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三 (1)
卷十三 (1)
1. 喉痹
(附五臟虛羸傳變喉間內潰,或鼻中垂出息肉,或鼻外患瘡)
一小兒喉痹,因膏粱積熱,或稟賦有熱,或乳母七情之火,飲食之毒,當分其邪蓄表裡,與症之輕重,經之所主而治之。若左腮色青赤者,肝膽經風熱也,用柴胡梔子散。右腮色赤者,肺經有熱也,用瀉白散。額間色赤者,心與小腸經熱也,用導赤散。若兼青色,風熱相搏也,用加味逍遙散。
白話文:
一個患有喉嚨疾病的小孩,可能是因為吃太多肥甘厚味的食物而積熱;也可能是天生體質偏熱;或者是由於乳母的情緒波動或飲食中有毒素而導致。治療時要辨別邪熱的位置和嚴重程度,並根據症狀和經絡的主治分別治療。
如果左腮呈現青紅色,表示是肝膽經有風熱,可以使用柴胡梔子散來治療。
如果右腮呈現紅色,表示是肺經有熱,可以使用瀉白散來治療。
如果額頭中間呈現紅色,表示是心和小腸經有熱,可以使用導赤散來治療。
如果同時出現青色和紅色,表示是風熱相搏,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來治療。
鼻間色黃,脾胃經有熱也,用瀉黃散。若兼青色,木乘土位也,用加味逍遙散。兼赤色心傳土位也,用柴胡梔子散。頦間色赤,腎經有熱也,用地黃丸。凡此積熱內蘊,二便不通者,當疏利之;風邪外客而發寒熱者,當發散之;外感風邪,大便閉結,煩渴痰盛者,當內疏外解。若因乳母膏粱積熱者,母服東垣清胃散。
白話文:
鼻子之間的部位呈現黃色,這是因為脾胃經有熱,可以使用瀉黃散來治療。如果兼具青色,這是木頭剋制了土的位置,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來治療。兼具赤色,這是心臟傳導給土的位置,可以使用柴胡梔子散來治療。下巴的部位呈現赤色,這是因為腎經有熱,可以使用地黃丸來治療。所有這些都是因為積熱在體內積聚,導致排泄不暢,應該疏通排泄。如果風邪侵入身體外部而導致寒熱,應該發散風邪。如果感染了風邪,導致大便閉結、煩渴、痰多,應該內外同時疏通。如果產後母親是因食用過多的油膩膏粱之物而導致積熱,可以使用東垣清胃散來治療。
若因乳母恚怒肝火者,母服加味逍遙散。稟賦陰虛者,兒服地黃丸。大概當用輕和之劑,以治其本。切不可用峻利之藥,以傷真氣也。
白話文:
如果因乳母生氣導致肝火旺盛,母服加味逍遙散。如果因體質陰虛所致,則小孩服地黃丸。大概宜使用和緩的藥劑,以治療根源。絕對不可使用攻伐的藥物,以免傷害真氣。
一小兒喉間腫痛,驚悸飲水,服驚風降火之藥益甚,仍欲攻風痰。余曰:驚悸飲水,心經虛症也。蓋胃為五臟之本,先用五味異功散以補胃,加桔梗、甘草以消毒,諸症頓退,後用牛蒡子湯加柴胡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喉嚨腫痛,心悸、喝水,服用治療驚風降火症的藥物後,病情反而更加嚴重,醫生仍然想攻下風和痰。我說:驚悸飲水,是心經虛症引起的。因為胃是五臟的根本,首先使用五味異功散來補胃,再加入桔梗、甘草來消毒,各種症狀立即消失,後來使用牛蒡子湯加入柴胡而治癒。
一小兒喉間腫痛,左腮色青赤,此心肝二經之熱也,用柴胡清肝散而愈。後因驚,服至寶丹,吐痰發搐,手足指冷,此肝木虛而肺金乘之,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肺,六味地黃丸以滋肝腎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得了咽喉腫痛的毛病,左邊臉頰呈青紅色,這是心肝兩條經絡發熱引起的,用柴胡清肝散治療後痊癒了。後來受了驚,服用了至寶丹,吐痰、抽搐,手腳指尖變冷,這是肝木虛弱,肺金剋制的結果,用補中益氣湯來補益脾肺,六味地黃丸來滋養肝腎,治癒了。
