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1)

1. 疔瘡

諸瘡惟疔毒為甚,而殺人亦速。古云:疔有十三種,種各不同,內三十六疔,滿其數即不可救。亦有不滿其數而死者,乃毒氣走散故也。若痘毒染人,發於頭面或遍身者,又非此類。在小兒多因乳母食有毒之物,或兒卒中飲食之毒,或感四時不正之氣,皆能致之。其瘡多生頭面、四肢,形色不一,或如小瘡,或如水泡,或痛或癢,或麻木不仁,外症寒熱,嘔吐噁心,肢體拘急。大要當分邪之在表在裡,急用隔蒜灸法,竝解毒之劑。

白話文:

各種瘡毒中,以疔毒最為厲害,而且奪人命的速度也最快。古人說:疔毒有十三種,每種各不相同,其中最嚴重的有三十六種,如果染上了這種最嚴重的疔毒,那就無法救治了。但也有人染上沒有那麼嚴重的疔毒,卻因毒氣四散而死亡。如果痘毒傳染給人,發作在頭面或遍佈全身,那也不是這種疔毒的類型。小兒得疔毒,多半是因乳母吃了有毒的食物,或者小孩突然吃了有毒的食物,或者是感染了四時不正之氣。這種瘡毒大多長在頭面或四肢,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的像小瘡,有的像水泡,有的疼痛難忍,有的卻發癢,有的又麻木沒有知覺。其他症狀包括外感風寒,嘔吐噁心,肢體拘緊。總的來說,首先要區別邪氣是在表還是裡,然後迅速使用隔蒜灸法,同時服用解毒的藥劑。

若不省人事,牙關緊閉,急以奪命丹為末,熟酒調灌。如食生冷之物,或用涼水淋洗,則輕者難愈,重者不治。其生於兩足者,多有紅絲至臍。生於兩手者,多有紅絲至心。生於唇口之內者,多有紅絲入喉。急用針挑,出惡血以泄其毒,可保無虞。其在偏僻之處,藥難導達者,惟灸法有回生之功,若投峻厲之劑,是促其危矣。

白話文:

如果患者昏迷不醒,牙關緊閉,要緊急將奪命丹研成細末,用熱酒調和灌服。如果食用生冷食物,或使用涼水淋洗,則病情較輕的難以痊癒,病情較重的無法救治。發作於雙腳部位的,常有紅絲蔓延至肚臍;發作於雙手部位的,常有紅絲蔓延至心臟;發作於脣、口內部的,常有紅絲蔓延至喉嚨。要趕緊用針挑刺,將瘀血放出以發散毒素,就可保障安全。如果是發作在偏僻部位,藥物難以到達的,只有灸法才能發揮起死回生的功效。如果服用峻烈的藥劑,反而會加速死亡。

小兒肌肉脆嫩,且不能言痛否,灸法須將蒜切薄片著肉,一面略剜少空,灼艾灸蒜,先置大人臂上,試其冷熱得宜,然後移著瘡上,又別灼艾如前法試之,以待相易,勿令間歇。

白話文:

小孩的肌肉脆弱細嫩,而且還不能用言語表達疼痛,因此艾灸的時候,需要將大蒜切成薄片,敷在肉上,一邊要留一點空隙,然後用艾灸灼燒蒜片。先把蒜片放在成人的手臂上,試一下冷熱是否合適,然後再移到瘡口上。另外再用艾灸灼燒,方法同上述,以備交替使用,不要讓艾灸之間斷。

毗陵金文冶子,將周歲,唇上患疔,余用活命飲,母子並服,更欲隔蒜灸,彼不從,見腫勢益盛,勉灸數壯,余誡以多灸為佳,又為人所阻而止,頭面益腫,乃復灸五十餘壯,腫勢漸消。時與乳母服活命飲,瘡出黃水,翌日,潰而得生。

白話文:

毗陵地區有一個姓金的文冶匠人,他剛滿一歲,嘴脣上患了疔瘡。我用「活命飲」給他服用,他母親也一起服用。我還想用大蒜隔著灸瘡處,但他不同意。我見腫勢日益嚴重,就勉勵他要多灸,但又有人阻止我繼續施灸,他的頭面腫得更厲害了。於是,我就又給他施灸了五十多壯,腫勢才逐漸消退。這時,我讓他與乳母一起服用「活命飲」,瘡口流出黃色的膿水,第二天,瘡口潰破,瘡毒得以排出,他終於得救了。

