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 (1)

1. 自汗

自汗者,汗無時而自出也。經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又云:陰虛而陽必輳,則發熱而自汗。陽虛而陰必乘,則發厥而自汗。東垣云:表虛自汗,秋冬用桂,春夏用黃耆。丹溪云:汗者心之液也。

白話文:

自汗:汗水在沒有外在原因下,不斷自然地流出。古書上說:飲食過飽,汗水從胃裡排泄出來。受到驚嚇,心神受到侵奪,汗水從心裡排泄出來。背負重物,長途跋涉,汗水從腎裡排泄出來。快走,恐懼,汗水從肝裡排泄出來。搖動身體,勞累過度,汗水從脾裡排泄出來。另外還說:陰虛而陽氣必然聚集,就會發熱而自汗。陽虛而陰氣必然侵犯,就會昏厥而自汗。東垣說:表虛自汗,秋冬服用桂枝,春夏服用黃耆。丹溪說:汗是心臟的津液。

自汗之症,未有不因心腎俱虛而得之者。巢氏云:虛勞病若陽氣偏虛,則津液發泄而為汗。天自心為主,陽之藏,火也。陽主氣,人身津液,隨其陽氣所在之處而生,亦隨其火所擾之處而泄,則為自汗矣。治法當用參、耆甘溫益氣之藥,使陽氣外固,而津液內藏則汗止矣。若元氣虛者,夏月用六君子湯山藥山茱萸,冬月用加減八味丸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自汗的症狀,沒有不是因為心腎皆虛而引起的。巢元方說:虛勞病若是陽氣偏虛,那麼津液就會外洩而變成汗。從天干的觀點來看,心主陽,是陽之藏,是火。陽主氣,人體的津液隨著陽氣所在的地方而產生,也隨著火擾動的地方而外洩,那麼就會自汗了。治療的方法應該使用人參、黃耆等甘溫益氣的藥物,使陽氣外固,津液內藏,那汗就會停止了。如果是元氣虛弱的人,夏天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山藥、山茱萸,冬天可以使用加減八味丸、十全大補湯。

血虛者,四物加參、耆。有熱者,當歸六黃湯。氣血俱虛者,十全大補湯。心腎虛熱者,六味丸。虛寒者,八味丸。心經血虛者,團參湯。胃經氣虛者,六君子湯。飲食勞倦者,補中益氣湯。嗜臥倦怠者,升陽益胃湯。熱傷元氣者,清燥湯。暑干心胞絡者,清暑益氣湯。外傷風邪者,惺惺散

白話文:

  1. 血虛的人,服用四物湯加黨參、黃耆。有熱的人,服用當歸六黃湯。

  2. 氣血俱虛的人,服用十全大補湯。

  3. 心腎虛熱的人,服用六味丸。

  4. 虛寒的人,服用八味丸。

  5. 心經血虛的人,服用團參湯。

  6. 胃經氣虛的人,服用六君子湯。

  7. 飲食勞倦的人,服用補中益氣湯。

  8. 嗜臥倦怠的人,服用升陽益胃湯。

  9. 熱傷元氣的人,服用清燥湯。

  10. 暑幹心胞絡的人,服用清暑益氣湯。

  11. 外傷風邪的人,服用惺惺散。

虛勞羸瘦者,人參養榮湯。思慮傷脾者,歸脾湯。怒動肝火者,小柴胡湯。肝經虛熱者,加味逍遙散。肝經濕熱者,龍膽瀉肝湯。泄瀉脈微者,人參理中湯。手汗者,補中益氣湯。胸腹汗者,四君子湯。當心一片有汗者,茯苓補中湯。黃汗者,茵陳五苓散。血汗者,血餘散敷之。

白話文:

虛弱消瘦的人,用人參養榮湯來滋養元氣。思慮過度傷了脾臟的人,用歸脾湯來補益脾氣。發怒傷了肝氣,導致肝火旺盛的人,用小柴胡湯來疏肝清熱。肝經虛熱的人,用四物湯來養血滋陰,加上柴胡、當歸、白芍等藥材來疏肝理氣。肝經濕熱的人,用龍膽瀉肝湯來清肝利膽,瀉火除濕。泄瀉脈搏微弱的人,用人參理中湯來補益脾胃,固澀止瀉。手心多汗的人,用補中益氣湯來補益脾氣,益氣固表。胸腹多汗的人,用四君子湯來補益脾胃,益氣生津。心前區一片多汗的人,用茯苓補中湯來補益脾胃,益氣化濕。黃汗的人,用茵陳五苓散來清熱利濕,解表止汗。血汗的人,外敷血餘散來涼血止血。

此皆云汗之大法也,仍推五臟相勝主之。若汗出如油,喘而不休,此為命絕;柔汗發黃,此為脾絕;汗出不流,如貫珠者,為絕汗;數者並不治。若六陽虛則汗出上至頭、下至項,亦多主難治。

白話文:

這些都是促進出汗的大方法,仍然要推導五臟互相約束的主導因素。如果汗水像油一樣冒出,而且喘息不止,這是致命;如果汗水發黃,這是脾臟虛弱;如果汗水不出,像珠子一樣,這是絕汗;這幾種情況都不治療。如果六陽虛,則汗水從頭到項,也很難治癒。

治驗

一小兒四歲,因驚自汗,左關無脈,以此為憂。余曰:肝主驚,此稟肝氣不足,因驚則氣散,脈必在臂腕。於尺部盡處候之,果得。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半載脈複本位。其脈在合谷之間者,皆自幼被驚而然也。

白話文:

一個四歲的小孩,因為受驚嚇而盜汗,左關脈摸不到,因此感到憂慮。我說:肝臟掌管驚嚇,這是因為肝氣不足,因受驚嚇而氣散,脈搏一定在胳膊和手腕上。在尺部末端尋找,果然找到了。服用補中益氣湯和六味地黃丸,半年後脈搏恢復到原位。那些在合谷穴之間摸到脈搏的人,都是從小受到驚嚇而引起的。

一小兒五歲,因驚自汗發熱,虛證悉具,右寸脈短,此胃氣復傷也,用獨參湯月餘,又用補中益氣湯,仍佐以六君子及加味地黃湯,半載而愈。

白話文:

一個五歲的小孩,因為受到驚嚇而自發性出汗、發燒,虛弱的徵兆都很明顯,右寸脈短,這是因為胃氣又受到傷害了。使用獨參湯一個多月,又改用補中益氣湯,仍然佐以六君子和加味地黃湯,半年後康復。

一小兒自汗,目直項強頓悶,余謂肝經實熱,先用柴胡梔子散,隨用六味地黃丸而愈。後因驚自汗,咬牙呵欠,屬肝經虛熱生風,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而痊。後又驚,自汗怔悸,面赤發熱,悉屬肝經虛熱,用六味丸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子患有自汗症,眼睛直視,脖子僵硬,突然悶悶不樂。我認為這是由於肝經實熱引起的,先用柴胡梔子散治療,然後用六味地黃丸治療,很快就痊癒了。後來,這個小孩子受到驚嚇,又患上了自汗症,還咬牙切齒、打哈欠。這屬於肝經虛熱生風,我用六味地黃丸和補中益氣湯治療,他很快又痊癒了。後來,這個小孩子再次受到驚嚇,患上了自汗症、心悸、臉紅發熱。這些症狀都屬於肝經虛熱,我用六味丸治療,他很快又痊癒了。

一小兒自汗面青善怒,小便頻數,睡間驚悸,或發搐目直,此肝火血燥生風也,先用加味四物湯、加味逍遙散各四劑,與間服,諸症漸愈,又用四君、山梔而痊。

白話文:

一個小孩子有自汗、臉色發青、容易發怒、小便頻繁、睡覺時驚悸,或者發生抽搐、眼睛往上看等症狀,這是肝火旺盛、血液燥熱生風引起的。首先使用加味四物湯和加味逍遙散各四劑,交替服用,諸多症狀逐漸好轉,又服用四君湯和山梔子痊癒。

一小兒自汗盜汗,頸間結核,兩目連札,此兼肝脾疳症也,用四味肥兒丸大蕪荑湯而痊。後每傷食發熱,便血自汗,用五味異功散升麻、柴胡漸愈,又用六味地黃丸而痊。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有自汗和盜汗的症狀,頸部還有腫塊,兩眼布滿血絲,這是肝脾功能失調加上疳症的狀況。我用四味肥兒丸和大蕪荑湯治療他,他就痊癒了。後來,他每當飲食不當就發熱,大便帶血,還自汗,我用五味異功散加上升麻和柴胡漸漸治癒他,後來又用六味地黃丸治療他,他也痊癒了。

一女子十四歲,自汗寒熱,月經先期,余謂肝火血熱,用加味逍遙散、地黃丸而痊。後因怒,經行不止,自汗盜汗,先用加味小柴胡湯,次用加味逍遙散而愈。

白話文:

一位十四歲的少女,出現自汗、潮熱、月經提前的情況。我看診後認為是肝火熾盛、血熱造成的,因此使用加味逍遙散和地黃丸來治療,她的病情痊癒了。後來,她因為生氣而導致月經不止,又出現了自汗、盜汗的症狀。我首先使用加味小柴胡湯來治療,然後再用加味逍遙散,她的病情再次痊癒。

一小兒自汗,叫哭發熱,作渴飲水,抽搐仰睡,乃心經實熱也,用導赤散治之而愈。後又自汗,發熱飲湯,抽搐無力,驚竄咬牙,覆睡面赤,心經虛熱也,用茯苓補心湯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子患了自汗症,經常哭鬧,發熱,口渴愛喝水,抽搐著仰臥著睡,這都是心經實熱引起的,用導赤散治療而痊癒。後來又患了自汗症,發熱、喝熱湯,抽搐無力,驚恐亂竄,咬牙切齒,俯臥而睡,面色發紅,這是心經虛熱引起的,用茯苓補心湯治療而痊癒。

