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七 (16)
卷七 (16)
1. 諸瘧
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其證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蓋邪氣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故寒熱間發也。有一日一發,二日一發,三日一發,有間一日,連二日發,有日與夜各發,有上半日發,下半日發,及發於夜者;有有汗,有無汗,此其略也。以詳言之,當分六經、五臟,及痰、食、勞、暑、鬼、瘴之不同,邪中三陰之各異。
如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內熱,熇熇暍暍然熱止,汗出難已。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㑊,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止則善嘔,嘔已乃衰。
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開戶而處,其病難已。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非癃也,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此六經瘧也。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者。心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
肝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其狀若死者。脾瘧者,令人心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腎瘧者,令人灑淅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眴眴然手足寒。胃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此五臟瘧也。痰瘧者,胸膈先有停痰,因而成瘧,令人心下脹滿,氣逆煩嘔是也。
食瘧者,是飲食傷脾,其人噫氣吞酸,胸膈不和是也。勞瘧者,久而不瘥,表裡俱虛,客邪未散,真氣不復,故疾雖間遇勞即發是也。暑瘧者,其人面垢口渴,雖熱亦退,亦常有汗是也。鬼瘧者,進退無時是也。瘴瘧者,感山嵐瘴氣,其狀寒熱,休作有時是也。作於子午卯酉日為少陰瘧,作於寅申巳亥日為厥陰瘧,作於辰戌丑未日為太陰瘧,此所謂三陰各異也。久而不愈,名曰痎瘧。
痎瘧,老瘧也。老瘧不愈,結癖於兩脅之間,名曰瘧母。此先失於解散,或復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故纏綿不已也。治法:風暑之邪,從外而入,宜解散之,解表後,即宜扶持胃氣。故丹溪曰: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有汗要無汗,固正氣為主。驟發之瘧,宜解表。久發之瘧,宜補脾。
寒瘧宜溫,溫瘧宜和,癉瘧宜清,挾痰則行痰,兼食則消食,勞瘧宜安,暑瘧宜解,鬼瘧宜祛,瘴瘧宜散,此亦其略也。更以詳言之,則熱多寒少者,小柴胡湯。寒多熱少者,清脾飲子。無汗者,桂枝麻黃各半湯。有汗者,柴胡桂枝湯。渴而小便不利者,五苓散。熱多汗出,腹滿便秘者,大柴胡湯。
白話文:
