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三 (4)
卷三 (4)
1. 驚風
驚風者,虛惕怔忡,氣怯神散,痰涎來去,泄瀉色青。若驚入心則面赤夜啼,用梔子清肝散加黃連。入肝則面青眼竄,用柴胡清肝散。入脾則面黃嘔吐虛汗嗜臥,用六君加柴胡、山梔。入肺則面白喘急,用異功散加柴胡、桔梗。入腎則面黑齧奶咬牙,用六味地黃丸。若因乳母恚怒肝火,或膏粱積熱,遺兒為患,或兒吐瀉傷脾,清氣不升,風木陷入太陰傳變等因,皆能致此,當隨主治。否則必成慢脾也,須預慎防為善。
治驗
一小兒十五歲御女後,復勞役,考試失意,患癇症三年矣。遇勞則發,用十全大補湯、加味歸脾湯之類,更以紫河車生研如膏,入蒸糯米為末,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日三五服而痊。後患遺精盜汗發熱,仍用前藥及地黃丸而愈。此症治不拘男婦老幼皆效。
一小兒周歲後,從桌上仆地,良久復甦。發搐吐痰沫,服定驚化痰等藥,遇驚即復作。畢姻後,不時發而難愈,形氣俱虛,面色痿黃,服十全大補、補中益氣二湯而愈。
至寶丹,治諸驚癇心熱,及卒中客忤煩躁,風涎搐搦,或傷寒狂語,伏熱嘔吐。
生犀角(鎊屑),生玳瑁,琥珀,硃砂(水飛),雄黃(水飛。各一兩),金箔(五十片半為衣),銀箔(五十片),片腦(一匙),麝香(一錢),牛黃(半兩),安息香(一兩半,為末酒掬去砂取一兩酒煎成膏)
上各另為末和勻,入安息香膏,如干入熟蜜少許,桐子大。每服一二丸,人參湯化下,量兒加減。
神妙奪命丹,七月內取青蒿節內蟲,入硃砂、麝香為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薑湯下。
人參羌活散,治傷風驚熱。
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白茯苓,桔梗,枳殼,人參,地骨皮,天麻(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生薑、薄荷水煎,治驚熱加蟬蛻。
防風導赤散,治初驚。
生地黃,木通(去節),防風,甘草(各等分)
上每服三錢,竹葉少許,水煎。有熱加黃芩、赤芍藥、羌活。
蟬蛻鉤藤飲,治肚疼驚啼。
鉤藤鉤,天麻,茯苓,川芎,白芍藥(各二錢),甘草,蟬蛻(各一兩)
上入燈心水煎。
七寶洗心散,治煩熱生瘡,兼治驚風。
生地黃,荊芥穗,防風,甘草,黃芩,羌活,赤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燈心、薄荷湯調下。
神芎丸,治風熱壅滯,頭目昏眩,口舌生瘡,牙齒疳蝕,或遍身瘡疥咬牙,驚惕怔忡,煩躁作渴,或大便澀滯,或積熱腹滿,驚風潮搐等症。
大黃(生),黃芩(各二兩),生牽牛末(二兩),滑石(四兩),黃連,薄荷葉,川芎(各半兩)
上為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四丸,溫水下。
清心丸,治驚熱煩躁。
人參,茯神,防風,硃砂,柴胡(各三錢),金箔(三十片)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丸,竹瀝調下。
化風丹(方見驚癇)
安神丸(方見心臟)
辰砂膏(方見急驚)
柴胡清肝散(方見熱症)
六味地黃丸(方見腎症)
梔子清肝散(方見諸熱)
十全大補湯(即八珍湯加黃耆、肉桂)
異功散(方見天釣)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六君子湯(方見天釣)
白話文:
所謂的「驚風」,指的是身體虛弱、容易受到驚嚇而心神不安,感到害怕恐懼,氣虛膽怯,精神渙散,口中產生痰液,並伴隨腹瀉,大便顏色呈現青色。如果驚嚇影響到心臟,就會出現臉色發紅、夜間啼哭的症狀,此時應該使用梔子清肝散,再加入黃連來治療。如果影響到肝臟,則會出現臉色發青、眼睛亂轉的症狀,應該使用柴胡清肝散來治療。如果影響到脾臟,則會出現臉色發黃、嘔吐、虛汗、嗜睡等症狀,應該使用六君子湯,再加入柴胡、山梔來治療。如果影響到肺臟,則會出現臉色蒼白、呼吸急促等症狀,應該使用異功散,再加入柴胡、桔梗來治療。如果影響到腎臟,則會出現臉色發黑、啃咬乳頭、磨牙等症狀,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
