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幼科鐵鏡》~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闡明五臟生克以知補母瀉子

卓溪夏禹鑄曰。萬物以土為母。而人身亦然。陳非宋問曰。物賴土生。有形可見。人身亦以土為母。何以知之。曰。脾屬土也。以是知脾土為一身之母也。有脾土而後生肺金。肺金生腎水。腎水生肝木。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此五臟相生之序也。有生亦必有克,不克則太旺無制。

白話文:

卓溪縣的夏禹鑄說:萬物以土為母親,人的身體也是一樣的。陳非宋問他:萬物依靠土壤生長,有形狀可以看見。人的身體也是以土為母親,怎麼知道的呢?夏禹鑄說:脾臟五行屬土,因此知道脾臟的土是人體的母親。有了脾土以後才生出肺金。肺金生出腎水。腎水生出肝木。肝木生出心火。心火生出脾土。這就是五臟相生的順序。有相生的必定有相剋,不剋制就會太旺盛而沒有節制。

故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腎水。腎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此五臟相剋之序也。業醫者。不明五臟生克之定理。則治病兼補兼瀉之法。從何而施。如脾家虛極。法雖用補。補之不足。必兼補心。苟不明相生之理。焉知補心以補脾。如脾家熱極。法雖瀉脾。然瀉之不克。

白話文:

肝屬木,能克脾土。脾屬土,能克腎水。腎屬水,能克心火。心屬火,能克肺金。肺屬金,能克肝木。這就是五臟相剋的順序。學習醫術的人,如果不明白五臟生克的定理,那麼治病時兼補兼瀉的方法就無從使用了。比如脾臟虛弱到了極點,方法雖然是用補,但是補了還不夠,必定還要補心。如果不明白相生的道理,又怎麼知道補心可以補脾呢?比如脾臟熱到了極點,方法雖然是瀉脾,但是瀉了還不夠,又要對應的補益肝臟。

必兼瀉肺。不明相生之理。又焉知瀉肺以瀉脾。生我者謂之母。克我者謂之賊邪。如肝家虛極。則肺邪乘肝。補肝必兼祛賊。賊去而肝自安。不明相剋之理。又焉知瀉肺以補肝。舉此兩臟。餘臟皆可類推。

白話文:

必須同時治療肺。如果不懂相生的道理,又怎麼會知道瀉肺可以瀉脾呢?生我的叫做母親,克我的叫做賊邪。比如肝臟虛弱到極點,那麼肺邪就會乘虛而入侵犯肝臟,此時補肝必須同時祛除賊邪,賊邪去除,肝臟自然安康。如果不明白相剋的道理,又怎麼會知道瀉肺可以補肝呢?舉出這兩個臟器,其他臟器都可以類推。

望形色審苗竅從外知內

禹鑄曰。望聞問切。固醫家之不可少一者也。在大方脈則然。而小兒科。則惟以望為主。

白話文:

觀察孩子的外貌和面色,檢查五官等部位,可以從外表瞭解其內部健康狀況。 禹鑄說,望、聞、問、切是醫者不可或缺的診斷方法。對於成人來說確實如此,但在小兒科中,則主要依靠觀察來進行診斷。

問繼之。聞則次。而切則無矣。經云。切而知之之謂巧。夫小兒六脈未全。切無可切。而巧亦無所用其巧。問而知之之謂工。小兒於未言時。問之無可問。即於能言者問之。多不以真對。是問之不必問。而工亦無所用其工。聞而知之之謂聖。小兒初病之時。聲音或不失其常。

白話文:

詢問繼承人會(對症)治療。聞、切為次,但精度反而沒有。經上講,診脈時用切法是可以知道病情的,此為高明。小兒,六脈尚未完全,用切法就沒有什麼可切的。即使有高明的手法也無用武之地。詢問而瞭解驗證為通曉。小兒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問他沒什麼可問的。即使是對能說話的人進行詢問,大多不是用真實的情況來回答。因此,詢問沒有必要去問,通曉的人的本領也無法施展。聽診察結果而能知道情況為聖明。小兒初病時,聲音、面色等可能沒有異常。

