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八 (8)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8)

1. 痘疔

痘疔又謂之賊痘,或三五枚,或五七枚,間雜於諸症之間,其色紫黯作痛不寧,以致諸症蜂起,不能貫膿,甚至不救,乃熱毒勢甚並結也,用仙方活命飲,如二便秘澀量加大黃,遍身拘急加麻黃。外必用線針挑破出黑血,或吮出毒血,以泄其毒,余痘才得貫膿,否則其毒無從而解,必致不起。如未應,急用隔蒜灸。

白話文:

痘疔又稱為惡性痘,或有三個、五個、或五個、七個,散佈在各種症狀之間,痘的顏色是紫黑色,疼痛且無法安寧,導致各種症狀蜂擁而至,無法化膿,甚至危及生命,是因為熱毒的力量太強而結塊。

使用仙方活命飲治療,如果大便乾燥不通暢,增加大黃的劑量;皮膚身體僵硬不適,增加麻黃的劑量。外部一定要用細針刺破痘瘡,排出黑色的血,或吸出有毒的血,以排出體內的毒素,其餘的痘瘡才能化膿,否則毒素無法排出,一定危及生命。如果還沒有效果,趕快使用隔著大蒜灸療所患的部位。

若毒氣甚者,或不知痛者,不用蒜隔,就著肉灼艾灸之。若灸後瘡頭紅腫發焮,用針挑破出毒血,灼艾尤好。雖此法未出方書,余屢用屢驗者,世多用至寶丹之類,亦不可恃。

白話文:

如果中毒很嚴重,或者不知道痛的人,不用隔著大蒜,直接貼在肉上灼燒艾灸。如果艾灸後瘡口紅腫發炎,用針挑破擠出毒血,再用艾草灼燒效果更好。雖然這種方法沒有出現在醫書中,但我經常使用,並且得到了驗證。世人大多使用至寶丹之類的藥物,但也不可依賴。

一小兒有疔二枚,諸痘焮赤作癢而不貫,先君以針挑破隔蒜灸,至五十餘炷而貫,又十餘壯而痛止。用活命飲末二錢,熱血調服,出紫血,又二服,疔毒悉退,痘漿悉貫,更用犀角消毒散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孩有兩個疔瘡,所有的痘瘡都紅腫燙痛且發癢,但沒有破開,我父親用針挑破疔瘡,用蒜瓣隔著灸,灸了五十多壯後疔瘡才破開流膿,又灸了十多壯後疼痛才停止。服用兩錢的活命飲末,用熱血調服,排出紫色的膿血,再服用兩次後,疔瘡的毒素全部消退,痘瘡也全部破開流膿,再用犀角消毒散治療就痊癒了。

一小兒患痘疔,挑出毒血,服活命飲而痘愈。但疔處或癢或痛,用活命飲、隔蒜灸而愈。用參耆四聖散而靨。

白話文:

有個小孩子患了痘瘡和毒瘡,挑出膿血後,服用活命飲使痘瘡好了。但毒瘡處時而發癢時而疼痛,用活命飲和隔蒜灸治療後痊癒。服用參耆四聖散後,臉上的疤痕也消失了。

一小兒痘內有疔數枚,雖挑出毒血,餘毒不解,先君用仙方活命飲一劑,徐徐灌之,毒解漿貫而愈。

一小兒患痘疔,遍身焮如丹毒,內紫色者三枚。用活命飲、隔蒜灸,其勢漸退;又用活命飲末二錢,漿漸貫;更用四聖散犀角消毒散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得了痘瘡,全身紅腫得像丹毒一樣,其中有三顆呈現紫色的。用活命飲,以及隔著蒜頭艾灸,病情逐漸減退;接著用活命飲末二錢,用漿糊漸漸灌入;再用四聖散、犀角消毒散,就痊癒了。

一小兒出痘第七日寒熱作渴,兩脅及臂外側膽經各患痘疔,先用針挑出黑血,乃用小柴胡湯生地黃一劑,熱渴頓止;又用活命飲一劑而痊。

白話文:

