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八 (1)
卷十八 (1)
1. 卷十八
2. 不靨悶亂哽氣腹脹之症
陳文宿先生云:痘瘡十一日至十二日,當靨不靨,身熱悶亂不寧,臥則哽氣,腹脹泄瀉,寒戰咬牙,急用異功散加木香、當歸,以救陰陽表裡助其收靨。竊謂:前症若手足並冷,屬脾胃虛寒,宜用十二味異功散。手足微冷,屬脾胃虛弱,宜用五味異功散加木香。若手足熱,大便秘,屬脾胃實熱,宜用清涼飲,救其陰,以抑其陽。
一小兒痘,寒戰咬牙,瀉渴腹脹,手足冷,時仲夏,飲沸湯口不知熱,先君謂脾氣虛寒,用十二味異功散,一劑頓安;又用五味異功散,調補而愈;再用參耆四聖散而痊。
一小兒痘不結痂,發熱飲湯,哽氣腹脹,此脾氣虛弱,用五味異功散、參耆四聖散而愈。後噫氣下氣,欲服枳殼之類。余謂:噫氣屬心火虛,下氣屬脾氣虛。朝用六君子湯加薑、桂,夕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一小兒哽氣喘咳,腹脹下氣,手足不冷不熱,此脾虛不能攝氣而腹脹下氣,肺虛不能攝氣而哽氣喘咳,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而愈。
一小兒痘將愈,足冷哽氣腹痛,手冷至腎,唇青面白,屬脾胃虛寒也,用五味異功散加附子二劑,足稍溫;又用六君、薑、桂一劑,諸症漸退,乃去薑、桂,服之而痊。
一小兒痘不結痂,作渴飲冷,大便秘結,此腸胃有熱也,先用清涼飲末一錢,大便和而頓靨;又用人參麥門冬散、八珍湯而痊。
一小兒痘不結痂,用補中益氣湯、地黃丸料煎服而愈。次年畢姻後,寒熱作渴,頭暈,脈洪數,按之微細,此脾腎虛火上炎也,以前藥各加肉桂五分,引火歸經而愈。
一小兒痘不靨發熱,因乳母有肝火,用加味逍遙散、人參白朮散,母子俱服而熱止;又用柴胡麥門冬散而痊。
一小兒十五歲,久而結痂,寒熱往來,脈洪數,按之無力,用十全大補湯而痊。後因勞寒熱復發,用補中益氣湯而安。
六君子湯,治脾氣虛弱,或因克伐之劑,虧損中氣,飲食少思,或痘瘡不起發,灌漿結痂。
人參,白朮(炒),茯苓,陳皮(炒),半夏(湯洗),甘草(炒。各等分)
上三五錢,薑棗水煎,徐徐服。
四君子湯(即六君子湯去陳皮、半夏)
四順清涼飲,王海藏先生云:痘疹膿貫而不焦者,由治失清涼之法,內外熱毒,無以收斂。譬如五穀得陽氣而成熟,得陰氣而結實,用清涼飲子下之。(方見大便不通)
十二味異功散(方見頂陷灰白)
人參麥門冬散(方見發熱口渴)
柴胡麥門冬散(方見作癢搔破)
加味逍遙散(方見欲靨不靨)
補中益氣湯
五味異功散(二方見寒戰咬牙)
參耆四聖散
十全大補湯(二方見腹脹氣促)
人參白朮散(即七味白朮散)
地黃丸(二方見發熱屬陰屬陽)
白話文:
痘疹到了第十一、十二天,應該要結痂的時候卻沒有結痂,出現發熱、煩躁不安,躺下就覺得呼吸不順,肚子脹氣、腹瀉,身體發冷、牙齒緊咬的症狀。陳文宿先生說,這時候應該趕緊使用異功散,再加上木香、當歸,來幫助身體陰陽平衡,讓痘疹順利結痂。
我認為,如果前面這些症狀出現,同時伴隨手腳冰冷,這是脾胃虛寒,適合使用十二味異功散。如果手腳只是稍微冰冷,屬於脾胃虛弱,適合使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木香。如果手腳發熱,大便不通,屬於脾胃實熱,適合使用清涼飲,來滋養陰液,抑制過旺的陽氣。