此外,也有可能是因為哺乳母親的憤怒導致肝火旺盛,或是因為經常食用肥膩食物導致體內積熱,這些都會遺留給孩子造成疾病。又或者是孩子因為嘔吐腹瀉而損傷脾胃,導致清氣無法上升,風邪侵入脾胃等因素,都可能引起驚風,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否則,病情很可能會轉為慢性脾虛,必須事先謹慎預防。
治驗
有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在行房事後又過度勞累,加上考試失利,得了癲癇三年。每當勞累就會發作,曾使用十全大補湯、加味歸脾湯等藥物治療,又將紫河車研磨成膏,加入蒸熟的糯米粉製成丸子,每次服用一百顆,一天服用三到五次,最後痊癒。後來又出現遺精、盜汗、發熱等症狀,仍舊使用之前的藥方以及地黃丸治療而痊癒。這種治療方法不論男女老少都有效。
另一個小孩,在一歲之後,從桌上摔到地上,過了好一陣子才醒來。醒來後出現抽搐、吐痰等症狀,服用了定驚化痰的藥物,但只要受到驚嚇就會再次發作。結婚後,仍然不時發作難以痊癒,身體虛弱,面色萎黃,最後服用十全大補湯和補中益氣湯才痊癒。
以下為一些治療驚風的藥方
-
至寶丹:可以治療各種驚風、癲癇、心熱,以及突然昏倒、煩躁、風痰抽搐,或傷寒引起的胡言亂語、潛伏的熱邪引起的嘔吐等症狀。
-
藥材:生犀角(磨成粉)、生玳瑁、琥珀、硃砂(水飛)、雄黃(水飛,各一兩),金箔(五十片,一半做藥衣),銀箔(五十片),冰片(一匙),麝香(一錢),牛黃(半兩),安息香(一兩半,磨成粉,用酒煎成膏,取一兩使用)。
-
做法:將上述藥材分別磨成粉混合均勻,加入安息香膏,如果太乾,就加入少量熟蜂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
-
用法: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人參湯送服,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
-
神妙奪命丹:用七月時青蒿節內的蟲子,加入硃砂、麝香製成藥丸,如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到五顆,用薑湯送服。
-
人參羌活散:可以治療因感冒引起的驚風發熱。
-
藥材: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白茯苓、桔梗、枳殼、人參、地骨皮、天麻(各等份),甘草(減半)。
-
用法:用水煎服,加入生薑、薄荷同煎。治療因驚嚇引起的發熱,可以加入蟬蛻同煎。
-
防風導赤散:可以治療初期的驚風。
-
藥材:生地黃、木通(去節)、防風、甘草(各等份)。
-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加入少許竹葉,用水煎服。如果體內有熱,可以加入黃芩、赤芍藥、羌活同煎。
-
蟬蛻鉤藤飲:可以治療因腹痛引起的驚啼。
-
藥材:鉤藤鉤、天麻、茯苓、川芎、白芍藥(各二錢),甘草、蟬蛻(各一兩)。
-
用法:加入燈心草,用水煎服。
-
七寶洗心散:可以治療煩躁發熱、生瘡,兼治驚風。
-
藥材:生地黃、荊芥穗、防風、甘草、黃芩、羌活、赤芍藥(各等份)。
-
用法: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燈心草、薄荷湯調服。
-
神芎丸:可以治療風熱壅滯、頭暈目眩、口舌生瘡、牙齒腐爛,或全身生瘡、磨牙、驚恐不安、煩躁口渴,或大便不通暢,或體內積熱腹脹,驚風抽搐等症狀。
-
藥材:大黃(生的)、黃芩(各二兩),生牽牛末(二兩),滑石(四兩),黃連、薄荷葉、川芎(各半兩)。
-
用法:磨成粉末,用水調成糊狀,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四顆,用溫水送服。
-
清心丸:可以治療驚風發熱、煩躁不安。
-
藥材:人參、茯神、防風、硃砂、柴胡(各三錢),金箔(三十片)。
-
用法: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顆,用竹瀝調服。
-
化風丹:(藥方見驚癇篇)
-
安神丸:(藥方見心臟篇)
-
辰砂膏:(藥方見急驚篇)
-
柴胡清肝散:(藥方見熱症篇)
-
六味地黃丸:(藥方見腎症篇)
-
梔子清肝散:(藥方見諸熱篇)
-
十全大補湯:(即八珍湯加入黃耆、肉桂)
-
異功散:(藥方見天釣篇)
-
補中益氣湯:(藥方見虛羸篇)
-
六君子湯:(藥方見天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