某個小兒出天花,到第七天時,又冷又熱且口渴,兩側肋骨及手臂外側的膽經部位,也長出痘子和疔瘡。先用針挑出了黑血,然後用小柴胡湯加上生地黃,服了一劑後,那些熱度和口渴立刻消失了。又用活命飲服了一劑,就痊癒了。

一小兒出痘稠密,痛甚色赤,翌日變黑,索水飲之,神思稍清,先用活命飲未冷酒調服三錢,痛雖稍緩,其痘如指,色赤腫高;又用奪命丹一粒,腫痛十減六七;又用活命飲末一服溫酒調,又得減三四,再服而漿貫,卻用四聖散而痊。

白話文:

有個小孩患出痘瘡,痘瘡又密又痛,顏色呈現紅色,隔天顏色變黑,向人索討水喝,喝完水後精神稍有清爽些,先用活命飲配未冷的酒服用三錢,雖然疼痛稍緩和,但痘瘡卻像手指大小,並且腫脹且顏色呈現紅色,後來又吃了一粒奪命丹,痘瘡的腫脹疼痛減輕了六七成,之後再用活命飲的藥末配溫酒服用,痘瘡又減少三四成,再繼續服用,痘瘡化膿連成一線,之後用四聖散治療,病情才痊癒。

犀角消毒散,治癍疹丹毒,發熱痛癢,及瘡疹等症。

牛蒡子甘草荊芥防風(各五分),犀角(鎊,三分),金銀花(三分)

白話文:

  • 牛蒡子:五克

  • 甘草:五克

  • 荊芥:五克

  • 防風:五克

  • 犀角:三克(磨成粉)

  • 金銀花:三克

上水煎熱入犀角傾出服。

仙方活命飲

飛龍奪命丹

隔蒜灸法三(方見痘癰)

四聖散(方見腹脹氣促)

柴胡湯(方見癍症)

2. 夾疹痘

夫疹乃風邪外患,痘為胎毒內發,二症並作,臟腑俱病也。二者相雜,赤暈發焮,痘瘡愈盛,誤謂痘出大密,多不可救。然此乃疹夾痘也,當治以人參羌活散,疹毒即解,痘勢亦退,其元氣虧損,不能結痂,當補脾胃為急也。

白話文:

疹是風邪外侵造成的,痘是胎毒內發造成的,兩種疾病同時發生,是臟腑都有疾病的緣故。兩種疾病混合在一起,出現紅暈和高燒,痘瘡也更加嚴重,誤以為痘瘡發得很茂密,大多沒救了。但這其實是疹子和痘瘡混合在一起造成的,應該用人參羌活散來治療,疹子的毒氣就會解除,痘瘡的勢頭也會減弱,其元氣虧損,不能結痂,應該急著補益脾胃。

人參羌活散,治時氣痘疹,兼於發表。

白話文:

「人參羌活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時疫痘疹,兼具發汗解表的功效。

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桔梗茯苓枳殼川芎天麻甘草地骨皮(各三分)

白話文:

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桔梗、茯苓、枳殼、川芎、天麻、甘草、地骨皮(各三份)

上入薄荷五葉,姜水煎服。

東垣消毒救苦湯,治癍疹悉自消化,使令不出,已出稀者再不生癍。十一月立此方,隨四時加減。通造化明藥性者能之。

白話文:

東垣消毒救苦湯,可以治療各種瘡疹,使瘡疹自行化解,使瘡疹不再出現,即使已經出現的瘡疹,再也不會復發。這個方劑是在十一月制定的,可以根據四時的不同而加減藥物。只有通曉自然規律和藥物性質的人才能掌握這個方劑。

