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六 (11)
卷十六 (11)
1. 金木所傷
萬金膏,治傷損筋骨疼痛。
龍骨,鱉甲(炙),苦參,烏賊魚骨,黃柏,黃芩,黃連,白芨,豬牙皂角,白斂,厚朴,草烏,川芎,木鱉子仁,當歸,白芷,沒藥(另研),乳香(另研。各半兩),槐枝,柳枝(各四寸長,二十一條),清油(四斤),黃丹(一斤半,炒過淨)
上除乳、沒、黃丹外、將諸藥於油內慢火煎黑色去渣,每油一斤入丹半斤,不住手攪,令黑色,滴水中不黏手,乃下乳、沒再攪,如硬入油些少,以不黏手為度。
接骨散,治骨折碎,或骨出𫋂,先整端正,卻服此藥。飛禽六畜所傷,亦能治之。
鵬砂(一錢五分),水粉,當歸(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煎蘇木湯調服。後但飲蘇木湯立效。
又方,皮破筋斷,以膠香塗之,或以金佛草汁頻塗,自然相續。
生蔥(切斷,一方生薑),荊芥,土當歸
上煎湯溫洗,或止用蔥一味煎洗亦可。
潔古沒藥散,止血住痛。
定粉,風化灰(各一錢),枯白礬(三錢另研),乳香(半錢,另研),沒藥(一字另研)
上為末搽之。
塞上治撲損,瘀血在內煩悶,以熱酒調服蒲黃二錢。
勝金丹,治肌膚傷損青腫,用茄子通黃極大者,切如指厚,新瓦上焙乾為末,臨臥,酒調服二錢,一夜消盡,無痕跡也。
肘後治骨節傷損,瘀血不出。生鐵一斤,酒三升,煎服一升飲之。若肝經實熱血瘀,則肝木自甚,或兼口眼牽掣,手足抽搐者,宜用生鐵借其金氣制之。若血虛肝燥生風,宜用四物、柴胡、鉤藤鉤,補而清之。若肝氣本虛,金來剋木,宜用瀉白散以清肺,六味丸以補肝。若腎虛不能生肝,亦用地黃丸以滋腎水生肝木。不可概用。
本事內消散,治打撲傷損,及一切癰腫未破。
生地黃(研如泥),木香(各等分)
上以地黃膏,隨腫大小攤紙上,摻木香一層。又依前攤地黃貼腫上三五度,即愈。
治金瘡出血不止,以五倍子為末,干貼即止,神效。
又方,用石灰、韭菜、石榴、寄奴、五倍之類,乃澀滯收斂止血之劑。氣血未耗,內無火者,用亦有效。若血虛內熱,宜犀角地黃湯之類。凡金瘡出血不止,素怯弱者,當補氣。素有熱者,當清血。有怒氣者,當平肝。煩熱作渴,昏憒不寧者,當補脾氣。筋攣搐搦者,當養肝血,不應,用地黃丸以滋腎水,自愈。
治針入肉不出,用臘螻蛄捶爛塗上。或硫黃中末以紙覆之,覺癢時其針即出。用雙杏仁搗爛,以車脂調敷,以紙貼之,二日一換三五次。或鳥翎三五枚,炙焦為末,醋調塗之。或用白梅入水研爛調象牙末敷之。或以象牙和敷之,其針皆即出。
治魚刺入肉,嚼吳茱萸封之,自爛出。
丹溪治破傷風、血凝心、針入肉遊走三症,用生寒水石為末調塗之,其痛立止。
白話文:
萬金膏,治療因傷導致的筋骨疼痛。
藥材:龍骨、炙鱉甲、苦參、烏賊骨、黃柏、黃芩、黃連、白芨、豬牙皂角、白蘞、厚朴、草烏、川芎、木鱉子仁、當歸、白芷、沒藥(另外研磨)、乳香(另外研磨,各半兩)、槐樹枝、柳樹枝(各四寸長,二十一條)、清油(四斤)、黃丹(一斤半,炒過)。
