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七 (18)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8)

1. 諸瘧

一小兒十五歲,瘧後發熱吐痰。余謂脾氣所變,不信,反服黃柏、知母之類,諸症悉具。謂余曰:胃火盛而滋水,其症益甚,何也?余曰:症在脾陰,土喜溫和而惡寒濕,前所用藥,悉屬沉陰,復傷其生氣,故病愈甚也。先用六君、柴胡、升麻、木香四劑,諸症頓愈,乃佐以異功散加柴胡、升麻,元氣漸充,又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異功散而愈。畢姻後,發熱如瘧。

用補中益氣湯,寒熱益甚,手足並冷,另用清熱等藥,大便去則小便牽痛,小便去則大便先出,余謂此陰精已耗,而復傷耳,乃腎氣虛寒之危症也。用大劑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喜其遠幃幕而得生。

柴胡桂枝湯,治瘧,身熱多汗。

柴胡(八錢),黃芩(三錢),半夏(二錢半),芍藥,甘草,桂枝(各三錢)

上每服二三錢,薑棗水煎。

鬼哭散,治瘧久不止。

常山,大腹皮,白茯苓,鱉甲(醋炙),甘草(炙。各六錢)

上入桃柳枝各七寸,水煎服。

清脾飲子,治癉瘧脈弦數,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膈滿不食,口苦舌乾,煩渴,小便黃赤,大腸不利。

青皮(炒),厚朴(薑製),白朮,草果,柴胡,茯苓,半夏(泡七次),黃芩,甘草(炙。各等分)

上每服二三錢,姜水煎服。

四獸飲,治陰陽相勝,結聚涎飲為瘧,兼治瘴瘧神效。

半夏,茯苓,人參,白朮,草果,橘紅(各等分),甘草(減半)

上用烏梅、薑、棗,濕紙裹,煨香熟,焙乾入藥。每服二錢,水煎服。

鱉甲飲子,治瘧久不愈,脅下痞滿,形容羸瘦,腹中結塊,時發寒熱,名曰瘧母。

鱉甲(醋炙),白朮,甘草,黃耆,白芍藥,川芎

人參養胃湯,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寒熱如瘧,或嘔逆噁心。寒瘧加桂枝。

人參,厚朴,蒼朮,半夏(泡),藿香,草果仁,茯苓(各五錢),甘草,橘紅(二錢半)

上每服二三錢,姜七片,烏梅一個,水煎熱服。

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發熱,自汗或無汗。

桂枝,白芍藥,生薑,甘草(炙),麻黃(各一錢),杏仁(十粒,泡去皮尖)

上水一鍾,大棗二枚,煎四分,食遠服。

五苓散(方見五淋)

小柴胡湯

大柴胡湯(二方見痙症)

二陳湯(方見寒吐)

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朮)

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羸)

十味香薷飲(方見嘔吐乳)

六君子湯

加味歸脾丸

加味逍遙散

異功散四(方見內釣)

白話文:

一個十五歲的男孩,得瘧疾後開始發燒和吐痰。我認為這是脾氣虛弱引起的,他們不相信,反而服用黃柏、知母等寒涼藥物,導致各種症狀都出現了。他們問我:「你說胃火旺盛會導致體內水分增多,為何病情反而加重?」我說:「病根在於脾陰虛弱,脾臟喜歡溫暖而厭惡寒濕,之前用的藥物都是寒涼的,反而損傷了脾的生氣,所以病情更嚴重了。」我先用六君子湯搭配柴胡、升麻、木香四劑,各種症狀就立刻好轉。接著用異功散搭配柴胡、升麻,元氣逐漸恢復。早上用補中益氣湯,晚上用異功散,病就好了。結婚後,他再次發燒像得了瘧疾。

使用補中益氣湯後,反而寒熱更加嚴重,手腳冰冷。改用清熱藥物後,大便通暢時會感覺小便疼痛,小便通暢時會先排出大便。我認為這是因為陰精已經耗損,又再次受到損傷,這是腎氣虛寒的危險症狀。於是使用大劑量的補中益氣湯和八味地黃丸,慶幸的是他最終能遠離病痛而康復。

柴胡桂枝湯,治療瘧疾,症狀為發燒且多汗。

藥方組成:柴胡(八錢)、黃芩(三錢)、半夏(二錢半)、芍藥(三錢)、甘草(三錢)、桂枝(三錢)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三錢,加薑、棗用水煎煮。

鬼哭散,治療瘧疾久治不癒。

藥方組成:常山(六錢)、大腹皮(六錢)、白茯苓(六錢)、鱉甲(醋炙)(六錢)、甘草(炙)(六錢) 服用方法:加入桃枝、柳枝各七寸,用水煎煮服用。

清脾飲子,治療癉瘧,脈象弦數,症狀為只發熱不發冷,或發熱多發冷少,胸膈脹滿不思飲食,口苦舌燥,煩躁口渴,小便黃赤,大便不暢。

藥方組成:青皮(炒)(等分)、厚朴(薑製)(等分)、白朮(等分)、草果(等分)、柴胡(等分)、茯苓(等分)、半夏(泡七次)(等分)、黃芩(等分)、甘草(炙)(等分)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三錢,加薑用水煎煮服用。

四獸飲,治療陰陽失調,體內產生痰飲,導致瘧疾,對瘴瘧也有效。

藥方組成:半夏(等分)、茯苓(等分)、人參(等分)、白朮(等分)、草果(等分)、橘紅(等分)、甘草(減半) 服用方法:用烏梅、薑、棗,用濕紙包好煨熟,焙乾後加入藥中。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服用。

鱉甲飲子,治療瘧疾久治不癒,脅肋脹滿,身體消瘦,腹中有硬塊,時而發冷發熱,稱為瘧母。

藥方組成:鱉甲(醋炙)、白朮、甘草、黃耆、白芍藥、川芎

人參養胃湯,治療外感風寒,內傷生冷食物,出現寒熱如瘧疾的症狀,或嘔吐噁心。若是寒性瘧疾,可加入桂枝。

藥方組成:人參(五錢)、厚朴(五錢)、蒼朮(五錢)、半夏(泡)(五錢)、藿香(五錢)、草果仁(五錢)、茯苓(五錢)、甘草(二錢半)、橘紅(二錢半)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二三錢,加薑七片、烏梅一個,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療發燒,有自汗或無汗的情況。

藥方組成:桂枝(一錢)、白芍藥(一錢)、生薑(一錢)、甘草(炙)(一錢)、麻黃(一錢)、杏仁(十粒,泡過並去皮尖) 服用方法:加水一鍾,大棗二枚,煎煮至剩下四分,飯後服用。

五苓散(藥方見五淋篇)

小柴胡湯

大柴胡湯(藥方見痙症篇)

二陳湯(藥方見寒吐篇)

大安丸(即保和丸加白朮)

補中益氣湯(藥方見虛羸篇)

十味香薷飲(藥方見嘔吐乳篇)

六君子湯

加味歸脾丸

加味逍遙散

異功散(藥方見內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