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五 (8)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8)

1. 五善七惡

余欲救其胃氣以滋五臟,又為人所阻,用千金消毒散,更加喘短氣恍惚。余曰:惡症並臻,其何能為!或問:惡症既甚,勿乃攻毒之晚耶?余曰:邪正不並立,一勝一負,理之自然,胃氣虛則邪氣實也,其失在於不預補正氣,邪氣勝則惡症集耳。東垣先生云:但見腫痛,參之脈症虛弱,便與滋補,氣血無虧,可保終吉。

信斯言也。

一小兒臀間腫硬,肉色如故,小便短赤,而頻服分利之劑,膝脛骨腫。余曰:腎主骨,此稟腎虛所致,前藥導損腎陰而骨腫耳,當調補脾肺以生腎水,其骨自消。不信,仍用前藥而歿。

一小兒腹癰久不斂,余欲滋其化源,反清熱敗毒,惡症蜂起而歿。夫肺者腎之母,脾者肺之母,前症既不滋腎以生肝木,又用寒涼之藥復傷胃氣,以絕肺腎之化源,不死鮮矣。

一小兒貼骨癰作瀉,余欲施調補,不信,反服分利,兩手撮空,肝氣敗也;泄瀉無度,腎氣敗也;痰涎上壅,脾氣敗也;喘嗽不止,肺氣敗也;額間汗出,心氣敗也;辭不治,果歿。

一小兒腿癰腫痛,自汗盜汗,體倦食少。余用托裡之藥而膿成,欲針之。或用大黃之類,令膿從大便出,致大瀉腹痛。余謂:脾胃虛脫之惡症,急服大補之劑。不信,又服前藥而死。

一女子十五歲,外股腫硬,連及內股,肉色不變,右關脈緩弱,按之弦數,此脾虛而肝乘之,氣血虛而色不變也,當補脾土為主。不信,另用流氣飲、冰黃散,泄瀉腹痛,瘡口開張而歿。

參附湯

人參(一兩),附子(制,三錢)

上薑棗水煎,不拘時服。

余方見各症。

白話文:

我本想用調理胃氣的方法來滋養五臟,卻被人阻止了,反而使用了千金消毒散,結果更加劇了喘氣短促、精神恍惚的症狀。我說:「各種壞的症狀都出現了,還能怎麼辦呢!」有人問:「既然病情已經這麼嚴重了,是不是攻毒治療太晚了?」我說:「正氣和邪氣不能同時存在,一定是此消彼長,這是自然的道理。胃氣虛弱,邪氣就會旺盛。問題出在沒有事先補養正氣,當邪氣旺盛時,各種壞的症狀就會聚集。」東垣先生說:「只要看到腫痛,同時脈象虛弱,就應該用滋補的方法。氣血沒有虧損,就可以保證最終痊癒。我相信這句話。」

有一個小孩屁股腫脹且堅硬,皮膚顏色沒有變化,小便短少發紅,卻一直服用利尿的藥,結果膝蓋和小腿也腫了起來。我說:「腎主管骨骼,這是因為腎虛引起的,之前的藥物耗損了腎陰,所以才會骨頭腫脹,應該調理脾肺來滋養腎水,骨頭腫脹自然就會消退。」他們不相信,仍然用之前的藥,結果小孩就死了。

有一個小孩腹部癰瘡,很久都沒辦法收口。我想要用滋補的方式來增強身體的恢復能力,他們反而用清熱解毒的藥,結果各種壞的症狀都跑出來,小孩就死了。肺是腎的母親,脾是肺的母親,之前的症狀沒有滋養腎臟來幫助肝木生長,又用了寒涼的藥更加損傷胃氣,斷絕了肺和腎恢復的來源,不死才怪。

有一個小孩長了貼骨癰,結果一直拉肚子。我想要用調補的方式來治療,他們不相信,反而用利尿的藥。小孩雙手亂抓,是肝氣衰敗的表現;腹瀉不止,是腎氣衰敗的表現;痰液很多,是脾氣衰敗的表現;咳嗽不停,是肺氣衰敗的表現;額頭冒汗,是心氣衰敗的表現。我說這病沒辦法醫治了,結果小孩真的死了。

有一個小孩腿部癰瘡腫痛,又會自發性出汗和盜汗,身體疲倦而且食慾不振。我用托裡(扶助正氣,托毒外出)的藥,結果膿液形成了,我想要用針刺放出膿液。有人卻用大黃之類的藥,想讓膿液從大便排出,結果導致嚴重腹瀉和腹痛。我說這是脾胃虛脫的壞症狀,要趕快服用大補的藥。他們不相信,又用之前的藥,結果小孩就死了。

有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大腿外側腫脹堅硬,連到大腿內側,皮膚顏色沒有改變。右手的關脈微弱無力,按下去卻呈現弦數的脈象。這是因為脾虛而肝氣過於旺盛,氣血虛弱但皮膚顏色沒有改變。應該以補脾為主來治療。他們不相信,另外用了流氣飲、冰黃散,導致腹瀉腹痛,瘡口也裂開了,結果就死了。

(以下是參附湯的配方)

參附湯:

人參(一兩),製附子(三錢)

以上用薑棗水煎煮,不拘時間服用。

其他的藥方,請參考各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