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思慧

《飲膳正要》~ 卷第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5)

1. 豬肉

味苦,無毒。主閉血脈,弱筋骨,虛肥人。不可久食,動風。患金瘡者,尤甚。

豬肚

主補中益氣,止渴。

豬腎

冷。和理腎氣,通利膀胱。

豬四蹄

小寒。主傷撻諸敗瘡,下乳。

白話文:

豬肉:味道苦,沒有毒性。主要會使血脈阻塞,筋骨衰弱,讓身體虛弱的人變得肥胖。不可以長期食用,會引起體內風邪。有外傷的人,情況會更嚴重。

豬肚:主要能補益中氣、增強體力,並能止渴。

豬腎:性寒。能調和腎氣,使之順暢,並能疏通膀胱。

豬四蹄:性微寒。主要能治療跌打損傷造成的潰爛瘡傷,並能幫助產婦分泌乳汁。

2. 野豬肉

味苦,無毒。主補肌膚,令人虛肥。雌者肉更美,冬月食。橡子肉色赤,補人五臟,治腸風瀉血,其肉味勝家豬。

白話文:

野豬肉味道苦,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滋養肌肉皮膚,使人虛胖。母野豬的肉更加美味,適合在冬天食用。吃橡子長大的野豬,肉色偏紅,可以補養人的五臟,治療腸風下血(類似現代的腸道出血),這種野豬肉的滋味比家豬更好。

3. 江豬

味甘,平,無毒。然不宜多食,動風氣,令人體重。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但是不宜多吃,會使體內風氣運行異常,讓人身體感覺沉重。

4. 獺肉

味鹹,平,無毒。治水氣脹滿。療瘟疫病,諸熱毒風,咳嗽勞損。不可與兔同食。

獺肝

甘,有毒。治腸風下血及主疰病相染。

獺皮

飾領袖則塵垢不著。如風沙翳目,以袖拭之即出。又魚刺鯁喉中不出者,取獺爪爬項下即出。

白話文:

獺肉

味道鹹,性平,沒有毒性。可以治療水腫腹脹。也能治療瘟疫疾病、各種熱毒引起的風疾、咳嗽勞損。不能和兔肉一起食用。

獺肝

味道甘甜,有毒性。可以治療腸風下血,以及傳染性的疰病。

獺皮

用獺皮裝飾衣領或袖口,可以防止灰塵沾染。如果風沙吹入眼睛,用獺皮袖子擦拭就能去除。另外,如果魚刺卡在喉嚨裡取不出來,可以用獺爪在脖子下方抓一抓,魚刺就會出來。

5. 虎肉

味鹹酸,平,無毒。主噁心欲嘔,益氣力。食之入山,虎見則畏,闢三十六種魅。

虎眼睛

主瘧疾,辟惡,止小兒熱驚。

虎骨

主除邪惡氣,殺鬼疰毒,止驚悸。主惡瘡鼠瘻,頭骨尤良。

白話文:

虎肉:

味道鹹酸,性平,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想吐、噁心的感覺,並能增強體力。吃了虎肉的人進入山林,老虎看到會害怕,還能驅除三十六種鬼魅。

虎眼睛:

主要可以治療瘧疾,避開邪氣,並能止住小兒發燒引起的驚嚇。

虎骨:

主要可以去除邪惡的氣息,殺死鬼疰的毒,止住驚恐心悸。主要還可以治療惡性瘡瘍和瘻管,其中頭骨的效果尤其好。

6. 豹肉

味酸,平,無毒。安五臟,補絕傷,壯筋骨,強志氣。久食令人猛健忘,性粗疏,耐寒暑。正月勿食之,傷神。唐本注云:車駕鹵簿用豹尾,取其威重為可貴也。

土豹腦子

可治腰疼。

白話文:

豹肉:味道酸,性平,沒有毒。能安定五臟,補益傷損,強壯筋骨,增強意志。長期食用會使人變得勇猛健壯但容易忘事,性情粗枝大葉,能適應寒冷和炎熱的天氣。正月不要食用,會傷害精神。唐代的註釋說:皇帝儀仗隊伍使用豹尾,是因為看重它威嚴莊重的氣勢。

土豹的腦子:可以治療腰痛。

7. 狍子

味甘,平,無毒。補益人。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情平和,沒有毒性。能補養身體,使人強壯。

