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三 (15)
卷三 (15)
1. 天釣內釣
加味逍遙散,去牡丹皮、山梔,即逍遙散。治肝脾血虛等症。
當歸,甘草(炙),芍藥(酒炒),茯苓,白朮(炒),柴胡(各一錢),牡丹皮,山梔(炒。各七分)
上水煎服。
愚按:前方若乳母肝脾血虛,內熱寒熱,遍身搔癢,肢體作痛,頭目昏重,怔忡頰赤,口燥咽乾。或發熱盜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瘡,耳內作痛,胸乳腹脹,小便不利,致兒為患,尤宜用之。又治婦人陰虛發熱,兒飲其乳,以致患瘡者。
越鞠丸,治六郁飲食少思,或胸滿吐酸,齒痛瘡疥等症。
蒼朮,撫芎,香附,神麯(炒),山梔(炒),麥芽(炒),山楂(各等分)
上各為末,水煮神麯、麥芽末糊丸,粟米大。每服百丸,白湯送下。
鎮心丸,治急驚化痰鎮心。
硃砂,龍齒,牛黃(各一錢),鐵粉,琥珀,人參,茯苓,防風(各二錢),全蠍(七個,焙)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薄荷湯送下。
聚寶丹
烏蠍四君子湯(二方見慢驚)
平胃散(方見胃氣虛寒)
益黃散(方見噤風)
人參理中湯(方見傷寒)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六君子湯(方見內釣)
鉤藤散(方見慢驚)
地黃丸(方見腎臟)
柴胡清肝散(方見熱症)
四物湯(方見急驚)
小柴胡湯(方見痙症)
白話文:
加味逍遙散: 在逍遙散的基礎上,去掉牡丹皮、山梔,就成了逍遙散。主要治療肝脾血虛等症狀。
藥材包括:當歸、炙甘草、酒炒白芍、茯苓、炒白朮、柴胡(各一錢),還有牡丹皮、炒山梔(各七分)。用水煎服。
我認為,如果哺乳期的婦女出現肝脾血虛,身體內有虛熱導致發冷發熱,全身搔癢,肢體疼痛,頭暈眼花,心悸臉紅,口乾咽燥等症狀。或者發熱盜汗,食慾不振,失眠,或者口舌生瘡,耳朵疼痛,胸部、乳房、腹部脹滿,小便不順暢,這些症狀如果影響到嬰兒,尤其適合使用這個方子。此外,這個方子也治療婦女陰虛發熱,導致嬰兒喝了乳汁後長瘡的情況。
越鞠丸: 主要治療六種鬱結(氣、血、痰、火、濕、食)導致的飲食減少、思緒不佳,或者胸悶、吐酸水,牙痛、皮膚瘡疥等症狀。
藥材包括:蒼朮、川芎、香附、炒神麯、炒山梔、炒麥芽、山楂(各等分)。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煮神麯、麥芽的粉糊,將藥粉搓成丸,大小如小米粒。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白開水送服。
鎮心丸: 主要治療急性驚風,有化痰鎮靜安神的作用。
藥材包括:朱砂、龍齒、牛黃(各一錢),鐵粉、琥珀、人參、茯苓、防風(各二錢),還有焙乾的全蠍(七個)。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到二丸,用薄荷湯送服。
聚寶丹:(未提供詳細說明)
烏蠍四君子湯:(相關內容見慢驚風部分)
平胃散:(相關內容見胃氣虛寒部分)
益黃散:(相關內容見噤風部分)
人參理中湯:(相關內容見傷寒部分)
補中益氣湯:(相關內容見虛弱消瘦部分)
六君子湯:(相關內容見內釣部分)
鉤藤散:(相關內容見慢驚風部分)
地黃丸:(相關內容見腎臟部分)
柴胡清肝散:(相關內容見熱症部分)
四物湯:(相關內容見急驚風部分)
小柴胡湯:(相關內容見痙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