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急驚

錢仲陽云:急驚者因聞大聲,或驚而發搐,搐止如故,此熱生於心,身熱面赤引飲,口中氣熱,二便黃赤,甚則發搐。蓋熱甚生風,陽盛而陰虛也。宜以利驚丸除其痰熱,不可用巴豆之藥。蓋急驚者陽症也,俱府受病而屬實,乃少陽相火旺。經曰:熱則生風,風生痰。痰熱客於心膈間,則風火相搏,故抽搐發動。

白話文:

錢仲陽說:急驚是指聽到巨大的聲響或意外受驚,導致全身抽搐,抽搐停止後恢復原狀。這是由於心臟鬱熱而產生的,患者會出現身體發熱、臉色發紅、口渴、口腔呼出的氣體發熱、二便發黃發紅等症狀,嚴重時會發生抽搐。總體來說,熱邪過盛生風、陽氣太盛、陰氣不足。應服用利驚丸來化解痰熱,不可服用巴豆類藥物。因為急驚是大陽症,邪熱侵犯相關臟腑而形成實症,實質上是少陽之相火過旺。經書上說:過度的熱邪可化生內風,風邪生痰。痰熱鬱結於心和膈之間,風邪和火邪相互搏擊,進而表現出抽搐發動的症狀。

經所謂:木太過曰發生,其動掉眩顛疾是也。當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等藥,搐止與安神鎮驚丸。婁全善亦曰:急驚屬木火土實。木實則搐而有力,及目上視動札頻睫;土實則身熱面赤,而不吐瀉,偃睡合睛。治法宜涼宜瀉,而用涼驚、利驚等丸。亦有因驚而發者,牙關緊急,壯熱涎潮竄視,反張搐搦顫動,唇口眉眼眨引,口中熱氣,頰赤唇紅,二便秘結,脈浮洪數緊,此內有實熱,外挾風邪,當截風定搐。若痰熱尚作仍微下之,痰熱既泄,急宜調養胃氣,搐定而痰熱少退,即宜調補脾氣。

白話文:

經文說:肝木太過叫做「發生」,因此會有頭暈、眩暈或癲疾的症狀。可以服用「利驚丸」、「導赤散」、「瀉青丸」等藥物,以抑制抽搐及安神鎮驚。婁全善也說:急驚症屬於木火土實症。木實則抽搐有力,患者的眼睛會不斷往上看,並且頻繁地眨眼;土實則患者全身發熱、臉色發紅,但不會嘔吐或腹瀉,而是會睡得四肢伸展、雙眼閉合。治療方法宜採用清涼瀉下的方法,可以使用「涼驚丸」、「利驚丸」等。還有一種是因驚嚇而發病的,其症狀有:牙關緊閉、發高燒、流口水、眼睛發直、抽搐、顫動、脣口、眉毛、眼睛不停抽動,口中熱氣不斷,臉頰發紅、嘴脣發紅,大便祕結,脈搏浮洪數緊。這類患者體內有實熱,同時挾雜風邪,應採用截風定搐的方法治療。如果痰熱仍在作祟,仍應繼續服用微量瀉下藥。痰熱消退後,應急補胃氣。抽搐停止後,痰熱稍退,即可調補脾氣。

東垣云:若因外物驚者,宜黃連安神丸。因氣動所驚者,宜安神鎮驚丸之類,大忌防風丸。如因驚而瀉青色,宜硃砂丸,大忌涼驚丸。蓋急驚者,風木旺也,風木屬肝,盛則必傳克於脾,欲治其肝,當先實脾,後瀉風木,若用益黃散則誤矣。經曰: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

白話文:

東垣說:如果因為外物驚嚇而引起的驚嚇,應該使用黃連安神丸。因為氣動而引起的驚嚇,應該使用安神鎮驚丸之類的藥物,千萬不要使用防風丸。如果因為驚嚇而瀉出青色的糞便,應該使用硃砂丸,千萬不要使用涼驚丸。因為急驚風是由風木旺盛引起的,而風木屬於肝,盛則必傳克於脾,想要治療肝臟,應該先補脾,然後瀉風木,如果使用益黃散就會錯了。經典上說: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

