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幼新編》~ 腹痛之候
腹痛之候
1. 腹痛之候
(小兒之病,最多腹痛)
一、二歲兒未語者,有腹痛則必悲啼汗出,轉身亙腹,坐臥不定,頻顧下腹,時止時作者,熱腹痛也。導赤散(方見下)加軟芩五分服之。
小兒未著褲之前,善脫覆繃,腹部犯風或觸冷,則外寒逼身,亦發腹痛,服參茶四、五分。如無人參,則茴香(酒炒)、乳香、香附子等分煎服。
小兒或處冷窔,或處濕地,腹痛吐乳,或噫甚,治法上同。
小兒夜啼有四:一曰寒,二曰熱,三曰口瘡、重舌,四曰客忤也。下夜半曲腰而啼,口有冷氣者,寒腹痛,六神散(方見下)主之。上夜半仰身而啼,有汗身熱者,熱腹痛,導赤散主之。口到乳上不能吮,而即啼者,口瘡(雞卵四、五個,和白清服之,立效)、重舌(以針亂刺兩邊出血,勿犯中縫。一方,蒲黃炒,和白清頻塗,最妙)。
犯客忤或觸外人氣忤而啼,黃昏時尤甚者,乃容忤中惡也,蘇合丸主之。
小兒吮乳後即發腹痛者,蓋以乳母多胃熱故也。乳母宜服石膏平胃散(方見下)。乳母過食油膩生冷之物,則兒亦發腹痛、吐乳、泄痢,乳母於平胃散加肉桂、乾薑、枳殼、黃柏各五大分服之,腹痛立愈。
小兒環臍痛不可忍,名曰盤腸內吊,乳香散(方見下)主之。
白話文:
(小孩子生病,最常見的就是肚子痛)
一、兩歲還不會說話的小孩,如果肚子痛,一定會哭得很傷心,流汗,身體翻來翻去,肚子也一直動,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常常看著肚子下面,有時候痛,有時候不痛,這是因為肚子發熱引起的疼痛。可以服用導赤散(藥方在下面)再加五分軟芩來治療。
小孩子還沒穿褲子之前,常常會把包在肚子上的布弄鬆脫,導致肚子吹到風或碰到寒冷,外面的寒氣侵入身體,也會引起肚子痛,可以服用四、五分的人參茶。如果沒有人參,可以用炒過的茴香、乳香、香附子等分量混合煎煮服用。
小孩子如果待在陰冷潮濕的地方,肚子痛又吐奶,或是打嗝很厲害,治療方法跟上面說的一樣。
小孩子晚上哭鬧的原因有四種:一是因為冷,二是因為熱,三是因為嘴巴有口瘡或舌頭腫大,四是因為受到外邪侵擾。如果半夜彎著腰哭鬧,嘴巴有冷氣,是因為肚子受寒疼痛,可以用六神散(藥方在下面)來治療。如果上半夜仰著身體哭鬧,身體發熱流汗,是因為肚子發熱疼痛,可以用導赤散來治療。如果嘴巴碰到乳頭卻不能吸吮,然後就哭鬧,是因為嘴巴有口瘡(用四、五個雞蛋的蛋白來服用,馬上見效)或是舌頭腫大(用針在舌頭兩邊亂刺出血,不要刺到中間的縫。另一種方法,用炒過的蒲黃粉,混合蛋白,頻繁塗抹,效果最好)。
如果因為受到外人邪氣侵擾而哭鬧,黃昏時特別嚴重,是因為受到驚嚇,可以用蘇合丸來治療。
小孩子吸奶後馬上肚子痛,通常是因為媽媽胃火太旺的緣故。媽媽應該服用石膏平胃散(藥方在下面)。如果媽媽吃太多油膩生冷的食物,小孩也會肚子痛、吐奶、拉肚子,媽媽可以在平胃散中加入肉桂、乾薑、枳殼、黃柏各五大分來服用,肚子痛馬上就會好。
小孩子肚臍周圍痛到受不了,叫做盤腸內吊,可以用乳香散(藥方在下面)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