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三 (1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8)

1. 胎驚

小兒胎驚風者,因妊婦飲酒忿怒驚跌,或外挾風邪,內傷於胎,兒生下即病也。若月內壯熱,翻眼握拳,噤口出涎,腰強搐掣,驚怖啼叫,腮縮囟開,頰赤面青眼合者,當散風利驚,化痰調氣,及貼囟法;甚則以朱銀丸下之。若面青拳搐,用保命丹、鉤藤散之類,切不可誤作脾風,妄用溫藥。

若眉間色赤,或虎口指紋曲里者可治,用鉤藤散、全蠍散。若眉間色黑,或指紋反出外者不治。大抵小兒臟腑脆弱,不可輒用銀粉鎮墜之劑,反傷真氣,多致不救者。且妊娠每月各有經脈滋養,一月屬肝,二月屬膽,三月屬心,四月屬小腸,五月屬脾,六月屬胃,七月屬肺,八月屬大腸,九月屬腎,十月屬膀胱,多因妊娠時受患而作也。須察於某月受病,病在某經,和其陰陽,調其脾胃,兼以見症之藥佐之,無有不愈。

治驗

一小兒患胎驚,諸藥不應,用紫河車研爛如泥,每用錢許,乳化服之,更以十全大補湯加鉤藤鉤、漏蘆,與母服。兩月餘舉發漸輕,年餘舉發漸稀,服年餘不再發,至出痘後復發。取紫河車研爛,入糯米粉丸小豆大,每服百丸以乳送下,服二具全瘥。畢姻又發,仍用前丸及十全大補湯、六味丸加當歸、黃耆、肉桂、五味子。

年餘喜其能遠帷幕得痊。後因勞役更作,又用前丸及十全大補湯等藥,不應,用大劑獨參湯服數斤,然後舉發稍緩,乃用人參二兩、附子一錢,數服頓止,仍用前藥,間用獨參湯而痊。

一小兒患胎驚,用紫河車丸及十全大補湯,及鉤藤膏而愈。畢婚後復發,用大劑獨參湯、六味丸,加五味子、黃耆、當歸煎服,半載舉發稍輕,年餘不再發。後每勞役怒氣仍發,即用煎藥隨愈。又傷寒愈後復作,虛症悉具,莫能名狀,用紫河車二具,獨參煎湯十餘斤而痊。後患傷風咳嗽,咽乾內熱,用六味地黃丸料加五味子煎服,及十全大補湯而痊。

十全大補湯(即八珍湯加黃耆、肉桂,四物、四君子合用,方見急驚)

地黃丸(方見腎臟)

朱銀丸(方見噤風撮口)

保命丹(方見發搐)

鉤藤散(方見慢驚)

全蠍散(方見偏風口噤)

貼囟法(方見發搐)

鉤藤膏(方見天釣)

紫河車丸(方見前症)

白話文:

所謂的「小兒胎驚風」,是因為孕婦在懷孕時喝酒、生氣、受到驚嚇跌倒,或是受到外來的風邪侵擾,內在影響到胎兒,導致孩子出生後就生病。如果孩子在滿月內出現高燒、眼睛上翻、握緊拳頭、牙關緊閉流口水、腰部僵硬抽搐、害怕哭鬧、臉頰凹陷、囟門張開、臉頰發紅或臉色發青、眼睛閉上等症狀,應該使用疏散風邪、安定驚嚇、化解痰液、調理氣機的藥物,並配合貼囟門的方法;嚴重時可以用朱銀丸來治療。如果孩子臉色發青、拳頭緊握抽搐,可以使用保命丹、鉤藤散之類的藥物,千萬不要誤認為是脾虛引起的風,而隨意使用溫熱的藥物。

如果眉毛之間出現紅色,或虎口處的指紋彎曲向內,這種情況可以治療,可以使用鉤藤散、全蠍散。如果眉毛之間出現黑色,或指紋向外彎曲,這種情況就無法治癒。一般來說,小孩子的內臟很脆弱,不可以隨便使用含有銀粉的鎮靜藥物,反而會傷害正氣,導致無法挽救的結果。而且懷孕的每個月都有不同的經脈在滋養胎兒,第一個月屬於肝經,第二個月屬於膽經,第三個月屬於心經,第四個月屬於小腸經,第五個月屬於脾經,第六個月屬於胃經,第七個月屬於肺經,第八個月屬於大腸經,第九個月屬於腎經,第十個月屬於膀胱經,大多是因為孕婦在懷孕時受到影響而導致的。必須仔細觀察是哪個月受到的影響,病在哪條經脈,調和陰陽,調理脾胃,再搭配治療病症的藥物,沒有不會痊癒的。

治療驗例

有一個小孩得了胎驚,吃了很多藥都沒有效果,後來用紫河車磨成泥狀,每次取少許,用母乳調和服用,並讓母親服用十全大補湯,加上鉤藤、漏蘆。兩個多月後,發作的次數逐漸減少,一年多後,發作的次數就很少了,再吃一年多就不再發作。後來長了痘子之後又再次發作。於是取紫河車磨成粉,加入糯米粉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顆,用母乳送服,吃了兩次就完全痊癒了。結婚後又再次發作,仍然使用之前的藥丸,以及十全大補湯、六味丸,加上當歸、黃耆、肉桂、五味子。

