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六 (1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7)

1. 作喘

喘急之症,有因暴驚觸心者,有因寒邪壅盛者,有因風邪外客者,有因食鹹酸而痰滯者,有因膏粱積熱,熏蒸清道者。然喘與氣急有輕重之別,喘則欲言不能,隘於胸臆,氣急但息短心神迷悶耳。治法:因驚者,用雄朱化痰定喘丸,佐以天麻定喘。飲寒傷肺氣者,用小青龍湯。

風邪傷肺者,用三拗湯加減之。食鹹酸傷肺者,啖以生豆腐。熱傷肺氣者,當涼肺定喘。哮喘喉聲如鋸者,梅花飲兼用半夏丸。前症多因脾胃氣虛,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氣虛而邪氣實者為多。若已發則散邪為主,未發則補脾為主。設概攻其邪,則損真氣,徑補其肺,而益其邪。

凡喘嗽之症,若小便不利,則必生脹,脹則必生喘。要分標本先後,先喘而後脹者,主於肺。先脹而後喘者,主於脾。蓋肺金司降,外主皮毛;肺朝百脈,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既受邪,則失降下之令,故小便漸短,致水溢皮膚,而生脹滿,此則喘為本而脹為標也,治當清金降火為主,而行水次之。脾土惡濕,而主肌肉,土能剋水。

若脾土受傷,不能制水,則水濕妄行,浸潰肌肉,水既上溢,則邪反侵肺,氣不能降而生喘矣,此則脹為本,而喘為標也,治當實脾行水為主,而清金次之。苟肺症而用燥脾之藥,則金燥而喘愈甚。脾病而用清金之藥,則脾寒而脹益增。觀其症,若中氣虛弱者,用六君子湯。

中氣虛寒者,前方加炮姜。鬱結氣滯者,用歸脾湯加柴胡、山梔。肝木克脾土者,用六君、柴胡、山梔。肺氣壅滯者,用紫蘇飲加白朮。食鬱壅滯者,用養胃湯加木香。肺中伏熱,水不能生而喘者,用黃芩清肺飲及五淋散。脾胃虛弱,不能通調水道者,用補中益氣湯及六味丸。

膏粱厚味,脾肺積熱而喘者,用清胃散及滋腎丸。心火刑金不能生水者,用人參平肺散,亦用滋腎丸。腎水虧,虛火鑠金,小便不利者,用六味丸及補中益氣湯。肝木乘脾,不能相制而喘者,用六君、柴胡、升麻。脾胃虛寒,臍凸腹脹者,用八味地黃丸。脾腎虛寒,不能攝水如蠱脹者,用加減腎氣丸。

凡虧損足三陰,而致喘脹,或二便不調,及牽引作痛者,俱用六味、八味、加減腎氣等丸治之。仍參傷風咳嗽症。

治驗

一小兒嘔吐發熱,胸痞脅痛,作喘發搐,內乳恚怒,母服加味逍遙散,子服異功散加鉤藤鉤、山梔並愈。

一小兒痰喘鼻塞,用惺惺散而愈。後因傷乳,服消導之劑,痰喘腹脹益甚。余謂:脾虛不能生肺而痰喘,脾氣不能運化而腹脹。用異功散而痊。

一小兒患喘,服發汗之劑,汗不出而喘益甚,用異功散頓愈,又用六君子湯而痊愈。後復痰喘,服下痰丸,前症愈甚,更腹脹作嘔,此脾肺復傷也,再用異功散而漸愈。半載後患喘嗽面赤,此心火克肺金,用人參平肺散及六味地黃丸而痊。

白話文:

標題: [哮喘]

內容: 哮喘這種病症,可能由突然驚嚇觸動心臟引起,也可能是因爲寒邪過盛,或是風邪入侵身體,還可能是吃太多鹹酸食物導致痰滯,或者是飲食過於油膩造成體內積熱,影響呼吸系統。然而,喘與氣急有輕重之別,喘到想說話卻發不出聲,胸口感到緊閉,氣急則是呼吸短促且心情煩悶。治療方法:因驚嚇引起的,可用雄黃硃砂化痰定喘丸,輔以天麻定喘飲。因爲喝冷飲傷肺氣的,用小青龍湯治療。

風邪傷肺的,用三拗湯加減。吃鹹酸食物傷肺的,吃些生豆腐。熱邪傷肺氣的,應涼肺定喘。哮喘時喉嚨發出鋸聲的,可用梅花飲搭配半夏丸。這些症狀多是因爲脾胃虛弱,皮膚毛孔不密,被外界病邪侵襲,真氣虛而邪氣實的情況較多。如果發病了則以驅邪爲主,未發病則以補脾爲主。如果一味攻邪,則會損傷真氣,直接補肺,則會助長邪氣。

所有哮喘症狀,如果小便不順暢,則一定會產生水腫,水腫後必定會引起哮喘。需分清病因的先後,先喘後腫的,主要問題在肺。先腫後喘的,主要問題在脾。肺主降氣,外管皮毛;肺朝百脈,調節水分通道,將水分輸送到膀胱。肺受到邪氣侵犯,就無法正常運行,所以小便逐漸減少,導致水分溢出皮膚,產生水腫,這時喘是根本,腫是表象,治療應以清肺降火爲主,利尿爲輔。脾喜燥惡溼,主管肌肉,土能剋制水。

