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9)

1. 發熱不止

上作三劑,水煎服。

八珍湯,治潰瘍氣血俱虛者,用此方主之。若因脾氣虛弱而不能生血者,宜用異功散。

當歸(一錢),川芎(五分),芍藥(炒,七分),熟地黃(酒拌),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每服三五錢,薑棗水煎。

加味逍遙散,治因乳母肝脾血虛發熱,致兒患瘡,或兒肝脾有熱,致瘡不愈。

當歸,甘草(炙),芍藥(酒拌),茯苓,白朮(炒。各一錢),柴胡,牡丹皮,山梔(炒。各七分)

上作四劑水煎服。若乳母肝脾血虛內熱,或寒熱遍身,瘙癢等症,尤宜用之。

七味白朮散,治胃氣虛弱,或因克伐,或因吐瀉,口乾作渴,飲食少思。(作渴飲冷者去木香。)

藿香,白朮,木香,白茯苓,甘草(炒),人參,乾葛(各等分)

上每二錢水煎服。

保和丸,治飲食停滯發熱者,不可多服。

神麯(炒),山楂,半夏,茯苓,陳皮(各一兩),連翹,蘿蔔子(各五錢)

上為末糊丸,小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湯送下,化服亦可。(加白朮名大安丸)

當歸補血湯,治瘡瘍血氣虧損,或妄服峻劑,致血氣俱虛,肌熱大渴,喜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其症似宜服白虎湯,但脈不長實為可驗耳。若服白虎湯必死。

黃耆(炙,一兩),當歸(二錢)

上水煎,徐徐服。

內補黃耆湯,治潰瘍膿水出多,或過服敗毒之劑,致氣虛血弱,發熱無寐,或兼盜汗內熱,或不生肌。(自制)

黃耆(炒,二錢),人參,白朮(炒),茯苓,陳皮,當歸(各一錢半),酸棗仁(炒,一錢),五味(杵),甘草(炒。各五分)

上水煎,徐徐服。

十全大補湯(方見便癰)

蔥熨法(方見流注)

補中益氣湯(方見肌肉不生)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二方見腹癰)

仙方活命飲

五味異功散

托裡散

托裡消毒散四(方見熱毒瘡瘍)

加減八味丸(方見作渴不止)

白話文:

[發熱不止]

先服用三帖藥,用水煎煮後服用。

八珍湯, 用於治療潰瘍導致氣血都虛弱的情況,這個方子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如果是由於脾氣虛弱而無法產生血液的,應該使用異功散。

藥材包含:當歸(一錢)、川芎(五分)、芍藥(炒過,七分)、熟地黃(用酒浸泡過)、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過,五分)。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的藥材,用生薑、紅棗加水煎煮後服用。

加味逍遙散, 用於治療哺乳期婦女因肝脾血虛發熱,導致嬰兒長瘡,或是嬰兒本身肝脾有熱,導致瘡瘍無法痊癒的情況。

藥材包含:當歸、甘草(炙過)、芍藥(用酒浸泡過)、茯苓、白朮(炒過,各一錢)、柴胡、牡丹皮、山梔(炒過,各七分)。

將藥材分成四份,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哺乳期婦女肝脾血虛有內熱,或是有全身發冷發熱、搔癢等症狀,尤其適合使用這個方子。

七味白朮散, 用於治療胃氣虛弱,或是因為過度克伐(指藥物或疾病損傷脾胃),或是因為嘔吐腹瀉,導致口乾舌燥、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如果口渴想喝冷飲,就去掉木香。)

藥材包含:藿香、白朮、木香、茯苓、甘草(炒過)、人參、葛根(各等分)。

每次服用二錢的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保和丸, 用於治療因飲食積滯而發熱的情況,不宜多服。

藥材包含:神麯(炒過)、山楂、半夏、茯苓、陳皮(各一兩)、連翹、萊菔子(各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糊狀物製成丸子,大小如小桐子。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白開水送服,也可以將丸子化開服用。(加入白朮就叫做大安丸)

當歸補血湯, 用於治療瘡瘍導致氣血虧損,或是亂服猛烈藥物,導致氣血俱虛,引起肌肉發熱、口渴想喝水,眼睛紅腫、面色潮紅,晝夜不停,脈搏洪大卻虛弱,重按下去感覺不到脈搏。這種情況看起來像應該服用白虎湯,但脈搏不是有力而是虛弱,這就是判斷依據。如果服用白虎湯必定會死亡。

藥材包含:黃耆(炙過,一兩)、當歸(二錢)。

用水煎煮,慢慢服用。

內補黃耆湯, 用於治療潰瘍膿液流出過多,或是過度服用敗毒藥物,導致氣虛血弱,引起發熱、失眠,或是兼有盜汗、內熱,或是傷口難以癒合的情況。(這個方子是自製的)

藥材包含:黃耆(炒過,二錢)、人參、白朮(炒過)、茯苓、陳皮、當歸(各一錢半)、酸棗仁(炒過,一錢)、五味子(搗碎)、甘草(炒過,各五分)。

用水煎煮,慢慢服用。

十全大補湯 (方子在便癰的說明中)。

蔥熨法 (方子在流注的說明中)。

補中益氣湯(方子在肌肉不生的說明中)。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這兩個方子在腹癰的說明中)。

仙方活命飲

五味異功散

托裡散

托裡消毒散 (方子在熱毒瘡瘍的說明中)。

加減八味丸 (方子在口渴不止的說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