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驚癇

上為末,飯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煎金銀磨刀水化下。

牛黃丸,治風癇因汗出解脫風邪乘虛,迷悶搐掣涎潮,屈指如計數是也。

牛膽南星,全蠍(焙),蟬蛻(各二錢半),防風,白附子(生用),天麻,真殭蠶(炒。各一錢半),麝香(半字)

上為末,棗肉和丸,水銀半錢,研細入藥丸綠豆大。每服一二丸,荊芥生薑湯下。

妙聖丹,治食癇因驚而停食吐乳寒熱,大便酸臭是也。

赭石(煅醋淬,二錢半),巴豆(三個去心油,三錢),雄黃,蠍稍,硃砂(各一錢),輕粉,麝香(各一匙),杏仁(微炒,二錢)

上為末,棗肉丸梧子大。每服一二丸,木賊草煎湯送下。

星蘇散,治諸風口噤不語。

天南星(略炮銼)

上每服五七分,姜四片紫蘇五葉水煎,入雄豬膽少許溫服。

斷癇丹,治癇瘥後復作,症候多端,連綿不除者。

黃耆(蜜炙),鉤藤鉤,細辛,甘草(炙。各半兩),蛇蛻(二寸,酒炙),蟬蛻(四個),牛黃(一錢,另研)

上為末,煮棗肉丸麻子大,煎人參湯下,每服數丸,量兒加減。

消風丸,治風癇,先宜此藥。

牛膽南星(二錢),羌活,獨活,防風,天麻,人參,荊芥,川芎,細辛(各一錢)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薄荷紫蘇湯調化下。

祛風保安丸,諸風久遠治之並驗。

川烏(去皮尖,二錢半,生用),五靈脂(半兩)

上為末,豬心血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薑湯化下。

雌黃丸,治顛癇搐掣惡聲嚼舌。

雌黃,黃丹(微炒。各五錢),麝香(五分)

上為末,用牛乳汁三合熬膏杵丸,麻子大。每服二三丸,以溫熟水送下。

比金丸,治驚癇先用此藥。

人參,琥珀,白茯苓,遠志(薑製取肉炒),硃砂,天麻,石菖蒲(細蜜者),川芎,南星,青黛(各一錢),麝香(一匙)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金銀薄荷湯送下。

虎睛丸,治驚癇邪氣入心。

虎睛(細研),遠志(薑汁浸),犀角(銼屑),大黃(濕紙包煨),石菖蒲,麥門冬(各等分),蜣螂(去足翅炒,三枚)

上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竹葉煎湯,或金銀薄荷煎湯送下。

清神湯,治驚癇。

犀角(銼屑),遠志(薑汁焙),白蘚皮,石菖蒲,人參,甘草(炒。各一錢半)

上為末,每服五七分,麥門冬煎湯調下。

密陀僧散,治心癇不語,及諸驚失音,用密陀僧為末,每服一匙,米醋湯調下,大人服一錢,熱酒下。

蠍虎散,治驚癇。

褐色生蠍虎(一個,連血細研)

上入硃砂、麝香末少許同研,用薄荷湯調作一服,數年者亦效。蓋癇疾皆心血虛滯,生蠍虎管守其血。繼服二陳湯,若無生蠍,以帶性雄豬心血代用,入代赭石散大妙。

白話文:

驚癇

  • **基本藥丸:**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米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煎煮過的金銀花水或磨刀水送服。

  • 牛黃丸: 用於治療因出汗導致風邪入侵,出現昏迷、抽搐、流涎、手指彎曲像在數數的風癇。

  • 藥材:牛膽南星、全蠍(焙乾)、蟬蛻(各二錢半),防風、白附子(生用)、天麻、真殭蠶(炒,各一錢半),麝香(半字)。

  •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紅棗肉和丸,加入研磨細的水銀半錢,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荊芥生薑湯送服。

  • 妙聖丹: 用於治療因驚嚇導致停食、吐奶、發冷發熱、大便酸臭的食癇。

  • 藥材:赭石(煅燒後用醋淬,二錢半),巴豆(三個,去心去油,三錢),雄黃、蠍稍、硃砂(各一錢),輕粉、麝香(各一匙),杏仁(微炒,二錢)。

  •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紅棗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木賊草煎湯送服。

  • 星蘇散: 用於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口噤不語。

  • 藥材:天南星(略炮製後切碎)。

  • 用法:每次服用五到七分,用生薑四片、紫蘇五葉煎水,加入少許雄豬膽汁溫服。

  • 斷癇丹: 用於治療癇症痊癒後又復發,症狀多變,持續不癒的狀況。

  • 藥材:黃耆(蜜炙)、鉤藤鉤、細辛、甘草(炙,各半兩),蛇蛻(二寸,酒炙)、蟬蛻(四個),牛黃(一錢,另外研磨)。

  •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煮熟的紅棗肉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用人參湯送服,每次服用數顆,可根據孩童情況調整用量。

  • 消風丸: 用於治療風癇,宜先用此藥。

  • 藥材:牛膽南星(二錢),羌活、獨活、防風、天麻、人參、荊芥、川芎、細辛(各一錢)。

  •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兩顆,用薄荷紫蘇湯送服。

  • 祛風保安丸: 用於治療各種久治不癒的風病。

  • 藥材:川烏(去皮尖,二錢半,生用),五靈脂(半兩)。

  •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豬心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薑湯送服。

  • 雌黃丸: 用於治療癲癇引起的抽搐、發出怪聲、咬舌。

  • 藥材:雌黃、黃丹(微炒,各五錢),麝香(五分)。

  •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牛奶汁三合熬成膏狀,搗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到三顆,用溫開水送服。

  • 比金丸: 用於治療驚癇,宜先用此藥。

  • 藥材:人參、琥珀、白茯苓、遠志(用薑汁浸泡後取肉炒)、硃砂、天麻、石菖蒲(用蜂蜜浸泡過的)、川芎、南星、青黛(各一錢),麝香(一匙)。

  •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金銀花薄荷湯送服。

  • 虎睛丸: 用於治療驚癇,邪氣入侵心臟的狀況。

  • 藥材:虎睛(研磨細粉),遠志(用薑汁浸泡),犀角(銼成屑),大黃(用濕紙包著煨),石菖蒲,麥門冬(各等分),蜣螂(去除足翅後炒過,三枚)。

  • 做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竹葉煎湯或金銀花薄荷煎湯送服。

  • 清神湯: 用於治療驚癇。

  • 藥材:犀角(銼成屑),遠志(用薑汁焙乾),白蘚皮、石菖蒲、人參、甘草(炒,各一錢半)。

  •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到七分,用麥門冬煎湯送服。

  • 密陀僧散: 用於治療心癇導致的不語,以及各種驚嚇導致的失音。

  • 用法:將密陀僧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匙,用米醋湯送服。大人服用一錢,用熱酒送服。

  • 蠍虎散: 用於治療驚癇。

  • 藥材:褐色活的蠍虎(一個,連血研磨細)。

  • 用法:加入少許硃砂、麝香粉末一同研磨,用薄荷湯調和後一次服用。對數年不癒的病症也有效。據說癇症多因心血虛滯,而蠍虎可以守護其血。接著服用二陳湯,如果沒有活蠍虎,可以用帶有性氣的雄豬心血代替,再加入代赭石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