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八 (5)
卷八 (5)
1. 白濁
仁齋曰:小兒尿白,久則成疳,此因心膈伏熱,或乳哺失節傷脾,使清濁不分故也。《全嬰方》云:小便初溺微赤,良久白濁者,乃熱疳之症也。初溺黃白,良久白濁者,冷疳之症也。冷者,益黃散;熱者,牛黃丸;冷熱相兼者,蘆薈丸。純下白濁者,君樸丸。諸失津液,欲成疳而小便白者,茯苓散。
白話文:
仁齋說:小兒尿液呈現白色,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疳病,這是由於心膈有鬱熱,或者哺乳不節制損傷脾臟,導致身體陰陽清濁不分而導致的。《全嬰方》中說:小便剛開始排出的時候顏色淡紅,過一會兒變成了白色並渾濁的,這是熱疳的症狀。小便剛開始排出的時候黃中帶白,過一會兒變成了白色並渾濁的,這是冷疳的症狀。對於冷疳,需要使用益黃散來治療;對於熱疳,需要使用牛黃丸來治療;對於冷熱相兼的疳,需要使用蘆薈丸來治療。對於那些完全是下而無出白濁的,可以使用茯苓散來治療。如果出現了各種津液喪失的情況,想要形成疳病而小便又呈現白色,則可以使用茯苓散來治療。
小便如泔,或良久變白,亦有脾虛食積濕熱下注者,先用茯苓散五七服,次用四味肥兒丸。若乳食少思,或腹肚脹大,小便頻數,此脾虛元氣下陷也,朝用五味異功散,夕用四味肥兒丸。若肥體色黃,小便不調,發黃脫落,鼻下瘡痍,嗜土少食,大便青褐者,用梔子茯苓湯。
仍審其乳母飲食七情治之。
治驗
白話文:
小便像泔水,或很快就變成白色,也有脾虛、飲食積滯、濕熱下注的,先服用茯苓散五到七次,再服用四味肥兒丸。如果沒有胃口,或者肚子脹大,小便次數多,這是脾虛元氣下陷,早上服用五味異功散,晚上服用四味肥兒丸。如果身體肥胖,皮膚發黃,小便不正常,頭髮發黃脫落,鼻下有瘡,喜歡吃土,大便青褐色的,服用梔子茯苓湯。
一小兒發熱懶食,小便良久變白,余用四味肥兒丸即愈。或誤以為積熱,用清涼祛逐之劑,形體頓弱,虛症悉至,小便如疳,用補中益氣湯及四味肥兒丸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發燒沒有食慾,小便很長時間後變成白色,我使用四味肥兒丸就治癒了。或誤以為是內積發熱,使用清涼的去積治療方法,身體頓時變虛弱,虛弱症狀都出現了,小便像疳病,使用補中益氣湯和四味肥兒丸治癒。
一小兒面色痿黃,眼胞微腫,作渴腹脹,飲食少思,小便澄白,大便不實,此脾疳之症也,用四君子加山梔、蕪荑,兼用四味肥兒丸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孩面黃肌瘦,眼皮 слегка浮腫,並感到口渴和腹脹,食慾不振,小便清白,大便不成形,這是脾胃虛弱引起的疳病。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山梔子、蕪荑,同時服用四味肥兒丸進行治療,就可以痊癒。
一女子小便或青或白,後前陰作癢出水,此肝經濕熱,先用龍膽瀉肝湯一劑,又以加味逍遙散加龍膽草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女子小便有時是綠色,有時是白色,而且下體感到搔癢並且有滲出液,這是因為肝經濕熱所引起的。首先使用龍膽瀉肝湯一劑,然後再使用加味逍遙散加上龍膽草,之後病就好了。
一小兒兩耳後腦下各結一核,小便白濁,面色痿黃,體倦口乾,大便不調,用蘆薈丸而愈。後鼻外生瘡作癢,小便仍白,視物不明,用四味肥兒丸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男孩,兩耳後腦勺下各長了一個腫塊,小便混濁,臉色蠟黃,身體疲倦口乾,大便不規律,用蘆薈丸服用了,之後才痊癒。之後鼻子上長了一個瘡,感到很癢,小便仍然混濁,視物不清楚,用四味肥兒丸後才痊癒。
一小兒白濁,兩耳內耳外生瘡,膿水淋漓,先用大蘆薈丸而愈。後遍身如疥,肌體消瘦,發熱作渴,大便酸臭,小便白濁,用九味蘆薈丸、五味異功散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兒患有白濁病,兩耳內外都生了瘡,膿水淋漓。先用大蘆薈丸治療而痊癒。後來身上像得了疥瘡,肌肉消瘦,發燒口渴,大便酸臭,小便白濁,用九味蘆薈丸、五味異功散治療而痊癒。
