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三 (1)
卷三 (1)
1. 卷三
2. 急驚
錢仲陽云:急驚者因聞大聲,或驚而發搐,搐止如故,此熱生於心,身熱面赤引飲,口中氣熱,二便黃赤,甚則發搐。蓋熱甚生風,陽盛而陰虛也。宜以利驚丸除其痰熱,不可用巴豆之藥。蓋急驚者陽症也,俱府受病而屬實,乃少陽相火旺。經曰:熱則生風,風生痰。痰熱客於心膈間,則風火相搏,故抽搐發動。
經所謂:木太過曰發生,其動掉眩顛疾是也。當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等藥,搐止與安神鎮驚丸。婁全善亦曰:急驚屬木火土實。木實則搐而有力,及目上視動札頻睫;土實則身熱面赤,而不吐瀉,偃睡合睛。治法宜涼宜瀉,而用涼驚、利驚等丸。亦有因驚而發者,牙關緊急,壯熱涎潮竄視,反張搐搦顫動,唇口眉眼眨引,口中熱氣,頰赤唇紅,二便秘結,脈浮洪數緊,此內有實熱,外挾風邪,當截風定搐。若痰熱尚作仍微下之,痰熱既泄,急宜調養胃氣,搐定而痰熱少退,即宜調補脾氣。
東垣云:若因外物驚者,宜黃連安神丸。因氣動所驚者,宜安神鎮驚丸之類,大忌防風丸。如因驚而瀉青色,宜硃砂丸,大忌涼驚丸。蓋急驚者,風木旺也,風木屬肝,盛則必傳克於脾,欲治其肝,當先實脾,後瀉風木,若用益黃散則誤矣。經曰: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
前所云實者,乃病氣有餘而形氣不足也。當先瀉而後補,虛甚急當補脾為先,少以攻邪之藥佐之。其所云虛者,乃病氣、形氣俱不足也,當純補真氣為要。若肝經風火相搏,抽搐目瞤,筋急痰盛者,當用四物湯以生肝血,加鉤藤鉤、山梔以清肝火,更用四君子以補脾,六味丸以滋腎。若肺金剋木而兼呵欠者,用瀉白散以泄肺邪,地黃丸以益肝血。
若邪入肝,則用柴胡清肝散,加龍膽草亦可。邪入心,用梔子清肝散,加炒黃連亦通。邪入腎,用六味地黃丸。邪入肺,用地骨皮散。邪入脾,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大抵此症屬肝膽經血虛,風火相搏,而善行數變者為多,若不養肝血,不補脾氣,純用祛風化痰之藥,則脾益虛,血益損,邪氣延綿,必傳慢驚矣。
治驗
一小兒九歲,因驚發熱,抽搐頓悶,咬牙作渴,飲冷便秘,面色青赤,而印堂左腮尤赤,此心脾二經風熱相搏,乃形病俱實之症也,先用瀉青丸料炒黃連一劑,大便隨利,熱搐頓減;繼用抑青丸一服,諸症悉退。但面色痿黃,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此病氣去而脾氣未復也,用補中益氣湯及地黃丸而痊愈。
一小兒發熱抽搐,口噤痰湧,此膽經實火為驚風也。先用瀉青丸一服,六味丸二服,諸症即退;又用小柴胡湯加芎、歸、山梔、鉤藤鉤,次以補中益氣湯而痊。
一小兒忽然發熱,目動咬牙,驚搐痰盛,或與祛風化痰藥益甚,面色青黃,乃肝木克脾,脾之液為涎,虛則涎不能攝,上湧而似痰也。法當生肝補脾,則風自息痰自愈矣。遂用六味丸及六君子湯而愈。
白話文:
急驚
錢仲陽說:「急驚這種病,是因為聽到巨大的聲音,或是受到驚嚇而發作抽搐,抽搐停止後就恢復正常。這是因為心臟內有熱,導致身體發熱、臉色潮紅、喜歡喝水,口中氣息很熱,大小便顏色黃赤,嚴重的話還會抽搐。這主要是因為熱到極點而生風,陽氣過盛而陰液不足。應該用利驚丸來清除痰熱,不可以使用巴豆這種藥。急驚屬於陽證,是腑臟受病而屬於實證,是少陽相火太旺。經書說:『熱就會生風,風會產生痰。』痰熱停留在心胸之間,就會風火相互搏擊,因此發作抽搐。
