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

1. 熱吐

經云:胃傷則吐。小兒熱吐者,因多食甘甜炙煿之物;或乳母膏粱厚味,胃經積熱;或夏間暑氣內伏於胃所致。若肌肉瞤動,煩熱作渴者,暑傷胃氣也,先用香薷飲,次用竹茹湯。若吐乳色黃不能受納者,胃經有熱也,先用瀉黃散,次用人參安胃散。若吐出酸穢者,乳食內停也,用保和丸

白話文:

經典中說:胃受到傷害就會嘔吐。小兒患熱症嘔吐,是因為吃了過多甘甜烤焦的食物;或乳母飲食豐盛美味,積熱在胃經中;或夏季暑熱內伏於胃中所致。如果肌肉抽動,煩熱口渴,則是暑熱損傷胃氣,先用香薷飲,再用竹茹湯。如果嘔吐乳汁黃而不能接受食物,則是胃經熱盛,先用瀉黃散,再用人參安胃散。如果嘔吐酸臭,則是乳食停留在體內,用保和丸。

吐乳不消者,胃氣弱也,用異功散。吐而少食,腹痛欲按者,脾氣虛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凡諸症當驗其手足,熱則胃熱,冷則胃寒,熱用瀉黃散,寒用理中湯,不熱不寒,異功散調之。

白話文:

吐乳物而不能消化的,是胃氣虛弱,用異功散來治療。吐乳物且食量減少,腹痛並想按壓的,是脾氣虛弱,用六君子湯加入木香來治療。所有這些症狀都應該檢查手足,熱的話,是胃熱,冷的話,是胃寒,胃熱的用瀉黃散來治療,胃寒的用理中湯來治療。不熱不寒的,用異功散來調理。

治驗

一小兒夏月吐乳,手指發熱,作渴飲冷,口吐涎水,余謂胃氣熱,廉泉開而涎出也,用瀉黃散而愈。後復嘔吐,另用克滯之劑,口渴飲湯,流涎不已,余謂胃氣虛寒,不能攝涎也,用理中丸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兒在夏季時嘔吐奶水、手指發熱、感到口渴而想喝冷飲、嘴巴吐出唾液。我認為是胃氣過於燥熱,廉泉穴因而打開而唾液流出,使用瀉黃散而治癒。後來又再度嘔吐,另使用剋制滯氣的藥物,口渴想喝湯水,流涎不止。我認為是胃氣虛寒,不能收攝口水,使用理中丸而治癒。

一小兒七歲,嘔吐不食,面白指冷,此胃氣虛寒也,用理中湯;嘔吐頓愈,又用六君子湯而痊。後傷食腹痛,發熱嘔吐流涎,先用保和丸一服,而痛嘔愈;再用四君、山梔而涎止。

白話文:

一個七歲的孩子,嘔吐不進食,臉色發白、手指冰冷,這是胃氣虛寒引起的,使用理中湯治療;嘔吐的症狀立即好轉,又使用六君子湯而痊癒。後來孩子因飲食不節制導致腹痛,發熱嘔吐流口水,先使用保和丸一劑,腹痛嘔吐的症狀就好了;再使用四君子湯和山梔子,流口水的症狀就止住了。

一小兒食涼粉,而嘔吐酸物,頭痛發熱,此內傷兼外感也,用人參養胃湯末二錢,薑湯調服,諸症皆愈;惟吐酸涎,用大安丸一服而止。

白話文:

一個小孩吃了涼粉,引起了嘔吐酸水、頭痛發熱的症狀,這是內傷加上外感引起的。用人參養胃湯末(二錢重)用薑湯調和服用,各種症狀都好了;只有吐酸水的症狀還沒有解除,再用大安丸一服就止住了。

一小兒傷食發熱,嘔吐酸物,手指常冷,此胃氣虛寒,陰盛隔陽於外,虛熱所致也,用保和丸末二錢,濃薑湯調服而吐止,再用六君子湯加山梔而安。

白話文:

一個小孩因飲食積滯引起發燒,嘔吐酸臭的東西,手指經常感覺寒冷,這是因為胃氣虛寒,陰盛隔絕陽氣於體外,虛火上炎所引起的症狀。用保和丸研成粉末,二錢重,用濃薑湯送服,可止吐。再用六君子湯加山梔,可以痊癒。

