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思慧

《飲膳正要》~ 卷第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4)

1. 獐肉

溫。主補益五臟。《日華子》云:肉無毒。八月至臘月食之,勝羊肉;十二月以後至七月食之,動氣。道家多食,言無禁忌也。

白話文:

性溫和。主要功效是補養五臟。《日華子》說:獐肉沒有毒性。八月到臘月食用,比羊肉更好;十二月以後到七月食用,會使人體內氣血運行不順暢。道家人士經常食用,並認為沒有什麼禁忌。

2. 犬肉

味鹹,溫,無毒。安五臟,補絕傷,益陽道,補血脈,厚腸胃,實下焦,填精髓。黃色犬肉尤佳。不與蒜同食,必頓損人。九月不宜食之,令人損神。

犬四腳蹄

煮飲之,下乳汁。

白話文:

狗肉,味道鹹,屬性溫熱,沒有毒性。可以使五臟安定,對於嚴重外傷後的虛損有補益作用,能增強男性性功能,補充血脈,強健腸胃,使下焦(人體下腹部)充實,填補精髓。黃色的狗肉尤其好。不要和蒜一起吃,一定會馬上損害身體。農曆九月不適合吃狗肉,會使人精神耗損。

狗的四隻腳蹄,煮水喝,可以幫助產婦分泌乳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