一小兒三歲,手患紫疔二顆,寒熱作痛,用仙方活命飲,半杯而愈。數日後手臂俱腫,乃用隔蒜灸,服前藥而愈。

白話文:

一個三歲的小孩,手上長了兩個紫色的疔瘡,感到寒冷和發熱,疼痛不已。醫生使用仙方活命飲,服用半杯藥水後,病情好轉。幾天後,手臂腫脹,醫生於是使用隔蒜灸的方法治療,並服用之前的藥物,最終痊癒。

一小兒足患之,嘔吐腹脹,二日不食,欲用護心散,診氣口脈大,審其大便所出皆酸穢,余曰:此飲食停滯耳,非瘡毒內攻也。若用護心等劑則誤矣,急投保和丸二服,及隔蒜灸而愈。其時同患是症,用護心、敗毒之劑者,俱致不救。

白話文:

有個孩子患了足瘡,嘔吐腹脹,兩天沒有吃東西,準備用護心散來治療。診斷後發現他的氣口脈搏很大,仔細檢查發現他的大便都是酸臭的。我說:這是飲食停滯引起的,不是瘡毒內攻。如果使用護心等藥劑,那就錯了。趕緊服用保和丸兩服,同時隔著蒜灸,這樣他就可以痊癒了。當時有其他患了同樣疾病的人,使用了護心、敗毒的藥物,都導致了死亡。

一小兒面上患之,寒熱發搐,此熱極而肝火動也。用荊防敗毒散,及隔蒜灸,搐止熱退,更服異功散加升麻、柴胡、桔梗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臉上長了瘡,而且伴有畏寒發熱、抽搐的症狀,這是由於熱邪極盛,導致肝火上炎所引起的。使用荊防敗毒散,並用隔蒜灸的方法治療,抽搐停止,熱退。之後繼續服用異功散,並加入升麻、柴胡、桔梗等藥物,最後痊癒。

一小兒患於胸,外敷寒涼,內服敗毒,更欲嘔不食,面色痿黃,右關脈浮數,按之微細,此脾胃復傷所致也,急用隔蒜灸,服異功散,倍加白朮、半夏,翌日又服活命飲而愈。

白話文:

有一名小兒患了傷寒,外表受到風寒,內服敗毒藥物,更加不想嘔吐而且不想吃東西,臉色發黃,右關脈浮數,按之微細,這是脾胃再次受到損傷所致。趕緊用隔蒜灸法,服異功散,加倍配伍白朮、半夏,第二天再服活命飲而痊癒。

一小兒患前症,服敗毒之藥,作嘔不食,余謂胃氣復傷,不信,另服護心散,嘔甚,神思沉困,手足並冷,脈微細如無,急用五味異功散加乾薑,二服嘔止食進,去薑又四服而愈。夫護心散,皆寒涼之藥,乃宋人為服丹砂蓄熱發疽者而設。胃氣有傷,即當溫補,多因此藥,停於胸隔,惟覺陰冷作嘔沉困者,世人皆謂毒氣攻心,而遂概用之,其鮮有不敗事者矣。

白話文:

有個小孩患前面的症狀,吃了敗毒的藥,嘔吐不食,我說胃氣又受傷了,他不信,另服用護心散,嘔吐更劇烈,精神沉困,手腳冰冷,脈搏微弱細微若無,趕快服用五味異功散加乾薑,兩服後嘔吐停止,飲食進步,去掉乾薑再服四服而痊癒。護心散都是寒涼的藥,是南宋人為服用丹砂積熱生疽的人而設。胃氣受傷,就應該溫補,很多人因此藥,停留在胸膈之間,只覺得寒冷作嘔,精神沉困,世人皆說毒氣攻心,而一概使用它,鮮有不敗事者。

