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六 (6)
卷六 (6)
1. 黃疸
經曰:中央黃色,入通於脾,故黃疸者,脾之色也。夫人身之神,貴於藏而默用,見於外則內虛矣。其症皆因脾氣有虧,運化失職,濕熱留於肌膚,發而為疸。錢仲陽所謂身痛背疆,二便澀滯,遍身面目爪甲皆黃是也。小便褐色者難治。療法宜固脾為先,如專用克伐寬中澹泄利水之藥,則鮮有不至危者矣。
白話文:
中醫經典著作上說:中央是黃色的,與脾臟相通。所以,黃疸病是由於脾臟的顏色外現引起的。人體的精神,貴在收藏和默然使用。如果表現在外表上,則內在必虛弱。
黃疸病的症狀都是由於脾氣不足,運化功能失職,濕熱停留在皮膚肌肉中,發作為黃疸病。錢仲陽說的全身疼痛、背部僵硬、小便和大便不通暢,全身、臉面、指甲都發黃,就是黃疸病的症狀。小便呈褐色的黃疸病難以治療。黃疸病的治療方法,應該以補益脾臟為先。如果只使用攻克病邪、寬中健胃、通腑泄瀉、利尿的藥物,那麼很少有不危及生命的。
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間,不因病而身黃者,胃熱苔黃也。腹大食上為脾疳,兼作渴飲冷者,用瀉黃散。小便不利者,茵陳湯。病後發黃,肢體浮腫者,用白朮散。清便自調,肢冷嗜臥者,益黃散。身淡黃白者,調中丸及補中益氣湯加茵陳。身熱膈滿,肌膚面目皆黃者,加減瀉黃散。
白話文:
-
新生兒到百日、半年之間,如果沒生病,但全身發黃,應該是胃中有熱,舌苔黃所致。
-
如果嬰兒腹部腫大、愛吃冰涼的食物,且合併口渴、想喝冷飲等症狀,可以使用「瀉黃散」治療。
-
如果嬰兒小便不利,可以用「茵陳湯」治療。
-
如果嬰兒在生病後出現黃疸,肢體浮腫,可以使用「白朮散」治療。
-
如果嬰兒大便清稀,四肢冰冷,愛睡,可以使用「益黃散」治療。
-
如果嬰兒全身淡黃偏白,可以使用「調中丸」和「補中益氣湯」加上「茵陳」治療。
-
如果嬰兒身體發熱、胸口脹滿,皮膚和臉部都發黃,可以使用加減版的「瀉黃散」治療。
辨其所以:若閉目壯熱,多哭不已,大小便赤澀,口中熱氣者,乃妊娠厚味貽毒之候也,母子並服生地黃湯,仍忌酒面五辛熱物。設不自慎,誤傷脾土,急則變為驚風吐瀉,緩則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眼目障閉,多成疳疾矣。又有脾虛發黃者,當於脾胃中求之。
白話文:
診斷其原因:如果眼睛閉著、壯熱、哭個不停、大小便赤澀、口中熱氣者,是妊娠期間吃厚味食物所遺留下來的病症,母子都服用生地黃湯,並且忌諱酒、麵食、五辛和熱性食物。如果自己不小心,誤傷了脾臟,急症則會變成驚風吐瀉,緩症則會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眼睛閉塞,大多會變成疳疾。另外也有脾虛發黃的,應該從脾胃中尋找原因。
治驗
一小兒旬日內,先兩目發黃,漸及遍身,用瀉黃散一服而瘥。
一小兒生旬日,面目青黃,此胃熱苔黃也,用瀉黃散,乳調服,少許即愈。後復身黃吐舌,仍用前藥而安。
白話文:
治療經驗: 有一個小孩在十天內,先是兩眼發黃,接著全身都變黃了,服用了一次瀉黃散後就好了。 另一個出生十天的小孩,臉和眼睛呈現青黃色,這是因為胃熱導致舌苔發黃。給他服用了調配好的瀉黃散,只服用了一點點就痊癒了。後來這個小孩又出現全身發黃和吐舌的症狀,再次使用之前的藥方後病情得到了控制。
一小兒因乳母食鬱而致飽脹咽酸,遍身皆黃,余以越鞠丸治其母,瀉黃散治其子並愈。
白話文:
一個小孩因為保母吃了不暢快而造成了他的飽脹咽酸,整個人的皮膚都呈現黃色,我使用越鞠丸治療他的保母,瀉黃散治療小孩,接著他的症狀就全部恢復了。
