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泉生女科集要》~ 調血精義 (3)
調血精義 (3)
1. 血瘀脈證第五
仲景曰: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此乃因寒而瘀,瘀未甚也。仲景未立方治,但宜通,不拘一方,故略之,擬備大法。
當歸,桂枝,乾薑,艾葉,川芎,白芍,阿膠,芥穗
白話文:
病人胸口覺得脹滿,嘴唇枯萎,舌頭呈現青色,口乾舌燥,只想漱口卻不想吞下,沒有發冷發熱的症狀,脈象微弱但按起來感覺較大且來得遲緩,肚子沒有脹滿的感覺,但他自己說感覺很脹滿,這是因為體內有瘀血的緣故,這是因為寒冷導致的瘀血,而且瘀血的程度還不算嚴重。張仲景並沒有開立處方來治療,只是說明應該要疏通氣血,不拘泥於特定藥方,所以就省略不寫,只擬定一個治療的大方向。
可以考慮使用的藥材有:當歸、桂枝、乾薑、艾葉、川芎、白芍、阿膠、芥穗。
2. 血瘀脈證第六
仲景曰:病者如有熱狀、煩滿、口乾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吾為之解曰:不發熱,知非外感,血瘀不養心,故煩。滯衝任胃脈之氣,故滿。以其乾燥而渴,故知所瘀之地在衝任,胃氣因之而生火上炎也。脈無洪數之象,故知是瘀久氣鬱,熱伏陰分也。
下之不出方,因事制宜也。竊謂煩甚而胸中痞痛者,與瀉心湯加歸、芎、生薑、白芍治之。
瀉心湯加味
大黃(酒炒),淡黃芩,酒白芍,生薑,黃連(薑汁炒),炒當歸,細撫芎
腹滿甚,痛而拒按者,與桃仁承氣湯。
仲景桃仁承氣湯
桃仁,大黃,芒硝,桂枝
其煩滿渴飲殺是者,擬備大法。
嫩白薇,川芎,黃柏炭,寶珠花(研沖),大丹參,牛膝,川貝,淡薑汁(沖)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像發熱的症狀,感到煩躁、胸悶、口乾舌燥想喝水,但把脈卻沒有發熱的脈象,這表示體內陰氣被壓制,是瘀血造成的,應該用藥瀉下(讓瘀血排出)。我解釋說:沒有發燒,就知道不是外感引起的。因為瘀血阻滯,無法滋養心臟,所以感到煩躁。瘀血阻礙了衝脈、任脈和胃脈的氣機運行,所以感到胸悶。由於口乾舌燥想喝水,所以知道瘀血的位置在衝脈、任脈,導致胃氣向上逆行產生熱象。脈象沒有洪大快速的現象,所以知道是瘀血積累很久,氣機鬱結,熱被壓制在陰分裡面。
書中沒有寫出用什麼方劑來瀉下瘀血,這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我認為,如果煩躁很嚴重,而且胸部感到痞塞疼痛,可以用瀉心湯加上當歸、川芎、生薑、白芍來治療。
瀉心湯加味
大黃(用酒炒過),淡黃芩,白芍(用酒炒過),生薑,黃連(用薑汁炒過),炒過的當歸,細川芎
如果腹部脹滿很嚴重,而且疼痛拒絕按壓,可以用桃仁承氣湯來治療。
仲景桃仁承氣湯
桃仁,大黃,芒硝,桂枝
如果煩躁、胸悶、口渴想大量喝水的情況嚴重,可以用下面的藥方來應對:
嫩白薇,川芎,黃柏炭,寶珠花(磨成粉沖服),大丹參,牛膝,川貝,淡薑汁(沖服)
3. 血瘀經閉第七
(〔批〕大抵血瘀屬實,為有餘之證,脈必沉緊滑數。血枯屬虛為不足之證,脈必散大浮芤,識此辨之可無誤矣。)
婦人、室女,因血氣瘀滯而經閉者,其脈反見滑數,數則為有熱,滑則為有餘,雖未見吐衄諸證,然屬之經脈逆轉,治宜降逆通瘀。陳氏曰:經脈逆轉者,宜《金匱》麥門冬湯,加牛膝、茜草之類。
《金匱》麥門冬湯
麥門冬,人參,粳米,炙甘草,半夏,大棗
通瘀行經之品,隨時因其虛實而加之。瘀多者,減去參,逆甚而氣滿者,並去甘草;渴甚舌光剝者,重加白蜜以滋腎陰。
白話文:
(總而言之,血瘀通常屬於實證,是體內多餘的表現,脈象一定會是沉、緊、滑、數。血枯則屬於虛證,是體內不足的表現,脈象一定會是散、大、浮、芤。了解這些差異,就可以正確辨別病情。)