有個小孩長痘,發冷、牙齒緊咬、腹瀉、口渴、肚子脹,手腳冰冷。當時正值仲夏,喝熱湯卻感覺不到燙,我父親認為是脾氣虛寒,用了十二味異功散,一劑就見效;再用五味異功散來調理,就痊癒了;最後再用參耆四聖散來鞏固。
有個小孩長痘不結痂,發熱,喝水後呼吸不順,肚子脹氣,這是脾氣虛弱,用五味異功散、參耆四聖散後就痊癒了。後來出現打嗝、放屁,想服用枳殼之類的藥。我認為,打嗝是心火虛,放屁是脾氣虛。早上用六君子湯加薑、桂,晚上用補中益氣湯,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呼吸不順、咳嗽、肚子脹氣、放屁,手腳不冷不熱,這是脾虛不能將氣往下攝納,所以腹脹放屁;肺虛不能將氣向上攝納,所以呼吸不順、咳嗽。用五味異功散加上升麻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痘疹快好了,但腳冷,呼吸不順、肚子痛,手也冷到腎臟的位置,嘴唇發青,臉色蒼白,這是脾胃虛寒,用五味異功散加上附子兩劑,腳稍微暖和;再用六君子湯加上薑、桂一劑,所有症狀逐漸消退,最後去掉薑、桂,服用後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長痘不結痂,口渴想喝冷的,大便不通,這是腸胃有熱,先用清涼飲末一錢,大便通暢,痘疹就結痂了;再用人參麥門冬散、八珍湯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痘疹不結痂,用補中益氣湯、地黃丸的藥材煎服後就痊癒了。隔年結婚後,出現發冷發熱、口渴、頭暈、脈搏洪大有力,按下去卻細弱無力,這是脾腎虛火上炎,用之前的藥方,各加肉桂五分,引火歸經後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痘疹不結痂又發熱,原因是乳母有肝火,用加味逍遙散、人參白朮散,母子一起服用,熱就退了;再用柴胡麥門冬散就痊癒了。
有個小孩十五歲,痘疹拖很久才結痂,忽冷忽熱,脈搏洪大有力,按下去卻無力,用十全大補湯就痊癒了。後來因為勞累,又復發忽冷忽熱,用補中益氣湯就痊癒了。
六君子湯,治療脾氣虛弱,或是因為使用過於剋伐的藥物,損傷了中氣,導致食慾不振,或痘疹難以發出、結痂。
人參、白朮(炒)、茯苓、陳皮(炒)、半夏(湯洗)、甘草(炒)。各等分。
以上藥材三到五錢,加薑、棗用水煎煮,慢慢服用。
四君子湯(就是六君子湯去掉陳皮、半夏)
四順清涼飲,王海藏先生說:痘疹的膿液很多,卻不乾燥結痂,是因為沒有使用清涼的方法來治療,導致體內外熱毒無法收斂。就像五穀,得到陽氣才會成熟,得到陰氣才會結實,用清涼飲來治療。(藥方在「大便不通」篇。)
十二味異功散(藥方在「頂陷灰白」篇。)
人參麥門冬散(藥方在「發熱口渴」篇。)
柴胡麥門冬散(藥方在「作癢搔破」篇。)
加味逍遙散(藥方在「欲靨不靨」篇。)
補中益氣湯
五味異功散(兩個藥方都在「寒戰咬牙」篇。)
參耆四聖散
十全大補湯(兩個藥方都在「腹脹氣促」篇。)
人參白朮散(就是七味白朮散)
地黃丸(兩個藥方都在「發熱屬陰屬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