一小兒患前症,服五苓散、消食丸之類,其黃不退,作渴飲湯,腹膨少食,余謂胃氣虛,津液少,故喜飲湯;脾氣虛,故腹脹少食也,先用白朮散漸愈,又用補中益氣湯而痊。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患有糖尿病的症狀,服用了五苓散、消食丸等藥物,但黃疸依然沒有消退,還口渴想喝湯,肚子脹滿,吃得少。
我認為胃氣虛弱,津液不足,所以喜歡喝湯;脾氣虛弱,所以肚子脹滿,吃得少。
先用白朮散治療,病情逐漸好轉,再用補中益氣湯治療,終於痊癒。
一小兒飲食不調,腹脹身黃,小便金色,雜用自治之劑,作渴飲水,余謂胃氣實熱。先用瀉黃散二劑,其渴頓止,用梔子柏皮湯,其黃亦退,用白朮散而飲食進。
白話文:
有個小兒飲食不節制,肚子脹大、身體發黃,小便呈金黃色,亂服了一些自制的藥物,結果口渴得不得了,一直喝水。我看他的胃氣很熱,先用瀉黃散治療了兩劑,他的口渴立刻停止了,改用梔子柏皮湯治療,他的黃疸也退了,再用白朮散治療,他的食慾也恢復了。
茵陳湯,治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至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瘀熱在裡而發黃也,或傷寒七八日,小便不通,腹微黃,身黃如橘色者。
白話文:
茵陳湯,用於治療陽明病,出現發熱、出汗的症狀,這是因為熱氣過盛,不能發黃的緣故。如果只是頭部出汗,然後汗水流到頸部就停止了,小便不通暢,口渴想喝水,這說明瘀熱在體內導致黃疸。或者傷寒持續了七八天,小便不通暢,腹部微黃,身體發黃像橘子一樣的顏色。
茵陳蒿(嫩者一兩),大黃(三錢半),梔子(大者三枚)
上每服一錢,水煎服。
犀角散,治黃疸,一身盡黃。
白話文:
茵陳蒿(嫩的,一兩),大黃(三錢半),梔子(大的,三枚)。
犀角(一兩),茵陳,葛根,升麻,龍膽草(酒炒),甘草,生地黃(各半兩),寒水石(三錢)
上每服三錢,水煎服。一方栝蔞根汁,和蜜服。
白話文:
-
犀角(50克)
-
茵陳(25克)
-
葛根(25克)
-
升麻(25克)
-
龍膽草(炒過,25克)
-
甘草(25克)
-
生地黃(25克)
-
寒水石(15克)
小半夏湯,治黃疸,小便色不變,自利腹滿而喘者,不可除熱,熱去必噦。
白話文:
「小半夏湯」用於治療黃疸,即使小便顏色沒有發生變化,患者也會伴隨腹滿、喘息的症狀。在治療時,不應該單純地清除體內的熱氣,因為如果過量清除熱氣,可能會導致患者嘔吐。
半夏(湯洗七次)
上每服二三錢,薑三片,水煎服。
消食丸,治胸膈氣痞,乳食不消,身後黃者。(方見嘔吐乳)
茵陳五苓散,即五苓散加茵陳。每服一錢,溫水調下,日三服。
導赤散(二方見五淋)
越鞠丸(方見天釣)
承氣湯
小柴胡湯(二方見痙症)
調中丸(即理中丸,方見冷瀉)
平胃散(方見脾胃虛冷)
使君子丸(方見蛔蟲)
益黃散(方見脾臟)
地黃湯(即濟生地黃湯)
白朮散(方見積滯)
四味肥兒丸(方見嘔吐)
瀉黃散(方見脾臟)
白話文:
半夏(用水清洗七次) 每次服用二到三錢,加入三片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消食丸,用於治療胸部和膈肌間氣悶不舒、食物消化不良、身體泛黃的情況。(方劑詳見嘔吐乳部分) 茵陳五苓散,即在五苓散的基礎上加入茵陳。每次服用一錢,用溫水調服,每日三次。 導赤散(兩個方劑詳見五淋部分) 越鞠丸(方劑詳見天釣部分) 承氣湯 小柴胡湯(兩個方劑詳見痙症部分) 調中丸(即理中丸,方劑詳見冷瀉部分) 平胃散(方劑詳見脾胃虛冷部分) 使君子丸(方劑詳見蛔蟲部分) 益黃散(方劑詳見脾臟部分) 地黃湯(即濟生地黃湯) 白朮散(方劑詳見積滯部分) 四味肥兒丸(方劑詳見嘔吐部分) 瀉黃散(方劑詳見脾臟部分)
2. 嘔吐乳
