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四 (1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6)

1. 耳症

六味地黃丸(方見腎臟)、

柴胡清肝散(方見脅癰)、

梔子清肝散(方見熱症)、

九味蘆薈丸(方見疳症)、

四味肥兒丸(方見嘔吐)、

加味清胃散、

加味歸脾湯、

加味逍遙散三(方見內釣)、

加味梔子散、

加味小柴胡湯(方見痙症)、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二方見內釣)、

地黃丸(方見腎臟)、

七味白朮散(方見積滯)、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二陳湯(方見寒吐)。

白話文:

六味地黃丸(藥方在腎臟篇)、

柴胡清肝散(藥方在脅癰篇)、

梔子清肝散(藥方在熱症篇)、

九味蘆薈丸(藥方在疳症篇)、

四味肥兒丸(藥方在嘔吐篇)、

加味清胃散、

加味歸脾湯、

加味逍遙散(這三種藥方在內釣篇)、

加味梔子散、

加味小柴胡湯(藥方在痙症篇)、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這兩種藥方在內釣篇)、

地黃丸(藥方在腎臟篇)、

七味白朮散(藥方在積滯篇)、

補中益氣湯(藥方在虛羸篇)、

二陳湯(藥方在寒吐篇)。

2. 鼻塞鼻衄

巢氏云:鼻乃肺之竅,皮毛腠理,乃肺之主。此因風邪客於肺,而鼻塞不利者,宜用消風散,或用蔥白七莖入油,膩粉少許,擂攤絹帛上,掌中護溫貼囟門。因驚僕氣散,血無所羈而鼻衄者,用異功散加柴胡、山梔。左臉青而兼赤者,先用柴胡清肝散;後用地黃丸。右臉赤,乃肺大腸實熱也,用瀉白散。

鼻色赤,乃脾胃實熱也,用瀉黃散;微赤,乃脾經虛熱也,用異功散加升麻、柴胡;色深黃,用濟生犀角地黃湯,後用楊氏地黃丸;淡白色,用六君子湯。頦間色赤,用四物湯加山梔;赤甚,用五淋散;小便赤色,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唇色白,用六君子湯;久不愈,用麥門冬飲子。

若初病元氣未虧,乳食如常,發熱壯熱,二便秘結,作渴飲水,臥不露睛者,悉屬形病俱實,當治邪氣。若病久元氣以虧,食少發熱,口乾飲湯,嘔吐泄瀉,肢體畏寒,臥而露睛者,悉屬形病俱虛,當補正氣為要。

治驗

一小兒咳嗽,噁心,鼻塞流涕,右腮青白,此乃脾肺氣虛,而外邪所乘也,先用惺惺散,咳嗽頓愈。但飲食不思,手足指冷,用六君子少加升麻,一劑而痊。

一小兒潮熱鼻衄,煩渴便秘,氣促咳嗽,右腮色赤,此肺與大腸有熱也,用柴胡飲子,一服諸症頓退。後因驚復作,微搐頓悶,此肝脾氣血虛也,用四君子加芎、歸、鉤藤鉤而愈。

一小兒遍身生疥,挖鼻出血,因肝脾有熱,用四味肥兒丸而愈。後食炙煿,鼻血復出,瘡疥復發,先用清胃散二劑,又用四味肥兒丸,月餘而痊。

一小兒鼻衄滯頤,作渴時汗,乃胃經實熱也,先用瀉黃散,二服而滯頤止,又用四味肥兒丸,數服而鼻血愈。後鼻不時作癢,發渴便血,用聖濟犀角地黃湯四劑,母子並服,別令兒童更服四味肥兒丸,月餘而愈。

一小兒鼻衄,發熱作渴,右腮色青。余謂肝火乘脾。先用加味逍遙散,母子並服,熱渴漸止。另用五味異功散少加柴胡、升麻,與子服之而愈。

一小兒鼻衄,服止血之劑,反見便血,右腮色黃或赤,此脾氣虛熱,不能統血也,用補中益氣湯,又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升麻而愈。

一小兒鼻衄,久不愈,四肢倦怠,飲食少思,惡風寒,此脾肺虛也,先用五味異功散,而鼻血止,又用補中益氣湯,而不畏風寒,繼用四君,少加柴胡、升麻而痊愈。

一小兒鼻衄,兩頦赤。余謂:稟賦腎氣不足,虛火上炎也。不信。別服清熱涼血之藥,病益甚。余用地黃丸果效。畢姻後,虛症悉至,用八珍渴、地黃丸料尋愈。

一小兒鼻衄作渴,喘嗽面赤,此心火刑肺金也。用人參平肺散及地黃丸料加五味子、麥門冬煎服,而痊。

楊氏地黃散,治榮中有熱,肺壅鼻衄。

生地黃,赤芍藥,當歸身,川芎(各等分)

白話文:

巢氏說:鼻子是肺的孔竅,皮膚毛孔的疏密是肺所主管。鼻塞不通暢,是因為風邪侵入肺部,應該使用消風散來治療。或是用七根蔥白放入油中煎煮,加入少許膩粉,搗碎後攤在絲絹上,用手掌護著溫熱地貼在頭頂的囟門處。如果是因為驚嚇跌倒導致氣散,血無法約束而流鼻血,要用異功散再加入柴胡、山梔。左邊臉色發青又帶點紅,要先用柴胡清肝散;之後再用六味地黃丸。右邊臉色發紅,是肺和大腸有實熱的表現,要用瀉白散來治療。

