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鎧

《保嬰撮要》~ 卷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6)

1. 小便不止

瘡瘍小便不止,有膀胱氣虛而不能禁止者,有膀胱虛熱而自遺者,有肺經傳熱遺於膀胱而然者,有肺虛不能生腎而然者,有稟腎虛早近女色而然者。治法:膀胱氣虛,用六味丸、六一散。膀胱有熱,用六味丸、滋腎丸。肺經遺熱,用清肺散、六味丸。肺氣虛,用益氣湯、六味丸。

早近女色,而小便不止,或大小便牽痛者,乃腎肝虧損所致,作渴飲冷,屬虛熱,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作渴飲熱,屬虛寒,用八味丸、補中湯。《精血篇》云:男子精未滿而御女色,以通其精,五臟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老人陰以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不出而內敗,小便澀痛如淋,愈痛則愈便,愈便則愈痛。若不條分縷析而泛投雜藥則誤矣。

一小兒項腋結核,潰而體瘦發熱,小便不止,此稟肝膽之精血氣虛熱而然也,先用加味逍遙散、五味異功散為主,以地黃丸為佐;月餘以地黃丸為主,五味異功散加當歸、柴胡為佐,諸症漸愈;又以四味肥兒丸,間服而愈。

—小兒陰囊時腫,余謂胎稟肝火。不信,後患便癰,潰後,小便淋瀝,或時澄白,此肝火為患,潰久肝氣虛弱,而小便如斯也。蓋虛則補其母,腎為肝之母,用地黃丸滋腎水以補肝,漸愈。因功課勞心兼怒,不時寒熱,小便如淋,用加味逍遙散而寒熱止,卻用地黃丸為主,佐以四味肥兒丸而愈。

一小兒流注久潰,面白時咳,膿水清稀,小便短少,或如淋不止,余謂脾肺氣虛不能生肝腎而然,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為主,佐以托裡散而漸愈,又間用豆豉餅而斂。

一小兒鶴膝風久潰,小便頻數,後淋瀝不止,面色黑或皎白,飲食少思,四肢倦怠,此腎之脾胃虛也,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五味異功散,飲食漸加,肢體漸健,卻用地黃丸而愈。

一小兒早近女色,患脅癰潰而小便如淋,服分利之劑,更加腹脹,小便不止,莖中作痛,大便自遺,余謂稟腎陰虛也,當急補脾肺以滋化源。不信,仍服分利之藥而歿。

黃芩清肺飲

滋腎丸(二方見小便不通)

加味逍遙散(方見發熱不止)

四味肥兒丸(方見貼骨癰)

豆豉餅(方見流注)

八味丸(方見大便不止)

五味異功散(方見敗毒之藥)

白話文:

小便不止

瘡瘍導致小便不止,有的是因為膀胱氣虛,無法控制小便;有的是因為膀胱虛熱,導致小便自遺;有的是因為肺經的熱傳到膀胱所致;有的是因為肺氣虛弱,無法滋養腎臟所致;也有的是因為先天腎虛,又過早接觸女色所致。

治療方法:膀胱氣虛,用六味丸、六一散。膀胱有熱,用六味丸、滋腎丸。肺經有熱傳到膀胱,用清肺散、六味丸。肺氣虛弱,用益氣湯、六味丸。

過早接觸女色,導致小便不止,或者大小便時牽引疼痛,這是因為腎肝虧損所致。如果出現口渴喜歡喝冷飲,屬於虛熱,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如果口渴喜歡喝熱飲,屬於虛寒,用八味丸、補中湯。《精血篇》說:男子精液未滿就接觸女色,藉此疏通精液,會導致五臟有不足之處,日後會有難以言喻的疾病。老年人陰莖萎縮,卻想行房,來排洩精液,精液反而排不出來,在體內敗壞,導致小便澀痛,像淋病一樣,越痛小便越頻繁,越頻繁就越痛。如果沒有仔細分析病因,隨便亂用藥,就會出錯。

一個小孩頸部和腋下長了結核,潰爛後身體消瘦、發熱、小便不止,這是因為先天肝膽的精血氣虛熱所導致。先用加味逍遙散、五味異功散為主,再用地黃丸為輔;過了一個月後,改用地黃丸為主,五味異功散加當歸、柴胡為輔,各種症狀逐漸好轉;又服用四味肥兒丸,間歇服用,就痊癒了。