經典說:「夏天受暑邪侵襲,秋天一定會發瘧疾。」這種病症最初會從皮膚毛髮的地方開始,接著會打哈欠伸懶腰,然後感到寒冷顫抖,牙關緊咬,腰背都會疼痛。寒冷過去後,身體內外都發熱,頭痛得像要裂開一樣,口渴想喝冷飲。這是因為邪氣侵入人體,如果跟陽氣結合,陽氣就會旺盛;如果跟陰氣結合,陰氣就會旺盛。陰氣旺盛就會感到寒冷,陽氣旺盛就會感到發熱。陰陽之氣在上下交戰,虛弱和強盛交替出現,所以會出現寒冷和發熱交替發作的情況。
瘧疾發作的時間有的是一天一次,有的是兩天一次,有的是三天一次;有的是隔一天發作,有的是連續兩天發作,有的是白天和夜晚各發作一次,有的是上半天發作,有的是下半天發作,還有的是在夜晚發作。發作的時候,有的會出汗,有的不會出汗,這只是大致的情況。如果詳細來說,應該根據六經、五臟以及痰、食、勞累、暑熱、鬼怪、瘴氣的不同原因,還有邪氣侵犯三陰經絡的差異來區分。
像是足太陽經的瘧疾,會讓人腰痛頭重,寒冷從背部開始,先感到寒冷,然後身體發熱,感到很熱很熱,熱度停止後,出汗卻很難止住。足少陽經的瘧疾,會讓人身體倦怠無力,寒冷和發熱都不太嚴重,討厭見人,看到人會感到心慌意亂,發熱時出汗很多。足陽明經的瘧疾,會讓人先感到寒冷,顫抖不止,寒冷持續很久才發熱,熱度退去後會出汗,喜歡曬太陽和看火光,身體才感到舒服。足太陰經的瘧疾,會讓人不快樂,喜歡嘆氣,不想吃飯,經常感到寒冷和發熱,出汗後病症停止,接著會想嘔吐,嘔吐完後身體會虛弱。
足少陰經的瘧疾,會讓人嘔吐,寒冷和發熱都很嚴重,發熱比寒冷多,想打開窗戶待著,這種病很難治好。足厥陰經的瘧疾,會讓人腰痛、小腹脹滿,小便不順暢,像尿不出來的樣子,但其實不是尿不出來,而是會頻繁想小便,感到害怕,覺得氣不足,肚子裡悶悶不樂。以上說的是六經瘧疾。
肺瘧的症狀是感到心寒,寒冷非常嚴重,接著發熱,發熱時容易受到驚嚇,好像看到了什麼東西一樣。心瘧的症狀是心煩,很想喝清水,反而感到寒冷比較多,發熱不太嚴重。
肝瘧的症狀是臉色蒼白,喜歡嘆氣,看起來像快要死了一樣。脾瘧的症狀是心腹疼痛,發熱時腸子裡會咕嚕咕嚕響,響完後就會出汗。腎瘧的症狀是身體顫抖,腰背疼痛,翻來覆去,大便困難,眼睛眨個不停,手腳冰冷。胃瘧的症狀是快要生病的時候,很容易餓卻吃不下東西,吃了東西就會感到腹部脹滿,肚子變大。以上說的是五臟瘧疾。
痰瘧是因為胸腔膈膜中有痰液停留,因而引發瘧疾,會讓人感到心下脹滿,氣往上逆,煩躁想吐。
食瘧是因為飲食傷害脾胃,患者會打嗝、吞酸,胸腔膈膜不舒服。勞瘧是因為病久了沒有痊癒,身體內外都虛弱,邪氣沒有散去,真氣沒有恢復,所以疾病雖然有間歇,但是只要勞累就會發作。暑瘧的症狀是臉色污垢,口渴,即使發熱也會退去,而且常常會出汗。鬼瘧發作的時間不固定。瘴瘧是因為感染了山嵐瘴氣,發作時會有寒熱症狀,發作和停止有一定時間規律。子午卯酉日發作的是少陰瘧,寅申巳亥日發作的是厥陰瘧,辰戌丑未日發作的是太陰瘧,這就是所謂的三陰瘧疾各不相同。
瘧疾久治不癒,就叫做痎瘧,也稱老瘧。老瘧不治好,會在兩脅之間形成腫塊,叫做瘧母。這是因為初期沒有好好治療,或是又感染了風寒,或是吃壞了肚子,所以才會纏綿不癒。
治療方法:風暑邪氣從體外侵入,應該用發散的方法來治療,解表後,就應該扶助胃氣。所以朱丹溪說:「沒有汗要讓它出汗,目的是散邪;有汗要讓它不出汗,目的是固護正氣。」剛剛發作的瘧疾,應該用解表的方法來治療。發作很久的瘧疾,應該用補脾的方法來治療。
寒瘧應該用溫熱的藥物治療,溫瘧應該用平和的藥物治療,癉瘧應該用清涼的藥物治療,有痰就應該化痰,有食物積滯就應該消食,勞瘧應該靜養休息,暑瘧應該用解暑的藥物治療,鬼瘧應該用驅邪的藥物治療,瘴瘧應該用疏散的藥物治療。這些只是大致的原則。更詳細來說,發熱多於寒冷的,可以用小柴胡湯;寒冷多於發熱的,可以用清脾飲子;沒有汗的,可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有汗的,可以用柴胡桂枝湯;口渴小便不順暢的,可以用五苓散;發熱多汗,肚子脹滿,大便秘結的,可以用大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