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六 (2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1)

1. 嘔吐乳

香薷(一兩),茯苓,白扁豆(炒),厚朴(薑汁製。各五錢)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加酒半杯,冷服立效。

竹茹湯,治胃受邪熱,心煩喜冷,嘔吐不止。

葛根(七錢半),半夏(炮,半兩),甘草(炙,三錢)

上每服一二錢,入竹茹棗許,大姜水煎,取清汁,微冷細細服,加茯苓三錢尤妙。

蘇合香丸,治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痢,驚癇客忤等症。

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熏陸香(另研),龍腦(研),木香,白朮,白檀香,丁香,硃砂(研水飛),沉香,香附子(炒),烏犀屑,蓽茇安息膏(另為末,用無灰酒梓膏),麝香(研),訶黎勒(煨取皮。各二兩)

上為末,研勻,用安息香膏並蜜和丸,桐子大。井花水空心化服一二丸,溫酒亦得,更用蠟紙裹彈子大一丸,緋絹袋盛,當心帶之,闢一切邪。及治胸膈噎塞,腸中虛鳴,宿食不消。

青州白丸子,治驚風吐乳。

天南星(三兩),白附子(一兩),半夏(浸洗七次),川烏頭(去皮臍,半兩)

上用井花水浸曬,過次日早晨,再換新水,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曬乾為末,以糯米粉煎粥清為丸,綠豆大,薄荷湯調下。

瀉白散(方見脾臟)

白朮散(方見積痛)

異功散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三(方見內釣)

千金龍膽湯(方見噤風)

平胃散(方見脾胃虛冷)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白話文:

嘔吐乳

香薷一兩、茯苓、炒過的白扁豆、用薑汁處理過的厚朴各五錢。

以上藥材,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水煎煮,加入半杯酒,放涼後服用,效果迅速。

竹茹湯,治療胃部受到邪熱侵襲,引起心煩、喜歡涼爽、嘔吐不止的情況。

葛根七錢半、炮製過的半夏半兩、炙甘草三錢。

以上藥材,每次服用一到二錢,加入竹茹少許、紅棗一顆,生薑煎水,取清澈的湯汁,稍微放涼後慢慢服用,加入茯苓三錢效果更佳。

蘇合香丸,治療傳染性疾病導致的骨蒸勞熱、久病臥床不起、肺部衰弱、因外邪侵襲而引起的疰忤鬼氣、突然發生的心痛、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驚嚇引起的癲癇等症狀。

蘇合香油(加入安息香膏內)、熏陸香(另外研磨)、龍腦(研磨)、木香、白朮、白檀香、丁香、硃砂(研磨後用水飛法處理)、沉香、炒過的香附子、烏犀屑、蓽茇,安息香膏(另研磨成粉,用沒有灰燼的酒煮過的梓膏調和)、麝香(研磨)、煨過的訶黎勒(取皮)。以上藥材各二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混合均勻,用安息香膏和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如桐子大小。用井花水於空腹時吞服一到兩丸,用溫酒吞服也可以。另外用蠟紙包裹一個如彈珠大小的藥丸,用紅色綢緞袋裝好,帶在胸前,可以避開一切邪氣。也治療胸膈阻塞、腸內發出空鳴聲、宿食不消化。

青州白丸子,治療驚風引起的吐奶。

天南星三兩、白附子一兩、浸泡清洗七次的半夏、去皮臍的川烏頭半兩。

以上藥材用井花水浸泡曬乾,隔天早晨再換新水,春天浸泡五天,夏天浸泡三天,秋天浸泡七天,冬天浸泡十天,曬乾後研磨成粉末,用糯米粉熬煮的粥水製成藥丸,如綠豆大小,用薄荷湯送服。

瀉白散(藥方見脾臟相關章節)

白朮散(藥方見治療疼痛相關章節)

異功散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藥方見內科相關章節)

千金龍膽湯(藥方見治療噤風相關章節)

平胃散(藥方見脾胃虛寒相關章節)

補中益氣湯(藥方見治療虛弱消瘦相關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