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撮要》~ 卷七 (10)
卷七 (10)
1. 熱瀉
一小兒患瀉,作渴飲冷,手足並熱,睡而露睛,此為熱瀉,用黃芩湯一劑而愈,又用白朮散二服而安。
一小兒患瀉,面赤飲冷,小便赤色,先用四苓散、香連丸各一服,而便利勢減,又用異功散加木香、黃連各二分、吳茱萸一分,二服而愈。
一小兒瀉而腹痛,按之不痛,用異功散加升麻而愈。後復瀉,服消乳丸,益加腹痛,余謂脾氣傷也,復用異功散加木香而痊。
一小兒吐瀉腹痛,睡而露睛,小腹重墜,手足並冷,先用六君、升麻、乾薑四服而痛墜愈;又用異功散加升麻、木香而悉愈。後又傷食腹痛,別服祛逐之劑,虛症悉具,余用理中丸、六君子湯而尋愈。但噫氣下氣,口角流涎,此脾胃虛寒也,復用理中、六君子二湯而愈。
黃芩湯,治下痢頭痛,胸滿口乾,或寒熱脅痛,不時嘔吐。其脈浮大而弦。
黃芩(一兩五錢),芍藥,甘草(炒。各一兩)
上每服二三錢,姜水煎,嘔加半夏二錢。
玉露散,治吐瀉黃色。
寒水石,石膏(各半兩),甘草(一錢)
上為末,每服半錢,白滾湯調服。
四味肥兒丸(方見嘔吐)
異功散(方見內釣)
二神丸
四神丸(二方見驚瀉)
八味丸(即六味丸加肉桂、五味,方見腎臟)
調中丸(即理中湯,方見咳嗽)
白朮散(方見積痛)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方見五淋)
四逆散(方見積滯)
胃苓湯(方見吐瀉)
養胃湯(方見瘧症)
清胃散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三(方見內釣)
保和丸(方見虛羸)
香連丸(方見諸痢)
白話文:
熱瀉
有一個小孩拉肚子,會口渴想喝冷的,手腳都發熱,睡覺時眼睛半睜,這是屬於熱瀉。我用黃芩湯一帖就治好了,又用白朮散服了兩帖就安穩了。
有一個小孩拉肚子,臉色發紅想喝冷的,小便顏色發紅,先用四苓散和香連丸各一服,拉肚子的情況就減輕了,又用異功散,並加入木香、黃連各兩分、吳茱萸一分,服了兩帖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拉肚子還肚子痛,但按壓肚子不會痛,用異功散加升麻就治好了。後來又拉肚子,吃了消乳丸後,肚子更痛了,我認為這是脾氣受損,又用異功散加木香就痊癒了。
有一個小孩又吐又拉肚子,肚子痛,睡覺時眼睛半睜,小腹有下墜的感覺,手腳都冰冷,先用六君子湯加升麻、乾薑四帖,肚子痛和下墜感就治好了;又用異功散加升麻、木香就完全治好了。後來又因為吃太多東西而肚子痛,另外吃了驅逐食物積滯的藥,結果出現了虛弱的症狀,我用理中丸和六君子湯就漸漸治好了。但還是會打嗝、放屁,嘴角流口水,這是脾胃虛寒,又用理中丸和六君子湯這兩個藥方就治好了。
黃芩湯,可以治療拉肚子時頭痛、胸悶、口渴、或者忽冷忽熱、肋骨疼痛、時常想吐的症狀,而且脈象是浮大而弦。
藥材組成:黃芩(一兩五錢),芍藥,甘草(炒過。各一兩)
用法:每次服用二三錢,用薑水煎煮,如果想吐,可以加入半夏二錢。
玉露散,可以治療吐出黃色的東西。
藥材組成:寒水石,石膏(各半兩),甘草(一錢)
用法: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滾燙的開水調服。
四味肥兒丸(藥方在嘔吐篇有說明)
異功散(藥方在內科釣篇有說明)
二神丸
四神丸(這兩個藥方在驚瀉篇有說明)
八味丸(就是六味丸加上肉桂、五味子,藥方在腎臟篇有說明)
調中丸(就是理中湯,藥方在咳嗽篇有說明)
白朮散(藥方在積痛篇有說明)
四苓散(就是五苓散去掉桂枝,藥方在五淋篇有說明)
四逆散(藥方在積滯篇有說明)
胃苓湯(藥方在吐瀉篇有說明)
養胃湯(藥方在瘧疾篇有說明)
清胃散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藥方在內科釣篇有說明)
保和丸(藥方在虛羸篇有說明)
香連丸(藥方在諸痢篇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