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南山

《胎產指南》~

回本書目錄

1. 卷首

2. 女科總論

男女均稟天地之氣而生,凡外感內傷之症,未嘗不同,但女則別有調經、胎前、產後之治,所以別立一科也。男子之血宜靜而不宜動,如或動焉,則吐血、衄血、瀉血之病生矣。女子之血宜動而不宜靜,如或靜焉,則經閉、血枯之病生矣。總而言之,調經專理氣,補心脾為主,蓋血非氣不行,心生血,脾統血也。

胎前專以清熱補脾為主,蓋熱清而胎安,脾健則不墮也。產後專以大補氣血,兼行滯為主,蓋產後氣血大虛,且有瘀滯,雖有諸症,皆以末治,生化湯實為聖方也。知乎此,女科之大要得矣。

白話文:

男女都是天地之氣孕育而生,外感內傷的疾病,男女都可能罹患,但女性還有調經、孕期、產後等特殊情況需要治療,因此另立「女科」一門。男子的血液應該保持平靜,不宜過度活躍,否則容易出現吐血、鼻出血、便血等症狀。而女子的血液則應該保持活躍,不宜過於靜止,否則容易導致月經閉止、血虛等疾病。總而言之,調經治療主要調理氣血,以補益心脾為主,因為血液的運行離不開氣的推動,心臟主血,脾臟統攝血液。

孕期治療主要以清熱補脾為主,因為去除體內熱邪才能讓胎兒安穩,脾臟強健才能防止流產。產後治療主要以大補氣血,兼且行血祛瘀為主,因為產後氣血大傷,且容易瘀血停滯,即使出現各種症狀,也應以調理氣血為根本,而生化湯堪稱產後調養的最佳良方。了解以上這些,就掌握了女科治療的大要領了。

3. 胎產脈候

女人於少陰心脈動甚,其胎已結;若按之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別;左疾為男,右疾為女。故《脈訣》云:尺數關滑而寸盛,陽搏陰別而雀躍是也。若胎離經,或一息二至三至,為將產之候。胎前脈宜洪數有力,若沉微者必難產,謂氣血已敗也。產後脈宜緩小無力,忌實大弦牢者,謂脈與病反,邪氣盛也。

白話文:

女子少陰心脈跳動劇烈,表示胎兒已經著床;如果按壓脈搏時感覺滑利而跳動不停止,則胎兒至少懷孕三個月;如果跳動持續不停止,到五個月就能分辨胎兒性別;脈搏跳動在左側表示懷男孩,右側表示懷女孩。因此《脈訣》中記載:「尺脈數次而滑利,關脈滑利而寸脈有力,陽脈跳動,陰脈搏動分明而跳動活躍」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胎兒快要生產了,脈搏可能出現一息之間跳動兩次或三次的現象。懷孕期間,脈搏應該洪大有力,如果脈象沉微弱小,則預示分娩困難,說明氣血已經衰敗。生產後,脈搏應該緩慢微弱,如果脈象實大弦緊,則表示脈象與病情相反,是邪氣盛的徵兆。

4. 調經章

經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衝任滿盛,月事以時下,乃有子。故得其常候者為無病。苟不及期而經先行,或過期而後行,或一月而經再行,或數月而經一行,或閉而不行,或崩或漏,皆失其常候,不可不調也。調治之法,熱則清之,冷則溫之,虛則補之,滯則行之,滑則固之,下陷則舉之,對症施治,以平為期。

如芩、連、梔、柏,清經藥也;丁、桂、薑、附,溫經藥也;參、朮、歸、茯,補虛藥也;川芎、歸、附、青皮、元胡,行滯藥也;牡蠣、赤石脂、棕櫚灰、側柏葉,固澀藥也;升麻、柴胡、荊芥、白芷,升舉藥也。隨症用之,無不效者矣。

婦人經候不調有三:一曰脾虛,二曰衝任損傷,三曰脂痰凝塞,治之不可不審。脾胃虛弱者,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不月。夫二陽者,陽明胃也。胃主受納五穀,長養血氣,灌溉臟腑,流行經絡,乃水穀之海,血氣之母也,惟憂思慮則傷心,心氣受傷,脾氣失養,鬱結不通,腐化不行,所謂長養灌溉者,失其全矣,故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氣日漸耗,血日漸少,始有血枯、血閉及血少色淡,過期始行,數月一行之病。

衝任損傷者,經曰:氣以呴之,血以濡之。故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也。女子之性,執拗偏急,忿怒妒忌,以傷肝氣。肝為血海,衝任之系。衝任失守,血氣妄行也。又褚氏曰:女子血未行,而強合以動其血,他日有難名之病。故女未及二七天癸之期,而男子強與之合;或於月事未斷之時,男子縱欲不已,衝任內傷,血海不固。由斯二者,為崩為漏,有一月再行,不及期而行者矣。

脂痰凝塞者,蓋婦人之身,內而腸胃開通,無所阻塞,外而經絡流行,無所凝滯,則氣血和暢,經水應期,惟彼肥碩者,脂膏充滿,玄室之戶不開;挾痰者,痰涎凝滯,血海之波不流。故有過期而經始行,或數月而經一行,及為滯為帶,為經閉,為無子之病。

白話文:

調經章

古書記載:女子十四歲(二七)時,天癸(月經)初潮,衝任二脈充盈旺盛,月經按時來潮,就能生育。所以月經正常者,身體健康。如果月經提前或延後,或一個月來兩次,或幾個月來一次,或閉經,或月經過多或過少,這些都是月經失常,必須調理。

