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7)

1. 便癰

(附謂兩拗小腹兩邊拘中患之)

便癰因肝火肝疳,或稟肝經熱毒。若初起腫硬作痛者,先用龍膽瀉肝湯一二劑,腫痛不減,用仙方活命飲二劑。五七日不減腫尚硬,亦用前二藥各一劑,如不消或更痛,欲成膿也,用活命飲一劑,卻用托裡消毒散加柴胡、山梔一二劑。若膿已成而不潰者,血氣虛也,用托裡消毒一二劑。

膿已潰而痛不止者,毒氣不解也,用活命飲一劑。若膿已出而反痛者,氣益虛也,用內補黃耆湯。膿已潰而發熱煩躁者,氣虛血脫也,用當歸補血湯。膿已潰而惡寒發熱者,血氣俱虛也,用十全大補湯。膿已潰而惡寒者,元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膿已潰而不生肌者,脾氣虛也,用六君子湯。

若稟賦怯弱,或因飲食勞倦而為患者,但用補中益氣湯加射干,自消。設使不分經絡,不別虛實,概行攻伐,虧損氣血,則輕者難治,重者必變瘵症,甚至不起。

一小兒腫痛色赤,寒熱似瘧,小便不通,此肝經濕熱,用龍膽瀉肝湯一劑,小便清利,寒熱頓除,又用加味逍遙散加龍膽草二劑,腫痛悉退而愈。

一小兒患此,腫硬作痛,小便澀滯,先用龍膽瀉肝湯,小便頓利,又用活命飲一劑而消。後腹腫赤作痛,此欲作膿也,先用活命飲二劑,殺其大勢,卻用托裡消毒散加柴胡、山梔三劑,以指按之,腫隨指復起,此膿已成也,用托裡散一劑,翌日針之,腫出腫消,再用托裡散而愈。

一小兒患此,服大黃等藥,瀉而腸鳴,腹腫硬痛少食,此脾胃復傷而變症也,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木香,飲食漸進,乃去木香,加黃耆、當歸,數劑而膿成;又用托裡散加皂角刺而膿潰,乃去皂角刺,倍用參、耆而愈。

一小兒瘡勢已成,用消毒之藥,其腫散漫,自汗發熱,惡寒少食,此氣血虛甚也,用大補湯四劑,針之膿出腫消,卻用托裡散、八珍湯,間服而愈。

一小兒膿成不潰,誤用大黃之類以下膿,泄瀉不止,腫硬色白,腹痛欲嘔,手足並冷,此脾氣虛而復傷也,用異功散加升麻、薑、桂四劑,乃去薑、桂加歸、耆二十餘劑,膿潰而愈。

一小兒潰後咬牙呵欠,尋衣捻物,此肝經氣血虛也,先用八珍湯加鉤藤鉤、五味子,諸症頓愈,又用托裡散及八珍湯而痊。

一小兒潰後驚悸發搐,呵欠咬牙。此心肝二經氣血俱虛也,先用補心湯、安神丸,虛症尋愈;再用八珍湯、托裡散,肌肉漸生;卻用地黃丸而瘡口斂。

一小兒患此久不愈,頭重胸滿,飲食少思,此稟脾胃虛弱也,先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諸症尋愈,次用八珍湯佐以五味異功散,月餘瘡口漸斂,仍用十全大補湯而痊。

一小兒十五歲,稟賦虛弱,因勞役過度患此,寒熱如瘧,用補中益氣湯將愈。惑於人言,誤服大黃之藥,吐瀉大作,手足厥冷,寒熱尤甚。余用六君子加薑、桂,諸症稍愈,但赤腫不消,此欲作膿也,又數劑後,朝用益氣湯,夕用大補湯,五十餘劑而痊。

白話文:

(這裡指的是小腹兩側,靠近中間的地方發生的病症)

「便癰」這種病,通常是因為肝火旺盛或肝臟積熱,或是體質上就帶有肝經的熱毒引起的。如果剛開始發病時,出現腫脹、堅硬且疼痛的情況,可以先用龍膽瀉肝湯服用一兩劑。如果腫痛沒有減輕,就改用仙方活命飲服用兩劑。如果過了五到七天,腫脹沒有消退,仍然堅硬,可以再用前面兩種藥各服一劑。如果腫脹還不消退,甚至更痛,表示快要化膿了,就改用活命飲一劑,再用托裡消毒散,並加入柴胡、山梔各一到兩劑。如果膿已經形成了,卻沒有破潰,這是因為氣血虛弱,就用托裡消毒散服用一到兩劑。