製作方法:除了乳香、沒藥、黃丹以外,將其他藥材放入油中用小火慢煎至黑色後撈出藥渣。每斤油加入半斤黃丹,不停攪拌,使其呈現黑色,滴入水中不黏手時,再加入乳香、沒藥攪拌,如果太硬就加入少許油,以不黏手為止。
接骨散,治療骨折、碎裂,或骨頭錯位。先將錯位的骨頭復位,再服用此藥。對於飛禽走獸造成的損傷,也能治療。
藥材:鵬砂(一錢五分)、水粉、當歸(各一錢)。
服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蘇木湯送服。之後只需飲用蘇木湯即可見效。
又一方,如果皮膚破裂、筋斷裂,用膠香塗抹,或經常塗抹金佛草汁,可以使傷口自然癒合。
藥材:切斷的生蔥(一方用生薑)、荊芥、土當歸。
使用方法:將藥材煎湯溫洗傷處,或單用蔥煎水清洗也可。
潔古沒藥散,止血止痛。
藥材:定粉、風化灰(各一錢)、枯白礬(三錢,另研磨)、乳香(半錢,另研磨)、沒藥(一字,另研磨)。
使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粉,塗抹於傷處。
對於跌打損傷,瘀血積聚體內引起煩悶,用熱酒調服蒲黃二錢。
勝金丹,治療肌肉損傷導致的青腫。選用茄子中通黃且非常大的,切成指頭厚的片,在新瓦上烘乾後磨成粉末,臨睡前用酒調服二錢,一夜之間青腫即可消退,不留痕跡。
《肘後方》記載,治療關節損傷,瘀血排不出來。用生鐵一斤,加入三升酒煎煮,飲用一升。如果肝經實熱、血瘀,會導致肝木過盛,可能同時出現口眼歪斜、手足抽搐,宜用生鐵的金氣來抑制。如果血虛、肝燥生風,宜用四物湯、柴胡、鉤藤等藥材來補血清熱。如果肝氣虛弱,金氣來剋制木氣,宜用瀉白散清肺,用六味丸補肝。如果腎虛不能生肝,也用地黃丸來滋養腎水、生肝木。不能一概而論。
本事內消散,治療跌打損傷,以及所有未破的癰腫。
藥材:生地黃(研成泥狀)、木香(等量)。
使用方法:將生地黃泥塗抹在紙上,根據腫脹大小攤開,再撒上一層木香粉。然後按照之前的方法塗抹地黃泥,貼在腫脹處三到五次,即可痊癒。
治療刀劍傷口出血不止,將五倍子磨成粉,乾敷於傷口即可止血,效果神奇。
又一方,使用石灰、韭菜、石榴、寄奴、五倍子等藥材,這些都是澀滯收斂止血的藥物。如果氣血沒有耗損,體內沒有火氣,使用這些藥物也有效。如果血虛內熱,宜用犀角地黃湯等藥方。凡刀劍傷口出血不止,如果體質虛弱,應當補氣。如果體內有熱,應當清血。如果因怒氣引起,應當平肝。如果出現煩熱口渴、意識不清,應當補脾氣。如果出現筋脈攣縮、抽搐,應當滋養肝血。如果沒有效果,用地黃丸來滋養腎水,自然會好轉。
治療針扎入肉中取不出來,用搗爛的臘螻蛄塗在傷處。或者用硫磺磨成粉,用紙覆蓋,感覺癢的時候,針就會出來。用搗爛的雙杏仁,用車脂調和塗抹,用紙貼住,隔兩天換一次,三五次即可。或者用三五根鳥翎燒焦磨成粉,用醋調和塗抹。或者用白梅加水研爛,調和象牙末塗敷。或者用象牙直接敷在傷處,針都會出來。
治療魚刺扎入肉中,嚼爛吳茱萸敷在傷處,魚刺會自行腐爛出來。
丹溪用生寒水石磨成粉,調和後塗抹,治療破傷風、血凝心、針入肉中遊走這三種症狀,可以立即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