一小兒白濁,形氣甚虛,發熱作渴,余謂肝腎虛羸也。用大蘆薈丸、地黃丸而愈。畢姻後,小便仍白,唾痰發熱,形氣益虛,用大劑益氣湯、六味丸,各五十餘劑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男孩患有白濁症,身體虛弱,經常發燒口渴。我診斷他是肝腎虛弱。我用大蘆薈丸、地黃丸治療,他痊癒了。之後,他結婚了,但小便仍然是白色的,痰液發熱,身體更加虛弱。我用大劑量的益氣湯、六味丸,各服用五十多劑,他痊癒了。
一小兒白濁,發熱口乾,體瘦骨立。余謂腎經虛羸,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地黃丸而愈。後兩目或生白翳,面黃浮腫,小便仍白,此變肝脾疳症,用四味肥兒丸,月餘漸瘥。
君樸丸,治小兒小便白濁,久則黃瘦,不長肌肉。
白話文:
有個小孩患有白濁症,發燒口乾,身體消瘦,骨瘦如柴。我看是腎經虛弱,早上用補中益氣湯,晚上用六味地黃丸治療,病症痊癒。後來兩眼有時長白翳,臉色發黃,浮腫,小便仍然是白色的,這是肝脾疳症的變化,用四味肥兒丸治療,一個月後逐漸痊癒。
使君子(煨),厚朴(制),黃連(各一兩),木香(三錢)
白話文:
使君子(用火烤熱),厚朴(用醋浸泡處理),黃連(各一兩),木香(三錢)。
上為末,蒸餅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湯下。
茯苓散,治乳食傷脾,或心經伏熱,小便白濁。
白話文:
上方做成粉末,用蒸餅糊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 茯苓散,用於治療因乳食過多傷害脾臟,或是心經有潛藏的熱毒,導致小便色白且渾濁。
三稜(煨),蓬朮(煨),砂仁,赤茯苓(各半兩),青皮,陳皮,滑石,甘草(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三稜(烤過),蓬術(烤過),砂仁,赤茯苓(各二錢五分),青皮,陳皮,滑石,甘草(各四五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燈心湯調下。
三稜散,治小兒尿白,久則成疳,宜補脾消食化積。
白話文:
服用時取藥末,每次服用一分錢的量,用燈心草煎的湯調服。 三稜散,用於治療小兒尿液呈白色,長期可能發展為疳積,適合補充脾臟功能,促進消化,消除食積。
三稜,蓬朮(各一兩,炒),益智仁,甘草,神麯(炒),麥芽,橘皮(各半兩)
白話文:
三稜、蓬朮(各一兩,炒過),益智仁、甘草、神麴(炒過)、麥芽、橘皮(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白湯送下。
分清飲,治小便餘瀝,並青皮。
白話文:
上面的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白開水送服。 分清飲,用於治療小便後仍有滴瀝不盡的情況,並使用青皮。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鹽炒),烏藥,茯苓,白芍藥(各三分)
白話文:
益智仁、川芎、石菖蒲(用鹽炒過)、烏藥、茯苓、白芍藥(各三分)
上入燈心水煎。
清心蓮子飲,治發熱口乾,小便白濁,夜則安靜,晝則發熱。
白話文:
將燈心草放入水中煎煮。 清心蓮子飲可以治療發熱和口乾,小便呈現白色混濁,症狀表現為夜晚安靜無恙,白天則會發熱。
黃芩,麥門冬,地骨皮,車前子,甘草(各三錢半),石蓮肉,茯苓,黃耆,柴胡,人參(各二錢五分)
白話文:
黃芩、麥門冬、地骨皮、車前子、甘草(各10.5克),石蓮肉、茯苓、黃耆、柴胡、人參(各7.5克)
上每服二錢,水煎服。
梔子茯苓湯(即大蕪荑湯,方見諸疳症)
白話文:
每次服用兩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梔子茯苓湯(也就是大蕪荑湯,方劑詳見於各種疳症的治療中)
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朮)
白話文:
大安丸(由保和丸加上白朮製成)
補中益氣湯(二方見虛羸)
龍膽瀉肝湯(方見疝氣)
加味逍遙散
異功散
四君子湯三(方見內釣)
益黃散(方見脾臟)
牛黃丸(方見驚癇)
蘆薈丸(方見疳症)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兩個處方可見於虛弱體質) 龍膽瀉肝湯(處方可見於疝氣症狀) 加味逍遙散 異功散 四君子湯三(處方可見於內釣症狀) 益黃散(處方可見於脾臟問題) 牛黃丸(處方可見於驚厥癇症) 蘆薈丸(處方可見於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