一個小孩陰囊時常腫大,我認為是先天肝火旺盛。家長不相信,後來患上便癰,潰爛後,小便淋漓不盡,有時清澈如水,這是肝火所致,潰爛久了,導致肝氣虛弱,小便才會這樣。虛弱就要補養其母,腎是肝的母親,用地黃丸滋養腎水來補肝,逐漸痊癒。因為課業勞累、用腦過度又加上生氣,不時感到寒熱,小便像淋病一樣,用加味逍遙散治療後寒熱停止,再用地黃丸為主,四味肥兒丸為輔,就痊癒了。

一個小孩流注(一種皮膚病)潰爛很久,面色蒼白、時常咳嗽、膿水清稀、小便短少,或者像淋病一樣小便不止,我認為是脾肺氣虛,無法滋養肝腎所導致,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為主,再用托裡散為輔,逐漸痊癒,又間歇服用豆豉餅來收斂傷口。

一個小孩患上鶴膝風(一種關節病)潰爛很久,小便頻繁,後來淋漓不盡,面色發黑或蒼白,食慾不振,四肢倦怠,這是因為腎和脾胃虛弱。早上用補中益氣湯,晚上用五味異功散,食慾逐漸增加,肢體也逐漸有力,再用地黃丸就痊癒了。

一個小孩過早接觸女色,患上脅癰(肋骨間的膿腫)潰爛,小便像淋病一樣,服用了利尿的藥,反而更加腹脹,小便不止,陰莖疼痛,大便失禁,我認為是先天腎陰虛所致,應當趕快補養脾肺來滋養化生之源。家長不相信,仍然服用利尿的藥,最後就過世了。

(以下為藥方名,省略詳細內容,皆為本書前面章節出現過的藥方)

  • 黃芩清肺飲
  • 滋腎丸
  • 加味逍遙散
  • 四味肥兒丸
  • 豆豉餅
  • 八味丸
  • 五味異功散

2. 作渴不止

瘡瘍作渴,當分經絡所屬,及血氣虛實而治。若焮痛發熱便利調和者,邪在腑也,用清熱消毒散。腫痛發熱,大便秘澀者,邪在臟也,先用瀉黃散,如未應,用涼膈散。焮痛熾盛,邪在經絡也,用仙方活命飲。右關脈洪數有力者,胃火消爍津液也,用竹葉石膏湯。右關脈數而無力者,胃虛津液短少也,用補中益氣湯。

飲食失度,胃氣內傷而亡津液者,用錢氏白朮散。膿血出多,而氣血虛弱者,用八珍湯加五味子。稟腎不足,而津液短少者,用加減八味丸。其餘當臨症制宜。

一小兒右頰患瘡,作渴飲冷,目黃唇裂,此脾胃實熱也,用瀉黃散而愈。後傷食作渴,遍身皆黃,少用瀉黃散,黃退而渴益甚,此熱退而真氣虛也,用白朮散而痊。

一女子臂癰,口乾飲湯,小便頻數,此脾肺氣虛,用四君、黃耆、乾薑及益氣湯而愈。

一小兒腹癰潰後,作渴飲湯,此脾胃氣虛,用六君、黃耆、當歸而渴止,用異功散而瘡斂。

一女子面瘡,作渴飲湯麵赤,此脾氣虛熱也,先用異功散,又用益氣湯而愈。

一小兒素食膏粱,口舌生瘡,作渴飲冷,手足常熱,此胃經積熱,先用竹葉石膏湯二劑,又用竹葉黃耆湯二劑漸愈,再用白朮散去木香而愈。又一小兒所患同前,先用清肺散,再用涼膈散而愈。

一小兒患瘰癧,面赤作渴,余謂肝腎虛熱,用加減八味丸、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月餘諸症頓愈,佐以九味蘆薈丸而愈。

一小兒口乾作渴,發冷泄瀉,諸藥不效,皆謂不起,右關脈弦數,按之沉伏,尋揣腹中隱伏一塊雞卵大,此肝脾疳也,用蟾蜍丸,三月而消,兼服地黃丸,三月諸症漸退;卻以白朮散為主,四味肥兒丸為佐而痊。