一小兒發熱飲冷,大便黃色,手足並熱,不能吮乳,視口內無患,捫其喉間則哭,此喉內作痛,乃脾胃實熱也,用瀉黃、清胃二散各一劑,母子並服而愈。後因乳母飲酒,兒躁不安,口內流涎,仍用前二散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發燒又喝了冷飲,大便呈現黃色,手腳很熱,不能吸吮母乳,檢查口腔內部沒有問題,但摸他的喉嚨就會哭,這表示喉嚨內疼痛,是脾胃有實熱造成的。於是用了瀉黃散和清胃散各一劑,小孩和母親一起服用後痊癒了。後來因為乳母喝酒,孩子煩躁不安,口水直流,又用了前兩種藥散醫治後康復。
一小兒喉間腫痛,口角流涎,手足並熱,用瀉黃、清胃二散,母子服之而愈。後因母大怒,兒憎寒發熱,仍復流涎,用柴胡清肝散加漏蘆,母子服之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喉嚨腫痛,嘴角流口水,手腳都很熱。醫生用了瀉黃清胃二散來醫治,母子都服用了後痊癒了。後來因為母親非常生氣,小孩厭惡寒冷而發熱,又再度流口水。醫生用了柴胡清肝散加上漏蘆來醫治,母子都服用了後痊癒了。
一小兒喉間腫痛,發熱咳嗽,大便秘結,此肺與大腸有熱也,先用牛蒡子湯加硝黃一服,大便隨通,乃去硝黃,再劑頓愈。審其母有肝火發熱,用柴胡清肝散,母子並服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喉嚨腫痛,發燒咳嗽,大便不通暢,這是因為肺和大腸都有熱症。先用牛蒡子湯再加上硝黃一劑,大便立刻通了,於是停用硝黃,再服一劑藥就痊癒了。後來檢查他母親有肝火導致發燒,於是使用柴胡清肝散,母子服藥後都痊癒了。
一小兒嗜膏粱之味,喉間腫痛,痰涎壅盛,服巴豆丸,前症益甚,口鼻出血,唇舌生瘡,大便不實,余用犀角地黃湯,解膏粱之熱,用東垣安胃散,解巴豆之毒,又用甘桔湯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嗜食油膩的食物,以致喉嚨腫痛,痰涎壅塞,服用了巴豆丸後,原來的症狀加重,口鼻出血,脣舌生瘡,大便稀溏。我用了犀角地黃湯來清除油膩的食物產生的熱氣,用了東垣安胃散來解巴豆的毒性,又用了甘桔湯而痊癒。
一小兒喉腫作渴,大便乾實,右腮赤色,此肺與大腸經實熱也,用柴胡飲子,一服而愈。後因飲食停滯,服峻厲之藥,喉間仍腫,腹中脹痛,此脾氣復傷也,用異功散加升麻、當歸而痊。
白話文:
一個小孩子喉嚨腫脹,感到口渴,大便乾硬,右臉呈現出紅色,這是因為肺和大腸經有熱而引起的。用柴胡飲子治療,服一劑就痊癒了。後來由於飲食不節制,服用峻烈藥物,喉嚨再次腫脹,腹中脹痛,這是脾臟氣血再次受到損傷的緣故。用異功散加上升麻、當歸治療而痊癒。
一小兒因母忿怒患前症,兼咬牙呵欠,余謂肝經虛熱之症,子用桔梗湯加柴胡、山梔、牛蒡子,母服加味逍遙散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孩因為母親生氣而生病,出現傷寒症狀,還會咬牙打哈欠。我認為這是肝經虛熱證,就給小孩開了桔梗湯,裡面加了柴胡、山梔、牛蒡子,而她母親則服用加味逍遙散,最後都痊癒了。
一小兒肌體瘦弱,嗜土炭煤灰,後鼻間不利,恪服清熱之劑,肌體愈瘦,食少熱甚,善驚善怒,小便良久變白,鼻中出息肉二寸許,耳下頸間結小核隱於筋肉之間,余謂肝脾虛羸之變症,不信,乃內清肺火,外用腐蝕,喉間亦腐,余先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蕪荑為主;更用四味肥兒丸為佐,脾氣漸健,夕用九味蘆薈丸為主,以五味異功散為佐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兒身體瘦弱,喜歡吃土炭煤灰,後來鼻後部不通暢,用了清熱的藥物,身體更加瘦弱,食慾不振,發熱更甚,容易受到驚嚇和發怒,小便時間長而且變白,鼻中長出息肉約二寸長,耳下頸部結了些小疙瘩,隱藏在肌肉之間。我看這是肝脾虛弱造成的變症,當事人卻不相信,於是內服清肺火的藥物,外用腐蝕的藥物,喉嚨也被腐蝕了,我首先使用了五味異功散,添加了升麻、柴胡、蕪荑做為主藥;再用四味肥兒丸做為輔助,脾胃漸漸強健起來,晚上使用九味蘆薈丸做為主藥,以五味異功散做為輔助,最後治好了疾病。
