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六 (10)
卷十六 (10)
1. 金木所傷
傷損之症,皆肝經主之。若青腫不痛,或腫不消者,氣血虛弱也,用十全大補湯。血出腫痛,或作寒熱者,血傷而肝火內動也,用四物、柴胡、山梔。血出不止,或發寒熱者,氣虛而肝火內動也,用四君、芎、歸、柴胡。寒熱而內痛益甚者,此欲潰膿也,用參耆內補散。若膿出而反痛者,氣血虛也,用八珍湯。
瘡口赤而肉突者,血虛而肝火生風也,用柴胡梔子散。若膿出不止,瘡口白而肉突者,氣虛而寒邪外凝也,用補中益氣湯。若膿潰而仍痛,或潰而不斂,皆脾胃虛弱也,用六君子湯。若不固元氣,或敷服寒涼,則肉黯不潰,或潰而不斂,多成敗症矣。可不戒哉!
一小兒傷手腫不消,日出膿水少許,飲食不思,發熱惡寒,面色痿黃,此脾胃氣虛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月餘漸愈。因飲食停滯,服克伐之劑,患處漫腫,更作嘔惡寒,余謂脾胃復傷,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治之而愈。
一女子因怒作,復傷患處出血,經行不止,臂面青赤,右關脈弦數,此肝脾二經火動,不能統攝其血也,先用小柴胡湯二劑,又用加味逍遙散二劑,血止而安。
—小兒傷內臁成瘡,色黯久而不愈,此肝脾氣血虛也,先用補中益氣湯,後用八珍湯加柴胡、升麻漸愈,再用地黃丸而痊愈。
一小兒傷臂成瘡,久而不愈,寒熱作渴,瘡口青白不合,膿水時流,先用參、耆、歸、術,寒熱漸愈;又用托裡散,患處色和;再用十全大補湯而愈。
一小兒傷足成瘡,外敷寒涼藥,內服敗毒散,久不潰腐,余謂:至陰之處,血氣罕到,又服克伐之劑,所以難腐也,雖腐而不能斂也。遂用托裡散加肉桂數劑,稍知痛而色漸赤,減桂又數劑而潰。因飲食過多,連瀉二日,乃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而瀉止,仍用托裡散而愈。
一女子十五歲,傷手成瘡,日出清膿少許,日晡發熱,此元氣虛也,先用五味異功散加當歸、升麻,月餘元氣漸復,乃用加味逍遙散及八珍湯、異功散而愈。
一女子十四歲,修指甲誤傷焮痛,妄敷寒涼及服敗毒之藥,遂腫至手背,肉色不變,余先用內消托裡散,手背漸消,次以托裡散為主,八珍湯為佐,服兩月餘而愈。其時有同患,誤傷成瘡,不固元氣,專攻其傷者,俱致不起。
沒藥降聖丹,治傷損筋骨疼痛,或不能屈伸,及外邪內傷,筋骨緩縱,皮內刺痛,肩背拘急,身體倦怠,四肢無力。
沒藥(另研),當歸(酒洗炒),白芍藥,生地黃,骨碎補(撏去皮),川烏(去皮臍),川芎(各一兩半),自然銅(火煅醋淬十二次,研末,水飛淨,一兩)
上為細末,以生薑自然汁與煉蜜和丸,每一兩作十丸。每服一丸,捶碎,用水、酒各半鍾,入蘇木少許,煎至八分,去蘇木,空心服。
白話文:
金木所傷
外傷引起的疾病,大多與肝經有關。如果傷處呈現青腫但不痛,或者腫脹不消退,這是氣血虛弱的表現,可以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如果傷處出血且腫痛,或者伴隨發冷發熱,這是因為血受傷而導致肝火內動,可以用四物湯搭配柴胡、山梔子來治療。如果傷處出血不止,或者伴隨發冷發熱,這是因為氣虛而導致肝火內動,可以用四君子湯搭配川芎、當歸、柴胡來治療。如果發冷發熱且內部疼痛加劇,這是將要化膿的徵兆,可以用參耆內補散來治療。如果膿液排出後反而更痛,這是因為氣血虛弱,可以用八珍湯來治療。
如果傷口呈現紅色且肌肉突出,這是血虛導致肝火生風的表現,可以用柴胡梔子散來治療。如果膿液排出不止,傷口呈現白色且肌肉突出,這是氣虛導致寒邪外凝的表現,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如果膿液排出後仍然疼痛,或者傷口潰爛無法癒合,這都是因為脾胃虛弱,可以用六君子湯來治療。如果不固護元氣,或者外敷內服寒涼藥物,則可能導致肌肉黯淡不化膿,或者潰爛無法癒合,大多會變成難治的重症,務必警惕!