一小兒嘔吐作渴,暑月或用玉露飲子之類而愈。又傷食吐酸,余先用保和丸一服,吐止,次用五味異功散,飲食漸進,又用四君子湯而痊。

白話文:

小兒嘔吐且口渴,在炎熱的夏天,可使用玉露飲之類的藥物來治療,即可痊癒。另外,如果小兒嘔吐酸水,因飲食所傷引起,我首先會使用保和丸一服,嘔吐的症狀即可停止,接著使用五味異功散,飲食漸漸恢復正常,再使用四君子湯就可以痊癒了。

一小兒暑月患吐瀉,服香薷飲、五苓散之類而止,但手足並冷,睡而露睛,飲食不入,腸鳴作嘔,欲用清涼之劑。余曰:此始為熱,終為寒也,當舍時從症。用人參理中丸,以薑湯化二服,病勢始定;次用助胃膏漸安;又用六君子湯,調理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在炎熱的夏季患上吐瀉疾病,服用香薷飲、五苓散等藥物後症狀停止,但手腳冰冷,睡覺時眼睛睜開,飲食不進,腸鳴嘔吐,想用清涼的藥物。我說:這病開始是熱證,最後變成了寒證,應該暫時不考慮時令,針對症狀治療。用人參理中丸,用薑湯化開服用兩劑,病情開始穩定;接著用助胃膏逐漸康復;又用六君子湯調理,最後痊癒。

一小兒飲食多即吐,余用五味異功散愈之。又腹痛嘔吐,先服大安丸,仍用異功散而愈。後症復作,另投祛逐之劑,吐瀉不食,腹中痛甚,以手按之則止,此脾氣復傷也,先用補中益氣湯茯苓半夏一劑,又用六君子、升麻柴胡二劑,飲食頓進。後食生冷,挾驚吐瀉,手足並冷,唇口搐動,用六君、鉤藤鉤、柴胡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兒,吃得多就吐,我用五味異功散治癒了他。又有一次腹痛嘔吐,我給病人先服用大安丸,再用異功散將其治癒。之後症狀又復發,我再給病人開了祛逐的藥劑,但小兒服藥後又吐又瀉,吃不下飯,腹中疼痛加重,用手按住就痛就會停止,這是脾氣再次受傷引起的。我給病人先服用了補中益氣湯,又加入茯苓和半夏,一共服了一劑。又服用了六君子、升麻和柴胡,一共服用了兩劑。不久後小兒的飲食就恢復正常了。之後小兒進食生冷食物,又受到驚嚇而嘔吐腹瀉,手足冰冷,嘴脣和嘴角抽動,我給病人服用了六君、鉤藤鉤和柴胡,不久就治癒了。

一小兒吐酸,作渴飲冷,腹痛發熱,用人參養胃湯黃連一劑,吐熱稍定;又用保和丸一服,腹痛頓止。後傷食復吐,腹脹大便不通,用紫霜丸下之尋愈。又感冒咳嗽腹脹,另服下藥,發熱作吐,腹脹,手足並冷,睡而露睛,發搐,用六君、鉤藤鉤而安,又用四君加當歸川芎而愈。後患吐瀉,手足並冷,用助胃膏頓痊。

白話文:

一個小孩 vomited sour substances, felt thirsty, and drank cold water, had stomach pain, fever, and took a dose of ginseng養胃湯 加黃連。 Vomiting and fever were slightly relieved. He then took a dose of 保和丸, and the stomach pain immediately stopped. Later, because of indigestion, he vomited again, had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constipation. He took 紫霜丸 and gradually recovered. He had a cold, cough, and abdominal distension again. He took other medications and developed fever, vomiting, abdominal distension, cold hands and feet, blepharoptosis, and convulsions. He took 六君湯, 鉤藤鉤, and recovered. Later, he suffered from vomiting and diarrhea, cold hands and feet, and took 助胃膏, and recovered quickly.