經書所說:『木氣太過就會發生,它的症狀是頭暈目眩、癲狂等疾病。』應該使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等藥,抽搐停止後再用安神鎮驚丸。婁全善也說:急驚屬於木火土實證。木氣實的症狀是抽搐有力,眼球上翻,眼皮頻繁眨動;土氣實的症狀是身體發熱、臉色潮紅,卻沒有嘔吐或腹瀉,喜歡仰躺著睡覺並且閉著眼睛。治療方法應該以清涼、瀉熱為主,使用涼驚丸、利驚丸等。也有因為受驚嚇而發病的,會出現牙關緊閉、高熱、口水多、眼睛亂看、身體反張抽搐、四肢顫動、嘴唇、眉毛和眼皮抽動,口中氣息很熱,臉頰潮紅、嘴唇紅潤,大小便不暢,脈象浮大、洪數而且緊。這是因為體內有實熱,外感風邪,應該先截斷風邪、鎮定抽搐。如果痰熱還在,可以稍微用藥來瀉下,痰熱排出後,就要趕緊調理胃氣。抽搐停止、痰熱稍微減退,就應該調理補養脾氣。
東垣說:如果是因為外界的驚嚇而發病,應該用黃連安神丸。如果是因為氣機擾動而驚嚇發病,應該用安神鎮驚丸之類的藥,最忌諱使用防風丸。如果因為驚嚇而腹瀉青色大便,應該用硃砂丸,最忌諱使用涼驚丸。急驚這種病,是肝風木氣過旺所導致,風木屬於肝臟,過盛就會克制脾臟。想要治療肝臟,應該先強壯脾臟,然後再瀉肝風。如果使用益黃散,那就錯了。經書說:『邪氣旺盛就會導致實證,正氣衰弱就會導致虛證。』
前面所說的實證,是指病邪過盛而身體正氣不足的情況。應該先瀉邪氣,然後再補正氣,虛弱嚴重時,要先補脾,再稍微用一些攻邪的藥來輔助。所說的虛證,是指病邪和身體正氣都不足的情況,應該以純粹補養真氣為主。如果是肝經風火搏擊,導致抽搐、眼皮跳動、筋脈緊張、痰液多,應該用四物湯來滋養肝血,加上鉤藤、山梔來清瀉肝火,再用四君子湯來補養脾氣,六味丸來滋養腎臟。如果肺金克制肝木,同時出現打呵欠的情況,要用瀉白散來發散肺邪,地黃丸來滋養肝血。
如果邪氣侵入肝臟,可以使用柴胡清肝散,加上龍膽草也可以。邪氣侵入心臟,用梔子清肝散,加上炒黃連也可以。邪氣侵入腎臟,使用六味地黃丸。邪氣侵入肺臟,用地骨皮散。邪氣侵入脾臟,用六君子湯加上柴胡、山梔。總體來說,這種病多屬於肝膽經血虛,風火相互搏擊,並且容易變化多端。如果不好好滋養肝血,不補養脾氣,只用祛風化痰的藥,會導致脾氣更加虛弱、血液更加虧損,邪氣持續不斷,必定會轉變成慢驚。
治療驗案
有一個九歲的小孩,因為受到驚嚇而發熱,抽搐昏悶、咬牙、口渴,喜歡喝涼水、大便不通暢,臉色青紅,特別是印堂左邊臉頰特別紅,這是心脾二經風熱相互搏擊,屬於形氣和病邪都實的症狀。先用瀉青丸的藥材,加上炒黃連一劑,大便隨即順暢,發熱抽搐的情況也減輕了。接著用抑青丸一服,各種症狀都消退了。但是臉色萎黃、身體疲倦、食慾不振,這是病邪雖然去除,但脾氣還沒有恢復,用補中益氣湯和地黃丸後痊癒。
有一個小孩發熱抽搐,牙關緊閉、口中痰多,這是膽經實火導致的驚風。先用瀉青丸一服,六味丸二服,各種症狀就退了。接著用小柴胡湯加上芎、歸、山梔、鉤藤,最後用補中益氣湯而痊癒。
有一個小孩突然發熱,眼睛亂動、咬牙、驚嚇抽搐、痰多,有些人用祛風化痰的藥反而更加嚴重,臉色青黃,這是因為肝木克制脾土,脾的津液變成口水,脾虛就不能攝納,口水上湧就像痰一樣。治療方法應該滋養肝臟、補養脾臟,風自然會平息、痰自然會消除。於是使用六味丸和六君子湯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