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 (5)
卷十 (5)
1. 驚悸
人身有九藏,心藏神、肝藏魂,二經皆主於血,血虧則神魂失寧而生驚悸也。經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又曰: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驚者,心卒動而恐怖也;悸者,心跳動而怔忡也。二者因心虛血少,故健忘之症隨之,用四物、安神之類。丹溪謂亦有屬痰者,宜用溫膽湯加辰砂、遠志之類。
若思慮便動,虛也,用養心湯。時作時止,痰也,用茯苓丸。觸事易驚,心膽虛怯也,用溫膽湯。臥驚多魘,血不歸源也,用真珠母丸。夢寐不寧,肝魂失守也,用定志丸。恐畏不能獨處,膽氣虛冷也,用茯神湯。睡臥煩躁,膽氣實熱也,用酸棗仁丸。眩暈驚悸,風痰內作也,用本事辰砂遠志丸。
思慮鬱結,脾虛氣滯,用歸脾湯。前症雖曰屬心與肝,而血之所統,實主於脾,脾之志曰思,思慮多則血耗損而不能滋養於肝,心者脾使之也,思慮內動,未嘗有不役其心者。夫心為君火之藏,十二官之主也。夫君之德不怒而威,無為而治,故宜鎮之以靜謐,戒之以妄動,動則相火翕合,煽爍陰精,精血既虧,則火空獨發,是以驚悸怔忡之所由生,五志之火,心所不能制者矣。故治脾者不可不知養心,養心者不可不知鎮靜而寡欲。
然人孰無思也,思之正,則無妄動之欲矣。朱子曰: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此善養於心者也。
治驗
一女子素血虛驚悸,出嫁後更怔忡晡熱,月經過期,用八珍湯加遠志、山藥、酸棗仁,三十餘劑漸愈,佐以歸脾湯痊愈。後因勞怒,適經行不止,前症復作,先用加味逍遙散,熱退經止;又用養心湯而痊。
一小兒十五歲,徹夜用功記誦,去後少寐,仍不戒勞,患怔忡發熱不止,用歸脾湯為主,佐以八珍湯,諸症漸愈。後復作,服歸脾、定志二藥即愈。
一小兒十五歲,因用心太過,少寐驚悸,怔忡惡寒,先用補中益氣湯、茯苓、酸棗仁、遠志,惡寒漸止;又用加味歸脾湯,驚悸稍安;又用養心湯而愈。
一小兒驚悸,睡臥不安,發熱飲冷。用治要茯苓散而愈。又因勞役恚怒,發熱吐痰自汗,用溫膽湯二劑而安,又用歸脾湯、寧志丸而愈。
一小兒十三歲,善思多憂,體倦發熱,心懷畏懼,必多人相伴乃止,用茯神湯,佐以歸脾湯,兩月餘漸愈。畢姻後,前症復作,加寒熱頭暈,先用前二湯而驚悸愈,後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諸症漸愈。
後因科舉入場勞役,朝寒暮熱,自服前二湯各三十餘劑,不應,時仲秋,脈虛大,按之微細,面白腹痛,亦用前方,倍加肉桂、乾薑,四劑亦不應,遂以八味丸料煎服四劑,稍緩;又四劑漸愈,乃用八味丸、十全大補湯而安。
一女子十五歲,性沉靜,被盜所恐,遂驚悸,腹脅脹痛,寒熱往來,不食無寐,善思恐懼,用酸棗仁丸、歸脾湯、加味逍遙散而尋愈。出嫁後,因喪子兼大勞,驚悸無寐,吐痰發熱,飲食少思,胸腹膨脹,服化痰藥日吐痰四五碗,時考續至京,請治,余謂脾肺虛寒,不能攝涎化食而為痰也。
用六君、乾薑六劑,痰益甚,手足並冷,用前藥,每加附子一錢,仍不應,乃用人參一兩,附子二錢,四劑始稍緩,又二劑,仍用六君加薑、附各五分,數劑後,易桂治之而愈。
溫膽湯,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祥,遂致心驚膽攝,氣鬱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症,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膽虛不能制脾,則脾之水飲作矣。
半夏(湯洗),竹茹,枳實(麩炒,各二兩),橘皮(二兩,去白),甘草(炙,一兩),白茯苓(一兩半)
上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食前服。
寧志丸,治心虛多驚,若有痰,宜吐之。
