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
《幼科鐵鏡》~ 卷五 (2)
卷五 (2)
1. 辨咳嗽
以上諸嗽。如喘。加麥冬、天冬。如咳有聲無痰。加杏仁、防風。有聲有痰。加半夏、枳殼。
余於本經咳嗽外。復將此五種。旁引曲喻。無非為嗽。雖出自肺家。而卻有隔經之嗽。理實雖明。故不惜多方以譬明耳。幸毋以卮言罪我。
江平世業醫道。地距四十餘里。一孫咳嗽。自藥不應。以形色札白之餘。並來藥單。乃瀉肺之味。擄曰。面舌唇口皆紅。小便赤色。余札復。示以瀉心之劑。後聞三劑愈。此心火刑金。瀉心救肺之一驗也。
白話文:
以上所說的各種咳嗽,如果伴隨喘息,就加入麥冬、天冬。如果咳嗽有聲音但沒有痰,就加入杏仁、防風。如果咳嗽有聲音也有痰,就加入半夏、枳殼。
我在本經提到的咳嗽之外,又將這五種情況拿出來,旁敲側擊地比喻,無非都是為了說明咳嗽這個病症。咳嗽雖然是從肺部而來,但卻也有其他臟腑影響的咳嗽。道理其實很明顯,所以我不惜用多種方式來比喻說明。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我說的這些話而責怪我。
江平他家世代從醫,離我家有四十多里路。他有一個孫子咳嗽,自己開藥沒有效果。看到他孫子臉色蒼白虛弱,並帶來他開的藥單,那些藥都是瀉肺的藥。我看了說:「他臉色、舌頭、嘴唇都是紅色的,小便也是紅色的。」我再次診斷後,給他開了瀉心火的藥。後來聽說吃了三劑藥就好了。這就是心火旺盛克制肺金,用瀉心火的方法來救肺的驗證案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