治療方法是:月經熱症則清熱,寒症則溫暖,虛症則補益,瘀滯則行氣活血,滑脫則固澀,下陷則升提,針對病症施治,以恢復正常為目標。

黃芩、黃連、梔子、側柏,是清熱涼血的藥物;丁香、桂枝、生薑、附子,是溫經散寒的藥物;人參、蒼朮、當歸、茯苓,是補益氣血的藥物;川芎、當歸、附子、青皮、元胡,是活血化瘀的藥物;牡蠣、赤石脂、棕櫚灰、側柏葉,是收斂止血的藥物;升麻、柴胡、荊芥、白芷,是升舉陽氣的藥物。根據不同的症狀使用這些藥物,都會有效。

婦女月經不調大致有三個原因:一是脾虛,二是衝任損傷,三是痰濕凝滯,治療時必須仔細辨證。

脾胃虛弱者,古書記載:陽明經的病症會影響心脾,女子就會月經不調。陽明經指的是胃經,胃主受納食物,化生氣血,滋養臟腑,運行經絡,是水谷精微的倉庫,氣血的根本。如果經常憂思慮事,就會傷及心氣,心氣受損,脾氣失養,氣血運行受阻,腐敗不能排出,所謂的滋養和運行功能就衰竭了,所以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氣血日漸虧損,就會出現血枯、閉經、月經量少色淡、月經延後、幾個月才來一次等症狀。

衝任損傷者,古書記載:氣可以溫煦它,血可以濡養它。所以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女子性格比較執拗急躁,容易因憤怒嫉妒而傷肝氣。肝藏血,衝任二脈與肝密切相關。衝任受損,氣血就會運行失常。又有人說:女子月經尚未開始,就發生性行為,會損傷身體,日後容易患上難以治愈的疾病。所以,女子未到十四歲(二七),或月經未淨時,就發生性行為,會導致衝任內傷,血海失固,從而出現月經過多、過少、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提前等症狀。

痰濕凝滯者,一般來說,婦女腸胃通暢無阻,經絡通達無滯,氣血就能和順,月經就能按時來潮。但肥胖的人,體內脂肪堆積,阻塞經絡;痰濕體質的人,痰涎凝滯,阻礙血液運行。所以,會有月經延後、幾個月才來一次、白帶異常、閉經、不孕等症狀。

5. 不及期而經先行

如往性溫和,素無他疾者,責其血虛,且有熱也。(俱用水煎,空心服。)

當歸(一錢),川芎(八分),赤芍(一錢),生地(一錢),知母(一錢),地骨皮(一錢),麥冬(一錢),甘草(五分)

如性急躁,多怒多妒者,責其血氣俱熱,且有郁也。

歸身(一錢),川芎(一錢),白芍(一錢),生地(七分),條芩(炒),黃連(炒),香附(便浸,炒,各一錢),甘草(五分)

如形疲,素無他疾者,責其血熱也,用四物芩連湯主之。

當歸(一錢,炒),川芎(一錢,炒),生地(一錢,炒)

白芍(一錢,炒),黃芩(一錢,炒),黃連,黃柏,黃芩(各炒等分)

用蜜丸,白湯下。

如形疲,素多痰,且有熱者,責其衝任內傷也。用:

當歸(一錢),白芍(一錢),熟地(一錢),人參(一錢),知母(一錢),麥冬(一錢),川芎(一錢),甘草(五分)

加薑棗水煎,更服地黃丸。

地黃丸,治女子衝任損傷,及胃虛血虛,血枯血閉之症。

熟地(八兩),山藥(四兩),萸肉(四兩),白茯苓(三兩),丹皮(三兩)

蜜丸,空心白湯下。

如曾誤服辛熱暖宮之藥者,責其衝任有伏火也。用:

歸身(一錢),赤芍(一錢),生地(一錢),知母(一錢),川芎(七分),黃柏(一錢,炒),木通〔去皮(一錢)〕,甘草(五分)

更服三黃丸和之。

如形肥,多痰多郁者,責其血虛氣熱也。用:

當歸,川芎,生地(薑汁炒,各一錢),陳皮(五分),半夏(五分),白茯苓(五分),生甘草(五分),條芩(一錢),香附(一錢,便浸炒),黃連(一錢,炒)

加姜,水煎服。

白話文:

不及期而經先行的情況,需根據不同體質辨證施治:

  1. 體質溫和,無其他疾病者: 屬於血虛兼有熱證。處方:當歸、川芎、赤芍、生地、知母、地骨皮、麥冬、甘草,水煎服,空腹服用。

  2. 性情急躁,易怒易妒者: 屬於血氣皆熱,兼有鬱證。處方:當歸尾、川芎、白芍、生地、黃芩(炒)、黃連(炒)、香附(泡後炒)、甘草,水煎服。

  3. 體虛乏力,無其他疾病者: 屬於血熱證。服用四物黃連湯:當歸(炒)、川芎(炒)、生地(炒)、白芍(炒)、黃芩(炒)、黃連、黃柏(均炒,份量相等),製成蜜丸,溫開水送服。

  4. 體虛乏力,痰多兼有熱者: 屬於衝任損傷。處方:當歸、白芍、熟地、人參、知母、麥冬、川芎、甘草,加生薑、紅棗水煎服,並服用地黃丸。 地黃丸方:熟地、山藥、茱萸肉、白茯苓、丹皮,製成蜜丸,空腹溫開水送服,主治女子衝任損傷、胃虛血虛、血枯血閉等症。

  5. 曾服用溫熱補益藥物者: 屬於衝任伏火。處方:當歸尾、赤芍、生地、知母、川芎、黃柏(炒)、木通(去皮)、甘草,水煎服,並配合服用三黃丸。

  6. 肥胖,痰多鬱結者: 屬於血虛氣熱。處方:當歸、川芎、生地(薑汁炒)、陳皮、半夏、白茯苓、生甘草、黃芩、香附(泡後炒)、黃連(炒),加生薑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