鼻子顏色發紅,是脾胃有實熱,要用瀉黃散來治療;如果只是微微發紅,是脾經有虛熱,要用異功散加上升麻、柴胡;鼻子顏色呈現深黃色,要用濟生犀角地黃湯,之後再用楊氏地黃丸;鼻子顏色呈現淡白色,要用六君子湯。下巴顏色發紅,要用四物湯加上山梔;如果紅得很嚴重,要用五淋散;小便顏色發紅,要用六味丸或補中益氣湯。嘴唇顏色發白,要用六君子湯;如果久病不癒,要用麥門冬飲子。

如果剛開始生病,元氣還沒有虧損,食慾和往常一樣,只是發高燒,大小便不通暢,口渴想喝水,睡覺時眼睛沒有完全閉上,這些都屬於身體和病邪都是實證,應該要治療病邪。如果生病很久,元氣已經虧損,食慾不佳還發燒,口乾想喝水,嘔吐拉肚子,四肢怕冷,睡覺時眼睛沒有完全閉上,這些都屬於身體和病邪都是虛證,應該要以補養正氣為主。

治療驗證的例子:

有一個小孩咳嗽、噁心、鼻塞流鼻涕,右邊臉頰發青發白,這是因為脾肺的氣虛弱,又受到外邪侵襲,先用惺惺散,咳嗽立刻停止。但是飲食沒有胃口,手腳冰冷,用六君子湯稍微加上升麻,一劑藥就好了。

有一個小孩發潮熱、流鼻血、口渴、便秘、呼吸急促、咳嗽,右邊臉頰發紅,這是肺和大腸有熱的表現,用柴胡飲子,一服藥各種症狀就退了。後來因為受到驚嚇又發作,出現輕微抽搐、精神不振,這是肝脾的氣血虛弱,用四君子湯加上芎、歸、鉤藤而痊癒。

有一個小孩全身長疥瘡,挖鼻孔出血,是因為肝脾有熱,用四味肥兒丸而痊癒。後來因為吃了烤炸食物,鼻血又流出來,疥瘡也復發,先用清胃散兩劑,又用四味肥兒丸,一個多月就好了。

有一個小孩流鼻血流到下巴,口渴又容易流汗,是胃經有實熱,先用瀉黃散,兩服藥就止住流到下巴的血,又用四味肥兒丸,吃了幾服藥鼻血就止住了。後來鼻子不時發癢,口渴大便出血,用聖濟犀角地黃湯四劑,母親和小孩一起服用,另外讓小孩再吃四味肥兒丸,一個多月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流鼻血,發燒口渴,右邊臉頰發青。我認為是肝火侵犯到脾胃。先用加味逍遙散,母親和小孩一起服用,發燒口渴的症狀漸漸停止。另外用五味異功散稍微加上柴胡、升麻,給小孩服用就好了。

有一個小孩流鼻血,吃了止血的藥,反而出現大便出血,右邊臉頰發黃或發紅,這是脾氣虛弱有虛熱,無法控制血液的表現,用補中益氣湯,又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柴胡、升麻而痊癒。

有一個小孩流鼻血,很久都沒有好,四肢疲倦無力,食慾不佳,怕風怕冷,這是脾肺虛弱,先用五味異功散,鼻血就止住了,又用補中益氣湯,就不怕風寒了,接著用四君子湯,稍微加上柴胡、升麻而痊癒。

有一個小孩流鼻血,兩個下巴都發紅。我認為:這是因為先天腎氣不足,虛火往上竄的關係。他不相信。另外服用清熱涼血的藥,病情更加嚴重。我用六味地黃丸果然有效。等到結婚後,虛弱的症狀都出現了,用八珍湯和六味地黃丸才痊癒。

有一個小孩流鼻血口渴,氣喘咳嗽臉色發紅,這是心火剋制肺金,用人參平肺散和六味地黃丸的藥材,加上五味子、麥門冬煎服,就痊癒了。

楊氏地黃散,治療體內有熱,肺氣壅塞而流鼻血。 生地黃、赤芍藥、當歸身、川芎(各等分) 以上每服二、三錢,用水煎煮,加入少許蒲黃;春夏流鼻血加入少許生地黃汁、蒲黃;秋冬流鼻血,用少許車前草汁。

麥門冬飲子,治療吐血久治不癒。 五味子(十粒)、麥門冬(去心)、黃耆(各一錢)、當歸身、人參、生地黃(各五分) 以上用水煎服。

補中益氣湯(方子在虛羸篇) 清胃散 異功散(兩個方子在內釣篇,也就是五味異功散) 人參平肺散(方子在咳嗽篇) 柴胡清肝散(方子在熱症篇) 瀉白散(方子在肺臟篇) 瀉黃散(方子在脾臟篇) 犀角地黃湯(也就是聖濟犀角地黃湯,方子在便血臟血篇) 五淋散(方子在五淋篇) 四君子湯(方子在內釣篇) 八珍湯(就是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合在一起服用,四君子湯在天釣篇,四物湯在急驚篇) 四物湯(方子在急驚篇) 惺惺散 柴胡飲子(兩個方子在熱症篇) 四味肥兒丸(方子在嘔吐篇) 加味逍遙散(方子在內釣篇) 六味地黃丸(方子在腎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