人參,白茯苓,茯神,柏子仁,琥珀,當歸,酸棗仁(溫酒浸半日去殼),遠志(炒。各半兩),乳香,硃砂,石菖蒲(各三錢)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後棗湯下。
茯神散,治五臟氣血虛弱,驚悸怔忡,宜用此安神定志。
茯神(去木),人參,龍齒(另研),遠志(去心),桂心,防風,獨活,酸棗仁,細辛,白朮(炒,各三錢),乾薑(炮,三兩)
上為末,每服四五錢,水煎服,蜜丸亦可。
治要茯苓補心湯,治心氣不足,喜悲愁怒,衄血面黃,五心煩熱,或咽喉間痛,舌本作強。(方見喑)
茯神湯,治膽氣虛冷,頭痛目眩,心神恐畏,不能獨處,胸中煩悶。
茯神(去木),酸棗仁(炒),黃耆(炒),梔子仁(炒),白芍藥(炒),五味子(杵,炒,桂心),熟地(自制),人參(各一兩),甘草(五錢,炒)
上每服五錢,姜水煎。
酸棗仁丸,治膽氣實熱,不得睡臥,神志不安,驚悸怔忡。
茯神(去木),酸棗仁(炒),遠志(去心),柏子仁(炒),防風(各一兩),枳殼(麩炒),生地黃(杵膏。各半兩)青竹茹(二錢五分)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滾湯下。
定志丸,治心神虛怯,所患同前,或語言鬼怪,喜笑驚悸。
人參,茯苓(各一兩五錢),菖蒲,遠志(去心。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如前服。
治要茯苓散,治心經實熱,口乾煩渴,眠臥不得,心神恍惚。
茯神,麥門冬(各一兩半),通草,升麻(各一兩二錢半),紫菀,桂心(各七錢五分),知母(一兩),大棗(十二枚),淡竹茹(五錢),赤石脂(一兩七錢五分)
上每服一兩,水煎服。
朱雀丸,治心病,怔忡不止。
白茯苓(二兩),沉香(半兩)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參煎湯下。
世傳密陀僧散,治驚氣入心絡不能語者,昔有人為狼及犬蛇所驚,皆以此而安。
密陀僧(研極細末如粉)
上茶清調一錢七分。
丹溪硃砂丸,治勞役心跳。
硃砂,當歸身,白芍藥,側柏葉(各三錢),川芎,陳皮,甘草,黃連(炒,各一錢半)
上用豬心血為丸,粟米大,每服百丸,龍眼湯下。
本事辰砂遠志丸,消風化痰,鎮心安神。
人參,石菖蒲(去毛),遠志(去心),茯神(各一兩),川芎,山藥,白附子,麥門冬,細辛,鐵粉,辰砂(各五錢)
上為末,用生薑汁,入水糊丸綠豆大,以硃砂為衣。每服一二十丸,臨睡生薑湯下。
歸脾湯
六君子湯
加味逍遙散三(方見內釣)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真珠母丸(方見不寐)
十全大補湯
八珍湯(二方見自汗)
養心湯(方見驚癇)
白話文:
標題: [驚悸]
內容: 人體內有九髒,其中心臟藏神,肝臟藏魂,這兩條經脈都與血液息息相關。如果血液不足,神魂就會失去安寧,從而產生驚悸的症狀。古籍記載,東方的青色,與肝臟相通,肝病發作時會有驚駭的感覺。又說,陽氣過盛,陰氣不足,病症主要表現爲驚駭。驚,是指心臟突然跳動並感到恐懼;悸,則是心跳加速並伴有怔忡。這兩種症狀大多是因爲心臟虛弱和血液不足,因此伴隨出現健忘的情況。治療時可以使用四物湯和安神類藥物。丹溪認爲,也有因爲痰溼引起的驚悸,適合使用溫膽湯,加入辰砂、遠志等藥材。
如果思考過度就容易驚悸,這是虛證,可以用養心湯來調養。症狀時好時壞,這是痰溼在作祟,適合使用茯苓丸。對小事容易驚嚇,說明心膽虛弱,可以用溫膽湯。睡覺時容易驚醒,多夢,說明血液沒有歸位,適合使用珍珠母丸。睡眠不寧,表示肝臟功能失調,適合使用定志丸。害怕獨處,說明膽氣虛弱,適合使用茯神湯。睡眠中煩躁,說明膽氣過熱,適合使用酸棗仁丸。頭暈目眩,驚悸不斷,說明體內有風痰,適合使用本事辰砂遠志丸。