如果脾受傷,無法控制水分,水分就會亂跑,滲透肌肉,水分上溢,邪氣反而侵肺,氣無法下降而產生哮喘,這時腫是根本,喘是表象,治療應以健脾利水爲主,清肺爲輔。如果肺病用了燥脾的藥,肺燥會使喘更加嚴重。脾病用了清肺的藥,則脾寒使腫更加嚴重。根據病情,如果是中氣虛弱,用六君子湯。

中氣虛寒的,六君子湯加炮姜。氣滯的,用歸脾湯加柴胡、山梔。肝木剋制脾土的,用六君子湯、柴胡、山梔。肺氣堵塞的,用紫蘇飲加白朮。食物積滯的,用養胃湯加木香。肺中有伏熱,水無法生成而喘的,用黃芩清肺飲及五淋散。脾胃虛弱,無法正常調節水分通道的,用補中益氣湯及六味丸。

飲食過於油膩,脾肺積熱而喘的,用清胃散及滋腎丸。心火旺傷肺無法生成水分的,用人參平肺散,也用滋腎丸。腎水不足,虛火傷肺,小便不暢的,用六味丸及補中益氣湯。肝木過度剋制脾土,無法互相制約而喘的,用六君子湯、柴胡、升麻。脾胃虛寒,肚臍突出腹脹的,用八味地黃丸。脾腎虛寒,無法控制水分如蠱脹的,用加減腎氣丸。

所有虧損足三陰,而導致喘腫,或大小便不調,以及牽扯疼痛的,都用六味丸、八味丸、加減腎氣丸等治療。同時參考風寒咳嗽症狀。

治療案例:

一個小孩嘔吐發燒,胸部不適脅痛,哮喘抽搐,生氣母乳,母親服用加味逍遙散,兒子服用異功散加鉤藤鉤、山梔,都好了。

一個小孩痰喘鼻塞,用惺惺散治好。後來因爲乳食過多,服用消化藥物,痰喘腹脹更加嚴重。我認爲:脾虛無法滋養肺而產生痰喘,脾氣無法運化而腹脹。用異功散就好了。

一個小孩患哮喘,服用發汗藥,不出汗而喘更加嚴重,用異功散立刻好轉,再用六君子湯完全恢復。後來再次痰喘,服用下痰丸,之前的症狀更加嚴重,加上腹脹嘔吐,這是脾肺再次受傷,再用異功散慢慢好轉。半年後,再次患哮喘咳嗽臉色紅潤,這是心火剋制肺,用人參平肺散及六味地黃丸治好。

一個小孩受風寒,喘得厲害無法躺下,服用參蘇飲之類的藥沒好,我用小青龍湯一劑就好了。後來再次受寒,咳嗽喘得更厲害,服用發汗藥,手腳冰冷,腹脹食慾不振,我認爲脾肺都虛,用六君子湯加桔梗、杏仁就好了。

一個小孩患哮喘,臉色紅潤,服用牛黃清心丸,臉色蒼白,手腳不熱。我認爲脾胃再次受傷,用六君子湯,不到一杯就好了。又受風寒而喘,臉色還是蒼白,用五味異功散加桔梗、生薑,立刻安心。

雄黃硃砂化痰定喘丸,治療因驚嚇引發哮喘,觸動心肺,突然急促張口,虛煩精神睏乏。

雄黃,硃砂(各一錢,研磨),蟬蛻,全蠍(少許),白殭蠶,天南星,白附子(炮。各二錢),輕粉(五分)

以上材料研磨成末,糊成丸,芝麻粒大小。每次服幾粒,用茶水送下。

梅花飲,治療五臟積熱,喉嚨有痰,臉色紅白,鼻流清涕,氣逆喘急,眼睛紅咳嗽,或因驚嚇夜晚哭鬧。

硼砂,馬牙硝,片腦,人參(各一兩),甘草(五錢),芒硝,辰砂,麝香(各一方)

以上各自研磨成末,用瓷器裝起來,每次服半匙,用麥門冬湯調服;氣急喘咳,用桑白皮湯下;日常服用,用薄荷湯下。

天麻定喘飲,治療喘咳驚風。

天麻,防風,羌活,甘草(炒),人參,桔梗,白朮,川芎,半夏曲(各等分)

以上每次服二錢,用水煎服。

三拗湯,治療感冒風邪,鼻塞聲音重,說不出話,或者受風寒,頭痛目眩,四肢拘束倦怠,咳嗽多痰,胸滿氣短。

麻黃(不去節),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

以上每次服二三錢,用姜水煎服。

半夏丸,治療肺氣不調,咳嗽喘滿,痰液阻塞,心下堅滿,以及風痰嘔吐噁心,鼻涕唾液濃稠。

白礬(一兩半,烘焙),半夏(三兩,湯泡七次薑汁制一夜)

以上研磨成末,用生薑自然汁製成紅豆大小的丸。每次服十粒,用薑湯送下。

紫蘇飲子,治療肺受風寒,喘熱痰咳。

紫蘇葉,桑白皮,青皮,五味子,杏仁,麻黃,甘草(炙),陳皮(各二分),人參,半夏(各三分)

以上加三片姜,用水煎溫服。

小青龍湯

惺惺散(兩方見咳嗽)

異功散

清胃散

六君子湯

加味逍遙散

歸脾丸五(方見內釣)

人參平胃散(方見夜啼)

平胃散(方見胃氣虛冷)

八味丸(即六味丸加肉桂、五味子,方見腎臟)

牛黃清心丸(方見急驚)

養胃丸(方見瘧症)

黃芩清肺散(方見百晬內嗽)

五淋散(方見五淋)

滋腎丸(方見發熱)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六味丸(方見腎臟)

金匱加減腎氣丸(方見腹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