前所云實者,乃病氣有餘而形氣不足也。當先瀉而後補,虛甚急當補脾為先,少以攻邪之藥佐之。其所云虛者,乃病氣、形氣俱不足也,當純補真氣為要。若肝經風火相搏,抽搐目瞤,筋急痰盛者,當用四物湯以生肝血,加鉤藤鉤、山梔以清肝火,更用四君子以補脾,六味丸以滋腎。若肺金剋木而兼呵欠者,用瀉白散以泄肺邪,地黃丸以益肝血。

白話文:

所謂的實症,是指病邪力量大,而正氣不足。治療時應先疏通邪氣,再補益正氣。虛症嚴重時,應先補養脾胃,再酌情輔以祛邪之藥。所謂的虛症,是指正氣和邪氣都不足。治療時應以補益真氣為主。若肝臟風火相搏,出現抽搐、眼皮跳動、筋骨僵硬、痰多等症狀時,應服用四物湯來生肝血,並加入鉤藤鉤、山梔來清肝火,再用四君子來補脾,六味丸來滋補腎臟。若肺金剋制肝木,並有呵欠等症狀時,應服用瀉白散來疏通肺邪,服用地黃丸來滋補肝血。

若邪入肝,則用柴胡清肝散,加龍膽草亦可。邪入心,用梔子清肝散,加炒黃連亦通。邪入腎,用六味地黃丸。邪入肺,用地骨皮散。邪入脾,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大抵此症屬肝膽經血虛,風火相搏,而善行數變者為多,若不養肝血,不補脾氣,純用祛風化痰之藥,則脾益虛,血益損,邪氣延綿,必傳慢驚矣。

治驗

白話文:

如果邪氣進入肝臟,則服用柴胡清肝散,也可以加上龍膽草。邪氣進入心臟,服用梔子清肝散,也可以加上炒黃連。邪氣進入腎臟,服用六味地黃丸。邪氣進入肺臟,服用地骨皮散。邪氣進入脾臟,服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梔。總體來說,這種疾病屬於肝膽經血虛,風火相搏,而且善於多次發作的人居多,如果不滋養肝血,不補益脾氣,純粹使用祛風化痰的藥物,那麼脾就會越來越虛弱,血液也會越來越少,邪氣會延綿不斷,最終會演變成慢驚風。

一小兒九歲,因驚發熱,抽搐頓悶,咬牙作渴,飲冷便秘,面色青赤,而印堂左腮尤赤,此心脾二經風熱相搏,乃形病俱實之症也,先用瀉青丸料炒黃連一劑,大便隨利,熱搐頓減;繼用抑青丸一服,諸症悉退。但面色痿黃,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此病氣去而脾氣未復也,用補中益氣湯及地黃丸而痊愈。

白話文:

有一個九歲的小孩,因為驚嚇而發熱,抽搐、昏迷、咬牙、口渴,喝了冷水便祕,面色青赤,印堂和左臉頰尤其紅,這是心、脾兩經風熱相搏,既有形質病,又有實熱症,先用瀉青丸加炒黃連一劑,大便隨之暢通,熱度、抽搐立減;接著用抑青丸一服,諸症完全退去。但是面色發黃,四肢疲倦,飲食慾望降低,這是病氣去了但脾氣尚未恢復,用補中益氣湯及地黃丸而痊癒。

一小兒發熱抽搐,口噤痰湧,此膽經實火為驚風也。先用瀉青丸一服,六味丸二服,諸症即退;又用小柴胡湯加芎、歸、山梔、鉤藤鉤,次以補中益氣湯而痊。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發熱抽搐,牙關緊閉,痰液湧出,這是膽經實火引起的驚厥。首先服用瀉青丸一劑,六味丸兩劑,各種症狀立即消除;然後服用小柴胡湯,加上川芎、當歸、山梔、鉤藤,再服用補中益氣湯,最後痊癒了。