思考過度,脾胃虛弱,氣血不暢,適合使用歸脾湯。雖然症狀主要與心肝有關,但血液的運行,實際上由脾臟控制。脾臟的特性是思考,思考過多會消耗血液,無法滋養肝臟,而心臟會受脾臟的影響。思考過度,往往會牽動心臟。心臟是君火的所在,是身體十二器官的主宰。君主的品德是威嚴而不怒,無爲而治,所以應該保持心靈的寧靜,避免妄動。一旦妄動,相火就會聚集,消耗陰精,精血虧損後,就會引發火空獨發,導致驚悸怔忡的發生,這正是五志之火,心臟無法控制的結果。因此,治療脾臟問題時,不能忽略養心;養心時,也不能忘記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減少慾望。
然而,人怎麼可能沒有思考呢?正確的思考,就不會有妄動的慾望。朱子曾說:必須讓道心成爲身心的主宰,讓人心聽從於道心。這就是善於養心的人。
治療案例:
一個女子,原本就有血虛驚悸的問題,在出嫁後病情加重,午後發熱,月經週期延長,我們使用了八珍湯,加上遠志、山藥、酸棗仁,經過三十多次的服藥,病情逐漸好轉,再配合歸脾湯,最終痊癒。後來,由於勞累和憤怒,月經不停,之前的症狀再次出現,我們先使用加味逍遙散,熱退經停;再使用養心湯,完全康復。
一個15歲的少年,徹夜學習,睡眠不足,仍然不注意休息,患上了心跳加速和持續發熱,我們以歸脾湯爲主,輔以八珍湯,各種症狀逐漸好轉。後來,病情復發,服用歸脾、定志兩種藥物後痊癒。
一個15歲的少年,由於過度用心,睡眠不足,驚悸,心跳加速,怕冷,我們先使用補中益氣湯、茯苓、酸棗仁、遠志,漸漸控制住了怕冷的症狀;再使用加味歸脾湯,驚悸情況有所緩解;最後使用養心湯,病情痊癒。
一個13歲的孩子,善於思考,憂慮重重,體力疲憊,發熱,心中充滿恐懼,除非身邊有人陪伴,否則無法停止。我們使用茯神湯,輔以歸脾湯,兩個月後,病情逐漸好轉。結婚後,之前的症狀再次出現,加上寒熱頭暈,我們先使用前兩種湯藥,驚悸症狀得到改善,之後使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所有症狀逐漸好轉。
後來,由於科舉考試的壓力,他每天早晚勞碌,早晨寒冷,晚上發熱,自己服用了前面兩種湯藥各三十多劑,沒有效果。當時正值秋季,脈象虛大,按壓時微細,面色蒼白,腹部疼痛,我們繼續使用前面的處方,加大肉桂、乾薑的劑量,四劑藥後,病情沒有改善,於是改用八味丸料煎服四劑,病情有所緩解;再服用四劑後,病情逐漸好轉,之後使用八味丸、十全大補湯,病情穩定。
一個15歲的少女,性格沉靜,被盜竊事件嚇到,開始驚悸,腹部和脅部脹痛,寒熱交替,不想吃東西,無法入睡,總是擔心害怕,我們使用酸棗仁丸、歸脾湯、加味逍遙散,不久病情好轉。結婚後,由於失去孩子和過度勞累,她再次出現驚悸,失眠,咳嗽發熱,食慾減退,胸腹膨脹,服用化痰藥物後,每天咳痰四五碗,我們診斷爲脾肺虛寒,無法攝涎化食而產生痰溼。
我們使用六君子湯、乾薑六劑,痰溼反而加重,手腳冰涼,我們增加附子一錢,仍然沒有效果,於是使用人參一兩,附子二錢,四劑後病情稍微緩解,再服用兩劑,使用六君子湯,加入姜、附各五分,幾劑後,改爲桂枝治療,病情痊癒。
溫膽湯,用於治療心膽虛弱,容易受驚,或者夢寐不祥,導致心驚膽戰,氣鬱生痰,痰與氣搏鬥,產生各種症狀,或者氣短心悸,或者自汗,膽虛無法制約脾臟,脾臟的水飲問題就會出現。
寧志丸,用於治療心虛多驚,如果有痰,應該先吐出來。
茯神散,用於治療五臟氣血虛弱,驚悸怔忡,可以安心定志。
治要茯苓補心湯,用於治療心氣不足,情緒波動,鼻血,面色黃,五心煩熱,或者喉嚨痛,舌頭僵硬。
茯神湯,用於治療膽氣虛弱,頭痛目眩,心神恐懼,無法獨自面對,胸中煩悶。
酸棗仁丸,用於治療膽氣實熱,無法安睡,神志不安,驚悸怔忡。
定志丸,用於治療心神虛弱,症狀與之前相同,或者語言鬼怪,喜笑驚悸。
治要茯苓散,用於治療心經實熱,口乾煩渴,無法安睡,心神恍惚。
朱雀丸,用於治療心病,怔忡不止。
世傳密陀僧散,用於治療驚氣入心絡,無法言語,過去有人被狼、狗、蛇驚嚇,都因此得到了安寧。
丹溪硃砂丸,用於治療勞役心跳。
本事辰砂遠志丸,用於消風化痰,鎮心安神。
歸脾湯、六君子湯、加味逍遙散三、補中益氣湯、真珠母丸、十全大補湯、八珍湯、養心湯,具體方劑見相關疾病治療。
以上方劑中,茯神湯、酸棗仁丸、定志丸、治要茯苓散、朱雀丸、世傳密陀僧散、丹溪硃砂丸、本事辰砂遠志丸,都有詳細的藥材配比和煎煮方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