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婦人規》~ 上卷 (13)

回本書目錄

上卷 (13)

1. 血枯經閉

《評熱病論》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奔者,死不治。」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腎脈微澀為不月。」

血枯之與血隔,本自不同,蓋隔者,阻隔也;枯者,枯竭也。阻隔者,因邪氣之隔滯,血有所逆也。枯竭者,因衝任之虧敗,源斷其流也。凡婦女病損,至旬月半載之後,則未有不閉經者。正因陰竭,所以血枯,枯之為義,無血而然。故或以羸弱,或以困倦,或以咳嗽,或以夜熱,或以食飲減少,或以亡血失血,及一切無脹、無痛、無阻、無隔,而經有久不至者,即無非血枯經閉之候。欲其不枯,無如養營;欲以通之,無如克之。

但使雪消,則春水自來,血盈則經脈自至,源泉混混,又孰有能阻之者?奈何今之為治者,不論有滯無滯,多兼開導之藥,其有甚者,則專以桃仁紅花之類通利為事,豈知血滯者可通,血枯者不可通也。血既枯矣,而復通之,則枯者愈枯,其與榨乾汁者何異?為不知枯字之義耳,為害不小,無或蹈此弊也。此之治法,當與前血虛、腎虛二條察而用之。

寇宗奭曰:夫人之生,以血氣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傷其血氣者。若室女童男,積想在心,思慮過度,多致勞損。男子則神色消散,女子則月水先閉。蓋憂愁思慮則傷心,而血逆氣竭,神色先散,月水先閉。且心病不能養脾,故不嗜食。脾虛則金虧,故發嗽。腎水絕則木氣不榮,而四肢干痿,故多怒,鬢髮焦,筋骨痿。

若五臟傳遍,則必至於死。此一種於勞中最難治。蓋病起於五臟之中,無有已期,藥力不可及也。若或自能改易心志,然後用藥扶接,如此則可得九死一生。舉此為例,其餘諸方,可按脈與證而治之。

張氏云:室女月水久不行,切不可用青蒿等涼藥。醫家多以為室女血熱,故以涼藥解之,殊不知血得熱則行,冷則凝。《養生必用方》言之甚詳。此說大有理,不可不知。若經候微少,漸漸不通,手足骨肉煩疼,日漸羸瘦,漸生潮熱,其脈微數,此由陰虛血弱,陽往乘之,少水不能減盛火,火逼水涸,耗亡津液。治當養血益陰,慎毋以毒藥通之。

柏子仁(見《婦人規古方》)治血虛有火,月經耗損漸至不通,日漸羸瘦而生潮熱,慎勿以毒藥通之,宜柏子仁丸。

柏子仁(炒研),牛膝(酒拌),卷柏(各半兩),澤蘭葉續斷(各二兩),熟地黃(三兩,酒拌蒸爛杵膏)

上為末,入地黃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空心米飲下。

澤蘭(見《婦人規古方》)治勞怯經閉。

澤蘭葉(二錢),當歸,芍藥(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用水煎服。

立齋曰:夫經水,陰血也。屬衝任二脈主。上為乳汁,下為月水。其為患,有因脾胃虛不能生血而不行者,調而補之;有因脾郁傷血,耗損而不行者,解而補之。有因胃火血消爍而不行者,清而補之;有因勞傷心血,少而不行者,靜而補之;有因腎水虧不能生肝血而閉者,補脾肺;有因肺氣虛不能行血而閉者,補脾胃。

經曰:「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衛,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審而治之,庶無誤矣。

五穀入胃,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養五臟六腑。若服苦寒之劑,復傷胃氣,必致不起。

2. 經閉論外方

子和通經散,(見《古方八陣·攻陣》)治婦人氣逆血閉。

陳皮(去白),當歸(各一兩),甘遂(以麵包,勿令透水,煮百餘滾,取出用冷水浸過,去面焙乾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溫湯調下,臨臥服。

3. 胎脈

《平人氣象論》曰:「婦人手少陰動甚者,任子也。」

《陰陽別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

《腹中論》曰:「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曰:身有病而無邪脈也。」

《脈經》曰:「尺中之脈,按之不絕,法妊娠也。」

滑伯仁曰:「三部脈浮沉正等,無他病而不月者,妊也。」

凡婦人懷孕者,其血留氣聚,胞宮內實,故脈必滑數倍常,此當然也。然有中年受胎,及血氣羸弱之婦,則脈見細小不數者亦有之。但於微弱之中,亦必有隱隱滑動之象。此正陰搏陽別之謂,是即妊娠之脈,有可辨也。

又胎孕之脈數,勞損之脈亦數,大有相似。然損脈之數,多兼弦澀,胎孕之數,必兼和滑,此當於幾微中辨其邪氣、胃氣之異,而再審以證,自有顯然可見者。

凡辨男女之法,自古及今,無不以陰陽二字為綱領。然言多矛盾,悉屬疑似。茲余以坎離之象定之,庶得其要。蓋坎為天一之卦,坎中滿,陽在內也。離為地二之卦,離中虛,陰在內也。得坎象者為男,得離象者為女。所以男脈多沉實,沉實者中滿之象。女脈多浮虛,浮虛者中虛之象。

無論人之老少強弱,脈之部位大小,但因象察象,無不如響之應。然尤於兩尺為最也,足稱捷法。

《脈訣》云:「欲產之婦脈離經,沉細而滑也。同名夜半覺痛應分旦,來日日午定知生。」質疑:謂離經之脈,即歇至者是也。

《啟蒙》曰:「欲產之婦脈離經,離經之脈認分明,其來大小不調勻,或如雀啄屋漏應,腰疼腹痛眼生花,產在須臾卻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