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6)

1. 慢驚

鉤藤散,治吐利脾胃氣虛生風。

鉤藤鉤(二錢),蟬殼,天麻,防風,蠍尾(去毒),人參(各半兩),麻黃,殭蠶(炒),甘草(炙),川芎(各二錢五分),麝香(五分)

上為末,水煎服,虛寒加附子一錢。

黑附子湯,治慢脾風四肢厥冷。

附子(炒,去皮三錢),木香,人參(各一錢五分),白附子(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為散,每服三錢,姜五片水煎,若手足既溫,即止後服。

生附四君子湯,治吐瀉不思乳食,凡虛冷病,先與數服,以正胃氣。

人參,白朮,附子,木香,茯苓,橘紅,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五七分,薑、棗水煎服。

辰砂膏,治慢脾冷痰壅滯,手足冷而微搐者。

黑附子(一枚重一兩以上者去皮臍,頂上挖一孔入辰砂末一錢,仍用附子塞之,炭火燒存性),牛膽南星(半兩),白附子(炮),五靈脂,蠍稍(各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錢,生薑汁泡湯下。

七寶辰砂丹,治風痰奇效,慢驚慢脾,以辰砂為主,木香佐之,用開元錢一個,背後上下有兩月片者,放鐵匙上炭火內燒,少頃成珠子,取入盞中,作一服,用木香煎湯送下,人參湯亦可。

天麻防風丸(方見臍風)

參苓白朮散(方見虛羸)

異功散(即五味異功散方見虛羸)

四君子湯(方見天釣)

益黃散(方見脾臟)

六君子湯(方見天釣)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白話文:

慢驚

鉤藤散,治療因脾胃氣虛導致生風,出現嘔吐和腹瀉的症狀。

配方:鉤藤(8克),蟬蛻、天麻、防風、蠍尾(去除毒性)、人參(各20克),麻黃、殭蠶(炒過)、甘草(炙烤過)、川芎(各10克),麝香(2克)。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煎煮後服用。若體質虛寒,可加入炮附子4克。

黑附子湯,治療因脾胃虛寒引起的四肢冰冷。

配方:附子(炒過,去除外皮,12克),木香、人參(各6克),白附子(4克),甘草(炙烤過,2克)。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12克,用生薑5片加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手腳回溫,就停止服用。

生附四君子湯,治療因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腹瀉、不思飲食等症狀,對於虛冷體質的病人,應先服用數劑,以調整胃氣。

配方:人參、白朮、附子、木香、茯苓、橘紅、甘草(各等份)。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2-3克,用生薑和紅棗加水煎煮後服用。

辰砂膏,治療因脾胃虛寒導致痰液阻塞、手腳冰冷且有輕微抽搐的症狀。

配方:黑附子(選用一個重約40克以上的,去除外皮和臍,在頂部挖一個孔,放入辰砂末4克,再用附子塞住,用炭火燒至存性),牛膽南星(20克),白附子(炮製過)、五靈脂、蠍尾(各10克)。

做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8-12克,用生薑汁泡湯送服。

七寶辰砂丹,治療風痰效果奇佳,對於慢驚和慢脾的症狀特別有效。此方以辰砂為主藥,木香為輔助藥。取一枚背面有上下兩個月牙形圖案的開元銅錢,放在鐵湯匙上用炭火燒烤,稍後會成為珠子狀,取出放入杯中,一次服用。用木香煎湯送服,也可以用人參湯代替。

天麻防風丸(配方請參考臍風相關內容)

參苓白朮散(配方請參考虛羸相關內容)

異功散(即五味異功散,配方請參考虛羸相關內容)

四君子湯(配方請參考天釣相關內容)

益黃散(配方請參考脾臟相關內容)

六君子湯(配方請參考天釣相關內容)

補中益氣湯(配方請參考虛羸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