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四 (12)
卷四 (12)
1. 目症
《本事方》治小兒赤熱腫眼。
大黃,白礬(各等分)
上為末,冷水調作餅子貼眼,立效。
東垣廣大重明湯,治兩瞼或兩眥赤爛,熱腫疼痛,及眼胞癢極,抓之至破爛赤腫,眼楞生瘡痂,目多眵淚,癮澀難開。
草龍膽,防風,生甘草根,細辛苗葉(各一錢)
上水一碗半,煎龍膽至七分,入余藥再煎,至半碗熱洗,日五七次,洗畢閤眼,須臾瘥。
東垣助陽和血補氣湯,治發後熱壅,白睛紅多,眵淚癮澀,此過服涼藥,而真氣不能通九竅也。
防風(七分),黃耆(一錢),蔓荊子(三分),白芷(二分),升麻(七分),甘草(炙),柴胡,當歸身(酒洗。各五分)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熱服。臨臥,避風處睡,忌風寒及食冷物。
潔古方,治眼赤暴發腫。
防風,羌活,黃芩(炒),黃連(炒。各等分)
上每服一錢,水煎服。如大便秘,加大黃二分,痛甚,加川歸、地黃各二分。煩躁不得臥,加梔子仁三分。
保命點眼藥,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當歸,黃連(各二錢),防風(二錢五分),細辛(五分),甘草(一錢)
上水一大碗,文武火熬,滴水中不散為度,入熟蜜少許,點用。
千金補肝散,治目失明。
青羊肝(一,其去膜、薄切以新瓦炙乾),決明子,蓼香(一合,熬令香)
上為末,每服方寸匕,日二服,久而有驗。
本事方,治太陽寒水陷,翳膜遮睛。
防風,白蒺藜(各一兩),羌活(一兩半),甘菊(三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百沸湯點服。
保命羚羊角散,治水翳久不去。
羚羊角,升麻,細辛(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為末,一半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一半泔水煎,吞送丸子。焮發陷翳,亦羚羊角散之類用之,在人消息。若陰虛有熱者,兼服神仙退云丸。
東垣補陽湯,治陽不勝其陰,乃陰盛陽虛,則九竅不通,令青白翳,見於大眥,乃足太陽少陰經中,郁遏厥陰肝經之陽氣,不得上通於目,故青翳內阻也。當歸太陽少陰經中,是九泉之下,以益肝中陽氣,沖天上行,此乃先補其陽,後於足太陰標中,瀉足厥陰之火,下伏於陽中。《內經》曰:陰盛陽虛,則當先補其陽,後瀉其陰。每日空心服升陽湯,臨臥服瀉陰丸。須預期調養,體氣和平,天氣晴明服之,補其陽,使上升通於肝經之末,利空竅於目矣。
羌活,獨活,當歸身(酒洗,焙乾),甘草稍,熟地黃,人參,黃耆,白朮(各一兩),澤瀉,橘紅(各半兩),生地黃(炒),白茯苓,知母(炒黃色。各三錢),柴胡(二兩),防風,白芍藥(各五錢),肉桂(一錢)
上每服五錢,水煎空心服,候藥力行盡,方可飲食。
白話文:
[目症]
-
《本事方》治療小兒眼睛紅腫發熱: 將大黃和白礬等量磨成粉末,用冷水調成糊狀,敷在眼睛上,效果很快。
-
東垣廣大重明湯,治療眼皮或眼角紅腫潰爛,發熱疼痛,以及眼皮癢到抓破紅腫,眼瞼邊緣長瘡痂,眼睛分泌物多,睜眼困難: 用草龍膽、防風、生甘草根、細辛苗葉各一錢,加一碗半水煎煮,先煎龍膽到七分熟,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到剩半碗,趁熱清洗眼睛,一天洗五到七次,洗完閉上眼睛,很快就會好轉。
-
東垣助陽和血補氣湯,治療發病後熱毒壅盛,眼白發紅,分泌物多,睜眼困難,這是因為過度服用寒涼藥物,導致陽氣無法通達九竅: 用防風七分、黃耆一錢、蔓荊子三分、白芷二分、升麻七分、炙甘草五分、柴胡五分、酒洗過的當歸身五分,將這些藥材切碎,加一盞半水煎煮至一盞,去渣後趁熱服用。睡覺時要避開風,忌諱風寒和冷食。
-
潔古方,治療眼睛突然紅腫: 用防風、羌活、炒黃芩、炒黃連等量,每次服用一錢,用水煎服。如果大便不通暢,加大黃二分;如果疼痛劇烈,加川歸、地黃各二分;如果煩躁睡不著,加梔子仁三分。
-
保命點眼藥,去除眼睛昏花、退翳,止紅止痛: 用當歸、黃連各二錢,防風二錢五分,細辛五分,甘草一錢,加一大碗水,用文火和武火熬煮,直到滴入水中不會散開,再加入少量熟蜜,即可點眼使用。
-
千金補肝散,治療眼睛失明: 用青羊肝一副,去除薄膜,切薄片用新瓦烤乾;決明子、蓼香各一合,炒香。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勺,一天服用兩次,長期服用會有效果。
-
《本事方》治療太陽寒水下陷,導致翳膜遮蓋眼睛: 用防風、白蒺藜各一兩,羌活一兩半,甘菊三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少量鹽,用開水沖泡服用。
-
保命羚羊角散,治療眼睛水翳久久不退: 用羚羊角、升麻、細辛等量,甘草減半,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一半用蜂蜜做成藥丸,如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另一半用水煎煮,用藥汁吞服藥丸。眼睛紅腫發熱,翳膜下陷,也可以用羚羊角散這類藥方,要根據情況調整。如果屬於陰虛有熱的,同時服用神仙退雲丸。
-
東垣補陽湯,治療陰氣過盛,陽氣虛弱,導致九竅不通,眼睛大眥出現青白翳,這是因為足太陽、少陰經脈中的陽氣,被厥陰肝經的陰氣阻遏,無法上行到眼睛。用當歸來補充太陽、少陰經脈中的陽氣,使其上升至眼睛,這就是先補陽氣,再在足太陰經脈中,洩足厥陰經的火,使其潛伏於陽氣之中。《內經》說:陰氣盛陽氣虛時,應當先補陽氣,再瀉陰氣。每天空腹服用升陽湯,臨睡前服用瀉陰丸。需要提前調養,使身體氣血平和,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服用,補充陽氣,使陽氣上升通達肝經末梢,疏通眼睛的孔竅。 用羌活、獨活、酒洗焙乾的當歸身、甘草梢、熟地黃、人參、黃耆、白朮各一兩,澤瀉、橘紅各半兩,炒過的生地黃、白茯苓、炒黃色的知母各三錢,柴胡二兩,防風、白芍藥各五錢,肉桂一錢。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空腹服用,待藥力發揮完畢後再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