一小兒自汗惡風,用補中益氣湯加炒浮麥而止。因飲食停滯,患吐瀉,用六君子湯而愈,又用四君、當歸、浮麥而汗止。出痘時,自汗盜汗,用十全大補湯而痘愈。後因風咳嗽,自汗腹脹。余謂脾肺俱虛,宜用六君、桔梗,因惑於人言,先服發表之劑,更加氣喘盜汗,余用四君、五味子、炮姜,四劑不應,每劑又加人參五錢、炮姜一錢,稍止,又三劑而痊。

白話文:

有一個小兒自汗惡風,服用了補中益氣湯加上炒浮麥後,症狀就停止了。後來因為飲食停滯,患上了嘔吐腹瀉,服用了六君子湯後就好了。之後又服用了四君湯、當歸、浮麥,汗症也停止了。出痘時,自汗盜汗,服用了十全大補湯後,痘瘡就痊癒了。後來因為受風咳嗽,自汗腹脹。我認為是脾肺兩虛,應該服用六君子湯、桔梗。但因為受到別人的誤導,先服用了發表之劑,導致氣喘盜汗加重。我改用四君湯、五味子、炮姜,服用四劑後沒有效果,每劑又加了五錢人參、一錢炮姜,症狀稍微好轉,再服三劑就痊癒了。

十全大補湯,治諸虛不足,自汗不食,時發潮熱等症。

白茯苓,人參,當歸,白朮,黃耆(炒),川芎肉桂白芍藥(炒),熟地黃甘草(炒。各等分)

白話文:

白茯苓、人參、當歸、白朮、黃耆(炒過的)、川芎、肉桂、白芍藥(炒過的)、熟地黃、甘草(炒過的,各等分)

上三五錢,薑棗水煎服。

八珍湯,(前方去肉桂、黃耆,治驗見各門)

人參養榮湯,治病後時自汗,或發潮熱,口乾食少,心虛驚悸,咳而下痢。前方去川芎,加陳皮、五味子、遠志

白話文:

人參養榮湯,治療疾病後時常出汗,或發熱,口乾食慾差,心虛驚悸,咳嗽並腹瀉。原先的方子除去川芎,增加陳皮、五味子、遠志。

百解散,治感冒風邪,發熱自汗者。

荊芥白芷麻黃(去節),陳皮,蒼朮,甘草(炒。各三分)

白話文:

荊芥、白芷、麻黃(去掉枝節)、陳皮、蒼朮、甘草(炒過。各取三份)

上姜三片,蔥白三根,水煎服。

清暑益氣湯,治暑邪干衛,身熱自汗。

黃耆,蒼朮(泔浸去皮。各一錢),升麻(七分),人參,白朮,陳皮(炒),神麯(炒),澤瀉(各五分),甘草(炙),黃柏(酒浸,炒),當歸身,麥門冬(去心),青皮(炒),葛根(各三分),五味子(九粒,杵)

白話文:

黃耆、蒼朮(用泔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各一錢)、升麻(七分)、人參、白朮、陳皮(炒過的)、神曲(炒過的)、澤瀉(各五分)、甘草(炙過的)、黃柏(用酒浸泡後炒過的)、當歸身、麥門冬(去除心)、青皮(炒過的)、葛根(各三分)、五味子(九粒,搗碎)

上水煎服。

茵陳五苓散,治伏暑發黃煩渴,小便不利。

赤茯苓豬苓,澤瀉,白朮,茵陳(各三分)

上水煎服。

血餘散,治汗不止。

用男子亂髮一握,煅存性,為細末,以絹袋盛置,干撲之。

清燥湯,治小兒自汗,或因熱傷元氣,大小便秘澀。

黃耆(炒),蒼朮(各五分),白朮,陳皮,澤瀉,人參,白茯苓,升麻,麥門冬,當歸身,生地黃神麯(炒),豬苓,黃柏(酒拌炒。各三分),五味子(五粒,杵),黃連(炒),甘草(炙。各二分)

白話文:

黃耆(炒),蒼朮(各五錢),白朮,陳皮,澤瀉,人參,白茯苓,升麻,麥門冬,當歸身,生地黃神麯(炒),豬苓,黃柏(酒拌炒。各三錢),五味子(五粒,搗碎),黃連(炒),甘草(炙。各二錢)

上姜一片,水一鍾,水煎服。

升陽益胃湯(方見諸痢)

六君子湯

加味歸脾湯

四君子湯

加味逍遙散

五味異功散(方見內釣)

柴胡梔子(方見發熱)

柴胡湯(方見肝臟)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龍膽瀉肝湯

人參理中湯

茯苓補心湯(方見喑)

團參湯

當歸六黃湯(二方見盜汗)

惺惺散

四物湯(二方見急驚)

六味丸(方見腎臟)

四味肥兒丸(方見寒吐)

加味八味丸(即六味丸加肉桂、五味子,方見腎臟)

蕪荑湯(方見疳症)

赤散(方見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