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六 (12)
卷十六 (12)
1. 金木所傷
補中益氣湯,治跌撲等症,損傷元氣,或過用克伐,惡寒發熱,肢體倦怠;或潰後血氣虛弱,不能生肌收斂;或兼飲食勞倦,頭痛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或微細濡弱,自汗,飲食少思,瘡瘍氣血損之聖藥也。(方見肌肉不生)
神應蔥熨法,治跌撲傷損腫痛。用蔥頭細切杵爛炒熱敷患處,如冷易之再熨,腫痛即止,其效如神。
二味參蘇飲,治出血過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人參(一兩),蘇木(二兩)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
桃仁承氣湯加當歸(即歸承湯),治傷損血滯作痛,或發熱發狂等症。
桃仁(研),芒硝,甘草(炙,各一錢),大黃(酒蒸二錢)
上作二劑,水煎,更量虛實用之。
復元活血湯,治從高墜下,惡血流於脅肋,疼痛不已。
柴胡(五錢),當歸(三錢),甘草(二錢),穿山甲,大黃(酒浸,一兩),桃仁(去皮尖五十個研爛),紅花(一錢),栝蔞仁(二錢)
上每服二三錢,水酒煎五分熱服,以利為度。利後痛或不止,服乳香神應散。
消毒定痛散,治跌撲腫痛。
無名異(炒),木耳(炒),大黃(炒。各五分)
上為末蜜水調塗,如內有瘀血,砭去敷之腐處,更用當歸膏,敷之尤好。
藥蛆方,治傷損成瘡,潰爛成蛆,用皂礬煅過為末,乾摻其內,蛆即死。參耆內補散
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各一錢),白芷,防風(四分),川芎(六分),肉桂,甘草(炒。各五分)
上水煎,作二三服。
八珍湯(方見發熱不止)
十全大補湯(方見便癰)
蔥熨法(方見流注)
四物湯(方見脅癰)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二方見腹癰)
柴胡梔子散
小柴胡湯(二方見脅癰)
逍遙散(方見發熱不止)
地黃丸(方見作渴不止)
托裡散(方見熱毒瘡瘍)
五味異功散(方見用敗毒之藥)
白話文:
金木所傷
補中益氣湯: 用於治療跌倒摔傷等情況,導致元氣損傷,或者過度使用強烈藥物耗傷正氣,出現怕冷發熱、肢體疲倦乏力的症狀;或者瘡瘍潰爛後氣血虛弱,無法長出新肉、收斂傷口;也可用於兼有飲食勞累、頭痛身熱、煩躁口渴、脈象洪大但虛弱或微細濡弱、自汗、食慾不佳的情況。此方是治療瘡瘍氣血損傷的良藥。(藥方內容在“肌肉不生”篇章中)
神應蔥熨法: 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將蔥頭切碎搗爛,炒熱後敷在患處,冷了就換新的再敷,腫痛就能很快停止,效果神奇。
二味參蘇飲: 用於治療出血過多,瘀血進入肺部,導致面色發黑、呼吸急促。
- 藥材:人參(一兩),蘇木(二兩)
-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服。
桃仁承氣湯加當歸(即歸承湯): 用於治療外傷損傷導致血瘀作痛,或者出現發熱發狂等症狀。
- 藥材:桃仁(磨成粉),芒硝,甘草(炙,各一錢),大黃(用酒蒸過,二錢)
- 用法:將藥材做成兩劑,用水煎服,用量根據病人身體虛實情況調整。
復元活血湯: 用於治療從高處墜落,瘀血滯留在胸脅部位,疼痛不止的情況。
- 藥材:柴胡(五錢),當歸(三錢),甘草(二錢),穿山甲,大黃(用酒浸泡,一兩),桃仁(去皮尖,五十個磨爛),紅花(一錢),栝蔞仁(二錢)
- 用法:每次服用二三錢,用水和酒煎熱服用,以大便通暢為度。如果大便通暢後疼痛仍然不止,可服用乳香神應散。
消毒定痛散: 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
- 藥材:無名異(炒),木耳(炒),大黃(炒,各五分)
-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用蜂蜜水調勻塗在患處。如果內部有瘀血,可以用針刺放血,再敷藥,如果用當歸膏敷效果更好。
藥蛆方: 用於治療外傷形成瘡瘍,潰爛生蛆的情況。將皂礬煅燒後磨成粉,直接撒在傷口上,蛆蟲就會死亡。同時可以配合服用參耆內補散:
- 藥材: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各一錢),白芷,防風(四分),川芎(六分),肉桂,甘草(炒,各五分)
- 用法:用水煎服,分兩三次服用。
其他藥方(均已在其他篇章提及):
- 八珍湯: (藥方內容在“發熱不止”篇章中)
- 十全大補湯: (藥方內容在“便癰”篇章中)
- 蔥熨法: (藥方內容在“流注”篇章中)
- 四物湯: (藥方內容在“脅癰”篇章中)
- 六君子湯
- 四君子湯: (藥方內容在“腹癰”篇章中)
- 柴胡梔子散
- 小柴胡湯: (藥方內容在“脅癰”篇章中)
- 逍遙散: (藥方內容在“發熱不止”篇章中)
- 地黃丸: (藥方內容在“作渴不止”篇章中)
- 托裡散: (藥方內容在“熱毒瘡瘍”篇章中)
- 五味異功散: (藥方內容在“用敗毒之藥”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