 黑豆(三升)煮熟,保留三碗豆汁,去掉豆子,曬乾豆皮並磨成粉末,全部備用。
  4. 大黃(一斤)磨成粉末,加入好醋(八碗),熬製成膏狀,依序加入紅花酒、蘇木湯、黑豆汁,攪拌均勻後再次熬製成膏狀,盛裝在盆中備用。
  5. 將鍋底的焦跡焙乾研磨成粉末,與豆皮粉末一起加入膏中混合。

人參白朮青皮木瓜(各三錢),當歸,川芎,元胡,蒼朮香附(童便炒),蒲黃赤茯苓桃仁泥,熟地(各一兩),牛膝,三稜山茱萸五靈脂地榆甘草羌活陳皮白芍(各五錢),良薑(四錢),烏藥(二兩半),木香乳香沒藥(各一錢)

白話文:

人參、白朮、青皮、木瓜(各15公克),當歸、川芎、元胡、蒼朮、香附(用嬰兒尿液炒過)、蒲黃、赤茯苓、桃仁泥、熟地(各60公克),牛膝、三稜、山茱萸、五靈脂、地榆、甘草、羌活、陳皮、白芍(各30公克),良薑(24公克),烏藥(125公克),木香、乳香、沒藥(各6公克)

上為末,用前大黃膏為丸彈子大,金薄為衣,不拘時,隨證擇用,湯引送下一丸。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用前一次製好的大黃膏,將粉末揉成彈珠大小的丸藥,用金箔包覆。不限服藥時間,根據症狀選擇適用的丸藥,並用湯藥引服,每次服用一丸。

赤金豆(見《新方八陣·攻陣》)又名八仙丹。治諸積不行。凡血凝氣滯,疼痛腫脹,蟲積結聚癥堅,宜此主之。此丸去病捷速,較之硝、黃、稜、莪之類過傷正氣者,大為勝之。

白話文:

赤金豆(八仙丹)

(出自《新方八陣·攻陣》)別名八仙丹。治療各種積滯不通的疾病。凡是血凝氣滯,導致疼痛、腫脹、蟲積結塊或癥瘕堅硬,都可以用赤金豆來治療。

與硝石、雄黃、大黃、莪朮等容易過度損傷正氣的藥物相比,赤金豆丸去除疾病的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

巴豆霜(去皮膜,略去油一錢半),生附子(切,略炒燥二錢),皂角(炒微焦二錢),輕粉(一錢),丁香,木香,天竺黃(各三錢),硃砂(二錢為衣)

白話文:

巴豆霜(剝掉薄膜,去油一錢半) 生附子(切片,炒至微乾二錢) 皁角(炒至微焦二錢) 輕粉(一錢) 丁香,木香,天竺黃(各三錢) 硃砂(二錢作為藥衣)

上為末,醋浸蒸餅為丸蘿蔔子大,硃砂為衣。欲漸去者,每服五七丸;欲驟行者,每服一二十丸,用滾水或煎藥或薑、醋、茶、蜜、茴香、使君煎湯為引,送下。若利多不止,可飲冷水一二口,即止。蓋此藥得熱則行,得冷則止也。如治氣、濕、實滯、鼓脹,先用紅棗煮熟,取肉一錢許,隨用七八丸,甚者一、二十丸,同棗肉研爛,以熱燒酒加白糖少許送下。

白話文:

將方劑研磨成粉末,用醋浸泡蒸餅後做成蘿蔔籽大小的丸劑,再用硃砂塗外衣。想要逐漸祛除毒素的,每次服用五到七丸;想要迅速祛除毒素的,每次服用一到二十丸,用滾燙的熱水、藥湯或薑、醋、茶、蜜、茴香、使君子煎成的湯汁送服。如果腹瀉過多無法止住,可以喝一兩口水,就能止住。因為此藥受熱會發揮作用,受冷會停止作用。例如用來治療氣脹、濕氣、實滯、鼓脹,先用紅棗煮熟,取出約一錢的果肉,搭配七八丸藥丸,病情嚴重者可以用一到二十丸,將棗肉與藥丸搗碎,用熱燒酒溶解少許白糖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