8. 麂肉

味甘,平,無毒。主五痔,多食能動人痼疾。

白話文:

麂肉味道甘甜,性平,沒有毒性。主要能治療五痔,但如果吃太多可能會引發人本來就有的舊病。

9. 麝肉

無毒,性溫。似獐肉而腥,食之不畏蛇毒。

白話文:

沒有毒性,性質溫熱。肉質類似獐肉但比較腥,吃了之後不怕蛇毒。

10. 狐肉

溫,有小毒。《日華子》云:性暖,補虛勞,治惡瘡疥。

白話文:

狐肉性溫,帶有輕微毒性。《日華子》說:狐肉性質溫熱,可以補虛勞,治療惡瘡和疥癬。

11. 犀牛肉

味甘,溫,無毒。主諸獸蛇蟲蠱毒,闢瘴氣,食之入山不迷其路。

犀角

味苦鹹,微寒,無毒。主百毒蠱疰,邪鬼瘴氣,殺鉤吻、鴆羽、蛇毒。療傷寒、瘟疫。犀有數等:山犀、通天犀、闢塵犀、水犀、鎮帷犀。

白話文:

犀牛肉

味道甘甜,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可以解各種動物、蛇蟲的毒,以及蠱毒。可以避開瘴氣,吃了它進山不會迷路。

犀角

味道苦鹹,性微寒,沒有毒性。主要可以解各種毒,蠱毒、傳染病,以及邪氣瘴氣,能殺死鉤吻、鴆鳥羽毛、蛇的毒素。可以治療傷寒、瘟疫。犀牛有幾種:山犀、通天犀、闢塵犀、水犀、鎮帷犀。

12. 狼肉

味鹹,性熱,無毒。主補益五臟,厚腸胃,填精髓。腹有冷積者,宜食之。味勝狐、犬肉。

狼喉嗉皮

熟成皮條,勒頭去頭痛。

狼皮

熟作番皮,大暖。

狼尾

馬胸堂前帶之,辟邪,令馬不驚。

狼牙

帶之辟邪。

白話文:

狼肉:味道鹹,屬性熱,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補養五臟,增強腸胃功能,填補精髓。腹部有寒冷積聚的人,適合食用。味道比狐狸肉和狗肉更好。

狼的喉嚨嗉囊皮:將其煮熟後製成皮條,用來綁住頭部,可以治療頭痛。

狼皮:將其煮熟後製成皮革,非常保暖。

狼尾巴:將其綁在馬的胸前,可以避邪,使馬不驚慌。

狼牙:佩戴在身上可以避邪。

13. 兔肉

味辛,平,無毒。補中益氣。不宜多食,損陽事,絕血脈,令人痿黃。不可與薑、橘同食,令人患卒心痛。妊娠不可食,令子缺唇。二月不可食,傷神。

兔肝

主明目。

臘月兔頭及皮毛

燒灰,酒調服之,治難產,胞衣不出,余血不下。

白話文:

兔肉

味道辛辣,性平,沒有毒性。可以補養脾胃,增強氣力。但不宜多吃,會損傷男性的陽氣,阻斷血脈流通,使人身體虛弱、臉色蠟黃。不可以和薑、橘子一起食用,會使人突然心痛。孕婦不可以吃,會使胎兒兔唇。農曆二月不可以吃,會傷害精神。

兔肝

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

臘月兔頭和皮毛

燒成灰,用酒調和後服用,可以治療難產,胎盤不下,以及產後惡露不止。

14. 塔剌不花

一名土撥鼠。

味甘,無毒。主野雞瘻瘡,煮食之宜人。生山後草澤中。北人掘取以食,雖肥,煮則無油,湯無味。多食難克化,微動氣。

作番皮,不濕透,甚暖。

頭骨

去下頦肉,令齒全,治小兒無睡,懸之頭邊,即令得睡。

白話文:

塔剌不花,又名土撥鼠。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野雞瘻瘡,煮熟食用對人有益。生長在山後草澤地區。北方人會挖掘捕捉來食用,雖然肥美,但煮過之後卻沒有油脂,湯也沒什麼味道。吃多了難以消化,會稍微引起脹氣。

皮:

可以製作成番皮,不會濕透,非常保暖。

頭骨:

去除下巴的肉,保留完整的牙齒,可以治療小兒失眠,將其懸掛在頭邊,就能讓孩子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