麻黃根,羌活,防風升麻(各五分),柴胡,川芎,藁本葛根,酒黃芩生地黃(各二分),細辛,生黃芩(各一分),黃連,酒黃柏紅花(少許),蘇木當歸身,吳茱萸(五分),白朮蒼朮(二分),生甘草(一分),橘皮連翹(半分,初出減,出大盛者加之)

白話文:

麻黃根、羌活、防風、升麻(各 15 公克),柴胡、川芎、藁本、葛根、黃芩、生地黃(各 6 公克),細辛、生黃芩(各 3 公克),黃連、黃柏、紅花(少量),蘇木、當歸身、吳茱萸(15 公克),白朮、蒼朮(6 公克),生甘草(3 公克),橘皮、連翹(1.5 公克,剛開始減量,大量出現者增加其量)。

上每服三五錢,水煎熱服。

人中白散

人中白(煅一兩),黃柏(炒黑,二錢)

上為末搽口內。

如聖餅,治一切瘡瘍硬腫,不能消散,或毒不能解散

白話文:

就像甘甜的餅乾一樣,可以治療各種瘡瘍、硬腫,不能消散,或毒藥不能解散。

乳香沒藥木香血竭,當歸(等分),麝香(少許)

白話文:

乳香、沒藥、木香、血竭、當歸(等份),麝香(少量)

上各另為末,酒糊和為餅炙熱,頻熨患處,惡瘡加蟾酥等分。

四味肥兒丸(一名小肥兒丸),治食積脾疳,目生雲翳,口舌生瘡,牙瘡腐爛,發熱瘦怯,遍身生瘡等症。或症後患之。

白話文:

中藥「四味肥兒丸」(也叫做小肥兒丸),可以治療小孩子的積食、脾疳、眼睛生雲翳、嘴巴或舌頭上出現瘡瘍、牙齒腐爛、發燒、身體瘦弱、全身長滿瘡瘍等症狀。這些症狀有可能是因為前一次生病所導致。

黃連(炒),蕪荑(炒),神麯(炒),麥芽(炒,等分)

白話文:

黃連(炒):將黃連炒至焦黃。

蕪荑(炒):將蕪荑炒至微黃。

神麯(炒):將神麯炒至微黃。

麥芽(炒,等分):將麥芽炒至微黃,與其他三味藥等量。

上為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白湯下。

加味解毒散,治癍疹癢痛,寒熱甚者,煩躁譫語,並痘毒發熱咽乾。

白話文:

加味解毒散,用於治療皮膚病如癍疹、瘡毒等引起的瘙癢疼痛。如果病情嚴重,還會出現寒熱交替、煩躁不安、譫語等症狀,以及痘毒引起的發熱、咽乾等症狀。

犀角(鎊,五錢),連翹(炒,二錢),牛蒡子(炒,二錢),薄荷(一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犀角(研磨成粉,五錢),連翹(炒熟,二錢),牛蒡子(炒熟,二錢),薄荷(一錢),甘草(五分)

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滾湯調下。

補陰八珍湯(即八珍湯加黃柏、知母炒黑)

白話文:

八珍湯加黃柏和炒黑的知母,即補陰八珍湯。

葛根黃連湯,治疹後身熱不除。

葛根(五錢),黃連(三錢),黃芩(二錢),甘草(一錢半)

上水煎服。

獨參湯(人參一兩,薑棗同煎)

春澤湯

人參,白朮,茯苓,澤瀉豬苓

上水煎服。

大連翹飲

連翹,黃芩,瞿麥木通滑石,柴胡,防風,荊芥,甘草,蟬蛻,山梔,赤芍

白話文:

  •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瞿麥:清熱涼血,利尿消腫。

  • 木通: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滑石:清熱利濕,解毒生肌。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退燒。

  • 防風: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 荊芥:疏風解表,透疹止癢。

  • 甘草:補中益氣,調和諸藥。

  • 蟬蛻:息風止痙,清熱解毒。

  • 山梔:清熱涼血,瀉火解毒。

  • 赤芍藥:活血化瘀,清熱涼血。

上每服三四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