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泉生
《竹泉生女科集要》~ 調血精義 (5)
調血精義 (5)
1. 血枯第四
陳修園曰:《內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奔者,死不治。馬元臺注云:二陽足陽明胃也,為倉廩之官,主納水穀。乃不能納受者,何也?此由心脾所發耳,正以有不得隱曲,郁之於心,故不能生血養脾,脾亦以傷于思慮,而失其運化之司,胃亦由是不納水穀,而血脈遂枯,經水逐絕矣。(〔批〕此處略參己意。
)余擬用歸脾湯,重加生鹿茸、連心麥冬,服二十餘劑可愈。郁甚者,加芍藥、柴胡。(〔批〕陳氏以一病一法分為二方,余合之。歸脾湯已見前,故不列。)
白話文:
陳修園說,《黃帝內經》提到:足陽明胃經的疾病,會從心脾兩方面發作,使人心中有隱藏的鬱悶而無法排解,女子會因此月經不來,若病情繼續發展,會轉為風消(消渴病的一種,指身體虛弱消瘦),更嚴重會變成呼吸急促奔喘,到了這種程度就無藥可救了。馬元臺註解說:足陽明胃經是掌管糧食的官員,負責接受水穀。現在卻不能接受,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從心脾發作的緣故啊!正是因為心中有鬱悶而無法排解,鬱積在心,所以不能產生血液來滋養脾臟。脾臟也因為過度思慮而受傷,失去它運化食物的功能,胃也因此不能接受水穀,導致血脈枯竭,月經也就停止了。(這段我稍加了自己的見解。)
我打算使用歸脾湯,並加重使用生鹿茸、連心麥冬,服用二十幾帖就可以痊癒。若鬱悶情況嚴重,則加芍藥、柴胡。(陳修園將一個病症分為兩個方子治療,我把他們合在一起。歸脾湯前面已經提過,所以這裡就不再列出。)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