如果膿液已經流出來了,但疼痛仍然不止,表示毒氣沒有完全解除,用活命飲服用一劑。如果膿液已經流出來,反而感到疼痛,表示氣更加虛弱,就用內補黃耆湯。如果膿液已經流出來,又發燒、煩躁,表示氣虛血脫,就用當歸補血湯。如果膿液已經流出來,又怕冷發燒,表示氣血都虛弱,就用十全大補湯。如果膿液已經流出來,只是怕冷,表示元氣虛弱,就用補中益氣湯。如果膿液已經流出來,但傷口不容易長出新肉,表示脾氣虛弱,就用六君子湯。

如果患者天生體質虛弱,或因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而發病,只需要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射干,腫脹就會自然消退。如果沒有區分經絡、辨別虛實,就隨意使用攻伐的藥物,反而會損耗氣血,導致病情輕微的難以治癒,嚴重的會轉變成瘵症,甚至無法醫治。

有一個小孩發病,腫痛且顏色發紅,發冷發熱像瘧疾一樣,小便不通暢,這是肝經有濕熱引起的,用龍膽瀉肝湯一劑後,小便順暢,發冷發熱立刻消除,再用加味逍遙散加入龍膽草服用兩劑,腫痛就完全消退而痊癒。

另一個小孩發病,腫脹堅硬疼痛,小便不順暢,先用龍膽瀉肝湯後,小便立刻順暢,再用活命飲一劑就消腫了。後來腹部紅腫疼痛,這表示快要化膿了,先用活命飲兩劑,抑制病勢,再用托裡消毒散加入柴胡、山梔三劑。用手按壓腫脹處,腫脹隨著手指移開又重新鼓起,這表示膿已經形成,用托裡散一劑,隔天用針刺破,膿流出來後腫就消了,再用托裡散就痊癒了。

另一個小孩發病,服用大黃等瀉藥後,拉肚子、肚子叫,腹部腫脹堅硬疼痛,食慾不佳,這是因為脾胃再次受到損傷導致的病症變化,用五味異功散加入升麻、柴胡、木香後,飲食逐漸增加,就去掉木香,加入黃耆、當歸,服用幾劑後膿就形成了;再用托裡散加入皂角刺後膿就潰破了,就去掉皂角刺,加倍使用人參、黃耆就痊癒了。

另一個小孩的瘡腫已經形成,用消炎解毒的藥後,腫脹反而擴散開來,而且自汗發熱、怕冷、食慾不佳,這是氣血非常虛弱,用大補湯四劑後,用針刺破,膿流出來後腫就消了,再用托裡散、八珍湯交替服用就痊癒了。

另一個小孩膿已形成但沒有破潰,誤用大黃之類瀉藥來排出膿液,結果導致持續腹瀉,腫脹堅硬且顏色蒼白,腹痛想吐,手腳冰冷,這是脾氣虛弱又再次受到損傷,用異功散加入升麻、薑、桂服用四劑後,就去掉薑、桂,加入當歸、黃耆服用二十多劑,膿就潰破而痊癒。

另一個小孩膿潰破後,出現咬牙、打哈欠、到處摸索衣物等症狀,這是肝經氣血虛弱,先用八珍湯加入鉤藤、五味子,各種症狀立刻痊癒,再用托裡散和八珍湯就痊癒了。

另一個小孩膿潰破後,出現驚嚇、抽搐、打哈欠、咬牙等症狀,這是心肝二經的氣血都虛弱,先用補心湯、安神丸,虛弱的症狀就痊癒了;再用八珍湯、托裡散,肌肉逐漸生長;最後用六味地黃丸讓傷口癒合。

另一個小孩發病很久都沒有好轉,頭重胸悶、食慾不佳,這是體質上脾胃虛弱,先用補中益氣湯加入蔓荊子,各種症狀就痊癒了,再用八珍湯配合五味異功散,一個多月後傷口逐漸癒合,接著用十全大補湯就痊癒了。

另一個小孩十五歲,天生體質虛弱,因為過度勞累而發病,發冷發熱像瘧疾一樣,用補中益氣湯快要痊癒時,聽信別人的話,誤服大黃這種藥,導致嚴重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發冷發熱更加嚴重。我用六君子湯加入薑、桂,各種症狀稍微好轉,但紅腫沒有消退,這表示快要化膿了,又服用幾劑後,早上服用益氣湯,晚上服用大補湯,服用五十多劑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