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三 (9)
卷三 (9)
1. 驚癇
代赭石散,治陰陽癇。
代赭石(煅醋淬,研為末水飛過曬乾)
上為末,每服半錢,以金銀煎湯和金箔銀箔調,連進二服。腳脛上有赤斑乃邪氣發出可治,無赤斑則難治。
化風丹,涼風化痰,退熱定搐。
牛膽南星,羌活,獨活,防風,天麻,人參,川芎,荊芥,粉草(各一錢),全蠍(一個)
上為末,煉蜜丸皂角子大。每服一錢,薄荷湯化下。
茯神湯,治膽氣虛寒,頭痛目眩,心神恐懼,不能獨處,或是驚癇。
茯神,酸棗仁(炒),黃耆(炒),柏子仁(炒),白芍藥(炒),五味子(炒。各一兩),桂心,熟地黃(自制),人參,甘草(炒,五分)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
酸棗仁丸,治膽氣實熱驚癇,或睡臥不安,驚悸怔忡。
茯神,酸棗仁(炒),遠志,柏子仁(炒),防風,枳殼(麩炒。各半兩),生地黃(杵膏,半兩),香竹茹(二錢五分)
上各另為末,蜜丸粟米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滾湯送下。
定志丸,治心神虛怯,所患同前,或語言鬼神,喜笑驚悸。
人參,茯苓(各一兩五錢),菖蒲,遠志(各一兩)
上各另為末,蜜丸,如前服。
養心湯,治心血虛怯驚癇,或驚悸怔忡,盜汗無寐,發熱煩躁。
黃耆,白茯苓,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辣桂,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人參(各三錢)甘草(炒,四錢)
上每服一、二錢,薑棗水煎。
妙香散,治心氣不足,驚癇或精神恍惚,虛煩少寐,盜汗等症。
辰砂(三錢),麝香(一錢),木香(煨二錢五分),茯苓,山藥,茯神,遠志,黃耆(炒。各一兩),桔梗甘草(炒),人參(各五錢)
上各另為末,每服一錢,溫酒或白湯調服。
八味地黃丸(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各一兩),治稟賦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虛寒,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等症。經云: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蓋謂此也。或乳母命門火衰,兒飲其乳致前症者,子母並宜服之。(方見驚癇)
加減八味丸,治稟賦腎陰不足,或吐瀉久病,津液虧損,口乾作渴,或口舌生瘡,兩足發熱,或痰氣上湧,或手足厥冷等症。(即地黃丸加肉桂一兩,五味子四兩)
地黃丸,治小兒肝經虛熱血燥,或風客淫氣而患瘰癧結核。或四肢發搐,眼目抽動,痰涎上湧,又治腎肝腦熱,肢體消瘦,手足如冰,寒熱往來,滑泄肚脹,口臭乾渴,齒齦潰爛,爪黑麵黧。或遍身兩耳生瘡,或耳內出水,或發熱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等症。其功不能盡述。(即六味地黃丸,方見腎臟。)
八珍湯,治氣血俱虛,陰火內熱。或因克伐之劑,脾胃虧損,肌膚消瘦等症。(即四君、四物二湯,方見驚癇。)
白話文:
驚癇
-
代赭石散:治療陰陽失調引起的癲癇。
-
將煅燒過的代赭石用醋淬火後研磨成粉末,用水淘洗過濾,曬乾。
-
將其製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金銀花煎的湯,加入金箔和銀箔調和後服用,連續服用兩次。如果腳脛上出現紅色斑點,表示邪氣外發,容易治癒;如果沒有出現紅色斑點,則難以治癒。
-
化風丹:清涼風邪、化解痰液、退熱、平息抽搐。
-
將牛膽南星、羌活、獨活、防風、天麻、人參、川芎、荊芥、甘草各一錢,全蠍一個,一起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皂角子。每次服用一錢,用薄荷湯送服。
-
茯神湯:治療因膽氣虛寒引起的頭痛、頭暈、心神恐懼、不敢獨處,或是癲癇。
-
將茯神、炒過的酸棗仁、炒過的黃耆、炒過的柏子仁、炒過的白芍藥、炒過的五味子各一兩,桂心、自製熟地黃、人參、炒過的甘草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每次服用二到三錢。
-
酸棗仁丸:治療因膽氣實熱引起的癲癇,或是睡眠不安、驚悸、心悸。
-
將茯神、炒過的酸棗仁、遠志、炒過的柏子仁、防風、麩炒過的枳殼各半兩,搗成膏狀的生地黃半兩,香竹茹二錢五分,各自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粟米。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白開水送服。
-
定志丸:治療心神虛弱、病症與上述相似,或是說鬼話、喜笑、容易受到驚嚇。
-
將人參、茯苓各一兩五錢,菖蒲、遠志各一兩,各自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服用方法與前述相同。
-
養心湯:治療因心血虛弱引起的癲癇,或是驚悸、心悸、盜汗、失眠、發熱、煩躁。
-
將黃耆、白茯苓、茯神、半夏曲、當歸、川芎、肉桂、柏子仁、酸棗仁、五味子、人參各三錢,炒過的甘草四錢,用水加薑棗煎煮後服用,每次服用一到二錢。
-
妙香散:治療心氣不足引起的癲癇,或是精神恍惚、虛煩、少眠、盜汗等症狀。
-
將辰砂三錢,麝香一錢,煨過的木香二錢五分,茯苓、山藥、茯神、遠志、炒過的黃耆各一兩,桔梗、炒過的甘草、人參各五錢,各自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或白開水調服。
-
八味地黃丸:治療因天生命門火衰,無法滋養脾土,導致脾土虛寒,或是食慾不振,或吃下去難以消化,臍腹疼痛,夜間頻尿等症狀。 醫書說:「補益火的源頭,可以消除陰寒。」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如果是乳母命門火衰,導致嬰兒飲用乳汁而出現上述症狀,那麼母子都適合服用此藥。(藥方見於驚癇篇)
-
加減八味丸:治療因天生腎陰不足,或是嘔吐腹瀉久病,導致津液虧損,口乾口渴,或是口舌生瘡,兩足發熱,或是痰液上湧,或是手腳冰冷等症狀。(即八味地黃丸加肉桂一兩,五味子四兩)
-
地黃丸:治療小兒肝經虛熱、血燥,或是風邪入侵導致瘰癧結核。或四肢抽搐、眼球轉動、痰涎上湧,也治療腎肝腦熱、肢體消瘦、手足冰冷、忽冷忽熱、腹瀉、肚子脹、口臭口渴、牙齦潰爛、指甲發黑、臉色發黑。或全身或兩耳生瘡,或耳朵流膿,或發熱、自汗、盜汗、便血、各種出血、失音等症狀。其功效無法完全敘述。(即六味地黃丸,藥方見於腎臟篇)
-
八珍湯:治療氣血兩虛、陰火內熱。或是因服用過於攻伐的藥物,導致脾胃虛損、肌肉消瘦等症狀。(即四君子湯、四物湯,藥方見於驚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