一小兒手背患此,敷服皆寒涼之劑,腹脹痰喘,瀉糞穢臭,余謂脾胃復傷而飲食停滯也,不信,仍服治瘡之藥而歿。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手背上得了癤子,用敷的和吃的都是寒涼的藥,結果腹脹痰喘,排出的糞便又臭又髒。我認為他的脾胃再受損傷,飲食停在體內不能消化。小孩家人不信我的話,還是給他吃治瘡的藥,結果小孩死了。

一小兒臂患之,色赤腫起,恪用化毒丹、鐵箍散,腫處頓平,肉色白陷,再日色黯,痰喘氣促,余謂瘡毒反入於內也,辭不治。果歿。

飛龍奪命丹,治瘡毒發背腦疽等症。

白話文:

一個小孩手臂患了瘡,瘡口顏色發紅,腫脹起來。恪大夫用化毒丹和鐵箍散治療,結果瘡口很快平復,但瘡口周圍的肉卻呈現白色陷落。過了兩天,瘡口顏色變暗,小孩開始出現痰喘氣促的症狀。恪大夫認為瘡毒已經反覆發作,並蔓延到體內,因此拒絕繼續治療。結果小孩不幸死亡。

真蟾蜍(乾者酒化),輕粉,枯白礬,寒水石,銅碌,乳香,沒藥,麝香,硃砂(各六錢),蝸牛(四十個另研,如無亦可)

白話文:

取乾燥的蟾蜍,用酒浸泡,再加入輕粉、枯白礬、寒水石、銅碌、乳香、沒藥、麝香、硃砂,各六錢,另研磨四十個蝸牛,如沒有蝸牛也可用。

上各為末,入蟾酥蝸牛,或加酒少許糊丸,綠豆大。每服一二丸,溫酒或蔥湯下,重者外用隔蒜灸法。

白話文:

將以上所寫的中藥材搗成粉末,加入蟾酥、蝸牛,或者加入少量酒,將藥粉糊成丸,做成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到兩丸,以溫酒或蔥湯送下,病情嚴重者另以下列療法:在患處用蒜做介質,透過灸療法治療。

荊防敗毒散,即人參敗毒散加荊芥、防風。(方見流注)

保和丸(方見發熱不止)

五味異功散(方見敗毒之藥)

仙方活命飲(方見熱毒瘡瘍)

白話文:

荊防敗毒散是人參敗毒散加入荊芥、防風。(方劑見流注)

2. 時毒(頭面赤腫)

小兒時毒,因感四時不正之氣,致鼻面耳項或咽喉赤腫,寒熱頭痛,甚者恍惚不寧,咽喉閉塞,狀如傷寒,五七日間亦能殺人。脈浮數者邪在表,脈沉澀者邪在裡。在表用葛根牛蒡子湯,在裡用梔子仁湯,表裡俱病者,犀角升麻湯;甚則宜砭,及用通氣散,宜泄其毒,旬日自消。若不消而欲作膿者,用托裡消毒散。

欲收斂者,用托裡散。若咽腫不能言,頭腫不能食者,必死。

白話文:

小兒時毒症,是由於感受四時的異常氣候,導致鼻子、臉、耳朵、脖子或喉嚨發紅腫脹,以及寒冷發熱頭痛,嚴重的還會神志恍惚不安,喉嚨阻塞,症狀類似傷寒,五到七天內有可能致命。脈搏浮數的患者邪氣在表,脈搏沉澀的患者邪氣在裡。邪氣在表,使用葛根牛蒡子湯;邪氣在裡,使用梔子仁湯;表裡俱病的,使用犀角升麻湯;病情嚴重時,應該放血以疏通經絡,然後使用通氣散,以宣泄毒氣,十天左右即可消退。如果毒氣沒有消退且有化膿跡象,則使用託裡消毒散。

一小兒患此三日,二便調和,用葛根牛蒡子湯,漫腫悉退,惟頰間赤腫,欲作膿,用活命飲二服,外用代針膏而膿出;再用托裡消毒散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患了這個病三天,大小便正常,使用葛根牛蒡子湯,浮腫都消退了,只有臉頰間發紅腫脹,想要變成膿包,使用活命飲二服,外敷代針膏而膿液排出;再使用託裡消毒散而痊癒。