一小兒臀疽將愈而作渴,小便頻數,面色常赤,脈洪數,按之無力,尺脈為甚,余謂稟父腎虛。不信,乃降火生津,更作嘔腹痛而歿。

一小兒十五歲,面患瘡,兩足發熱作渴,余謂腎經虛熱,泛服雜藥,小便如淋而歿。

竹葉石膏湯,治胃經氣虛內熱,患瘡作渴。

竹葉,石膏(煅。各三錢),甘草,人參(各二錢),麥門冬(五錢)

上每服二錢,姜水煎,嬰兒母同服。

竹葉黃耆湯,治脾胃經熱毒瘡瘍作渴,神效。

淡竹葉,黃芩(炒),麥門冬,當歸,川芎,甘草,黃耆,芍藥,人參,半夏,石膏(煅。各一錢),生地黃(二錢)

上每服二錢,水煎。

黃耆六一湯,治瘡瘍氣虛作渴,愈後復渴尤宜服之。

黃耆(炙,六錢),甘草(炙,錢)

上水煎服。

六味地黃丸(加肉桂一兩,五味子四兩,名加減八味丸)

熟地黃(八兩杵膏),山茱萸肉,乾山藥(各四兩),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各三兩)

上為末,入地黃膏量加米糊丸桐子大。每服數丸,溫水空心送下。行遲鶴膝加鹿茸、牛膝、五加皮。若因腎肝血虛,發熱作渴,小便淋秘,痰氣上壅;或風客淫氣,瘰癧結核;或四肢發搐,眼目瞤動;或咳嗽吐血,頭目眩暈;或咽喉燥痛,口舌破裂;或自汗盜汗,便血諸血;或稟腎氣不足,肢體形弱,筋攣骨腫;或解顱失音,畏明下竄;或早近女色,精血虧耗,五臟齊損之症。並宜服之。

瀉黃散,治脾胃經實熱患瘡,口渴飲冷。

藿香葉(七葉),石膏(煅,五錢),甘草,防風,山梔仁(炒。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煎,入蜜少許,嬰兒乳母服之。

東垣聖愈湯(方見出血不止)

五味異功散(方見用敗毒之藥)

補中益氣湯(方見肌肉不生)

七味白朮散(方見發熱不止)

清熱消毒散(方見熱毒口瘡)

仙方活命飲(方見熱毒瘡瘍)

清胃散(方見腹癰)

白話文:

作渴不止

瘡瘍引起的口渴,要分辨是哪個經絡的問題,以及身體氣血是虛還是實來治療。如果患處紅腫疼痛,發燒,但排便正常,這是邪氣在腑(六腑),使用清熱消毒散。如果腫痛發燒,大便乾燥不暢,這是邪氣在臟(五臟),先用瀉黃散,如果沒有效果,再用涼膈散。如果紅腫疼痛嚴重,這是邪氣在經絡,使用仙方活命飲。如果右關脈(中醫把脈的部位)脈象洪大且跳動快速有力,這是胃火太旺,消耗了津液,使用竹葉石膏湯。如果右關脈跳動快速但沒有力量,這是胃虛,津液不足,使用補中益氣湯。

因為飲食不當,損傷了胃氣,導致津液不足的,使用錢氏白朮散。如果膿血流失過多,氣血虛弱的,使用八珍湯加五味子。如果先天腎氣不足,導致津液不足的,使用加減八味丸。其他情況要根據具體病情來決定治療方法。

有一個小孩右臉頰長瘡,口渴想喝冷飲,眼睛發黃,嘴唇乾裂,這是脾胃實熱的表現,使用瀉黃散後痊癒。後來因為吃太多東西導致口渴,全身發黃,稍微用了瀉黃散,黃疸退了,但口渴更嚴重,這是熱邪退去,但真氣虛弱,使用白朮散後痊癒。