一女子六歲,喉間腫痛,鼻中息肉,寒熱往來,小便頻數,良久變白,此肝疳之症,先用加味逍遙散加炒黑焦龍膽草,熱癢漸退,乃去龍膽草,佐以四味肥兒丸而愈。
白話文:
有一位六歲的女孩,喉嚨腫痛,鼻子中有息肉,時而寒冷時而發熱,小便次數頻繁,不久後小便變成白色,這是一種肝疳症狀,首先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炒焦龍膽草,熱癢症狀逐漸減退,於是去除龍膽草並佐以四味肥兒丸而痊癒。
一女子七歲,鼻生息肉,搽攻毒之藥,成瘡腫痛,外用黃連、甘草、黃柏末敷之,以解熱毒,更以加味逍遙散清肝火,佐以四味肥兒丸而愈。
白話文:
一個七歲的女孩,鼻子裡長了息肉。擦了治療毒瘡的藥物後,息肉化膿紅腫疼痛。外敷黃連、甘草、黃柏粉末以解熱毒。又用加味逍遙散來清肝火。輔以四味肥兒丸治療後痊癒了。
一女子鼻中及下部,常出息肉,屢用毒藥蝕之,各挺出一條三寸許,先與龍膽草湯為主,以加味逍遙散為佐而愈。
白話文:
一位女子鼻子裡面和下面,經常長出息肉,多次用有毒的藥物將其腐蝕,息肉都長出大約三寸長。先用龍膽草湯作為主要藥物,輔以加味逍遙散來治療,最後痊癒了。
一小兒額間赤,足心熱,喉中常痛,服清胃敗毒之藥,余謂稟腎水不足,而心火熾甚也,當用地黃丸,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不悟。口舌赤烈,小便如淋而歿。
白話文:
一名小孩額頭發紅,腳心發熱,喉嚨經常痛,服用了清胃敗毒的藥,但我認為是腎水不足,導致心火旺盛,應該用地黃丸來補充腎水以制約陽光。但是沒有效果。口舌發紅,排尿時感覺疼痛,最後甚至出現嚴重情況。
一女子十四歲,患前症,雜用清熱敗毒等藥,前症益甚,患陰挺。詳見下疳瘡。
牛蒡子湯,治風熱上壅,咽喉腫痛,或生乳蛾。
白話文:
一位十四歲的女孩,患有之前的病症,使用了多種清熱解毒的藥物後,病情反而更加嚴重,發展成了陰挺。詳情參見下疳瘡。 牛蒡子湯,用於治療風熱上攻,咽喉腫痛,或是乳蛾的生長。
牛蒡子(炒杵),玄參,升麻,桔梗(炒),犀角(鎊),黃芩,木通,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一二錢,水煎服。
拔萃桔梗湯,治熱腫喉痹。
白話文:
-
牛蒡子:炒熟並搗碎
-
玄參:使用整株植物
-
升麻:使用根部
-
桔梗:炒熟
-
犀角:研磨成粉末
-
黃芩:使用根部
-
木通:使用莖部
-
甘草:使用根部,並與其他成分等量混合
桔梗(炒),甘草(炒),連翹,梔子(炒),薄荷,黃芩(各等分)
白話文:
桔梗(炒過的),甘草(炒過的),連翹,梔子(炒過的),薄荷,黃芩(各成分份量相同)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服。
柴胡飲,解肌熱、積熱,或汗後餘熱,脈洪實弦數,大便堅實者。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柴胡飲,用於解除肌肉的熱感、體內的積熱,或是出汗後仍有的餘熱,適合脈象宏大實在且弦數、大便堅硬的情況。
黃芩(七分),甘草(四分),大黃(八分),芍藥(炒七分),柴胡,人參(各五分),當歸(一錢)
上每服一錢,薑水煎。
白話文:
黃芩(14克),甘草(8克),大黃(16克),芍藥(炒至14克),柴胡,人參(各10克),當歸(20克)
東垣人參安胃散,治脾胃虛熱,口舌生瘡,或傷熱乳食,嘔吐瀉痢。
