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九 (9)
卷九 (9)
1. 食積寒熱
三黃枳朮丸,治傷肉濕面辛辣味厚之物,致填塞悶亂不快。
枳實(麵炒,五錢),黃連(酒浸炒),大黃(濕紙裹煨),白朮(各一兩),黃芩(五錢)
上為末,湯浸𩚫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臨時量所傷多少,加減服之。
大柴胡湯(方見痙症)
四神丸(方見驚瀉)
六君子湯
五味異功散(二方見內釣)
瀉黃散(方見脾臟)
白朮散(方見積滯)
保和丸(方見虛羸)
加減腎氣丸(方見腹脹)
天麻散(方見百晬內嗽,即天麻丸)
白話文:
食積寒熱
三黃枳朮丸,用來治療因為吃太多肉類、潮濕的麵食、辛辣厚味的食物,導致腸胃堵塞、胸悶、煩躁不舒服的情況。
藥材組成:枳實(用麵粉炒過,五錢)、黃連(用酒浸泡後炒過)、大黃(用濕紙包裹後煨烤)、白朮(各一兩)、黃芩(五錢)。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湯汁浸泡蒸熟的麵餅製成藥丸,大小像綠豆一樣。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可以根據飲食積滯的程度,酌量增減藥量。
另外,還有以下方劑可以參考:
大柴胡湯(配方在痙證部分有記載)
四神丸(配方在驚瀉部分有記載)
六君子湯
五味異功散(兩種配方在內釣部分有記載)
瀉黃散(配方在脾臟部分有記載)
白朮散(配方在積滯部分有記載)
保和丸(配方在虛羸部分有記載)
加減腎氣丸(配方在腹脹部分有記載)
天麻散(配方在嬰兒百日內咳嗽,也就是天麻丸部分有記載)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