有一個女子手臂長癰,口渴想喝湯,小便次數多,這是脾肺氣虛,使用四君子湯、黃耆、乾薑以及益氣湯後痊癒。

有一個小孩腹部癰腫潰爛後,口渴想喝湯,這是脾胃氣虛,使用六君子湯、黃耆、當歸後口渴停止,使用異功散後瘡瘍收斂。

有一個女子臉上長瘡,口渴想喝湯,臉色發紅,這是脾氣虛熱,先用異功散,再用益氣湯後痊癒。

有一個小孩平時吃太多肥膩食物,導致口舌生瘡,口渴想喝冷飲,手腳常常發熱,這是胃經積熱,先用竹葉石膏湯兩劑,又用竹葉黃耆湯兩劑後逐漸好轉,再用白朮散(去掉木香)後痊癒。另一個小孩情況和之前類似,先用清肺散,再用涼膈散後痊癒。

有一個小孩患淋巴結核,臉色發紅且口渴,我認為是肝腎虛熱,使用加減八味丸、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一個多月後各種症狀都好了,再用九味蘆薈丸輔助治療後痊癒。

有一個小孩口乾口渴,發冷且腹瀉,用了很多藥都沒有效果,大家都說他沒救了。把脈發現右關脈弦而且跳動快速,按下去感覺脈象沉伏,摸到腹部隱藏著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塊,這是肝脾疳症,使用蟾蜍丸,三個月後腫塊消失,同時服用地黃丸,三個月後各種症狀逐漸消退;接著用白朮散為主,四味肥兒丸輔助治療後痊癒。

有一個小孩臀部生瘡快要痊癒時,卻開始口渴,小便次數多,臉色常常發紅,脈象洪大跳動快速,按下去卻沒有力氣,尺脈(中醫把脈的部位)尤其明顯,我認為是先天父親的腎虛遺傳給他。家屬不相信,反而用降火生津的藥,結果導致小孩嘔吐腹痛而死。

有一個十五歲的小孩,臉上長瘡,兩腳發熱且口渴,我認為是腎經虛熱,但胡亂服用各種藥物,導致小便像淋雨一樣而死。

竹葉石膏湯,治療胃經氣虛內熱,患瘡導致口渴。

竹葉,煅石膏(各三錢),甘草,人參(各二錢),麥門冬(五錢)

以上每服二錢,用薑水煎服,嬰兒可由母親一同服用。

竹葉黃耆湯,治療脾胃經熱毒引起的瘡瘍口渴,效果顯著。

淡竹葉,炒黃芩,麥門冬,當歸,川芎,甘草,黃耆,芍藥,人參,半夏,煅石膏(各一錢),生地黃(二錢)

以上每服二錢,用水煎服。

黃耆六一湯,治療瘡瘍氣虛引起的口渴,痊癒後再次口渴尤其適合服用。

炙黃耆(六錢),炙甘草(一錢)

以上用水煎服。

六味地黃丸(加入肉桂一兩,五味子四兩,改名為加減八味丸)

熟地黃(八兩,搗成膏狀),山茱萸肉,乾山藥(各四兩),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各三兩)

以上研磨成粉末,加入地黃膏,根據情況加入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數丸,用溫水空腹送服。如果行動遲緩或膝蓋腫痛,可加入鹿茸、牛膝、五加皮。如果因為肝腎血虛,導致發燒口渴,小便不暢,痰多上湧;或風邪侵襲,導致淋巴結核;或四肢抽搐,眼皮跳動;或咳嗽吐血,頭暈眼花;或咽喉乾燥疼痛,口舌潰爛;或自汗盜汗,便血等各種出血;或先天腎氣不足,導致肢體虛弱,筋攣骨腫;或囟門未閉,說話不清,怕光往下鑽;或過早發生性行為,導致精血虧耗,五臟都受損的症狀,都適合服用此藥。

瀉黃散,治療脾胃經實熱引起的瘡瘍,口渴想喝冷飲。

藿香葉(七片),煅石膏(五錢),甘草,防風,炒山梔仁(各一兩)

以上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服,加入少量蜂蜜,嬰兒可由母親一同服用。

東垣聖愈湯(方子見於治療出血不止的篇章)

五味異功散(方子見於治療使用敗毒藥物的篇章)

補中益氣湯(方子見於治療肌肉不生的篇章)

七味白朮散(方子見於治療發熱不止的篇章)

清熱消毒散(方子見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口腔潰瘍)

仙方活命飲(方子見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

清胃散(方子見於治療腹部癰腫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