嘔吐皆主脾胃,古人謂脾虛則嘔,胃虛則吐是也。嘔者有聲無物,吐者有物無聲也。蓋乳哺過飽,則胃不能受而溢出,銜乳多食睡,則脾不能運而作瀉,脾胃漸傷,疾病纏綿,甚至慢驚之患矣。若手足指熱,喜飲熱湯,或睡而露睛,皆胃氣虛弱也,用異功散。若手足指熱飲冷,或睡不露睛,屬胃經實熱也,用瀉黃散。
白話文:
嘔吐都是脾胃的問題,古人說脾虛了就會嘔吐,胃虛了就會吐,是正確的。嘔吐有聲音但沒有吐出東西,吐則是有東西吐出但沒有聲音。假如乳母過度餵食,胃部無法負荷而溢出,吃飽就睡,脾臟無法運化食物而導致腹瀉,脾胃逐漸受損,疾病纏身,甚至引起慢性驚嚇的毛病。如果手腳指頭發熱,喜歡喝熱湯,或睡覺時眼睛張開,都是胃氣虛弱,可以用異功散治療。如果手腳指頭熱卻喝冷飲,或睡覺時眼睛沒有張開,屬於胃經實熱,可以用瀉黃散治療。
若作瀉少食,或小便色赤,胃經虛熱也,用七味白朮散。大凡嬰兒,在乳母尤當節飲食。若乳母停食,亦能致兒吐瀉,故不可不慎也。
治驗
白話文:
如果出現稀便伴隨食慾不振,或者小便顏色發紅,則是胃經虛熱引起的,可以使用七味白朮散治療。普通嬰兒都應該節制飲食,尤其是哺乳期的嬰兒。如果哺乳期的媽媽飲食過多,可能也會導致嬰兒嘔吐腹瀉,所以一定要謹慎。
一小兒傷食嘔吐,發熱面赤,服消導清熱之劑,飲食已消,熱赤未退,余以為胃經虛熱,用六君、升麻、柴胡,四劑而痊。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因過度飲食而嘔吐,同時伴有發熱、面部發紅的症狀。我給他服用了消導清熱的藥物,雖然嘔吐和飲食不消的症狀已經消失,但發熱和臉紅的症狀還沒有退去。我認為這是由於胃經虛熱所致,於是使用了六君子湯、升麻和柴胡等藥物,四劑藥後痊癒。
一小兒傷食嘔吐,服克伐之藥,嘔中見血;用清熱涼血,反大便下血,唇色白而或青。余謂脾土虧損,肝木所乘。令空心服補中益氣湯,食遠服異功散,使涎血各歸其源,果愈。
白話文:
有一個兒童因消化不良而嘔吐,服用了可以滋陰清熱的藥物後,嘔吐物中出現血,使用了清熱涼血的藥物後,反而導致大便中帶血,脣色蒼白或青色。我認為是脾土虧損,肝木乘之。於是讓他在空腹時服用補中益氣湯,飯後服用異功散,使涎血各歸其原,最終痊癒。
一小兒吐酸乳食,用四君、吳萸、黃連、木香,補脾平肝而愈。後口中有酸水,仍用前藥隨愈。後吐苦水,而口亦苦,用龍膽湯,以清肝火;四君子湯,以補脾土而痊。
白話文:
有一個兒童吐出酸味乳食,用四君子湯,加上吳茱萸、黃連、木香,補脾和平肝之後治癒。後來口中又有酸水,仍然用前面治癒的藥物,很快又治癒了。後來又吐出苦水,而且口中也苦,使用龍膽瀉肝湯,以清肝火;四君子湯,以補脾土而痊癒。
一小兒吐黃水,所食之物,悉皆甘味,用瀉黃散,清其胃火而愈。後因停食,服克伐之藥,口甘不食,形氣殊弱,用補中益氣湯,養其中氣而痊。
白話文:
一個小孩會吐出黃色的水,他吃的食物都是甜的,(醫生)給他使用瀉黃散,清清他的胃火而痊癒。後來因為停食,(醫生)給他服用克伐之藥,(小孩)口裡覺得甜吃不下東西,身體的氣血都很弱,(醫生)給他使用補中益氣湯,以補養他的中氣而痊癒。
一小兒傷食噯腐,用平胃散一服,宿滯頓化。余云:不必多藥,但節其飲食自愈。不信,別用克滯之藥,更加吐瀉,以致不救。
白話文:
一個小孩因吃了不消化的食物,經常打嗝、放臭屁,我用平胃散一劑治療,小孩肚中的積食很快化解。我說:不必吃很多藥,只要控制飲食就能自己痊癒。他不相信,另外服用了瀉下積滯的藥,結果吐瀉不止,以至於無法挽救。
一小兒傷食,發熱面赤,抽搐嘔吐,氣喘唾痰,此飲食傷脾,肺氣虛弱所致,用六君子湯,炒黑黃連、山梔各二分,一劑頓愈。
消乳丸,治嘔吐消乳食,脈沉者,傷食不化也。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飲食不節制,導致脾胃受傷,肺氣虛弱,出現了發熱面赤、抽搐嘔吐、氣喘唾痰等症狀。用六君子湯、炒黑黃連、山梔各二分,一劑藥服下後,很快就好了。
香附子(炒),宿砂仁,陳皮(去白),甘草(炙),神麯(炒),麥芽(炒。各等分)