有一個小孩傷到手,腫脹不消退,每天流出少量膿水,食慾不振,發熱怕冷,面色萎黃,這是脾胃氣虛的表現。早上用補中益氣湯,晚上用五味異功散搭配升麻,一個多月後逐漸痊癒。後來因為飲食積滯,服用消食藥物,導致患處腫脹更加嚴重,並且出現噁心怕冷,我認為是脾胃再次受損,用六君子湯搭配升麻、柴胡來治療而痊癒。
有一個女子因為發怒,又傷到患處導致出血,月經不止,手臂和臉部呈現青紅色,右關脈呈現弦數,這是肝脾兩經的火氣妄動,不能統攝血液的緣故,先用小柴胡湯兩劑,又用加味逍遙散兩劑,血止而安。
有一個小孩傷到小腿內側形成瘡,顏色黯淡且久治不癒,這是肝脾氣血虛弱的表現。先用補中益氣湯,後用八珍湯搭配柴胡、升麻逐漸痊癒,再用地黃丸而痊癒。
有一個小孩傷到手臂形成瘡,久治不癒,反覆發冷發熱且口渴,傷口呈現青白色無法癒合,膿水時常流出,先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發冷發熱的症狀逐漸好轉;又用托裡散,患處顏色恢復正常;再用十全大補湯而痊癒。
有一個小孩傷到腳形成瘡,外敷寒涼藥物,內服敗毒散,很久都無法化膿,我認為腳部是陰氣最盛的地方,氣血難以到達,又服用過於攻伐的藥物,所以難以化膿,即使化膿也難以癒合。於是使用托裡散搭配肉桂服用數劑,稍稍感覺到疼痛且顏色逐漸轉紅,減少肉桂的用量再服用數劑就開始化膿。後來因為飲食過多,連續腹瀉兩天,就用五味異功散搭配升麻、柴胡而止瀉,仍然用托裡散而痊癒。
有一個女子十五歲,傷到手形成瘡,每天流出少量清膿,傍晚發熱,這是元氣虛弱的表現,先用五味異功散搭配當歸、升麻,一個多月後元氣逐漸恢復,再用加味逍遙散及八珍湯、異功散而痊癒。
有一個女子十四歲,修指甲時不小心弄傷導致紅腫疼痛,隨意敷用寒涼藥物及服用敗毒之藥,導致腫脹到手背,肌肉顏色沒有改變。我先用內消托裡散,手背腫脹逐漸消退,然後以托裡散為主,八珍湯為輔,服用兩個多月而痊癒。當時有其他患有相同疾病的人,因為不固護元氣,只專注於治療傷處,都導致病情加重。
沒藥降聖丹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外傷引起的筋骨疼痛,或者肢體無法彎曲伸展,以及外感邪氣或內部損傷引起的筋骨鬆弛,皮膚內刺痛,肩背僵硬,身體疲倦乏力,四肢無力。
藥材組成:沒藥(另外研磨),當歸(用酒洗過後炒製),白芍藥,生地黃,骨碎補(去除外皮),川烏(去除外皮和臍),川芎(各一兩半),自然銅(用火煅燒後用醋淬十二次,研成粉末,用水飛淨,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生薑自然汁和煉製的蜂蜜混合後做成藥丸,每一兩藥粉做成十個藥丸。每次服用一個藥丸,將藥丸搗碎,用水和酒各半杯,加入少量蘇木,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蘇木,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