婦女或未婚女子,因為氣血瘀滯而導致月經閉止,她們的脈象反而會呈現滑數的現象。數代表體內有熱,滑代表體內有餘,即使沒有出現吐血、流鼻血等症狀,也屬於經脈氣血逆轉的表現,治療上應該以降逆氣、疏通血瘀為主。陳氏說:經脈氣血逆轉的,應該使用《金匱要略》中的麥門冬湯,再加入牛膝、茜草之類的藥材。
《金匱要略》麥門冬湯的組成:
麥門冬、人參、粳米、炙甘草、半夏、大棗。
再配合疏通血瘀、促進月經的藥物,可以根據病患的虛實情況隨時調整藥量。如果血瘀嚴重,可以減少人參的用量;如果氣逆嚴重且腹脹,可以連甘草都去除;如果口渴嚴重、舌頭乾燥光滑,可以多加白蜂蜜來滋養腎陰。
4. 血瘀歷久成血枯第八
婦人有因瘀血結滯脈隧,歷久成血枯證而為勞瘵者。其始或經行不利,甚至刺痛,因而經水斷者有之,或經水先斷,小水自利,但溲時,或溲後血管作痛,如淋痛者有之,其脈不見虛大濡澀,而反得滑數之象。如是者居多,醫者誤治,但與利水泄火之劑,延久則一水二火皆絕,是速其死也。此證,先天秉氣厚,未嘗治逆者,與仲景大黃䗪蟲丸。
仲景大黃䗪蟲丸
大黃(一錢),黃芩(二錢),甘草(一錢),桃仁(三錢),䗪蟲(二錢),水蛭(三根),虻蟲(一錢),蠐螬(二錢),乾漆(一錢),杏仁(三錢),地黃(二錢),白芍(二錢)
蜜丸酒服。竹泉生曰:服之宜在空心食前。唐容川方論曰:此丸治乾血癆,舊血不去,則新血斷不能生乾血癆,人皆知其極虛,而不知其補虛,止是助其病也。必去其乾血,而後新血得生,乃望回春,乾血與尋常瘀血不同,瘀血尚可以氣行之,乾血與氣相隔,故用齧血諸蟲以蝕之。
其先天不足,或已治逆者,服大黃䗪蟲丸後,隔一時許,接服新制龜鹿補血膠。
鹿茸,當歸,炙當參,遠志肉,川芎,桂圓肉,龜膠,阿膠,制白朮,炒棗仁,炙草,大棗肉,木香,茯苓,血餘膏,大麥冬,白蜜,生薑
另用交趾肉桂,去粗皮研末攪入,開水化服。
其水不涸,而陽虛甚,但倦臥不喜言語者,急扶二火,補脾氣,俟其神少振,仍按上法治。
製附子,野山參,北五味,遠志筒,川石斛,交趾桂,制於術,麥冬肉,龍眼肉
白話文:
有些婦女因為體內瘀血阻塞經脈,時間久了變成血枯的病症,導致像勞瘵一樣的虛弱。一開始可能月經不順,甚至會感到刺痛,然後月經就停止了。也有的是月經先停,小便卻很順暢,但小便時或小便後,血管會疼痛,像淋病一樣。她們的脈象不是虛弱無力、細滑而澀,反而呈現滑數的樣子。這種情況很常見,但醫生如果誤診,只用利水瀉火的藥物治療,久了會導致體內的水分和陽氣都耗盡,加速死亡。這種病,如果患者先天體質好,沒有被錯誤治療過,就用張仲景的「大黃䗪蟲丸」來治療。
「大黃䗪蟲丸」的組成是:大黃、黃芩、甘草、桃仁、䗪蟲、水蛭、虻蟲、蠐螬、乾漆、杏仁、地黃、白芍。把這些藥材做成蜜丸,用酒送服。竹泉生說:最好空腹、飯前服用。唐容川認為:這個藥丸是用來治療乾血癆的,因為舊的瘀血不去,新的血就無法產生。大家只知道乾血癆很虛弱,卻不知道補虛是治標不治本,只會加重病情。一定要先去除體內的乾血,新的血才能產生,這樣才有恢復健康的希望。乾血和一般的瘀血不同,瘀血還能靠氣的運行來消散,但乾血和氣是隔絕的,所以要用會啃食血液的蟲類來侵蝕它。
如果患者先天體質不好,或是已經被錯誤治療過,在服用「大黃䗪蟲丸」一段時間後,可以接著服用新製作的「龜鹿補血膠」。
「龜鹿補血膠」的組成是:鹿茸、當歸、炙黃耆、遠志肉、川芎、桂圓肉、龜膠、阿膠、製白朮、炒棗仁、炙甘草、大棗肉、木香、茯苓、血餘膏、大麥冬、白蜜、生薑。另外,再加入交趾肉桂磨成的粉末攪拌,用開水化開服用。
如果患者體內水分沒有枯竭,但陽氣虛弱得很厲害,總是疲倦躺著、不喜歡說話,就要趕快扶助陽氣,補養脾氣。等到精神稍微好一點,再按照上面的方法治療。
扶助陽氣的藥材是:製附子、野山參、北五味子、遠志筒、川石斛、交趾桂、製白朮、麥冬肉、龍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