一小兒腫赤焮痛,此欲作膿也,用托裡消毒散,二劑膿成,針之腫痛頓減,又二劑漸愈,卻以柴胡梔子散加白芷、升麻,與母服之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子患了腫瘡,發紅發熱又疼痛,這是要化膿的徵兆。使用託裡消毒散,兩帖藥後化膿成熟,針灸排膿後腫痛立減,再服用兩帖藥就逐漸痊癒了。又用柴胡梔子散加上白芷、升麻,讓孩子的母親服用後也痊癒了。

一小兒腫焮作痛,藥不能下咽,先用通氣散,連作嚏,卻用犀角升麻湯,乳食稍進,腫痛漸消,仍服數劑而膿血漸少,母服加味逍遙散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兒腫痛疼痛,藥物無法吞嚥。

先使用通氣散,連續打噴嚏。

改用犀角升麻湯,少量乳食可以進食,腫痛逐漸消退。

再服幾劑藥,膿血逐漸減少。

母親服用加味逍遙散而痊癒。

一小兒患之,咽喉作痛,二便自調,用葛根牛蒡子湯三劑、甘桔湯四劑,腫痛漸愈。診乳母左關脈弦數,用加味逍遙散,母子竝服而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子生病了,他的喉嚨痛,但大小便正常。我用葛根牛蒡子湯三劑和甘桔湯四劑治療他,他的腫痛逐漸好轉。我診斷出他的乳母左關脈弦數,並給她服用加味逍遙散。母子兩人服用後,病情痊癒。

一小兒患之,赤腫作渴。外敷、內服皆寒涼之藥,余欲洗去敷藥,急用發散表邪、開通腠理之劑。不信,仍用前藥,遂致不救。

通氣散,治時毒焮痛,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白話文:

有個小孩子得病了,紅腫又口渴。外敷、內服都用寒涼的藥物,我想把敷的藥洗掉,趕快用發散表邪、開通腠理的藥劑。他不相信我,仍然使用先前的藥物,最後導致無法救治。

玄胡索,豬牙皂角,川芎(各一錢),藜蘆(五分),羊躑躅花(三分)

白話文:

玄胡索、豬牙皁角、川芎(各一錢),藜蘆(五分),羊躑躅花(三分)

上為細末,用紙捻蘸少許紝鼻內,取嚏為效。

甘桔湯,治肺經壅熱,胸膈不利,咽喉腫痛,痰涎壅盛(方見時毒)

犀角升麻湯,治風熱口唇頰車連牙腫痛。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紙卷蘸取少量粉末放入鼻孔中,以打噴嚏為有效。 甘桔湯,治療肺部熱盛、胸膈不舒暢、咽喉腫痛及痰多的情況(方劑詳見時毒部分)。 犀角升麻湯,治療風熱引起的口唇、面頰和牙齒腫痛。

犀角鎊(二錢),升麻,防風,羌活,川芎,白芷(各五錢),黃芩,甘草(各一錢),白附子(四分)

上每服三五錢。

梔子仁湯,治時毒腫痛,大便秘結。

白話文:

犀牛角研磨成粉(二錢),升麻、防風、羌活、川芎、白芷(各五錢),黃芩、甘草(各一錢),白附子(四分)。

鬱金,枳殼(麩炒),升麻,山梔仁,牛蒡子(研碎炒),大黃(炒。各等分)

白話文:

鬱金、枳殼(以麩皮炒)、升麻、山梔仁、牛蒡子(研碎後炒)、大黃(炒過。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蜜水調服。

葛根牛蒡子湯,治時毒腫痛,消毒解熱。

葛根,管仲,甘草,江西豆豉,牛蒡子(半生半炒研碎。各等分)

上每服三五錢,水煎。

柴胡梔子散(方見脅癰)

托裡消毒散

代針膏

托裡散

仙方活命飲(四方並見熱毒瘡瘍)

加味逍遙散(方見發熱不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蜂蜜水調和後服用。 葛根牛蒡子湯可以治療時令引起的腫痛,具有消毒解熱的作用。所需材料為葛根、管仲、甘草、江西豆豉以及半生半炒並研碎的牛蒡子,各成分等量配比。每次取三到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柴胡梔子散(配方詳見脅癰部分) 代針膏 托裡散 仙方活命飲(此四個方劑詳見熱毒瘡瘍部分) 加味逍遙散(配方詳見發熱不止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