一小兒嘔吐發熱,用瀉黃散而愈。後因乳母飲酒,腹脹吐瀉,用葛花解醒湯,子母服之漸愈,大便日去五七次,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二劑,日去三次,乃用四君、肉豆蔻而痊。

白話文:

一個男孩嘔吐發燒,服用瀉黃散後痊癒。後來因為保母喝酒,肚子脹氣嘔吐拉肚子,服用葛花解醒湯,母子倆服用後漸漸康復。每天大便五到七次,服用五味異功散加上升麻兩劑,每天大便三次,再用四君湯、肉豆蔻而痊癒。

一小兒吐酸發熱,用保和丸漸愈,又用四君、山楂、神麯而安。後因飲食過多,嘔吐復作,另用下積丸,更加作瀉腹脹,手足發搐。余以為肝木侮脾,用五味異功散加柴胡、鉤藤鉤而搐止,又用六君子湯,飲食漸進而痊。

白話文:

一個小孩吐酸又發燒,用保和丸逐漸好轉,再用四君子湯、山楂、神麯就安穩了。後來因為飲食過量,嘔吐又復發,另外用下積丸,反而更加腹瀉腹脹,而且手腳抽筋。我認為是肝木克脾,於是用了五味異功散,加上柴胡、鉤藤和鉤,抽筋就停止了。再用六君子湯,飲食逐漸進步,最後痊癒了。

一小兒夏間嘔吐腹痛,大便不通,服大黃藥而愈。又傷食患吐發熱,服瀉黃散等藥,嘔吐腹痛,按之即止,面色青黃,手足並冷,此脾胃復傷而虛寒也,用異功散加木香愈之。後又傷食,腹脹作痛,或用消食丸,吐瀉並作,小腹重墜,午後益甚,余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君子加木香而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在夏天時,出現嘔吐、腹痛、大便不通的症狀,服用大黃藥後康復。然而,他再次出現傷食的問題,並伴隨嘔吐、發熱的症狀,服用瀉黃散等藥物後,雖然嘔吐和腹痛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腹痛的情況,而且按壓腹部時疼痛會暫時停止,並且面色青黃,手腳冰冷。根據這些症狀,醫師認為這個小孩是脾胃虛寒,服用異功散加上木香後康復。之後,這個小孩再次傷食,肚子脹痛,醫師有時會使用消食丸來治療,但反而導致嘔吐、腹瀉加劇,小腹感覺沉重下墜,到了下午症狀會更加嚴重。醫師在早上使用補中益氣湯,晚上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木香後,他的症狀才得以康復。

一小兒嘔吐,發熱腹痛,面赤手熱,口乾飲湯,按其腹不痛,此脾胃氣虛也,用異功散加木香、乾薑一劑而愈。後傷食,吐而咽酸,腹中作痛,按之益甚,此飲食內停也,用保和丸二服而痊。

白話文:

有一個小男孩嘔吐、發燒、肚子痛,臉紅手熱,口乾喝水,按壓肚子不痛,這是脾胃氣虛引起的,服用異功散加木香、乾薑一劑後痊癒。後來又吃多了,吐出酸水,肚子悶痛,按壓後更加疼痛,這是飲食積在體內造成的,服用保和丸兩副後痊癒。

葛花解醒湯,治乳母酒醉後,乳兒遺熱為患。

白豆蔻,砂仁,葛花(各五錢),乾生薑白朮澤瀉,神麯(炒黃。各二錢),白茯苓,陳皮,人參,豬苓,木香(五分),青皮(三分)

白話文:

白荳蔻、砂仁、葛花(各二十五公克),乾生薑、白朮、澤瀉、神麴(炒至金黃色。各十公克),白茯苓、陳皮、人參、豬苓、木香(二點五公克)、青皮(一點五公克)。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服。

愚按:前湯先哲不得已而用之,蓋醉酒耗氣,又復辛散,重損真陰,折人長命,可不慎哉!

助胃膏,治脾胃虛寒吐瀉等症。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炙),丁香(各五錢),砂仁(四十個),木香(三錢),白豆蔻(十四個),乾山藥(一兩),肉豆蔻(四個,煨)

白話文:

人參五錢、白朮五錢、白茯苓五錢、甘草(炙)五錢、丁香五錢、砂仁四十個、木香三錢、白豆蔻十四個、乾山藥一兩、肉豆蔻四個(煨著的)

上為末,蜜丸,芡實大。每服十丸,米湯化下。

香薷散(方見熱吐)

竹茹

五苓散(二方並見五淋)

玉露散

補中益氣湯

大安丸

保和丸四(方見虛羸)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二方見天釣)

瀉黃散

人參安胃散(二方見脾臟)

理中丸(方見冷瀉)

人參養胃湯(方見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