至病久而氣喪。氣喪而聲失。聞之無可聞。而聖又何所見其聖。況書有曰。哭聲不響者多死。而亦有不至於死者何。無非泥其聲。而不得其肺之絕與不絕故也。吾故曰。以望為主。曰。五臟之體隱而理微。望從何處。曰。體固隱矣。然發見於苗竅顏色之間者。用無不周。理固微矣。

白話文:

當疾病侵襲人體久了,元氣就會喪失。元氣喪失了,說話的聲音就會發生改變。聽起來好像沒有聲音。那麼聖人又從哪裡看出這是聖人呢?況且書上說:哭聲聽起來沒有聲音,大多數人會死亡。但是也有不會死亡的,為什麼呢?這都是因為人們拘泥於聲音本身,而沒有弄清楚肺是否完全衰竭。所以我說:看望病人時要以五臟為主要觀察對象。有人問,五臟都隱藏在體內,而且病理變化非常微小,從哪裡觀察呢?回答說:五臟的病雖隱藏在體內,但它表現出來的徵兆是沒有不周全的。五臟的病理變化雖然微小,但它在面部和部位的反應上,卻是沒有不完整的。

乃昭著於四大五官之外者。無一不顯。中庸所謂費而隱。顯之微者。不可引之相發明哉。故小兒病於內。必形於外。外者內之著也。望形審竅。自知其病。按病推拿。藥石見效之速。未有不如響之應聲者。內有臟。曰心。曰脾。曰肺。曰腎。曰肝。五臟不可望。惟望五臟之苗與竅。

白話文:

這些徵兆都顯露在外形上,凡是有形的部位都應注意觀察。中庸所說的「費而隱」裡,所提的微妙處,不是用言語可以解釋得清楚的。所以一個小孩內部有病痛,必定會反映在外表。外在的徵兆是內在的反應。只要仔細觀察外形和審察五官,就能知道病人得了什麼病。然後依照病因進行推拿治療,用藥後馬上就能見效,就像回聲一樣迅速地反應聲源。我們的內部有心、脾、肺、腎、肝這五臟。五臟本身並不能被直接觀察,只能觀察五臟的苗像和竅門。

舌乃心之苗。紅紫。心熱也。腫黑。心火極也。淡白。虛也。鼻準與牙床。乃脾之竅。鼻紅燥。脾熱也。慘黃。脾敗也。牙床紅腫。熱也。破爛。脾胃火也。唇乃脾胃之竅。紅紫。熱也。淡白。虛也。如漆黑者。脾胃將絕也。口右扯。肝風也。左扯。脾之痰也。鼻孔。肺之竅。

白話文:

舌頭是心的苗裔。舌頭呈紅色或紫色。是心熱所致。舌頭腫脹發黑。是心火旺盛到極點。舌頭淡白無華。是氣血虛弱所致。鼻準和牙牀。是脾的竅穴。鼻子發紅乾燥。是脾熱所致。鼻子暗黃。是脾臟衰敗所致。牙牀紅腫。是熱證所致。牙牀破爛。是脾胃火熱所致。嘴脣是脾胃的竅穴。嘴脣發紅或紫色。是熱證所致。嘴脣淡白無華。是氣血虛弱所致。嘴脣像漆一樣黑。是脾胃將要衰竭所致。嘴巴向右歪斜。是肝風所致。嘴巴向左歪斜。是脾痰所致。鼻孔。是肺的竅穴。

乾燥。熱也。流清涕。寒也。耳與齒。乃腎之竅。耳鳴。氣不和也。齒如黃豆。腎氣絕也。目乃肝之竅。勇視而睛轉者。風也。直視而不轉睛者。肝氣將絕也。以目分言之。又屬五臟之竅。黑珠屬肝。純是黃色。凶症也。白珠屬肺。色青。肝風侮肺也。淡黃色。脾有積滯也。

白話文:

燥,指燥熱,流清鼻涕,指寒症,耳與齒,是腎的竅,耳鳴,指氣不和諧,牙齒如黃豆般,指腎氣斷絕,眼睛是肝的竅,瞪視,眼珠轉動,是風症,直視,眼珠不轉動,指肝氣將要斷絕,從眼睛的部位來說,又屬於五臟的竅,黑眼珠屬於肝,純屬黃色,兇險的症狀,白眼珠屬於肺,青色,指肝風侵犯肺,淡黃色,指脾有積滯。