一小兒忽然發熱,目動咬牙,驚搐痰盛,或與祛風化痰藥益甚,面色青黃,乃肝木克脾,脾之液為涎,虛則涎不能攝,上湧而似痰也。法當生肝補脾,則風自息痰自愈矣。遂用六味丸及六君子湯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突然發燒,眼睛轉動,咬牙切齒,痙攣,痰液很多,服用祛風化痰的藥物反而加重病情,面色青黃,這是因為肝木克脾,脾的液體為涎,虛弱時涎不能被攝取,上湧而像痰。治療方法應該是生肝補脾,那麼風自然就會停止,痰液也會自然痊癒。於是用了六味丸和六君子湯,小孩的病就治好了。

一女子十二歲,善怒,睡中抽搐,遍身作癢,飲食少思。此肝經風熱脾土受克也,用參朮柴苓湯,以清肝健脾而愈。

白話文:

一位12歲的女孩,容易發怒,睡覺時抽搐,全身發癢,食慾不振。這是因為肝經風熱,脾土受到抑制。用生參、白朮、柴胡、苓草等藥材組成的參朮柴苓湯,以清除肝火、健脾來治癒。

一小兒三歲患急驚,面赤發熱,作渴飲冷,用瀉青丸一服,熱衰大半。因見得效,翌早又自制一服,反加吐瀉發搐,面色青白,手足指冷,此熱既去而妄自傷脾也。用六君子、薑、桂、升麻、柴胡一劑得安。是以前哲謂小兒易為虛實,攻伐之藥衰其大半乃止,不可過之,羅謙甫約方約囊之論恪矣。

白話文:

有一個三歲的小孩得了急驚症,臉紅發熱,口渴愛喝冷水,服用了瀉青丸一劑後,症狀減退大半。由於見效,第二天早上又自作主張服了一劑,結果反而加重了嘔吐腹瀉抽搐,臉色青白,手腳冰冷,這是因為熱症既已消除,而自己又誤傷了脾臟。服用了六君子、薑、桂、升麻、柴胡一劑後,病情才得以緩解。因此,古人說小兒容易虛實兼見,攻伐之藥使症狀減輕大半就應停止使用,不可過度。羅謙甫提出「約方約囊」的論述是正確的。

一小兒三歲,因驚抽搐,發熱痰盛,久服抱龍丸等藥,面色或赤或青,此心肝二經血虛風熱生痰也。用六味丸滋腎生血;用六君、柴胡、升麻調補脾胃而安。

白話文:

一個三歲的小孩,因為受驚而抽搐,還發燒,痰很多。服用抱龍丸等藥物後很長時間,臉色有時紅有時青。這是因為心肝兩經血虛,風熱生痰的緣故。服用六味丸滋補腎臟,生出新的血液;服用六君丸、柴胡、升麻,調理脾胃,使之安穩。

一小兒潮熱發熱,左腮青赤,此心肝二經血虛之症也。用秘旨安神丸及四物湯加防風、酸棗仁治之而愈。

一小兒潮熱發搐,痰涎上湧,手足指冷,申酉時左腮青色隱白。用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肺,六味丸滋養肝腎而痊。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有潮熱和發熱的症狀,並且左臉頰出現青紅色。這種情況是心肝二經血虛導致的。用祕旨安神丸和四物湯,並添加防風和酸棗仁治療,症狀就痊癒了。

嘉興王一山女七歲,因跌傷腿膝,兩臁腫潰,面色青潔,左關無脈。余謂:驚則氣散,而風熱鬱滯於肝,故其脈隱伏。用四君、升麻、柴胡、鉤藤鉤一劑,脈至隨愈。

白話文:

嘉興王一山村有一個七歲的小女孩,因為摔傷了腿膝蓋,導致雙膝腫脹潰爛,臉色青黑,把左手腕的脈搏察看,沒有脈象。我認為:受到驚嚇,則氣血會散亂,風熱邪氣鬱積在肝臟,所以患者的脈象隱伏不顯。我用四君子湯、升麻、柴胡、鉤藤等藥物組成一個方劑,女孩服用一劑藥後,脈象就出現了,隨後病情逐漸好轉。