上為末,米糊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
白話文:
香附子(炒):具有理氣、消脹、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
宿砂仁:具有行氣導滯、消積化痰的作用,可以緩解胃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
陳皮(去白):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可以緩解消化不良、腹瀉、咳嗽等症狀。
甘草(炙):具有補氣益脾、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緩解疲勞、體虛、口乾等症狀。
神麯(炒):具有健脾消食、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緩解消化不良、腹脹、咳嗽等症狀。
麥芽(炒):具有健脾消食、回乳的作用,可以緩解消化不良、腹脹、乳汁分泌過多等症狀。
又方:治百晬內,嘔吐乳奶,或大便青色,用少婦乳汁一盞,入丁香十粒、陳皮一錢,瓷器內煮數沸稍熱,空心以綿球吮服。
楊氏消食丸,治乳食過多,胃氣不能消化。
白話文:
另一個方子:治療百日咳引起的嘔吐乳汁症狀,或大便呈青色的症狀,需要用到少婦的乳汁一碗,加丁香十粒、陳皮一錢,在瓷器內煮沸幾次,稍稍加熱,空腹時用棉花球吸取汁液服下。
宿砂,橘皮,三稜,蓬朮,神麯(炒),麥芽(炒。各半兩),香附(炒,一兩)
上為末,曲糊丸,麻子大,白湯送下,量兒加減。
白話文:
宿砂、橘皮、三稜、蓬朮、神麯(炒熟)、麥芽(炒熟,各半兩)、香附(炒熟,一兩)
局方觀音散,治外感風寒,內傷脾胃,嘔逆吐瀉,不進飲食,漸至羸食。
白話文:
局方觀音散,是治療外感風寒,內傷脾胃引起的嘔逆吐瀉,不進飲食,漸至羸食的藥方。
人參(一兩),神麯(炒),茯苓,甘草(炒),木香,綿黃耆,白扁豆,白朮(各一錢),石蓮肉(去心,二錢半)
白話文:
人參(一兩),炒過的神曲,茯苓,炒過的甘草,木香,綿黃耆,白扁豆,白朮(各一錢),去核的石蓮肉(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一錢,入藿香三葉,棗水煎服。
香附散,治積冷嘔吐。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加入三片藿香,用大棗水煎煮後服用。 香附散用來治療因體內積冷引起的嘔吐。
藿香葉,陳皮,厚朴(薑汁製。各七錢),半夏(一兩,湯泡七次),甘草(炙,一錢)
上每服三錢,薑棗水煎,瀉甚加木香、肉豆蔻。
白話文:
藿香葉、陳皮、厚朴(以薑汁浸製,各七錢)、半夏(一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甘草(炙過,一錢)
香薷散,治寒溫不適,飲食不調;或外因風寒暑邪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亂氣逆,發熱頭痛;或轉筋拘急;或疼痛嘔噦,四肢逆冷。
白話文:
香薷散是治療寒冷溫熱交替、飲食不調的疾病。或由外因風寒暑熱之邪氣導致嘔吐、腹瀉、心腹疼痛、霍亂氣逆、發熱頭痛;或肢體抽筋拘急;或疼痛、嘔吐、四肢冰涼。
香薷(一兩),茯苓,白扁豆(炒),厚朴(薑汁製。各五錢)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加酒半杯,冷服立效。
竹茹湯,治胃受邪熱,心煩喜冷,嘔吐不止。
葛根(七錢半),半夏(炮,半兩),甘草(炙,三錢)
白話文:
香薷(一兩),茯苓,炒白扁豆,用薑汁製過的厚朴(各五錢)。 每次服用二到三錢,用水煎煮後加入半杯酒,冷服立即見效。 竹茹湯用於治療胃部受到邪熱影響,出現心煩喜歡冷飲、嘔吐不止的情況。 葛根(七錢半),炮製過的半夏(半兩),炙甘草(三錢)。
上每服一二錢,入竹茹棗許,大薑水煎,取清汁,微冷細細服,加茯苓三錢尤妙。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一、二錢,加入竹茹、棗,用大薑水煎煮,取清汁,微冷後慢慢服用,如果加上三錢的茯苓,效果會更好。
蘇合香丸,治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痢,驚癇客忤等症。
白話文:
蘇合香丸,用於治療傳染性骨蒸、骨髓炎、肺結核、驚嚇、鬼擊,以及心臟疼痛、霍亂、吐瀉、驚厥、抽搐等症狀。
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熏陸香(另研),龍腦(研),木香,白朮,白檀香,丁香,硃砂(研水飛),沉香,香附子(炒),烏犀屑,蓽茇安息膏(另為末,用無灰酒梓膏),麝香(研),訶黎勒(煨取皮。各二兩)
白話文:
蘇合香油(加入安息香膏內),燻陸香(另研磨),龍腦(研磨),木香,白朮,白檀香,丁香,硃砂(研磨水飛),沉香,香附子(炒),烏犀屑,蓽茇安息膏(另為末,用無灰酒打底膏),麝香(研磨),訶黎勒(煨取皮。各二兩)
上為末,研勻,用安息香膏並蜜和丸,桐子大。井花水空心化服一二丸,溫酒亦得,更用蠟紙裹彈子大一丸,緋絹袋盛,當心帶之,闢一切邪。及治胸膈噎塞,腸中虛鳴,宿食不消。
青州白丸子,治驚風吐乳。
白話文:
藥材磨成細末,然後將藥末與安息香膏和蜂蜜混合均勻,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劑。空腹時,用井華水送服一到兩丸,也可以用溫酒送服。另外,也可以用蠟紙包裹一丸藥,大小如彈珠,放在緋絹袋中隨身攜帶,可以驅除一切邪氣。此藥方還可以治療胸膈阻塞、腸中鳴叫以及宿食不消等症狀。
天南星(三兩),白附子(一兩),半夏(浸洗七次),川烏頭(去皮臍,半兩)
白話文:
天南星(三兩):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白附子(一兩):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壯陽、溫補脾胃的功效。
半夏(浸洗七次):一種中藥材,具有化痰止咳、平喘降逆的功效。
川烏頭(去皮臍,半兩):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
上用井花水浸曬,過次日早晨,再換新水,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曬乾為末,以糯米粉煎粥清為丸,綠豆大,薄荷湯調下。
白話文:
用井裡的水浸泡藥材,經過一夜後,隔天早上換成新的水,春天的話浸泡 5 天、夏天浸泡 3 天、秋天浸泡 7 天、冬天浸泡 10 天,曬乾後磨成粉末。使用糯米粉煮粥,粥煮成清粥後,將藥粉混入粥中做成丸藥,每丸約綠豆大小,用薄荷湯送服。
瀉白散(方見脾臟)
白朮散(方見積痛)
異功散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三(方見內釣)
千金龍膽湯(方見噤風)
平胃散(方見脾胃虛冷)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白話文:
瀉白散(用於脾臟問題) 白朮散(用於積痛) 四君子湯三(用於內釣情況) 千金龍膽湯(用於噤風症狀) 平胃散(用於脾胃虛冷) 補中益氣湯(用於體虛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