老黃色。乃肺受濕熱。疸症也。瞳人屬腎。無光采。又兼發黃。腎氣虛也。大角屬大腸。破爛。肺有風也。小角屬小腸。破爛。心有熱也。上皮屬脾。腫。脾傷也。下皮屬胃。青色。胃有寒也。上下皮睡合不緊。露一線縫者。脾胃虛極也。面有五位。五臟各有所屬。額屬心。

白話文:

臉色黃黃的。那是因為肺部受到濕熱之氣的侵襲。疸症也是如此。瞳孔屬於腎臟。如果瞳孔沒有光彩,又兼有發黃的現象。那是腎氣虛弱的緣故。大眼角屬於大腸。如果破爛了。那是因為肺部有風氣的緣故。小眼角屬於小腸。如果破爛了。那是因為心臟有熱氣的緣故。上嘴脣屬於脾臟。如果腫脹了。那是因為脾臟受傷的緣故。下嘴脣屬於胃臟。如果青色的。那是因為胃部有寒氣的緣故。上下嘴脣閉合不緊。露出了一條縫隙。那是因為脾胃虛弱到了極點的緣故。臉上有五個部位。五臟各有歸屬。額頭屬於心臟。

離火也。左腮屬肝。震木也。右腮屬肺。兌金也。唇之上下屬腎。坎水也。五臟。里也。六腑。表也。小腸心之表。小便短黃澀痛。心熱也。清長而利。虛也。胃乃脾之表。唇紅而吐。胃熱也。唇慘白而吐。胃虛也。唇色平常而吐。作傷胃論。大腸。肺之表。閉結。肺有火也。

白話文:

離火也。左腮屬肝。震木也。右腮屬肺。兌金也。脣之上下屬腎。坎水也。五臟。裏也。六腑。表也。小腸心之表。小便短黃澀痛。心熱也。清長而利。虛也。胃乃脾之表。脣紅而吐。胃熱也。脣慘白而吐。胃虛也。脣色平常而吐。作傷胃論。大腸。肺之表。閉結。肺有火也。

離是火的象徵。左臉頰屬於肝臟。震是木的象徵。右臉頰屬於肺臟。兌是金的象徵。上下嘴脣屬於腎臟。坎是水的象徵。五臟是內在的。六腑是外在的。小腸是心臟的外在表現。小便短黃澀痛。心臟有熱。小便清長而通暢。心臟虛弱。胃是脾臟的外在表現。嘴脣紅潤而想吐。胃有熱。嘴脣慘白而想吐。胃虛弱。嘴脣顏色正常而想吐。這叫傷胃。大腸是肺臟的外在表現。大便閉結。肺臟有熱。

白話文:

火的象徵是離。左臉頰與肝臟相關。木的象徵是震。右臉頰與肺臟相關。金的象徵是兌。上下嘴唇與腎臟相關。水的象徵是坎。五臟屬於身體內部,六腑則屬於外部。小腸反映心臟的情況,如果小便色黃量少且排尿困難,表示心臟有熱;如果小便清亮量多且順暢,則表示心臟虛弱。胃反映脾臟的情況,若嘴唇紅潤且想嘔吐,表示胃有熱;若嘴唇蒼白且想嘔吐,表示胃虛弱;若嘴唇顏色正常但想嘔吐,這稱為傷胃。大腸反映肺臟的情況,如果大便乾結難解,表示肺臟有熱。

肺無熱而便閉。必血枯。不可通下。脫肛。肺虛也。膽乃肝之表。口苦。肝旺也。聞聲著嚇。肝虛也。膀胱。腎之表。居臍下氣海之右。有名無形。筋腫筋痛。腎水之寒氣入膀胱也。面有五色。一曰紅。紅病在心。面紅者熱。一曰青。青病在肝。面青者痛。一曰黃。黃病在脾。

白話文:

  1. 肺沒有熱而便祕,一定是因為血虧了,不能治療通下。脫肛也是肺虛的症狀。
  2. 膽是肝的外部,口苦是肝旺的症狀。聽到聲音就受到驚嚇是肝虛的症狀。
  3. 膀胱是腎的外部,位於臍下氣海的右側,有名稱但沒有形狀。筋腫筋痛是因為腎水之寒氣進入膀胱。
  4. 面色有五種顏色,第一種是紅色,紅色屬心,面紅是熱的症狀。第二種是青色,青色屬肝,面青是疼痛的症狀。第三種是黃色,黃色屬脾,面黃是濕熱的症狀。

