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十八 (5)
卷十八 (5)
1. 癍症
陳文宿先生云:癍疹之症,俗言疹子。是肺胃有熱,或時氣所作。發於皮膚,遍體狀如蚊蚤所咬。凡色赤者,十生一死,色黑者十無一生。錢氏云:癍症初發類似傷寒,發熱五六日或七八日而出,或乍涼乍熱,或咳嗽,泄瀉不食,面赤,眼光如水生眵,或噴嚏痰涎,或熱渴乾嘔,或大便急而小便澀。余竊謂前症若身熱煩渴者,用升麻湯。
自汗煩渴者,化癍湯。煩瀉熱瀉,白虎蒼朮湯。熱盛譫語,導赤散。咳嗽不已,生地黃散。吐血衄血,或大小便血,犀角湯。喉間作痛,甘桔防風湯。咽喉腫痛,玄參升麻湯。乍涼乍熱,小柴胡湯。喘嗽不已,柴胡五味子湯。小便不利,柴苓湯。熱盛乾嘔,解毒湯。停食嘔吐,或腹脹作瀉,平胃散,大便不利加枳實。
飲食已消,或仍作嘔,四君子湯。大便秘或喘滿者,先用前胡枳殼湯下之,乃用春澤湯。瘥後熱毒不除,葛根黃連湯。餘毒成瘡,射干鼠黏子湯、消毒飲。又有夾痘而出者,其勢最速,乃血乘其勢而為患也。如大便硬,用清涼飲少許下之。癍退,四君、歸、耆,固其元氣。肢體疼痛,用活命飲一服,殺其毒氣,仍用托裡散治之。
一小兒七日不消,頭痛發熱,防其內熱,此表邪未解,用葛根麥門冬湯一劑頓解,再劑而痊。
一小兒惡寒發熱,頭痛拘急,先用人參羌活散一劑,外邪頓散,又用五味異功散而安。
一小兒月餘不消,增寒壯熱,頭痛拘急,此表邪未解也,用人參敗毒散一劑而表邪退,再用惺惺散而痊。
一儒者年踰二旬患前症,煩渴飲冷,用竹葉石膏湯、化癍湯各一劑,熱渴頓愈,用快癍湯,痘瘡頓起,用八珍湯而痊。
一產婦患此,乃風熱所致,用惺惺散而風熱散,用六味活血湯而瘡起發,用八珍湯而痊。
一小兒患此,鼻塞聲重,發熱身癢,用人參消風散而表症愈,後發熱搔破膿水淋漓,脈浮大按之無力,此脾胃氣虛,不能榮於腠理,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黃耆六一湯而愈。後因感冒服表散之劑,煩躁發熱,面目俱赤,脈大而虛,用當歸補血湯而痊。
一小兒發熱作渴,二便秘澀,用大連翹飲,二便隨通,但嘔吐痰涎,腹痛不食,此邪氣去而真氣復傷也,用五味異功散而痊。
惺惺散,治風熱時氣瘡疹,頭疼壯熱,目澀多睡,咳嗽喘粗。
桔梗,真細辛,人參,甘草,白茯苓,川芎,白朮(各五分),薄荷
上水一盞,姜三片,煎服。
黃連解毒湯,治疹毒吐血乾嘔。
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各三錢)
上水煎,量大小服。
柴胡五味子湯,治癍疹喘嗽。(即小柴胡湯內加五味子)
小柴胡湯,治癍疹乍涼乍熱,似瘧喘嗽。
柴胡(三錢),人參,黃芩(各二錢),半夏(一錢),甘草
上生薑三片,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
柴芩湯,治痘疹小便不利。
柴胡,黃芩,豬苓,澤瀉,茯苓,白朮(各一錢五分)
上姜水煎,量大小服。
人參消風散,治癍疹等症。
人參(三錢),荊芥穗,甘草(炙),陳皮(各五錢),白殭蠶,茯苓,防風,芎藭,藿香,蟬蛻(各三錢),厚朴(薑製,三錢),羌活(二錢)
上每服一錢,水煎服。
人參敗毒散,治癍疹發熱惡寒,咳嗽等症。
人參,茯苓,川芎,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枳殼(麩皮炒),桔梗,甘草(炒,各等分)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
生地黃散,治痘疹煩熱咳嗽。
生地黃,麥門冬(各一錢半),杏仁,陳皮(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忌酒醋鹽酸之物。
白虎蒼朮湯,治痘疹癍症。
玄參升麻湯
化癍湯三(方見水痘麻痘)
升麻葛根湯(方見後)
乾葛麥門冬湯
犀角湯(二方見頂陷心狂)
快癍湯(方見頂陷心煩)
六味活血散
活命飲(二方見痘癰)
大連翹飲
春澤湯