白話文:
東垣人參安胃散:治療脾胃虛熱引起的口舌生瘡,或因飲食不當引起的嘔吐腹瀉。
人參(一錢),黃耆(炒,二錢),生甘草,炙甘草(各五分),白芍藥(酒炒,七分),白茯苓(四分),陳皮(三分),黃連(炒,二分)
白話文:
-
人參(1錢)
-
黃耆(炒過,2錢)
-
生甘草、炙甘草(各5分)
-
白芍藥(用酒炒過,7分)
-
白茯苓(4分)
-
陳皮(3分)
-
黃連(炒過,2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煎。
三因玉鑰匙,治風熱喉閉,及纏喉風。
焰硝(一兩半),鵬硝(半兩),片腦(一字),白殭蠶(一錢)
上研勻,用半錢吹入喉中,立愈。
白話文:
上面的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水煎煮。 《玉鑰匙》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喉嚨閉塞,以及喉嚨長期受風邪困擾的情況。 焰硝(一兩半),硼砂(半兩),冰片(少量),白僵蠶(一錢) 將上述藥物研磨均勻,取半錢份量吹入喉中,立即痊癒。
九味蘆薈丸,治肝經積熱,咽喉口舌生瘡;或牙齦蝕爛,兩目生翳,耳中出水;或肝積瘰癧,下疳陰腫;或莖出白津,拗中結核;或小水良久變白,大便不調,肢體消瘦等症。
白話文:
九味蘆薈丸 是一種中藥,用於治療肝臟積熱導致的各種症狀。這些症狀包括:
- 咽喉、口腔和舌頭上長瘡
- 牙齦腐爛
- 兩眼生翳(眼角膜混濁)
- 耳朵流出液體
- 肝臟積聚毒素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 下疳(生殖器潰瘍)和陰部腫脹
- 陰莖流出白色液體
- 腋下淋巴結腫大
- 小便長時間變白
- 大便不調
- 身體消瘦
胡黃連,宣黃連,蘆薈,木香,白蕪荑(炒),青皮,白雷丸,鶴蝨草(各一兩),麝香(三錢)
白話文:
胡黃連、宣黃連、蘆薈、木香、白蕪荑(炒後)、青皮、白雷丸、鶴蝨草(各一兩),麝香(三錢)。
上各另為末,米糊丸,麻子大。每服半錢,空心米湯下,仍量兒大小用。
甘桔湯,治風熱上攻,咽喉疼痛,及喉痹妨悶。
苦梗(一兩),甘草(炒,二兩)
上每服二錢,水煎。
白話文:
將上述各藥物分別研磨成細末,用米糊做成如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半錢,空腹時用米湯送服,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用量。 甘桔湯,用於治療風熱上攻引起的咽喉疼痛,以及喉痹造成的呼吸不暢。 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濟生犀角地黃湯,治膏粱積毒,脾胃有熱,咽喉腫痛,或口舌生瘡。
白話文:
濟生犀角地黃湯:治療由於飲食不節制而積累的毒素,導致脾胃有熱,咽喉腫痛,或口舌生瘡。
犀角,牡丹皮(各一兩),生地黃(八錢),赤芍藥(七錢)
白話文:
-
犀角一兩
-
牡丹皮一兩
-
生地黃八錢
-
赤芍藥七錢
上每服一二錢,水煎。
五味異功散(方見敗毒之藥)
六味地黃丸(方見作渴不止)
柴胡清肝散(方見脅癰,即柴胡梔子散)
補中益氣湯(方見肌肉不生)
瀉黃散(方見頭面瘡)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水煎煮。 五味異功散(配方詳見於敗毒的藥物) 六味地黃丸(配方詳見於止渴的藥物) 柴胡清肝散(配方詳見於治療脅部腫瘤,即是柴胡梔子散) 補中益氣湯(配方詳見於肌肉不生長) 瀉黃散(配方詳見於頭面部生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