面黃者脾傷。一曰白。白病在肺。面白者寒。一曰黑。黑病在腎。面黑而無潤澤。腎氣敗也。望其色若異於平日。而苗竅之色。與面色相符。則臟腑虛實。無有不驗者矣。

五臟各有所司從外治內

白話文:

面黃的人,是脾臟受傷了。另外一種白色的,是肺部的疾病。面色白的人,是寒症。還有一種黑色的,是腎臟的疾病。面黑而沒有光澤,是腎氣衰敗的緣故。觀察人的面色,如果與平日不同,而苗竅的顏色,與面色相符合,那麼臟腑的虛實,就沒有不應驗的了。

,乃一身之主。通身皆心司之。專主血。專司神(如驚悸不安,屬心虛),淚(無因而淚者,心熱也),汗(身瘦不動而汗者,心虛也),莖(陽物也,腫者心熱。),以上有病,俱從心治。

白話文:

「心」,是人體的主人。全身的功能和活動皆受心所統領。心專門控制血,也專門司掌神(比如驚悸不安是心的虛弱引起的)。心亦主導淚水(沒有原因而流淚,是因為心火過旺),汗液(身體沒動卻出汗,是因為心虛),以及生殖器官(陽具腫脹是心的火氣過旺)。以上這些疾病,都應該以治療心為主。

,專司元氣(氣弱者脾虛),氣(又分司汗,氣虛盜汗),肌肉(消瘦者脾虛),痰(實痰動者,脾濕也,虛痰動者,脾虛也),思慮(過則傷脾),以上有病俱從脾治。

白話文:

脾臟,專門掌管人體的元氣(氣虛的人,脾虛),氣(又掌管汗液的排泄,氣虛的人會盜汗),肌肉(消瘦的人,脾虛),痰(痰實導致人體虛弱,脾濕;痰虛導致人體虛弱,脾虛),思慮(過度思考損害脾臟)。以上這些疾病,都可以通過治療脾臟來治癒。

,專司聲音(弱者肺虛也,有聲不出者痰蔽也,聲撒者肺氣不斂也,無聲者肺絕也),熱(出在肺),皮毛(破癢者肺燥,不潤者肺虛),腠理(肉外皮內,不密則汗出),以上有病,俱從肺治。

白話文:

肺,專門掌管聲音(聲音微弱是肺虛,有聲音但發不出來是痰液阻塞,聲音嘶啞是肺氣不收斂,沒有聲音是肺功能完全喪失)。肺熱,會導致皮膚和毛髮出現問題(皮膚破損、瘙癢是肺燥,皮膚乾燥不潤澤是肺虛)。肺主腠理(肉外皮內,腠理不緻密就會出汗)。以上這些疾病,都應該從肺部治療。

,專司血(血弱者肝虛),汗(又分司汗,血虛自汗),筋(抽掣者肝風),以上有病俱從肝治。

,專司骨、齒、耳,以上有病俱從腎治。

白話文:

肝負責管理血液(如果血液虛弱,說明肝臟功能不足),汗液(又分管汗液,血虛的人容易自發出汗),以及筋(抽搐的情況與肝風有關),以上這些部位出現問題都應該從調理肝臟著手。 腎專門負責骨骼、牙齒和耳朵,以上這些部位出現問題都應當從調理腎臟著手。

脾肺內有傷,皆從外入,如父母舐犢過愛,則飲食傷脾,護持疏失,則六淫傷肺。至於心、腎、肝無有傷處,到成人後,縱情欲多房事傷腎,守錢虜去財谷傷心,四畏至時忍惱傷肝,乃如之症遠近便多,卓溪雖有良方,惜乎鞭長莫及。

白話文:

脾、肺內部受到傷害,都是從外部引起的。就像父母過於溺愛孩子,導致飲食不節、傷及脾臟。如果照顧不周,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邪就會傷及肺臟。至於心、腎、肝,則沒有什麼能直接傷害到它們。等到成年後,縱情慾望、過度房事,則會傷及腎臟。一味守財,損傷錢財,則會傷及心臟。當遇到讓自己害怕的事情,生悶氣傷肝。這些症狀在各地都很常見,即使卓溪有良方,也鞭長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