一小兒印堂青黑,至夜啼搐。余謂:脾土虛寒也,用鉤藤飲而安;後因驚發搐夜啼,仍用前藥一劑,諸症復愈,又用異功散而痊。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印堂發青發黑,夜晚會大哭抽搐。我看後說:這是脾土虛寒引起的,應該用鉤藤飲治療。服藥後安好;後來,受到驚嚇後,又開始抽搐大哭,還用了以前的藥方一劑,各種症狀再度恢復,再服異功散後痊癒。

一小兒七歲,患急驚將愈,而發熱驚悸,誤服祛風化痰之劑,更加驚搐,吐痰喘嗽,腹脹少食惡寒。再用抱龍丸,大便似痢,寒熱往來,殊類風症。先君治之以為脾氣虧損,諸經無所滋養而然,用四君子湯為主,少加升麻、柴胡,以升補陽氣而愈。

白話文:

一個七歲的小孩,急驚病剛要好的時候,又突然發燒驚悸,誤服祛風化痰的藥,結果驚悸更加嚴重,還吐痰喘咳,肚子脹,食慾差,怕冷。再用抱龍丸治療,大便像痢疾,寒熱交替,很像風症。我父親診治後認為是脾氣虧損,各個臟腑得不到滋養所致,於是主要用四君子湯,稍加升麻、柴胡,以升補陽氣,終於治癒。

一小兒驚風后痰嗽不止,睡臥不寧,諸藥無效,余用牛黃清心丸少許頓止。後復傷風邪,痰盛喘急,飲食不下。仍用牛黃丸少許而安;再用異功散加桔梗而愈。

白話文:

有個小孩在驚風後,咳嗽不停,睡臥不安,各種藥物治療都沒效,我給他用了一點牛黃清心丸,他的症狀馬上就停止了。後來他再次受風邪,痰多氣喘,飲食不下。我還是給他用了一點牛黃丸,他的病情就緩解了;再用異功散加上桔梗,他的病就痊癒了。

利驚丸,治急驚痰盛發熱潮搐。

青黛,輕粉(各二錢),牽牛末(半兩)

上為末,麵糊丸寒豆大。每服十丸,薄荷湯化下。

安神鎮驚丸,驚退後調理,安心神養,氣血和平預防之劑也。

白話文:

利驚丸,用來治療因痰多而引起的突然發熱和抽搐。 成分包括青黛、輕粉(各二錢),以及牽牛末(半兩)。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再用麵糊製成如寒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薄荷湯送服。 安神鎮驚丸,是在病情緩解後使用的調理藥物,能夠安定心神,滋養身體,使氣血平和,並作為預防之用。

天竺黃(另研),人參,茯神,南星(薑製。各五錢),酸棗仁(炒),麥門冬,當歸(酒炒),生地黃(酒洗)赤芍藥(炒。各三錢),薄荷,木通,黃連(薑汁炒),山梔(炒),辰砂(另研),牛黃(另研),龍骨(煅。各二錢),青黛(一錢,另研)

上為末,蜜丸綠豆大。每服三五丸,量兒大小加減,淡薑湯送下。

白話文:

天竺黃(另外研磨),人參,茯神,南星(用生薑加工。各五錢),酸棗仁(炒),麥門冬,當歸(用酒炒),生地黃(用酒清洗)赤芍藥(炒。各三錢),薄荷,木通,黃連(用薑汁炒),山梔(炒),辰砂(另外研磨),牛黃(另外研磨),龍骨(煅燒。各二錢),青黛(一錢,另外研磨)

四物湯,治血虛發熱煩躁,或晡熱作渴,頭目不清,若因脾虛不能生血者,用四君子湯。

白話文:

四物湯:用於治療血虛引起的發熱煩躁,或者傍晚發熱口渴,頭腦不清醒。如果因脾虛而導致不能生血,則用四君子湯。

當歸,熟地黃(各二錢),芍藥,川芎(各一錢)

上水煎服。

參朮柴苓湯

白話文:

當歸和熟地黃各使用二錢,芍藥和川芎各使用一錢。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就是參朮柴苓湯的配方。

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各一錢),柴胡,升麻(各七分),山梔(炒,八分),鉤藤鉤(一錢),甘草(炒五分)

白話文:

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各六克),柴胡、升麻(各四克),山梔(炒過,四點八克),鉤藤(六克),甘草(炒過三克)

每服一二錢,薑棗水煎。

黃連安神丸,治心經血虛頭暈,神魂驚悸。

黃連(酒洗,六錢),甘草(炙五分),生地黃,當歸(各一錢五分),硃砂(飛過,五錢)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薑和棗煮水煎服。 黃連安神丸,用於治療心經血虛引起的頭暈、精神不安和心悸。 成分包括:黃連(用酒洗淨,六錢),甘草(炙烤過的五分),生地黃(一錢五分),當歸(一錢五分),硃砂(經過處理的五錢)。

上為末,飯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白滾湯下。如二三服不應,當服歸脾湯補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與飯糊丸混合,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15丸,空腹時用白滾水送服。如果服用二、三次後症狀沒有改善,應該服用歸脾湯來滋補。

牛黃清心丸,治諸風瘛瘲,語言蹇澀,健忘恍惚,頭目眩暈,胸中煩郁,痰塞喘嗽,精神昏憒等症。或小兒風熱上壅,抽搐發熱,或急驚痰盛發搐,目反口噤。或大人傷寒,汗下之後,煩躁發熱不解,並宜服之。

白話文:

牛黃清心丸,用於治療各種風痺瘲滯、言語不利表達不順暢、 健忘恍惚、 頭暈目眩、 胸中煩悶鬱結、 痰液阻塞造成咳嗽、 精神昏沉不醒等症狀。 此外, 也可用於治療小兒風熱上擾、 抽搐發熱; 或急驚風痰盛引起抽搐、 目光上翻、口不能言語等症狀。 此外, 也適用於大人傷寒,汗出後仍在煩躁發熱的時候。

牛黃(一錢二分半),麝香,龍腦,羚羊角(各一錢),當歸,防風,黃芩,白朮,麥門冬,白芍藥(各一錢半),柴胡,桔梗,白茯苓,杏仁(去皮尖),芎藭,肉桂,大豆黃卷,阿膠(各一錢二分半)蒲黃,人參,神麯(各三錢半),雄黃(八分),甘草(五分),白蘞(七分半),犀角(二錢),乾山藥(七錢)乾薑(三錢),金箔(一百三十片),大棗(十個,蒸熟爛研)

白話文:

牛黃(6.3克),麝香,龍腦,羚羊角(各5克),當歸,防風,黃芩,白朮,麥門冬,白芍藥(各7.5克),柴胡,桔梗,白茯苓,杏仁(去皮尖),芎藭,肉桂,大豆黃卷,阿膠(各6.3克)蒲黃,人參,神麯(各17.5克),雄黃(4克),甘草(2.5克),白蘞(3.75克),犀角(10克),乾山藥(35克)乾薑(15克),金箔(130片),大棗(10個,蒸熟爛研)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金箔為衣。每服一丸,溫水化下。

硃砂丸(方見發搐)

瀉青丸(方見肝臟)

導赤散(方見心臟)

抑青丸(方見肝臟)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地黃丸(方見腎臟)

小柴胡湯(方見發痙)

六君子湯(方見天釣)

秘旨安神丸(方見心臟)

異功散(方見天釣)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劑,每兩做成十丸,外層包裹金箔。每次服用一丸,用溫水送服。 朱砂丸(配方見於發搐相關內容) 瀉青丸(配方見於肝臟相關內容) 導赤散(配方見於心臟相關內容) 抑青丸(配方見於肝臟相關內容) 地黃丸(配方見於腎臟相關內容) 小柴胡湯(配方見於發痙相關內容) 六君子湯(配方見於天釣相關內容) 秘旨安神丸(配方見於心臟相關內容) 異功散(配方見於天釣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