人參羌活散
葛根黃連湯四(方見夾疹痘)
五味異功散
當歸補血湯
補中益氣湯三(方見寒戰咬牙)
黃耆六一湯(方見作癢抓破)
竹葉石膏湯(方見泄瀉咬牙)
射干鼠黏子湯(方見靨後發熱)
甘桔防風湯(方見痘寒戰)
前胡枳殼湯(方見痘涕唾稠黏)
四君子湯(方見不靨悶亂)
四順清涼飲(方見大便不通)
白話文:
陳文宿先生表示:人們常說的疹子,也就是癍疹這類病症,通常是由肺部和胃部的熱氣導致,或是受到季節性氣候影響所引發。疹子會在皮膚上爆發,全身上下像是被蚊蟲叮咬一般。值得注意的是,疹子呈現紅色的患者,十個裡面可能只有一個會死亡;但如果疹子是黑色,那麼十個裡面可能一個都活不了。錢氏指出:癍疹剛開始的症狀類似感冒,可能要發燒五到七天,甚至更久才會出現疹子,期間可能會忽冷忽熱,或者咳嗽、腹瀉、食慾不振,臉色潮紅,眼睛像水泡一樣,打噴嚏、吐痰,口渴想喝水,嚴重的還會乾嘔,大便急,小便困難。
如果病患發燒且非常口渴,可使用升麻湯。自汗且口渴,則適用化癍湯。若是煩躁、腹瀉,可使用白虎蒼朮湯。如果出現高燒、胡言亂語,則應使用導赤散。咳嗽不止,可用生地黃散。若出現吐血、鼻血,或者大小便出血,則需使用犀角湯。喉嚨痛,可以服用甘桔防風湯。咽喉腫痛,則需使用玄參升麻湯。忽冷忽熱,則使用小柴胡湯。持續喘咳,可使用柴胡五味子湯。小便不暢,可用柴苓湯。高燒乾嘔,則需使用解毒湯。若因為食物滯留導致嘔吐,或腹部脹痛並伴隨腹瀉,則使用平胃散,大便不通可加入枳實。
飲食恢復但仍有嘔吐,可用四君子湯。若大便硬或呼吸困難,先用前胡枳殼湯通便,然後使用春澤湯。病癒後若熱毒仍未清除,可使用葛根黃連湯。殘餘毒素形成瘡瘍,可用射干鼠黏子湯、消毒飲。有些疹子會夾雜著痘疹一起爆發,這種情況往往病情迅速,是由血液循環加速引起的。如果大便堅硬,可使用清涼飲少許幫助排便。疹子褪去後,可使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和黃耆,來鞏固體內的元氣。若出現四肢疼痛,可使用活命飲一帖,以殺滅體內殘餘的病毒,再使用託裡散進行治療。
接下來是一些實際病例的例子:一個小孩七天疹子未消,頭痛發燒,懷疑是體內熱度過高,醫生認為這是表面的邪氣尚未消除,於是使用葛根麥門冬湯,一次就讓症狀緩解,再用一次後病癒。
另一個小孩惡寒發燒,頭痛肌肉緊繃,醫生先使用人參羌活散,外部邪氣立刻散去,再使用五味異功散,病情得到控制。
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學者患上同樣的病,極度口渴想喝冷水,醫生使用竹葉石膏湯和化癍湯各一帖,熱渴馬上獲得緩解,再使用快癍湯,痘瘡立刻浮現,最後使用八珍湯,病癒。
一位產婦患上此病,是由風熱引起的,醫生使用惺惺散散去風熱,再使用六味活血湯,讓瘡癒合,最後使用八珍湯,病癒。
一個小孩患此病,鼻塞聲音沙啞,發燒身體癢,醫生使用人參消風散,表面症狀得到改善,後來發燒,皮膚被抓破,流出膿水,脈搏浮大但輕按無力,醫生認為這是脾胃氣虛,無法滋養肌膚,早上使用補中益氣湯,晚上使用黃耆六一湯,最終病癒。
另一個小孩發燒口渴,大小便不通,使用大連翹飲,二便隨即通暢,但仍然嘔吐痰液,腹痛不想吃東西,這是邪氣雖去,但正氣受損,使用五味異功散後病癒。
接下來是藥方的部分:
惺惺散:治風熱時氣瘡疹,頭疼壯熱,目澀多睡,咳嗽喘粗。
黃連解毒湯:治疹毒吐血乾嘔。
柴胡五味子湯:治癍疹喘嗽。
小柴胡湯:治癍疹乍涼乍熱,似瘧喘嗽。
柴芩湯:治痘疹小便不利。
人參消風散:治癍疹等症。
人參敗毒散:治癍疹發熱惡寒,咳嗽等症。
生地黃散:治痘疹煩熱咳嗽。
白虎蒼朮湯:治痘疹癍症。
玄參升麻湯、化癍湯、升麻葛根湯、乾葛麥門冬湯、犀角湯、快癍湯、六味活血散、活命飲、大連翹飲、春澤湯、人參羌活散、葛根黃連湯、五味異功散、當歸補血湯、補中益氣湯、黃耆六一湯、竹葉石膏湯、射干鼠黏子湯、甘桔防風湯、前胡枳殼湯、四君子湯、四順清涼飲,這些藥方分別對應不同的症狀和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