一年多之後,這個孩子能夠遠離帷幕,完全康復。後來因為勞累又再次發作,仍然使用之前的藥丸以及十全大補湯等藥,但是沒有效果,於是使用大量的獨參湯,喝了幾斤之後,發作稍微緩和,接著使用人參二兩、附子一錢,服用幾次就立刻停止發作,再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偶爾搭配獨參湯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得了胎驚,使用紫河車丸、十全大補湯、鉤藤膏而痊癒。結婚後又再次發作,使用大量的獨參湯、六味丸,加上五味子、黃耆、當歸煎服,半年後發作稍微減輕,一年多之後就不再發作。後來每次勞累或生氣就會發作,服用煎劑後就很快痊癒。又在傷寒痊癒後再次發作,出現各種虛弱的症狀,無法具體描述,於是使用紫河車兩具,用獨參煎湯喝了十幾斤就痊癒了。後來患了風寒咳嗽、喉嚨乾燥、內熱,服用六味地黃丸的藥方,加上五味子煎服,以及十全大補湯就痊癒了。

(以下為藥方說明,現代人不宜自行抓藥,請諮詢專業醫師。)

  • 十全大補湯: 就是八珍湯加上黃耆、肉桂,也就是四物湯和四君子湯合用,藥方在急驚風那裡有詳細說明。

  • 六味地黃丸: 藥方在腎臟相關內容有詳細說明。

  • 朱銀丸: 藥方在噤風撮口(牙關緊閉)那裡有詳細說明。

  • 保命丹: 藥方在發搐(抽搐)那裡有詳細說明。

  • 鉤藤散: 藥方在慢驚風那裡有詳細說明。

  • 全蠍散: 藥方在偏風口噤(口歪)那裡有詳細說明。

  • 貼囟法: 藥方在發搐(抽搐)那裡有詳細說明。

  • 鉤藤膏: 藥方在天釣(頭部上仰)那裡有詳細說明。

  • 紫河車丸: 藥方在前面提到過的症狀中有詳細說明。

2. 胎風

小兒初生,其身有如湯潑火傷者,此皆乳母過食膏粱所致也。其母宜服清胃散及逍遙散,以清其氣血,兒亦飲數滴可也。有身無皮膚而不焮赤者,皆由產母脾氣不足也,用粳米粉敷之。焮赤發熱者,皆由產母胃中火盛也,用石膏敷之。經謂: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故知病脾肺也。

如腦額生瘡者,火土相合,遂成濕熱,下流攻擊腎水也,難治。如腳上有瘡者,陰虛火盛也,此不滿五歲而斃。如未滿月而撮口握拳,腰軟如隨者,此肝腎中邪勝正弱所致也,三日內必不治。如男指向里,女指向外,尚可治。眉紅亦不可治,可治者用全蠍散、鉤藤散等類治之。

若因大病虧損胃氣,而諸臟虛弱所致者,用補中益氣湯、錢氏地黃丸。若面唇赤色,正屬腎水不足,肝經陰虛火動,而內生風熱爾,當滋腎水以制陽光。其身軟者,內稟氣不足,肌肉未堅也,當參五軟而施治之。

清胃散

逍遙散(二方見內釣)

全蠍散(方見口噤)

鉤藤散(方見慢驚)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錢氏地黃丸(方見腎臟)

白話文:

嬰兒剛出生,身體出現像被熱湯燙傷或火燒傷一樣的狀況,這都是因為哺乳的母親吃太多油膩、濃厚的食物造成的。母親應該服用清胃散和逍遙散,來清除體內的氣血積滯,嬰兒也可以喝幾滴。

有些嬰兒全身沒有皮膚,但是沒有紅腫發熱,這是因為母親的脾氣虛弱造成的,可以用粳米粉敷在嬰兒身上。如果紅腫發熱,這是因為母親胃火太旺盛,可以用石膏敷在嬰兒身上。醫書說:「脾主管肌肉,肺主管皮膚毛髮」,所以知道這是脾和肺出了問題。

如果嬰兒的額頭長瘡,這是因為火和土相結合,形成濕熱,向下侵犯腎水,這種情況很難治療。如果腳上長瘡,這是陰虛火旺的現象,這種情況通常活不過五歲。如果未滿月的嬰兒出現嘴巴緊縮、握緊拳頭、腰部軟弱無力的情況,這是因為肝腎受到邪氣侵襲,正氣虛弱造成的,通常三天內就會死亡。如果男嬰手指彎向內側,女嬰手指彎向外側,還有機會可以治療。如果眉毛發紅,也無法治療。可以治療的情況,可以使用全蠍散、鉤藤散等藥方來治療。

如果是因為大病導致胃氣虛弱,進而導致其他臟腑也虛弱的情況,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錢氏地黃丸來治療。如果嬰兒臉色和嘴唇發紅,這是因為腎水不足,肝經陰虛火旺,體內產生風熱。這時候應該滋養腎水來抑制陽火。如果嬰兒身體軟弱,這是因為先天稟賦的氣不足,肌肉發育不夠堅實,需要根據嬰兒的五種軟弱狀況來進行治療。

(以下是文中提到的藥方,詳細內容請查閱相關的條目。) 清胃散 逍遙散 全蠍散 鉤藤散 補中益氣湯 錢氏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