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泉生女科集要》~ 帶證總論 (4)
帶證總論 (4)
1. 赤帶第一
婦人憂思傷脾,脾滯生濕,積而為水,惱怒傷肝,肝鬱生火,血不歸經,於是乎水與血合,走帶脈,入胞宮,淋瀝下泄,非經行,非血崩,無大苦楚,是為赤帶。傅青主曰:此證火重濕輕,但宜補血以制火,不宜利濕,倘利其濕,則引火下行,轉難遽效云。原方錄下:
醋白芍,酒炒當歸,黃柏,阿膠珠,酒炒香附,粉丹皮,酒炒生地,牛膝,小黑豆,紅棗
白話文:
婦女因為憂愁思慮過度而傷害了脾臟,脾臟功能停滯就會產生濕氣,濕氣積聚就會變成水濕。如果又因為惱怒發脾氣而傷害了肝臟,肝氣鬱結就會產生火氣,導致血液不循著正常的經絡運行。於是水濕和血混雜在一起,沿著帶脈流動,進入子宮,就會一點一滴地流出,這種情況不是月經來潮,也不是血崩,而且沒有明顯的痛苦,這就叫做赤帶。
傅青主說:這種病症是火氣比較重而濕氣比較輕,所以應該用補血的方法來抑制火氣,不應該用利濕的方法。如果使用利濕的方法,反而會引導火氣向下,反而難以快速見效。
原方如下: 醋炒白芍,酒炒當歸,黃柏,阿膠珠,酒炒香附,粉丹皮,酒炒生地,牛膝,小黑豆,紅棗。
2. 赤帶第二
其人肥胖,下元有寒,赤帶色淡,是水勝於火,濕多而血少也。治法正與前相反。
炙黨參,白茯苓,生草,法半夏,炙當歸,車前子(炒),制白朮,制赤朮,陳皮,黑芥穗,生薏仁,貫眾炭,酒白芍,焦梔子
下元寒甚者,加吳萸、艾葉、炮姜。
竹泉生曰:帶下一證,傅青主言之最詳,然亦只言五色各一條,但舉其正而示入。余更歷言其變,五種,凡十三條帶下之義,亦少備矣。雖使天地之氣,將來更有變遷,然其理弗外是也。
白話文:
這個人體型肥胖,下腹部有寒氣,赤帶的顏色很淡,這是因為體內的水氣過盛而火氣不足,濕氣多而血氣少。治療方法正好和之前的情況相反。
可以使用的藥方如下: 炙甘草、白茯苓、生甘草、法半夏、炙當歸、炒車前子、制白朮、制赤朮、陳皮、黑芥穗、生薏仁、貫眾炭、酒白芍、焦梔子。
如果下腹部寒氣非常嚴重,可以再加入吳茱萸、艾葉、炮薑。
竹泉生說:關於帶下這種病症,傅青主說得最詳細,但也只提到五種顏色各一種情況,只是舉出正常的情況來做示範。我更進一步說明其變化,分為五種,總共有十三條關於帶下的意義,也算稍稍完備了。即使天地之間的氣候,將來還會有變化,但其中的道理也不會超出這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